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印象台北之一﹕方便 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


印象台北之一﹕方便 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
       
我年輕的時候一點也不喜歡台北﹐整天祇想離開那又髒﹐又亂﹐夏天熱得發昏﹐冬天又冷得要命﹐四季不分明﹐颱風一來還會淹水的彈丸小島。記得我 1965  3  20 號登上泛美的留學生包機時﹐當時的心情只有興奮而無離情﹐我想﹕這次出去﹐大概不會回來了。
       
我中年的時候常回台北﹐是環境使然而不是我自己的選擇。有一年在太平洋上空來回飛了 10 次﹐吃同樣的餐點到後來一聞到要開飯的味道就想吐。那段日子有兩次在台北上班﹐每次都超過一年以上。人到中年﹐已經在美國生根﹐台北對我來說﹐《那滴滴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誤會》﹐到最後我還是選擇做過客而非歸人。那年頭台灣經濟景氣﹐酒醉金迷的現象很普遍﹐對我這個美國鄉巴佬來說﹐並不習慣﹐對台北的印象多少有些長安雖好﹐非久留之地﹕回首夕陽紅盡處﹐心中念著的仍然是美國的家。
       
這次去台灣預定住了15 天﹐沒想到要處理的事在到台灣的第三天就急轉直下塵埃落地。剩下來的12 天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觀察這個從我進小學一直住到大學畢業出國﹐在我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城市。
       
要找到一個適當的字來概括形容我對台北的感覺很難。說他漂亮嗎﹖世界上比她漂亮的城市多矣。地標性的 101 大樓像鶴立雞群﹐沒有其他建築物來陪襯看起來有點滑稽。漂亮的城市要就是有青山﹐有綠水﹐有沙灘﹐要就是有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物﹐台北什麼都沒。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對台北的印象越來越好呢﹖
       
後來我想通了﹐我喜歡台北的第一個原因是她是個極為方便 (convenient) 的城市。所謂方便通常指的是和生活有關的食衣住行。台北房子很貴﹐寸土千金是不爭的事實。但對我們這些不住在這裡的過客來說﹐找個短期睡覺的地方不難。剩下來﹐穿衣服更不是問題。人到了咱們這把年齡﹐夏天 Michael Jordan 裝﹐冬天 Steve Jobs 裝走天下。我走在台北街頭﹐咱們是大「廝」而非大「師」。短褲一條﹐休閒鞋一雙﹐Polo 衫一件就上街趴趴走矣。行在台北比我們年輕時候﹐和今天我居住的舊金山灣區要方便太多了。大家都知道台北的捷運建價世界第一﹐但它的確比我坐過的任何一條捷運系統要好很多。它四通八達﹐車子來得快﹐轉車的標誌非常清楚。你在美國的捷運站上過廁所嗎﹖敢進去嗎﹖歡迎到台北捷運站的廁所去視察視察﹐比較比較。你什麼時候看過美國捷運站的男小便池有專門為行動不便者準備的﹖有母親喂奶和集奶室嗎﹖台北街捷運站牆上沒塗鴉﹐也許有人說那是因為有很多監視機的緣故。哪有怎樣﹖只要給我一個乾淨﹐安全的捷運系統﹐監視機再多我也不在乎。到站時有國﹐台﹐客﹐英四種語言的廣播。有次在行走的列車中聽到通知某位乘客的廣播﹐便民便到如此地步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捷運外﹐從前用沙丁魚來形容「擠公共汽車」已經是歷史。公車多而不擠﹐又有冷氣﹐一卡在手﹐四處悠遊不必再買票。台北的大眾交通系統比舊金山方便﹐舒服﹐安全多了。
       
至於吃嗎﹖台北街頭到處都有得吃。我這次住的地方方圓步行之內﹐西餐館﹐上海館﹐鐵板燒﹐泰國菜﹐鍋貼﹐牛肉麵﹐客家菜﹐印度菜﹐日本菜﹐披薩都試過。最奇妙的是由於時差的關係﹐我早上五點半就上街了﹐路邊買早點的小店大概五點鐘就已經開門。一杯冰荳漿﹐一份豬排煎蛋的三明治﹐50 新台幣﹐一塊多錢美金就打發掉了。在台北要解決民以食為天的問題太容易了。
       
台北的診所﹐眼鏡行﹐和其他的服務業﹐往往營業到晚上十點﹐便利商店到處都是﹐到公家機關辦事﹐年輕人的服務態度也很好﹐也很方便。我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年齡大了﹐容忍度變寬了還是對美國的服務越來越不滿﹐因而對台灣的方便印象深刻。我想﹕最近從台灣來美住了幾十年的人﹐紛紛落葉歸根回到台灣。台灣的確有她值得驕傲的地方。我們在美國看台灣的政論節目看多了﹐覺得台灣老是亂哄哄的。其實台灣極大多數的人都勤勤奮奮在那裡過日子。建議大家多去台灣看看﹐這是我的印象台北系列之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