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尋找先民足跡 與古橋邂逅

尋找先民足跡 與古橋邂逅
古橋是人類生活中,往來交通所必需的,當一座古橋沈穩地橫跨在河道兩岸,人們跨水越谷的同時,彷彿也述說了一段地緣歷史的結束與開端。
自古以來,有溪流的地方,便有橋樑的搭建。橋樑依造型和材質的不同,大抵分為索橋、浮橋、竹木橋、紅磚橋、糯米橋、石板橋、吊橋,以及充滿現代感的鐵橋、水泥橋、鋼骨橋......,到今天最新式的鋼拱斜張橋等等,不一而足。在屢次古道的探勘裡,最叫人難忘的,莫過於古橋的邂逅了。
新營鐵線橋   海神廟護佑
古橋也許充滿著斑駁歲月的痕跡,但它卻是人類生活中,往來交通所必需的,當一座古橋沈穩地橫跨在河道兩岸,人們跨水越谷的同時,彷彿也述說了一段地緣歷史的結束與開端......。

新營鐵線里附近,從前有座連接茅港尾堡與鐵線橋 堡,南北兩地交通孔道的索橋,此橋建於何時已不可考,但為了串連一排排的竹笆,兩岸須用藤索或粗鐵線加以固定,因此這種索橋又稱鐵線橋。百年前,鐵線橋 港與福建間的貿易頻繁,海客商旅不絕於途,附近有一海神廟,廟內供奉湄洲媽祖,香火鼎盛,為當地二十六庄的共同信仰。今新廟通濟宮前埕左側,立有一七六六年「再重脩鐵線橋 碑記」,供後人懷古、考證之用。
百年後的今天,茅港尾堡與鐵線橋 堡間已架起了堅固的水泥橋,至於那座繁華一時的鐵線橋 津渡,因港口淤塞,而漸趨沒落,最後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裡不復存在,徒留「鐵線里」地名和古碑,供後人緬懷。
草屯雙十吊橋   猶如一道長虹
台灣山區野谷之間,盎然聳立的吊橋,由昔日的索橋或鐵線橋 演變而來。如今,分布全台各地的吊橋,少說也有三、四百座。台灣吊橋雖多,但大半出自林枝木先生手筆。林枝木,草屯月眉厝人,十八歲開始從事吊橋工作長達四十五年之久,二年前去世。全國有二百多座吊橋,從探勘、設計發包、架設吊線到油漆完工,幾乎全出自林枝木本人和他的工作伙伴。台灣從事吊橋行業的人原本不多,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林枝木,因此有「吊橋大王」美譽。林所完成的台灣許多吊橋,其中最長的是草屯的雙十吊橋 ,以連接雙冬與平林。
雙十吊橋 ,全長三六○公尺,位於中潭公路草屯雙冬段雙冬橋旁,是全國最長的吊橋。美輪美奐的吊橋,猶如一道長虹,橫跨兩山之間,漆紅的橋架,線條優美,搖曳生姿,把四周翠綠的山林,烘托得異常鮮艷奪目。看著橋下潺潺流水,不捨晝夜,遠處山樹蒼蒼,景色如詩似畫。此時走在橋上,微風撲面,清涼沁人,令人心曠神怡。前往雙十吊橋 ,開車走國道三號下草屯交流道,接十四線省道至草屯,循中興路、中正路、中潭公路,過雙冬橋可抵達。
南橫天龍吊橋   充滿藝術美感
現今完整保留,令人印象深刻的,尚有位於南橫公路上的天龍吊橋 。位於南橫公路上的利稻、霧鹿兩村盛產梅、李、玉米,同為台東海端鄉布農族的重要部落。附近新武呂溪沖刷群山,形成美麗的霧鹿峽谷。昔日村民往來兩岸,全靠吊橋聯絡。橫跨新武呂溪的天龍吊橋 ,海拔七八一公尺,全長一○○公尺,橋寬一公尺左右,橋墩高約八十公尺,為花東一帶最長且落差最大的吊橋。值得一提的,從南橫公路霧鹿往利稻途中,可見路肩下青翠的峽谷不時飄來梟梟輕煙,清澈的溫泉就從山壁夾縫中湧現,這裡是有名霧鹿溫泉 的源頭所在。自從南橫開通以後,天龍吊橋 及其周邊的景區,便列入主要溫泉休憩景點之一。
走在吊橋上,但見兩岸峽谷矗立,氣勢如虹,十分雄偉壯觀。居高臨下,俯瞰著橋下,滾滾長流從腳底下萬丈深淵流過。充滿著藝術美感的吊橋,讓人不禁讚嘆前人的智慧和膽識。
鳳山東福橋  唐山石板傑作
台灣除了造型優美的吊橋外,早期連接兩地的橋樑,尚有石板鋪成的石橋。在高雄鳳山新城東便門外的東福橋,便是目前全台僅存保有唐山石板塊的一座古橋。
鳳山埤頭新城是相對於高雄左營舊城 而得名,新城殘蹟中,有東便門、東福橋和東福祠等古蹟。其中東便門是昔日鳳山縣民出入屏東的交通要津。至於具有百年歷史的東福橋,橫跨鳳山溪兩岸,這類石橋大抵在清代開始大量使用,一般橋墩多呈六角形船首狀或拱形造形,厚重的花崗石板平鋪溪流兩岸,給人濃烈的古樸印象。時隔百年,東福橋尚稱完好,想搭時光機,體會古人進出古城古橋的感覺,鳳山東便門值得一遊。鳳山新城位於鳳山市三民路四十四巷二十八號附近,開車由國道一號下高雄中正一路交流道,往鳳山方向走三多一路、自由路,至中山路右轉,接三民路可抵。
北港糯米古橋  歷經地震水災
位於國姓鄉往眉原、惠蓀林場 途中,即北港村北港溪 畔,有座古色古香的四門拱橋,橋身宏偉氣派,橫跨北港溪 ,給人雍容華麗的感覺。該橋建於日治時代,一九四○年完成通車,相傳為運送甘蔗至糖廠而興建。

古典雅致的糯米古橋,鋪設距今己六十五年,其間曾數度遭遇大水侵襲,是北港溪 最具代表性和充滿歲月洗禮痕跡的古橋。橋墩採方形天然石材,以黑糖、糯米拌合石灰為黏著物砌成,因此有糯米橋之稱。呈黃褐色的糯米橋位於昔日鹿港、草屯通往埔里要津之地,跨水通岸,近處溪流有亂石點綴其間,一派宏偉景象,為全台碩果僅存最完整的糯米橋,一九九四年經內政部列入三級古蹟。
在九二一地震時,幸運逃過一劫的糯米橋,於二○○四年七二水災,北港溪 水位暴漲,橋面遭洪水沖毀,拱型橋墩受損嚴重,老橋的命運十分坎坷。如今,負責修復工程的南投縣文化局表示,政府將保存糯米橋原貌,預計年底即可動工,恢復舊觀應是遲早的事,民眾不妨拭目以待。
屏東鐵橋  技師生命之作
龍籐坪斷橋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龍籐村,建於一九○二年,橋墩以長方形紅磚逐一堆砌而成。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台灣中北部發生規模七.一級的大地震,這一震,使新竹以南、台中以北的地區,蒙受前所未有的重大傷亡。而山線縱貫鐵路,包括勝興與泰安站間的龍籐拱形磚橋,也在強震的瞬間,斷裂成今天古蹟般的模樣。
雨後初晴,空中還灰濛濛一片,四座紅磚橋墩在一個開敞的空間裡,上有天空,下有青翠的山坡相配,益顯出斷橋的宏偉和壯觀。
屏東下淡水溪鐵橋,介於屏東市與高雄縣大樹鄉之間。這座橫跨高屏溪的長橋,落成於一九一四年,總長一五二六公尺,是台灣最長的桁架鐵橋。由當時日本技師飯田豐二設計監工,豐二於鐵橋完成的前一年,因克盡職守,積勞成疾而終,享年四十歲。
鐵路當局特別於九曲堂車站旁立了一座紀念碑,來追悼這位英年早逝的工程師,在紅花綠葉襯托下,支支鐵橋鋼樑綿延不絕,呈現出一片幽深迷人的景象。目前被內政部列入二級古蹟。
吊橋施工 禁穿拖鞋吹口哨
承造吊橋是件相當艱辛且危險性高的工作,架橋時,有些行規禁忌必須遵守,比如進行鋼索架設工程時,一般都要先舉行三牲五禮祭拜。又如吊橋施工期間,絕對嚴禁穿著拖鞋或吹口哨者上橋等等。(李鎮岩)
醉美古橋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座橋,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起,
我們就站在橋的一端,開始了我們的人生之旅。
 
 
     
每座橋都有凹凸,從我們二手握拳呱呱落地開始直至二手一攤如煙逝去,
猶如從橋的凹走向凸再回落凹。
  
 
曲徑通幽人罕至,石橋斑駁歲月稀。秋楓青苔相映色,望斷秋水少漣漪。
  
走不盡的路,過不完的橋,人生坎坷有多少;放鬆心態,多駐足身邊的風景,把坎坷當做是人生之路,細細品味上蒼托坎坷贈與你的人生之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