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滿口粗話 竟是小英、柯P禮儀老師
「這位是我的禮儀師⋯⋯,」台北市長柯文哲,有次向媒體如此介紹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
「×!恁爸是你的禮儀老師,禮儀師是幫往生者化妝的人,你知不知道⋯⋯,×!」李永豐私下這麼碎念柯文哲。
一個滿口髒話的人,為什麼會成為柯文哲、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和各路企業老闆的禮儀老師?
李永豐外表粗俗、言行狂放,其實心思細膩、重人情溫暖。他長年帶領紙風車劇團深入全台各鄉,為兒童免費演戲,帶來歡樂。這次選舉,藍綠陣營的候選人也爭相邀請紙風車劇團到選區表演,以吸引人氣,演出場次已經滿滿排到投票日前。
不只劇團受歡迎,李永豐本人還被不少參選的政治素人拜託,教他們應對進退之道。其實,就像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投身選舉前,找過專人指導肢體語言、溝通技巧,四年前蔡英文初次參選總統時,就開始找李永豐為她上課。
李永豐是大學戲劇系科班出身,當過演員、導演,熟悉專業表演的學問。
對於政治人物,他說,除了透過演說傳達情感,跑紅白帖、選舉拜票時,與一般民眾接觸的時間通常只有幾分鐘,候選人要在那幾分鐘之內讓人留下好印象,同樣須善於傳達情感。情感的展現,不只透過語言內容,還有表達的方式,也就是肢體語言,而這正是他的專長。
考禮儀,問倒拘謹小英
教她「拆關節」軟化肢體
教她「拆關節」軟化肢體
不過,像蔡英文這樣拘謹的學者型人物,剛開始難免懷疑「學這個做什麼」。李永豐提出了幾個問題問她,例如「上台演講,眼睛要看哪裡?」「參加告別式,要怎麼鞠躬?」「跟不同的人,要怎麼握手?」等等,這才讓答不出來的蔡英文服氣,乖乖上課。
蔡英文上了四堂課,包括在劇團的排練場,對著李永豐不斷拋出的題目,練習「一分鐘即興演講」,訓練說話節奏和反應。
李永豐也播放當年蔡與馬英九辯論ECFA的影片,讓她看到自己的缺點。像是答話時一直看著馬,鏡頭只能拍到她的側臉,忽略了訴求對象是電視前的大眾。二○一五年底剛舉辦過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蔡英文熟練到「眼觀四面」,顯示學習有成。
四年前,李永豐還特別花了一整堂課,讓當時在公眾場合身形僵硬的蔡英文,練習「打開身體」。
他用的是默劇課程裡的肢體訓練,包括「孤立動作」(isolation),從只能動頸部、動肩膀等一一拆解關節,來軟化手腳、軀體。「人對於不習慣的事情,雖然有情感要表達,但身體會失措、看起來沒自信,」李永豐說明身體開發課程的目的。
教社交,柯P照做
跟幕僚握手,練習正眼看人
跟幕僚握手,練習正眼看人
柯文哲也是那種站上舞台,手腳放不開的類型。二○一四年柯文哲參選,從白色巨塔裡習慣被人拜託的權威醫師,要走入人群低頭拜票,於是被幕僚帶去找李永豐上課。
「我第一件事就跟他說,鼻毛要剪一剪,」李永豐說。
柯文哲站著講話時習慣「駝背、後傾、凸肚、肩膀垮下來」,他教柯要把身體重心往前、往上提,演說的時候,腳後跟甚至有點要隨著聲音提起來的樣子,這樣才會讓聽者覺得誠懇,聲音也才會放出來。此外,他還讓柯的幕僚、劇團人員輪流與柯文哲握手,讓社交能力極差的柯文哲,練習正眼看人。
如今已當了一年市長,柯文哲的應對進退還是常常被批評失禮。問他是否仍記得李永豐教的禮儀,「有啦有啦,握手要看著人家的眼睛,身體不能站直直的,要前傾;還有鞠躬的時候,要彎到看見自己的腳趾前緣⋯⋯,」柯文哲說,他當時跟李永豐上了三堂課,一次兩小時,很認真,「但是考完(指選舉結束)第一天,我就變回自己,下次有政治考試的時候再拿來用,哈哈!」
李永豐強調,除了柯文哲愛穿高腰褲的習慣仍然不好看,如今蔡英文和柯文哲已是明星級的人物,表現自己的風格時,不會再讓外界覺得突兀。只有政治素人才需要透過他的指導,在面對陌生群眾時展現自信。
五個訣竅,都講誠意
張花冠、涂醒哲團報當學生
張花冠、涂醒哲團報當學生
像這次代表社民黨參選立委的新人李晏榕,也因為父親李焜耀(友達創辦人)和母親藍瑞雲是紙風車的長期贊助者,在父母提議下找李永豐上課。她說,包括走路的步伐大小、手臂、肩膀擺動的幅度,都被李永豐逐個調整,她覺得很受用,「因為政治人物在外走動,很難一一跟民眾說上話,所以要透過肢體給人穩重、值得信賴的感覺。」
前前後後,包括立委陳明文、嘉義縣長張花冠都曾是李永豐的「學生」,去年參選的嘉義市長涂醒哲和一票議員共十五人,選前也集體找李永豐開課。
甚至,還有企業老闆私下請李永豐指點演說技巧、幫公司主管上鞠躬握手課。
摘要整理李永豐的五個禮儀訣竅,會發現「誠意藏在細節裡」,不論政壇或商場交流,都可參考。
握手:男人跟男人握手時,另一隻空著的手也搭上來握,或拍拍肩,會顯得更熱情,但對於長輩和女性不可如此,否則沒分寸。女性跟阿嬤握手時,摟一摟肩會讓人覺得溫暖。與坐輪椅的人或小孩握手時,要蹲下來。
鞠躬:參加告別式,坐等十幾、二十分鐘,只有短短二十秒的致祭時間表現誠意。最適當的鞠躬是彎腰四十五度,亦即剛好看見自己的腳尖,而且速度要慢,不必為了跟上司儀口令而點頭如搗蒜。家屬答禮時,也要與家屬的眼神接觸後再彎腰。
吃飯:餐桌上不要一直講自己的事,可多向同桌的人提問題,讓人覺得你健談、關心他人,而不是只想到自己。幫人夾菜時,分量只要少許,以免人家不愛吃而勉強接受。
拜會:到人家的地方,一定等主人坐下自己才坐,眼神也要環場一圈,跟在場每個人都招呼到。若坐沙發,背挺直表示嚴肅、略前傾表示關切,有啤酒肚的人切忌後仰,會讓肚子整個凸上來、不莊重。
演說:不論面對人數多寡,眼神要常常落在觀眾席前三分之二排中央的位置,讓多數人覺得你在看他。目光的環視可抓住前、後、左、右四個點,不必依序,慢慢擺動,才顯得自然而關照全場。
李永豐強調,從細節才看得出這個人的修養。但令人好奇的是,他本身不修邊幅,自稱「老粗」,是「不會游泳的游泳教練」,又為何能拿捏出這許多細節?粗與細,他都表現得極致。
一個信念,為別人想
吳念真讚:不是算計是柔軟
吳念真讚:不是算計是柔軟
熟悉他的導演吳念真說,李永豐念戲劇,懂得「節奏」,知道什麼時候該出現什麼(指禮節的步驟 );加上從小的環境養成,李父是嘉義布袋漁村的漁會代表,家裡開雜貨店,人情往來緊密,他從小就能體會與人、與長輩的相處之道。
吳念真還舉了一個故事,說明李永豐有著別人無法察覺的體貼。
有一年春節,李永豐想要拿紅包給一位離職創業但不順遂的前員工。他事先把紅包拿給吳念真,聚會時由吳念真交給對方,對方當然先推辭,此時李永豐就用他一貫的粗口,罵對方怎麼能不接受吳導的心意,劈哩啪啦罵得對方非收下不可。
「他減除對方的尷尬、人情溫暖做給我,自己又達到資助目的,不是算計,而是一種柔軟。」吳念真說。
李永豐自己則解釋,他常常在公祭、應酬場合觀察,「偷看大器的人都怎麼做。」例如他有一次到台中的聯聚建設拜會,從進大門開始就有人迎接,在搭電梯、進會客室等待老闆來時,都一直有人陪著聊天,不被冷落,這個做法就被他學起來。
他認為,禮儀的眉眉角角能夠做周全,靠的是「為別人著想」的心理。「當一個人把自己放到最少,就能養成關心別人的習慣,」李永豐說。
這也難怪,許多事業有成、社經地位高的人,要向來自基層、大學考了七次,嘗過許多挫敗滋味的李永豐,學習如何「放下身段」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