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墓碑》揭大饑荒真相 楊繼繩獲國際大獎

《墓碑》揭大饑荒真相 楊繼繩獲國際大獎
近日,以大陸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大饑荒」為背景的《墓碑》一書的作者楊繼繩,獲2015瑞典史迪格拉森國際大獎。(網絡圖片)

【大紀元2015111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
近日,以大陸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大饑荒」為背景的墓碑一書的作者楊繼繩,獲2015瑞典史迪格拉森國際大獎。楊繼繩在頒獎典禮致辭中斥責中共至今依然掩蓋「大饑荒」真相,並再次回顧「大饑荒」的慘烈,稱餓死是最痛苦的死亡方式,當年3,600萬人被從人體內部「凌遲處死」。
20151023日,中國作家和記者楊繼繩2015年度瑞典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獎。楊繼繩獲獎是因為其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挖掘中國大陸19581962年間發生的「大饑荒」的根本原因,統計出當年「大饑荒」導致3,600萬中國人死亡。
史迪格拉森獎評委會主席丹尼爾普爾(Daniel Poohl)說:「大饑荒是中國人最大的集體創傷之一,楊繼繩獲得史迪格拉森獎是因為他作為記者以強大的堅持和勇氣敢於挖掘歷史,講出真相。」
楊繼繩在答謝詞中表示,他懷著悲哀的心情在這裡受獎。他為3,600萬中國餓殍而悲哀,為這一人類悲劇發生五十多年後還被掩蓋而悲哀,為因揭露這場悲劇的人們受到壓制、攻擊、誣蔑而悲哀。
楊繼繩說,他記錄中國大饑荒這段痛史,不僅是出於個人的良知,更是為了保存民族的記憶,讓人們記住人禍、黑暗和罪惡,今後遠離人禍、黑暗和罪惡。
楊繼繩致辭中再次回顧了大饑荒的慘烈,1958年到1962年,在沒有戰爭、瘟疫,氣候正常的年景,因當年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的過錯,數以千萬計中國人因飢餓而死。死亡前的飢餓比死亡更恐怖:野菜、樹皮吃光了,鳥糞、老鼠、棉絮、泥土都用來填肚子。屍體、外來的饑民,甚至自己的親人都成了充飢的食品。
楊繼繩說,餓死是最痛苦的死亡方式,是對人體內部的「千刀萬剮」。自我消耗、自我分解到死亡大概一個月左右,這個過程非常殘酷、非常痛苦,相當於從人體內部「凌遲處死」。
史迪格拉森獎是為紀念已故的瑞典作家兼記者史迪格拉森,由瑞典的挪施戴茨出版社和拉森的父親與弟弟共同設立的獎項,獎勵為人權做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該獎從2009年起開始,每年頒發一次,獎金額為20萬瑞典克朗,相當於15萬元人民幣。今年是第七屆,楊繼繩為首位華人得主。
據悉,楊繼繩已於201511月初將所獲的20萬瑞典克朗獎金,全部捐獻給了總部設在巴黎的「無國界醫生」獨立人道醫療救援組織。
楊繼繩現年75歲,曾長期擔任新華社記者,2001年退休後先後擔任《中國改革》等多家雜誌編委,2003年起任《炎黃春秋》雜誌社副社長,2015年中被迫離任。
1990年代開始,楊繼繩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開始調查「大饑荒」的真正原因。經過持續多年的深入調查,楊繼繩寫出了《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一書。20085月,墓碑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首次出版,現在已翻譯出版了英、法、德等多種外文。
楊繼繩書中依據嚴謹的事實和數據揭示,19581962年之間,由於中共人禍,3,600萬中國人被活活餓死
墓碑》一書出版以來,楊繼繩2013年獲美國海耶克圖書獎,2014年獲獨立中文筆會自由寫作獎。
附錄1
楊繼繩在頒獎典禮上的口頭答謝詞
尊敬的評委會委員們,尊敬的在座的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感 謝大家舉行這樣的盛會。這不僅僅是一次授獎大會,更是對餓死的三四千萬中國農民的追思大會;這不僅是對我個人授獎,而且是對一大批揭露、挖掘這一段痛史的 大饑荒的倖存者、研究者授獎。今天在貴國首都隆重舉行這樣的活動,體現了貴國人民偉大的人道關懷。今天這個盛會在這段痛史發生五十多年之後,在遠隔萬里的 斯德哥爾摩舉行,說明人道關懷可以超越時間、跨越空間。但願這種跨越時空的人道關懷,給我們地球村帶來和諧。帶來幸福!
謝謝大家!
附錄2
楊繼繩的書面答謝詞
尊敬的評委會的先生們,尊敬的在座的女士們、先生們:
我是懷著悲哀的心情在這裡受獎的。我為3,600萬中國餓殍而悲哀,我為這一人類悲劇發生五十多年後還被掩蓋而悲哀,我為因揭露這場悲劇的人們受到壓制、攻擊、誣蔑的現象而悲哀!
1958年到1962年, 在沒有戰爭、沒有瘟疫的情況下,在氣候正常的年景,因當年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的過錯,數以千萬計中國人因飢餓而死。死亡前的飢餓比死亡更恐怖:野菜 吃光了,樹皮吃光了,鳥糞、老鼠、棉絮、泥土都用來填肚子。死人的屍體,外來的饑民,甚至自己的親人,都成了充飢的食品。
死亡的方式有多種多樣,餓死是最痛苦的死亡方式。中國古代有殘酷的「凌遲處死」,將人一刀一刀地割死,即「千刀萬剮」。這是從人體外部開始剮割,餓死是對人體內部的「千刀萬剮」。當年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的中國農民,每天所需要的能量為3,4004,000千卡。這些能量是從食物中攝取的。按當年官方統計,中國農民平均口糧定量為每天0.35斤大米(沒有油,沒有肉等副食品),可發出熱量618千卡。實際上農民是很少見到大米的,只有粗劣的代食品。就算吸收入618千卡,每天就虧空2,7823,382千 卡。人體的能量入不敷出時,首先動用體內儲存的「糖原」。體內存儲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全部氧化產生的熱量不夠一天基礎代謝(即維持生命最低的代謝) 的能量需要。接著就消耗體內的脂肪。消耗脂肪會產生大量的酮酸,可能發生代謝性酸中毒。沒有因酸中毒而死的人,脂肪消耗完畢後就分解體內各器官、肌肉中的 蛋白質,從而身體乾瘦,臟器萎縮。人體內的各種酶、激素和抗體都是蛋白質,或是以蛋白質為原料合成的,酶、激素和抗體沒有了,人體就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 自我消耗、自我分解到死亡的時間因人而異,大概有一個月左右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非常殘酷、非常痛苦的,相當於從人體內部「凌遲處死」。
在 極度飢餓的狀態下,人體的各種機能下降,在一段時間內飢餓反射極度強烈。由於生存本能的需要,他會不擇手段地去搜尋一切能吃的東西。這時,生存壓倒一切, 動物性壓倒了人性。飢餓到極點的人們,為了找到吃的,不考慮親情、道德、人格和其它後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人吃人的記錄達數千起,其中有吃自己親人的。
我,作為一名職業記者,作為研究中國當代史的學者,如果迴避親身經歷的這一重大悲劇,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對不起3,600萬饑魂。何況我的父親也是在這場饑荒中餓死的,我怎能昧著良心對這樣的重大歷史事件視而不見?上世紀九十年代,我下決心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為此,我走訪了十幾個省,到十多個省的檔案館看了大量的檔案,訪問了上百位大饑荒的親歷者。2008年,我寫的《墓碑》在香港出版。這部書沒有虛構,沒有誇張,每一件事都有可靠的依據。書名「墓碑」有四重意思,一是為在1959年餓死的父親立墓碑;二是為3,600萬餓死的中國人立墓碑;第三,為造成大饑荒的制度立墓碑;第四,寫此書有很大的政治風險,如我因此書而險遭不測,也是為理念而獻身,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一個墓碑。
記 錄中國大饑荒這段痛史,不僅僅是出於我個人人道主義的良知,更是為了保存民族的記憶。一個不敢面對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我們不僅要記住美好,也 要記住罪惡;不僅要記住光明,也要記住黑暗。強制地抹去人們對人禍、對黑暗、對罪惡的記憶,有可能使民族和國家陷入更深的黑暗。我寫這段歷史,讓人們記住 人禍、黑暗和罪惡,是為了今後遠離人禍、黑暗和罪惡。
評委會給《墓碑》授獎,體現了評委會的人道關懷。在我結束講話的時候,讓我們一起為3,600萬餓死的農民默哀!(全體起立,默哀五秒鐘)我為此表示衷心地感謝!這是對中國餓殍遠離萬里的默哀,是遲到五十多年的默哀,人道關懷超越了時間,超越了國界。超越時空的人道關懷,是地球村和諧共處的必要條件。
謝謝大家!
2015112日於斯德哥爾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