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能和手機 App 連動的神奇藥盒製造者 - Tricella 執行長 Daniel 專訪


能和手機 App 連動的神奇藥盒製造者 - Tricella 執行長 Daniel 專訪
由於網路的發達,以及許多成功的案例,現今社會大眾對於創業這件事,早已認為門檻沒有那樣地高,加上許多集資平台的出現,更讓許多想躍躍欲試的年輕族群,認真地看待自己的夢想,並希望它能夠成真。
從小在美國長大的Daniel,是Tricella目前的執行CEO,目前Tricella正在進行一項自製產品的推廣,它的名字叫做「Liif」,是一款可以透過藍牙,與手機app做連結的藥盒,相當地特別。恰好這次透過Daniel回台拜訪廠商的機會,我們有幸邀請到Daniel前來一塊坐下來聊聊,討論一些關於Tricella產品的相關問題,以及創業的看法。

QHi, Daniel你好,是否可以先和我們談一下,您之所以會想製作這項產品的動機?
AOK, 沒問題,其實Tricella已經算是我的第二次創業了,我先前還有一次的自行創業,是做智慧手環相關的,當時我接觸了許多這方面的產品和資訊,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我發現到,穿戴式裝置它畢竟是需要人去穿戴著它使用的,所以,我開始注重起人們的使用環境這一塊領域。

而說到使用環境,我開始思考,該怎樣可以讓使用者,自己就先改善自己的健康問題,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藥這件事,像是提醒使用者,定時吃藥,或是提醒吃維他命,以及正確地服用醫生所給的處方籤,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大眾因此穩定地保持身體健康,也可以讓爆滿的醫院可以減輕負擔,對於整個美國社會在此方面的財政支出,得以減小,這就是我想做的。
Q:簡單地說,就是利己也為社會貢獻己力,是嗎?
A:對,沒錯,當然這是其中一個製作動機的出發點,另一個出發點,主要和我自己有些關聯。其實我在三歲的時候,就移民到美國生活,早期父母都是兩邊跑,當空中飛人,現在他們都在台灣定居,與我的距離甚是遙遠,平常就因此較少見面,也比較沒什麼共同話題。
不過,平常打電話時,我一定都會問他們,最近的身體怎麼樣,是不是有好好吃藥等等。而透過這個產品,我可以利用它來協助我,注意爸媽是否有準時正確服用維他命或是藥物,若是他們忘了,手機app會提醒我,我可以馬上打個電話給他們,詢問他們是不是有什麼狀況,順便關心一下,而無形之中,我們彼此也多了些互動,即便這只是個簡單的問候,但也能讓遠在海洋另一端的他們,感受到我的關心,維繫彼此感情。

Q:公司的名字取名叫做Tricella,是有什麼樣的特殊含義嗎?
ATricella的字面意義,翻作為三細胞,我取名為Trcella的原因是,它包含了我想表達的三個要素:家庭、科技,和教育。家庭的層面,就如同我剛才所提到的那些有關,我們在製作產品時,一定會考慮到如何加入「讓你與親密的家人們有互動」這個元素在內。
Q:這項產品的名字是叫「Liif」,和Leaf樹葉同唸法,對吧?產品的外型和樹葉也有些相似,之所以想取名為Liif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A: 我們都知道,植物是透過行光合作用,才能夠得以成長茁壯,而葉子是植物生長延伸的最尾端,好比我們一般人,是一整個社會體系的最尾端,因此才想到用這個當作象徵,除此之外也帶有延伸的感覺。

Q:剛才看過Liif藥盒,發現上面其實只有一個簡單的藍牙裝置功能,藥盒本身仍舊是需要用手開啟,而非有自動裝置等等,換句話說,其實似乎只需要用附屬的手機app,達到提醒服藥的功能即可?藥盒本身與手機似乎沒有做連結也不要緊?
A:呵呵,其實關於這點,也有很多人問過我相同的問題,我以自己為例好了,我以前很常用手機的提醒事項功能,來告訴自己必須記得按時吃維他命,但是呢,常常手機設好了,時間到了,鬧鐘也開始來吵我了,但我常常做一個動作,就是當下把鬧鐘給關閉,然後因為手邊在忙的緣故,又繼續回頭去忙,結果這一忙下去,又忘了吃維他命了,設了等於白設。
Liif它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你做好連結,在手機app設定好提醒之後,一旦時間到,鬧鐘響了,你若是不去把藥盒子給打開的話,這個提醒的鬧鈴功能是無法被取消的。


Q:在開發這項商品的過程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呢?
A:最為困難的,應該就是UI(使用者介面)的這個部分,由於這項產品的基本對象年齡層,是較為高的,所以操作方面,我們希望要讓它很簡單,直覺地就可以操作,而不需要花上太多的時間,去教育使用者們如何正確地使用它,因為若你需要花時間去教導的話,代表你必須花費較多的成本在訓練這一塊,這對我們創業者而言是較為不利的,畢竟這ㄧ方面會提高使用門檻,一方面也會因此讓欲購買者望之卻步,進而影響銷售。
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必須將整個產品的設計,以及app的介面,都做得簡單,讓人們可以用最直覺性的方式去操作使用它,而硬體的部份,也得考慮到整個工業設計,不能有太多螺絲、組裝容易,並且要崁入電子元件,且便於使用,產品製程的良率也得考慮到。
再來,就是軟體的平台的問題,以及針對不同地區市場的調整。iOSAndroid畢竟是兩個不同類型的手機平台,操作上以及使用者的習慣,自然也會有些許的不同,為了能夠保留app在操作時的一貫直覺性,又必須因應兩個平台不同的操作方式,我們在做調整時確實花了不少工夫。
為了能夠將這些事情都考慮進去且做到完臻,真的相當困難,產品整個前端的開發過程,大約就耗去了至少一年左右的時間。

Q:往後的目標,以及接下來的計畫是什麼呢?
A:由於在美國,這類醫療產品,是不能夠單獨自己進行販售的,必須透過其他第三方團體的檢驗或是認證核可等等,你才可以在市面上販售。因此目前我們正在和美國的幾間大學,像是史丹福以及維吉尼亞大學,以及一些醫院在洽談中,先讓他們知道,有這麼一項產品的存在,進而讓他們進行背書。
未來我們想推廣的層面,除了一般使用者之外,我們也會努力往醫療保險業者,和藥商方面進行推廣,一方面藉此告訴他們,此商品可以幫助病人養成正確服藥的習慣,降低使用醫療資源的機率,減少保險公司可能需負擔的成本,另外也可以幫助藥廠在進行新型藥物實驗時,樣本採集更為準確。而且透過他們的宣廣,我們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正確的目標族群。

Q:談了這些,想請問Daniel,目前透過網路集資平台創業的風潮很盛,像是Kickstarter上有很多人都想藉由募資這樣的方式,去做出他們自己心目中的夢幻產品,達到創業的目的。對於這樣的現象,您有怎樣的見解與看法?
A:我算是相當了解kickstarter的運作方式,而且我也很感謝,能夠有像kickstarter這樣的平台存在,讓想創業的人得以離夢想更近一步,畢竟我的第一個創業產品健康手環就是在kickstarter上面發起集資的,當時募到了14萬多美金。
對於此類平台而言,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就我所知,台灣有一些公司企業,會鼓勵底下想創業的人,藉由這樣的方式去募資,但是可能產品本身連一個完善的企劃都沒有,甚至只是個雛形,還不是完成品,然後把圖片弄得很美,影片拍得很漂亮,就這樣子直接放上平台,要跟大家開始募資了。
假如說這個案子在募資一開始,就很明白地告訴大家,這項商品仍是雛形階段,那倒也無所謂,問題是,但有些人卻故意不說清楚,而是讓大家誤以為這東西真的能被做出來,只要達到他們開的目標金額,可能二三十萬美金,就可以獲得這個產品,但其實一般來說,尤其是做硬體的,想要開一個案子,大概都需要個一兩百萬,才有可能成行,但這樣的金額若是直接放到kickstarter上面,肯定無法達標。
所以他們會故意將目標金額弄得很低,等達到之後,就把這些錢拿走,再去跟其他創投公司談,然後秀出自己在募資平台上面的成果,以冀望可以得到更多的資金,然後才來開案,問題是,倘若得不到資金,那勢必這案子就開不成,已經募得的錢,他們會還給這些真心想支持案子的消費者嗎?這樣的心態其實真的很要不得,這其實不但傷害了投資者,也失去了自己的商品在市場上的信用。
所以我建議這些真心想做產品的人,首先衡量好自己的能力,絕對不要失信於人,能做多少訂單,就設定多少,千萬不要抱著用試做品矇混的態度來騙取資金,設定的金額要好好評估,一旦達標就要乖乖停止,不可以因為看到募資金的數字一直上升,就捨不得關掉它。而要是預定的訂購量超標,也要想辦法承擔,試圖找尋廠商接洽,告訴訂購者可以到自己的網站上面繼續購買。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才是創業最該秉持的精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