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利益人群」的真諦

「利益人群」的真諦


在中國大陸蘇州吳江區,沈林虎自幼罹患小兒麻痺,雙腳萎縮,倚靠滑板行動;養父母過世後他一人獨居,二○○四年開始接受當地慈濟志工關懷。志工常去探望,協助他整地耕種維生,家訪時就幫忙除草與收成。十多年互動下來,雖然他生活環境沒有改變,但心靈環境已經改變——

得知慈濟人推動環保,六十多歲的沈林虎到村莊周圍宣導,環保口訣說得很流暢,讓大家了解如何透過資源回收疼惜大地、愛惜物命。他將自家前院當成環保回收點,很多鄉親送來資源回收物,也有人來當志工。

鄰居八十多歲的范奶奶,獨自照顧六十多歲中風坐輪椅的兒子,母子倆常愁眉不展。沈林虎鼓勵范大哥一起做環保,引導他走出家門也打開心門;范大哥也在慈濟人鼓勵下,向媽媽說感恩,感動范奶奶也一起做環保。

沈林虎雖然貧困,但貧得心安理得;他的「安心之道」不是物質,是法、是道理。他一生殘疾,但愛心啟發後天地寬闊,發揮潛能帶動村莊共同做環保。

所謂「利益人群」,不是為人群製造商業利益,而是鼓勵人人去除煩惱,蓄積心靈財富。人人心正行正,身心健康平安,社會才能幸福。《法華經.法師品》:「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慈悲心就是佛心,廣無邊際,包容一切;慈濟人發心立願「以佛心為己心」,就要發揮大慈心,靠近苦難眾生,陪伴、安慰、擁抱,解除他的憂愁與恐懼;還要進一步帶動人與人之間互為益友、善知識。

人心無明,即使你在做好事,還是會遇到不懷善意的人,不只惡口辱罵,甚至用「刀杖及瓦石」要加害於你。怎麼辦呢?要度眾生,就不能放棄任何一個人;要以「柔和忍辱」包容剛強眾生,降伏其貪、瞋、癡、慢、疑,才能防非止惡。「柔能克剛,和能攝物」,也能莊嚴己身。

付出無所求,不去執著是誰布施、誰接受布施、布施了多少東西;心清淨,無掛礙,前腳走,後腳放。不貪名著利,一心為大眾利益,不論毀謗或讚歎都不受動搖。

無論遭遇什麼事,心都要懷抱「大慈悲」;無論處在何種逆境,「柔和忍辱」都不離身;事過境遷,回歸「靜寂清澄」。「慈悲、忍辱、法空」這三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自利也能利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