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如何找尋適合組織的千里馬?向孔子學識人 3 層次

如何找尋適合組織的千里馬?向孔子學識人 3 層次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7 年10月號,封面故事:國學經典學管理
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馬說》中有這麼一段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針見血的說明了從古至今組織選拔人才的困境,一直都不在於「沒有人才」(千里馬),而是缺乏伯樂的視人慧眼。
選才對組織的到底有多重要?《論語.為政》提到,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向孔子學領導》作者石滋宜解釋,當時的執政者魯哀公問孔子,要怎麼樣才能讓百姓信服於政府,孔子則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提拔正直無私的人,把邪佞小人置之不理,這樣百姓就會服從了;反之,若你專門提拔小人,棄置正直無私的人,則百姓不從。」意即 **「找到對的人」,可以使百姓服從政府、國家治亂有方;將情境放置在組織中來看,選對了人,員工就會產生認同、願意一起在組織中努力。 **

什麼是「對的人」?有無熱忱比學經歷重要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李瑞華指出,管理者多半都將產業經驗、背景因素做為選才的第一標準,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特質:員工投入度(Employee Engagement Level)。
員工的投入度來自於個人價值觀與企業文化的契合程度,意即契合度愈高、投入度愈好。而要如何看出員工投入度呢?李瑞華建議,主管可以以出自《論語·雍也第六》篇中,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判斷基準。
孔子這段話,其實是將學習態度分做「知之、好之與樂之」3種等級,而李瑞華進一步借用,他認為在職場上,「知之」是知道做這件事情,有能力把工作做好,但他不一定認同企業文化,其他公司若提供更優渥的條件,他很可能會換工作。
「好之」,是指喜歡工作內容的人。但喜歡自己的分內事,並不等同於喜歡公司或公司文化,如果工作內容有所變更,這樣的工作者可能就不會願意花心思做。
李瑞華強調,人才的最高等級是「樂之者」,他借用《論語.述而》裡孔子形容自己的學習心態:「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做為「樂之者」的具體形容。孔子形容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發憤讀書就忘記吃飯,內心會快樂到將一切煩惱憂愁全部忘記,連自己要衰老了都不知道。」這種完全投入、浸淫在一件事情的狀態,即是「樂之者」。
挪用至工作者身上,如果你的組織裡有一工作起來就完全投入,連吃飯、喜怒等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拋諸腦後,專心致志的只想把工作做好、協助組織完成目標的人,那就是孔子眼中最高等級的人才。

從人格特質觀察,評估組織需要的人才

了解應該要選哪一類型的人任用,如何選擇人才也是管理者的難題。領導可以從「稟性」,也就是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思考適合組織的人選。

1. 從性格特質判斷是否適合團隊

《冰鑑》裡提到,曾國藩認為性格特質會影響做事方法,比如一個人或許辨識能力強,看問題精準,但因為生性膽小,優柔寡斷,反而成不了大事。
公孫策的《冰鑑識人學》提到,曾國藩在招募軍隊時,每次看到黑腳不善說話的鄉下人,立刻連說「好!好!」但看到愛說話者或城市人,則考慮再三。他認為,農民性格能吃苦、忠勇樸實,上戰場時則會一大助力,而油腔滑調有市井氣息的人,較不適合軍旅生活。

2. 從個性優點思考符合職務

要找到樣樣都好的人很難,如果找不到,不如發掘一個人的優點、容忍其缺點。李瑞華以《西遊記》為例,像孫悟空總是挑戰成規,適合放在需要衝勁與行動力的職位上,例如業務、行銷或創意部門。拘謹保守者如唐僧,對於工作內容固執、不知變通,這樣的人就可以做為組織中「守門」的角色,比方會計、稽核或是品管。

識人 3 層次,第一時間看出人的本性

在面試中,面試者除了探詢對方的學經歷之外,也要觀察對方的行為與談吐,從中理解他的價值觀。《向孔子學領導》作者石滋宜提出《論語.為政》中,孔子識人的3個面向:「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視 其所以

用「視」來看,只能看見目光所及的部分,包括他的所作所為,這樣識人的層次比較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的全貌。

觀 其所由

「觀」則可以理解為「觀察」,與對方相處時,可以多談談他的經歷與過往,他處理的方法、心態,更了解他的想法。

察 其所安

「察」則是「洞察」,在他說明過往經歷時,需留意他的說法、臉色與神態,是驕傲還是謙卑,都可以看出其個性。
當領導者可以透過這3個層次選拔人才時,其實就沒有人可以隱藏自己的本性,達到「人焉廋哉」,也就是「無所遁形」的目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