林毅夫:非洲賣芒果的小女孩也有企業家精神,為什麼還這麼窮?
一、身在中國有時不見得看得清自己,甚至常會枉自菲薄;
二、如欲知道中國如何發跡,與在世界中的相對地位,未來應如何濟弱扶傾,林毅夫之解析清楚道來!
三、學者一堆,垃圾太多,真知灼見,寥若晨星!
文章摘要
成功經濟體的秘訣,是推行了「錯誤政策」
當然二次大戰以後,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都貧窮,在兩百多個發展經濟體當中,能從低收入進入到中等收入,再進入到高收入的,到目前只有兩個,一個是韓國,一個是中國臺灣,中國大陸很可能在二〇二五年變成第三個二戰以後從低收入進入到高收入的經濟體。
我看了一下這些少數成功的經濟體,它們倒是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第一個共同特性是它們不是從發達國家有什麼我缺什麼,發達國家什麼東西能做好我什麼東西做不好,作為它的發展政策和轉型政策的出發點,它們一般是從我有什麼,根據我有的我什麼東西能夠做好,然後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強,這是一個共同的特性,不是以發達國家做參照系,而是以自己做參照系。
第二,它們普遍都是比較務實的比如在轉型的時候,如果一下子把各種保護補貼都取消掉,那原來的體系就崩潰了。在這種狀況之下,就像中國那樣,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傳統的違反比較優勢的產業繼續給他一些必要的保護補貼,開放並因勢利導新的符合比較優勢的產業的准入。
現在的非洲,有兩個資源最豐富,不是自然資源多就是勞動力多,所以他應該發展資源密集型產業,也應該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要把這些產業發展起來,必須有好的基礎設施,必須有比較好的營商環境,還必須有國際買家的信心。
這些都是他欠缺的,這種狀況下怎麼解決呢?關於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全國普遍差,那集中力量辦大事,可以做一個加工出口區,經濟特區,在裡面實現一站式服務,那它的基礎設施就好了,營商環境就好了,交易成本就低了。
開始的時候商品要賣到國際上,國際買家沒信心,那就像中國一樣招商引資,把中國在生產,為國際加工的老闆們招到非洲來設廠,他們就會帶來技術,帶來資本,帶來國際渠道,帶來國際買家的信心。這樣很快的就會在非洲國家形成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然後產生星火可以燎原的效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