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 如果生命只剩100天~~

~~ 如果生命只剩100~~

李開復 - Google前全球副總裁
患癌症17個月後,李開復推出了自己的新書《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在其中開復稱自己經歷這次死亡事件後拿到了八個學分

1. 健康無價;
2. 一切事情都有它的理由;
3. 珍惜緣分,學會感恩和愛;
4. 學會生活,活在當下;
5. 避免一些誘惑;
6. 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
7. 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
8. 真的要做自己愛做的事業。 

======================>>>

如果生命只剩100
「哇!」穿著白袍的檢驗師突然喊出聲來。我被他嚇了一跳,連忙轉頭看他,只見他癱在椅子上,整個身子往椅背靠。「怎麼啦!很糟是嗎?」我試探性的問。他臉色發白、猛搖頭,就是不肯開口。

一口氣發現26個腫瘤

經過我再三追問,他才勉強說出話來:「這太不尋常了!一般人如果有毛病,頂多兩、三個亮點,你居然⋯⋯。」
「有幾個?」我也不禁緊張了起來。
他指著螢幕:「你自己看!」我茫然看著電腦螢幕,只見到一片漆黑之中,布滿數不清的白色亮點,像是夜空裡閃閃發亮的星星。 
「李先生,我們確定是淋巴癌第四期了!」主治醫師唐季祿輕輕的說,彷彿口氣稍稍重一點,就會把我壓垮似的!其他三位醫師個個面色凝重的圍坐在我旁邊,但沒有一個人敢看著我。我的目光只能落在主治醫師臉上,他試圖閃開,迅速低下頭,但又不得不抬起頭來迎向我⋯⋯ 
過往的日子訓練我,專業人士不該在眾人面前有個人情緒起伏。我時時警醒著自己,保持專業、完美的形象。行程緊湊,我沒有時間也捨不得抽時間運動,我總是鞭策著自己,任何時刻都要發揮最大效益。 
我一直篤信「付出總有回報」,出差的時候吩咐秘書盡量選紅眼航班,在飛機上過夜,下了機可以立即洽公。我承諾所有員工,收到郵件十分鐘內一定回信,大半夜也一樣!在我生病前,床頭的筆記型電腦是從不關機的,e-mail送達的聲音一響,我立刻從床上彈起來⋯⋯,努力把「效率第一,永不懈怠」做為自己的標籤。 
平日飲食更是稱不上健康,貪圖膏粱厚味,問到餐廳的拿手「肉」,我如數家珍,真要上點蔬菜,那就「隨便來吧,反正都好吃不到哪裡去,當藥一樣吃就好了。」最後,我為這一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發現腹部有二十多顆腫瘤時,我就像被正式宣判死刑一樣。 

可能只剩一百天好活

先前還期待能夠僥倖逃過厄運,一下子全部落空了,擺在眼前的,冷森森的就是死期將至,我可能只剩一百天好活。 
一百天,那可是一晃眼就會過去的!無數個清晨黑夜,我睜大了眼,唯恐一閉上眼,我能看到這個世界的機會就一分一秒的減少了。傷心、絕望、懊悔、憤怒、跟老天爺討價還價⋯⋯,各種情緒輪番在我的胸膛裡翻滾煎熬。 
我腦海裡一遍一遍的想到妻子先鈴、想到孩子,想到母親和哥哥姊姊,也想到幾位好友,我還想到了我錯過的許多短暫的美好時刻⋯⋯ 
過去,我總覺得時間還很多,等我準備好這個演講,做完那個採訪,忙完這件投資案子;等我把每天發的微博和臉書內容都處理好⋯⋯,所以每件事都比這些「小事」重要。結果到頭來,在我的生命僅存最後的一百天時,我才發現,我這一生最大的錯誤是,我是徹頭徹尾的捨本逐末,把最要緊的事擱到最後,卻把人生最精華的時光,浪費在追逐那些看起來五彩斑斕的泡沫。 
過去,我曾在美國教會學校就讀,而且在基督教為主的美國社會生活了三十多年,耳濡目染之下,一定程度上都認為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人生只有一次,那麼人生當然要分秒必爭,而且要無所不用其極的做到最大化影響力、最大化效率。在這樣的信念之下,我不斷的挑選、改換人生跑道。 
我充滿信心的到處宣揚我的理念,我建議年輕人要做最好的自己、要最大化影響力;我鼓勵年輕人要積極主動、尋找興趣、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我還用理想中的墓誌銘來確認我的人生方向⋯⋯。但是,一帆風順的人生履歷,讓我的驕傲悄悄滋長;理工科培養出來的思維模式,包括因果邏輯、結果導向和一切以量化判斷⋯⋯,讓我在追求效率時變得冷漠無情。我是走在一條頗為正確的道路上,但是,過度的名聲卻讓我的中心軸偏了 

賈伯斯的話救了我

賈伯斯曾說過:「記住你即將死去」。這句話如今已成為我的座右銘,每天提醒我看清楚什麼才是生命中重要的選擇;因為所有的榮耀與驕傲、難堪與恐懼,都會在死亡面前消失,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如果覺察到自己沉溺在擔心會失去某些東西時,「記住你即將死去」會是最好的解藥。 
我曾以為微軟官司是我這一生最極端的煉獄,經過那段恐怖時光,一切挑戰都顯得微不足道。 
但是經歷過死亡的威脅與病痛的折磨,微軟官司當時所擔心的名譽損失、工作生涯等等,已經毫無意義,人生更大的挑戰是如何克服面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如果生命只剩一百天了,怎麼做? 

無論如何都想完成的事

在混合著悲傷、憤怒、絕望和追悔的情緒之中,茫然四顧,但死亡的急迫感卻提醒我,無論如何要在最後的時刻,好好的做幾件事: 

一、讓我的親人、朋友知道我真心愛他們,是他們讓我的生命充滿了溫暖和光輝。
二、我要跟他們一起創造難忘的時光,讓我們彼此的生命都記住:在那個時刻裡,我們互放的光亮。 
三、我要在活著的每一個時刻都是全心全意的活著,我不會再花心思去臆測、追想那些還沒來到、或者已經遠離的事。 

病中不只一次想過,如果我的人生將要走到盡頭,我不想對任何人有所虧欠,我真心希望能用餘生彌補愛我的人對我的所有付出;希望我的親人、朋友,及幫助過我的人,他們會覺得認識我是值得的;我們的相處、互動,可以 stay gold ──留住最閃亮、美好的回憶。 
如果人生只剩下一百天,我會和先鈴一起回憶我們共同度過的美好與艱辛;我會和先鈴再回到匹茲堡學習大教堂的無邊草地上,帶著我自己做的波蘭香腸三明治,還有附近的炸蔬菜船,和她最愛喝的fuzzy navel桃子雞尾酒,在草地上野餐,回憶我們學生時代簡單和快樂的生活。回憶我們在窮學生時,如何在河邊無照偷釣魚,到電影院一天看六部片,看到想吐;減價時大採購,結果遇到大雪拿不動,只好把一塊塊凍成球的肉從山坡上滾下來⋯⋯,我一定要讓她知道,這一生因為有她相伴,我的人生是如此豐盛! 
如果人生只剩下一百天,我會帶最喜歡熊的大女兒德寧到泰迪熊博物館的咖啡館和她聊天,聽聽服裝設計界又發生了什麼新奇的事件,也聽聽她對男朋友的看法。我還要跟小女兒德亭再去一次威尼斯,大吃Gelato Fantasy的冰淇淋,坐在運河上的貢多拉舟,幫她取景拍照。我也一定要約我的室友拉斯見面,跟他去買二十五公斤的起司,做起司蛋糕,吃到我們想吐為止,重溫我們過去的每一個惡作劇⋯⋯
至於母親,我會躺在她大大的肚子上,一張一張翻看我們的老照片,再一遍又一遍的聽她說起當年如何如何。我要告訴她我是多麼愛她,我願生生世世做她的孩子。我還會到父親靈前,告訴他我終於明白了,他希望我做的,嘴裡雖然沒說,但他都做給我看了。 
我希望跟我有緣相識的人能跟我一樣感恩這美好的緣分,對未來也有樂觀正向的思維。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人活著,只要好好體驗人生、享受世界的真善美,讓自己的生命不斷提升成長,不必留下什麼,這個世界就會因你而芬芳。若真要留下什麼,那就是留下健康的孩子。如果真要衡量什麼,一個善良的後代,能給世界的正面影響,一定超過邪惡的人。 
等到我確定自己的淋巴癌第四期並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我還有機會重拾健康、彌補過去的缺失,慶幸之餘,我就想,既然對「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百天」已經有過縝密的思考,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每天都這麼過呢? 

最常反省「影響力」三字

生病之前,我獲得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影響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氣風發的赴美受獎,自認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然而,弔詭的是,領獎回來沒幾個月,我就發現自己生病了。 
那時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責怪老天爺對我不公平,我從內心深處發出呼喊:「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這是因果報應嗎?」 
朋友看我痛苦,特地帶我去拜見星雲大師,並在佛光山小住幾日。有一天,早課剛過,天還沒全亮,我被安排跟大師一起用早齋。飯後,大師突然問我:「開復,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人生信仰:一個人能有多大程度可以改變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力越大,做出來的事情就越能夠發揮效應。這個信念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而且快速擴張。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的正確性。 
大師微笑不語,沉吟片刻後,他說:「這樣太危險了!」
「為什麼?我不明白!」
「我們人是很渺小的,多一個我、少一個我,世界都不會有增減。你要『世界因我不同』,這就太狂妄了!」大師說得很輕、很慢,但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什麼是『最大化影響力』呢?一個人如果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你想想,那其實是在追求名利啊!問問自己的心吧!千萬不要自己騙自己。」 
養病期間,大師的話時常在我心中迴盪。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影響力」這三個字。 
過去,不論做任何事情,我都會不自覺的先估算這件事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一場演講不到一千人就不去;每天微博不能新增一萬個粉絲,我就覺得內容發得不夠。有人發信問我創業問題,我只回覆那些有可能成功的。要不要見一個創業者?完全取決於他的公司有多大潛力。要見哪位記者,得看他的讀者群有多少。我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我的行程排得滿滿,我的時間有限,當然必須過濾掉很多次要的、沒有意義的活動。 
於是,我精確計算每分每秒怎麼用在能發生最大化影響力的地方;我也幾乎有點偏執的把運營社交媒體當成人生重點目標,把獲取粉絲視為志在必得的工作。
那時候,我確實沉溺在各種浮動的快感中,我是眾所矚目的,走到哪兒都有粉絲圍繞著我;我在微博的影響力讓我輕易發起萬人實名抵制某一個熱門的電視節目;我認為自己是路見不平、仗義執言的俠客⋯⋯。做為一個科技人,我對於自己已經越界毫無所覺;堅信自己是在關心社會,但骨子裡已經被千萬粉絲沖昏了頭;每一個社會重大事件,粉絲都會期待我的表態,於是我陷入轉發與關注的熱潮中,不能自已;甚至還運用我的專業,篩選最值得關注的微博條文,好讓我的言論更具有影響力。 
大師重重點醒了我:「追求最大化影響力,最後就會用影響力做藉口,追求名利。不承認的人,只是在騙自己。」

(本文摘自第一部、第二部) 

患癌後更懂陪伴家人  人民網2015-06-29

原標題:李開復分享"七個死亡學分"稱患癌後更懂陪伴家人 
京華時報訊(記者田超)627 
離開大眾視線17個月的李開復出版了新書《向死而生》,將他患淋巴癌後的治療過程和人生思考告訴大家。李開復坦露心聲,告訴讀者要學會感恩和愛,在得知死亡來臨的那一刻,工作事業早已拋之腦後,最放不下的是家人。 
  新書中,李開復記錄了自己得知噩耗那一刻的心境,我仿弗看見自己那美好的經歷與前程,瞬間像碎紙片一樣飄落……”
  面對死亡,我們反而容易得到頓悟,了解生命的意義,讓死亡成為生命旅程中無形的好友,溫和提醒我們,好好珍惜我們的生命,不是只度過每一天的日子,也不只是追求一個現實的名利目標。
  李開復演講中提到了七個死亡學分,即:健康無價;一切事物都是有它的理由;珍惜緣分,學會感恩和愛;學會如何生活,活在當下;經得住誘惑;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我們的人生究竟是為什麼。他把健康無價放在第一位,告誡現場的年輕人:健康如果簡單來説就是睡眠、壓力、運動、飲食,這4點達到即可。對年輕人來説,可以努力工作,但要愛惜自己。” 
  在這場大病中,讓李開復最懊悔的就是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了,我一放假就陪母親,但陪母親5天以後,我就認為我的任務完成了。一直到我自己面臨死亡的時候,我才知道,我是多麼冷漠,我是以多麼敷衍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口中的孝順。”在李開復看來,無論對家人還是朋友,愛應該表達出來,如果沒有表達,以後沒有機會的話會很後悔。 
  (來源:京華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