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濕猴理論”:被科學的寓言

濕猴理論:被科學的寓言


 



本文作者:花落成蝕

流言: 五隻猴子關在籠子裡,籠子中有個梯子,梯子上有串香蕉。每當猴子嘗試拿香蕉的時候,會觸發一個機關,向所有的猴子潑冷水。一段時間後猴子們老實了。此時若用一隻新猴換出籠內的一隻,新猴剛準備拿香蕉,就被另外四隻猴一頓好揍。於是,大家都安靜了。如此重複用新猴置換出經過水淋的猴,最後把所有五隻老猴全部取走。這時奇跡發生了,五隻新猴都沒有淋過水,但是它們都不去碰那個香蕉。因為它們知道,碰香蕉會被別的猴子打。但至於為什麼會被打,它們誰也不知道。

真相:


慢慢成為科學實驗的寓言故事


這個故事中有被淋濕的猴子,有惡作劇的科學家,還有對特定社會關係的隱喻。後來由這個故事還總結出一個名詞:濕猴理論(Wet Monkey Theory。不過,這個理論實在是有幾分都市傳奇的味道。它究竟是從哪來的,又是如何傳播開的呢?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這個故事的出處還是比較清楚的。大多數網站都提到,它出自一本名叫《為未來競爭(Competing for the Future)》的商業書籍(穀歌圖書已經有電子版)。這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加里·哈梅爾(Gary Hamel),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專家;另一位是普哈拉(C. K. Prahalad),密西根商學院的企業管理教授。他們在書裡說,是從一個朋友處聽來的實驗。這個所謂的實驗是否真實存在我們下文討論。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將這個真實性存疑的實驗寫成通俗讀本,引入大眾文化圈的,正是這本商業管理領域的書籍。而最早將這個書本上的故事轉載到互聯網上是一家商業網站,他們則對這個故事有明確的定性,稱它是一個寓言fable

或許是受限於2000年之前網路的不發達,早先這個故事流傳得並不廣泛。直到21世紀,伴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這個故事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尤其是近三年。在傳播的過程中,濕猴理論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提到它是從哪來的,也忘記了它本是一個商業寓言,而是將其描述得越來越像是真實的科學實驗。它的細節也在傳播中逐漸變化:不同版本中,猴子的數量各有不同;實驗的步驟發生了改變;用作負面刺激的冷水也被改成了電擊。最令生物學家抓狂的是,故事的某個中文版本中甚至出現了詳細的實驗資料!顯然作者唯恐它不像真實的實驗,不惜杜撰資料(話說這可是學術圈的大忌)。

在論述這個實驗之後,各家都有對它的解讀:有的教育人們不要扼殺新人的積極性;有的拿這些猴子作為模型討論企業文化;還有的從中看到了人性的險惡。不過不管細節怎麼改變,實驗的流程、結果都與《為未來競爭》中那個寓言大致是一致的。

猴子,猴子!你濕過麼?


既然故事本身只是個寓言,那麼在真正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研究中,有沒有人做過類似實驗呢?

拿猴子作為實驗對象的科學研究確實不少。不過,流言中那樣向猴子潑冷水不讓它們吃香蕉的實驗是真沒有。這個實驗從它的設計本身來說就是極不規範的。既沒有對照組,也有沒任何措施排除干擾因素。而且在香蕉面前,猴子真的會止步於冷水嗎?德克薩斯大學的人類學教授布蘭布利特(Dr. Claud Bramblett)與猴子們共處了30多年,他對這個故事是這樣評價的:如果你把香蕉放在猴子搆得著的地方,就別想再拿回你的香蕉(大意如此,原話見參考資料)。

文獻檢索也沒有發現與故事中的描述完全一致的實驗。與之最接近的實驗,是由斯蒂芬森(Stephenson)在1967年針對恒河猴(一種獼猴)的一項行為學研究。因為年代久遠,這篇文獻已經很難找到了。好在很多其它的文獻都引用過它,我們還是能夠間接的瞭解這個實驗的情況。

在這個實驗中,相同性別、相同年齡的猴子被兩兩關在一起。在它們身邊有一個裝置,若是觸發則會受到懲罰(沒有提到懲罰的具體方式)。配對的兩隻猴子當中,其中一隻受過訓練,知道這個裝置的作用;而另外一隻未受訓練的卻不知道。實驗者觀察到:一隻受訓練的猴子會在它的室友靠近觸發裝置時,伸將它拉開;還有兩隻受訓練的猴子則是露出威脅的面部表情,同時身體擺出害怕的姿態。而有過上述經歷之後,那些未受訓練的猴子在單獨與裝置關在一起時,觸發裝置的次數大大減少了(和沒有配對經歷的普通猴子相比)

受限於當時的理論與技術,這些行為並沒有得到深入的研究。不過這個實驗卻很經典,被之後的多篇科研論文和出版書籍引用。謠言粉碎機調查員推測,流言中這個寓言故事的撰寫者,很可能也是受了這項研究的啟發。

斯蒂芬森的實驗與濕猴理論中的描述有以下兩點區別:1,實驗沒有提到梯子、潑水等複雜的設置,也沒有作為獎勵的香蕉,只有作為懲罰的刺激;2,實驗只是偶爾觀測到猴子的阻止行為,也不能確定這種行為的動機,這與群猴不約而同攻擊新來的猴子以阻止它觸發懲罰當然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斯蒂芬森的實驗,其意義在於研究在靈長類動物中,後天學會的行為是如何在交流中被傳遞的。這是動物行為學領域的一個很基礎的課題,遠遠不能用管理策略、人性等概念去解讀。

為什麼要追究猴子的故事


不出所料,這又是一個被當真了的想像。不過,可能有人會說:這個故事原本就不是在討論科學。為什麼要和一個管理學上的小寓言較真呢?謠言粉碎機,認真你就輸了!

但是,謠言粉碎機調查員認為,或許這個故事在管理學中有一定的意義,但如果把它當做真實的科學實驗,則會加深公眾對科學研究的誤解。在科學研究中,實驗是用來驗證某種假設的,而不是用來類比、隱喻某種現象的。而且科學實驗力求嚴謹,除了上文提到的要設置對照組(例如斯蒂芬森的實驗中就對比了沒有配對經驗的普通猴子的情況)、排除干擾因素(例如選用同樣性別、同樣年齡的猴子),在結果解讀時也必須謹慎,避免過分聯想,無限引申。

任何一種科學理論,都不是建築在單獨某一個實驗結果上面的,而是要經過認真、反復的討論和驗證,積累足夠的實驗結果後,才會逐漸被科學共同體所接受。科學借此來保證它自身的正確性,及時發現錯誤並糾正,這就是科學值得相信、值得依靠的原因。但是在科學傳播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看到某項科學實驗發現……,這說明……”這樣的描述。嚴格說來,這樣的描述並不能全面展示真正的科學研究,它省略了這項研究之前的長期積累,以及這項實驗有關的質疑、討論與驗證過程,會使人誤以為一次成功的實驗就能總結出巨大的科學理論。事實上,當我們談論科學研究時,我們談論的是枯燥、反復、艱苦的工作所獲得的海量的、可靠的資料,而非僅僅是一些異想天開的實驗。

結論:謠言破解。濕猴理論首次出現是在一個管理學方面的書籍上。它所描述的實驗,經過仔細的文獻檢索,仍然無法在現有的學術資源中找到與之相符的研究。根據科學研究的一般要求和文獻發表、引用規則,基本可以判定這樣的實驗並不真實存在。這個寓言故事在管理學上或許有一定的意義,但它涉及的科學研究思想與方法則是不嚴謹的。真正的科研不是這樣做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