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台大教授 郭瑞祥四十歲罹癌、喪偶,逆境 試煉出的一堂 人生管理課...

台大教授 郭瑞祥四十歲罹癌、喪偶,逆境 試煉出的一堂 人生管理課...

撰文/ 孫蓉萍

逆境試煉出的 一堂人生管理課

台大教授郭瑞祥四十歲罹癌、喪偶
台大工商管理系教授郭瑞祥,
早年求學和工作一路順遂,
可說是天之驕子;
沒想到不惑之年與死神交手,
罹患肝癌,甚至喪失愛妻。
他在課堂上用親身經歷提醒大家,
人生有太多意外,
所以要活在當下,
珍惜每一次的相處。

人生不會給你預警!

當眼前一片晴空萬里時,你不會知道,
下一秒鐘,你的人生即將風雲變色。

台大教授郭瑞祥,
四十歲前的人生一片順遂。
建中、台大畢業,
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碩士、博士,
畢業後在加州矽谷的國家半導體公司工作,
後被台大延攬回國任教,
太太是音樂系出身的氣質美女,
育有二子,生活幸福美滿,
可以說是天之驕子。

就在晴空萬里的當下,

死神的黑手,

卻已悄悄逼近他身邊。


恐懼。死神敲門

發現罹患肝癌 調整生活節奏

時間拉回四十歲那一年。
2001年,郭瑞祥接到小他三歲的弟弟
從美國打來的電話,
告訴他得了肝癌,
腫瘤有十幾公分大,
已經是末期,不適合動手術,
必須等待換肝。

郭瑞祥只有這一個弟弟,兄弟情深,
當年他在國家半導體公司工作時,
也協助弟弟從東部轉到矽谷工作。

得知消息後,他和父母都趕去加州探望,
之後母親繼續留在當地照顧弟弟。

就在同一年,
郭瑞祥遞出教授升等申請,
完成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目標,
加上弟弟罹癌,
郭瑞祥心想,
「這疾病會不會有家族史?」
由於他也是B型肝炎帶原者,

就在太太的鼓勵下,

去做了健康檢查。


健檢第一天早上,
先做超音波檢查,
沒想到才做了兩小時,
醫生竟對他說:
「不好意思,

我們看到你的肝臟部位疑似有腫瘤。」


任何人聽到醫生這樣說,直覺反應一定是:
「你一定搞錯了吧?

怎麼可能是我?

我一點都不痛啊!」

醫生說:「肝臟不會有感覺。」
「但是我體力很好,上禮拜還去打球。
大概是我這兩年吃了不好的東西。」郭瑞祥說。

醫生卻說:「體力不等於健康。
而且這不是一兩年的事了,
而是和你的生活形態有關。」 

最大的恐懼,莫過於未知。

因為不知腫瘤詳細的狀況如何,
郭瑞祥住在醫院,煎熬了一個晚上。
他設法靜下心來,
先打電話告訴父親和妻子,
又擔心在美國的母親會
承受不住另一個打擊,於是決定隱瞞。

放下電話,郭瑞祥不禁捫心自問:

「我工作認真,難道有錯嗎?

為什麼身體會變成這樣?」


當晚他所想的,
不是研究工作、
國科會計畫或作業還沒改,
而是「妻小怎麼辦?
我以前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夠嗎?
我的父母能接受兩個兒子都罹癌嗎?」

直到死神在門外徘徊,
他才驚覺:天哪!我過的究竟是什麼生活?

化驗報告出爐,
肝臟腫瘤有四公分大,
所幸癌細胞沒有擴散,
外科手術切除即可,
也不必做後續的化療。

郭瑞祥感謝神

在四十歲的時候給他這個領悟,

讓他懂得踩煞車。

自此之後,他修正長久以來的生活形態:
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不健康的加工食物,
早上喝精力湯,
多吃生機飲食、糙米和蔬果。
更重要的是,

周末多留時間給家人,

增加和兩個兒子互動的時間。


噩夢。

長期抗戰
妻子怪病纏身 全家束手無策


順利成為教授後,
正當郭瑞祥以為一切又重新回到正常軌道時,
死神卻又找上門了,這次的目標是妻子。

其實他三十八歲那年,

妻子在美國生小兒子的時候,

「多發性硬化症」就第一次發病。


他回想,妻子剛生完的第三天,
發現尿失禁、肢體無力,
突如其來的病症,
讓群醫束手無策,連病因都查不出,
只能眼睜睜看著雙腿無力,
醫生也宣判她要準備靠輪椅度過下半生。

生產後三天就不能陪伴愛兒,

讓妻子情緒已經盪到谷底,

加上怪病纏身,更是以淚洗面。
「如果我這樣,永遠不能走路了,
你有什麼想法?你??會陪我嗎?」

郭瑞祥說:「我那原本性格堅強的妻子,
有一天突然這麼問我,
看著原本樂觀的她被折磨至此,
也只能緩緩地跟她說:
『慢慢走,也要一起走。』」

所幸,這時候奇蹟出現了!

一位也是中醫的教友指導他們按摩一些穴道。
在家人輪流按摩和刺激穴道後,
妻子的肢體開始有反應!
再經過中醫兩次針灸,
妻子身體逐漸康復,
三個月後出院,半年後就能行走,

大家把這次意外當作是「神經壓到」,

淡忘了這個產後的小插曲。

然而,真正可怕的厄運,還未真正降臨。 

約莫三年後,妻子再度發病。

郭瑞祥回憶,
「那是我切除腫瘤的第二年。
聖誕節前夕,我們約好要去聽音樂會,
約定時間前她打電話給我,
說:『我身體不舒服,不去聽了。』
她還加一句:
『這種雙腿無力的感覺,和三年前很像。』
我們當然怕,因為多年前的噩夢重現。
但一方面又想,上次能治好,這次當然也可以。」

兩人那時還不知道,

她罹患的是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


這種疾病因為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
導致神經系統病變,
病人的所有器官逐一受到攻擊而失去功能,
攻擊到頭部,可能失去意識,形同植物人;
攻擊到內臟器官,
則可能造成心肺衰竭,嚴重者致死。

儘管百般無奈,

郭瑞祥的妻子也開始做長期抗戰的準備。

郭瑞祥當年認識妻子時,
就被她的秀麗長髮和婉約氣質吸引,
愛美的她,婚後也一直維持長髮。
但是有一天她毅然說:「剪了吧!」
郭瑞祥假裝不知道她的用心良苦,
故作輕鬆地說:
「妳留長髮很好看啊,
我們可以幫妳整理,不用剪啦。」

她堅持:「長髮真的不方便,
你們不知道這樣很花時間。」
她的理性與貼心讓郭瑞祥十分不捨,
卻也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

前三年病情尚不嚴重的時候,
一家人還可以一起出國旅遊,
和所有家庭一樣,享受天倫之樂。
隨著時間消逝,

妻子的身體器官

受損狀況愈來愈嚴重,

連站起來都成為一種奢望。
起初主要是下半身器官受到攻擊,
雖然不良於行,
她還是能和郭瑞祥談心,
兩個當年約八歲和五歲的孩子,
也可以在她的病榻前嬉鬧,和媽媽撒嬌。

「當年她生了老大,
就決定辭去教職當一個全職媽媽,
她說:『撫養小孩是一個生命培育的過程,
這個過程非常神聖,為什麼要假手他人?』
到了孩子的學齡期,
她甚至和幾個朋友一起實施在家教育,
認真製作教材,還到野外上課,
全心全力為孩子付出。」
因此即使在病床上,
郭瑞祥的妻子最掛念的仍是孩子。

在意識還清楚時,

她就交代了許多 女主人才知道的事,

例如小孩愛吃什麼、要上什麼課,
甚至於到哪裡買菜等瑣事,
都一一告訴郭瑞祥。

有一天,妻子憂心地說:
「我很害怕,
我記不得十分鐘前講了什麼話,
腦袋一片空白!」
雖然只是一次短暫失憶,
她開始警覺到,病魔可能攻擊腦部。

醫生證實了她的擔憂,

她的確隨時可能無法再醒來。


得知這個事實,她忍不住哭出來。
讓郭瑞祥更心疼的是,
妻子不是立刻陷入昏迷,
而是一步步惡化;
一個這麼愛孩子的媽媽,
軀體也還在孩子身邊,
卻再也不能摸他們的頭、
聽他們說話、看他們長大。

療傷。

學習放下
互相扶持依靠 關係更加緊密


郭瑞祥的妻子病發三年後,
有一次昏迷了兩、三個禮拜。
後來雖然再次醒過來,
卻不再有表達和組織能力。
郭瑞祥落寞地說:
「人總是在害怕和冷靜之間搖擺。
妻子情緒軟弱的時候,
我會用禱告的方式安慰她;
當她理性的時候,
我扮演溫柔的角色,給她擁抱。
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我們互補得很好。」

牽手十餘年、心靈契合的愛妻,
一旦再也不能和自己分享喜怒哀樂,
令他悲痛逾恆。

妻子彷彿連靈魂都不自由後,

他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單。


妻子臥床期間,

郭瑞祥接下教養子女的任務;

同時他還擔任系主任,
並且接許多工作,
以負擔一位看護和一位幫傭的薪資。

他以為每天把時間填滿就不會胡思亂想,
晚上回到家陪一下孩子,
為妻子關燈,繼續埋首工作。
但人終究有脆弱的時候,
在情緒極度沮喪時,
他偶爾也會出門看場電影,

嘗試轉移注意力,

也曾在黑暗中流淚,釋放壓力。


兩年後,妻子病逝。

那一天看護發現妻子發燒、血壓偏低,
家人一如往常地緊急送醫,
不同於往常的是,
女主人這次真的離開了。

妻子離開人世前,是否曾經道別?

郭瑞祥想了想說:
「沒有,因為我一直抱著希望,
認為她會好起來,我們從未放棄過,
所以連道別都沒有!」

從腦部昏迷到離開人世,
二年間經常一有狀況就送急救,
救護車都不知道來過幾回了。
最終妻子還是不敵病魔撒手人寰,
四十年的青春年華就此畫下句點。

「我的心情是矛盾的,雖然不捨,

但也感謝主把她接走,不必再受折磨。」


兩個孩子之前以為媽媽還會
一直在家裡陪著他們長大,
直到遺體火化的前一刻,他們才驚覺,
媽媽這次真的要走了,忍不住嚎啕大哭。
小小年紀就要承受媽媽不在身邊陪伴的痛苦,
令大人不禁鼻酸。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這是蘇軾在《江城子》中,描述對亡妻的思念。

妻子過世後,郭瑞祥也曾淚千行,
但他相信妻子只是暫時遠離,
兩人終將在天上相會。
他深信妻子在天上最想知道的,
就是小孩現在過得好不好,
因此盡力同時扮演好父親和母親的角色。

長子說:「爸爸這幾年真的改變很多,

比以前花更多時間陪我們。

他每個禮拜會盡量抽空陪我打籃球、
陪弟弟騎單車,
我們也常去看電影,像這個寒假,
我們就看了八部電影!」

只是媽媽這個角色 無人可取代,

所有家人對女主人的思念不曾因時間流逝而稍減。
兩個孩子把媽媽的照片放在房間,
當作懷念她的方式。

即使過了五年,在路上看到媽媽牽著小孩,
也會讓他們想起自己的媽媽。
尤其是長子,當年在家教育,
擁有媽媽滿滿的愛,

對媽媽的思念特別深刻。


郭瑞祥看到某部以前和妻子一起看的電影、
看到母子在一起的畫面,
也會觸景傷情。
但大家把這份懷念深埋心中,
一家人相互扶持,
關係甚至比一般家庭更親密。
例如兄弟倆在父親生日前,
會討論要送什麼禮物。

媽媽缺席,讓這對兄弟提早獨立。

小兒子看到奶奶掉淚,
會貼心地對奶奶說:
「奶奶不要哭,把難過隱藏起來比較快樂哦!」 

領悟。

運動樂活
找到下坡智慧 分享心靈成長


喪妻之後,郭瑞祥把自己鎖在密閉的環境,
以為大量的工作和悉心照顧孩子,
就可以化解掉憂鬱的情緒,
其實,他並沒有走出來。
三年前,他參與台大EMBA體適能課程,
依照課程要求,記錄每周做什麼運動、
運動幾次、每次運動多久,
不知不覺中養成了運動習慣。
小學是手球校隊的他,

運動細胞似乎被喚醒了,

愈來愈投入各項活動。


跟著台大EMBA的「門外社」社團同學們,
郭瑞祥練習跑馬拉松、環島旅行,
去年還參加戈壁挑戰賽,
今年二月也剛參加東京馬拉松比賽。

07年考上台大EMBA的同學李作君
眼見導師這些年的改變,
她說:「老師近幾年的轉變很大,
從嚴肅的師長變成樂活人生的快樂大男孩!
他還和學生們分享人生經驗,

不僅是課業上的導師,

也是學子的心靈導師。」


郭瑞祥針對工管系大三學生

開了一門主題為「管理與人生」的課,

就把自己的人生體驗融入其中,
而且為了避免流於說教,
他特別採取讀書會方式,
還找學長姊一起來參與,

希望年輕的學生不只會讀書,

更要學會做人。


他在大學部開的統計課,每堂出作業,
還有期中考、期末考、要交報告,
助教王珊彗說:「不可思議的是,
雖然課業繁重,卻受到學生熱烈歡迎!」

他在EMBA的課程也是在學期開始前,
就準備好一整個學期每一堂課要上的內容,
包括投影片、中英文個案
和個案相關的文章參考資料等,
製作成至少二百頁的講義,方便學生預習。

郭瑞祥一直相信,
訂定明確目標,
事先充分準備,
按部就班地努力執行,
就會有好成績。

但畢竟,在人生道路上,

無論有如何縝密的計畫

和周全的準備,也勝不過天意。

在烏來山區練習跑步時,他領悟到,
上坡很難,但是下坡更難;
上坡只要衝刺就好,下坡則要技巧,
扛太多東西會跑不完全程,
一定要分享,才能輕鬆走下坡。

而且不要在意自己的成績,只顧著看錶,
別忘了欣賞沿途美好的事物,
關心身邊的同伴。

人生上半場順遂、下半場遇亂流,

挫折並沒有打敗郭瑞祥的心志,
因為他始終謹記:

「人要忘記過去,努力未來的事,

向著標竿一直跑下去」,

人生雖然沒有給他預警,
但是他終於從逆境走出來了,
相信妻子在天國也會為他的勇敢感到欣慰。

郭瑞祥
出生:1961年
現職:台大工商管理系暨商研所教授

相關文章推薦>

張曼娟:比起經濟不穩,我更怕背叛自己
她的第二人生,因著友人意外猝死,被迫學會與自己和解
科技CEO退休,拒絕捧錢來找的企業,免費拉拔年輕人
不捨病人因生下罕病而被婆家怪罪而離婚,醫生自掏腰包研究基因學
她33歲就扛下兩千五百億市值的集團,如何讓大她十歲的公司往前走?

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延伸閱讀:

我們報導 各行各業出色的人物
以及每個 用力生活的台灣人。
希望能讓遇到挫折的你,
因為我們的報導 而重新擁有力量!

和「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傳遞更多 正向人生
也讓好故事 陪伴你的每一天~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