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社論:國教爭議的核心在於階級流動性


社論:國教爭議的核心在於階級流動性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201358 

12年國教的相關爭議持續發酵,家長、學生對於入學方式有不少的疑慮,教育部則是越解釋越難以化解疑惑,以至於連行政院長都覺得複雜,而持續的爭議甚至讓立法院做出要閣揆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的決議。爭議只是表象,家長與政府之間看似存在12年國教政策認知的差異,其實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對於階級流動性的認知不同。

12年國教並不是台灣第一次面臨教育政策的重大轉折。許多今日的爭議,在1968年實施9年國教時就曾經出現過。在實施9年國教之前,國小畢業生也是要依照考試成績才能分發到國中就讀,而形成許多「明星國中」,儘管9年國教標榜免試入學、依照戶籍所在地來分發入學,但是「明星國中」的名聲甚至到1980年代都還維持不墜,當時雖然已經實施免試升國中,但是許多家長仍不惜辛勞的遷戶口,以便讓孩子能夠跨區就讀「據說教學品質較佳」的國中。今日的中年人,許多人應該都有過類似的記憶。然而,將1968年與現在相比,我們卻會發現人的記憶是健忘的。今日的父母,雖然大部分都是受惠於9年國教的政策,幾乎忘了自己成長中的求學經驗。

何以如此?嚴格說來,是階級向上流動的管道逐漸緊縮,教育成為這個緊縮過程中,少數還能讓人有產生些微確定感的管道,然而,12年國教推動過程中,卻又讓人意識到,這個僅剩的管道也不怎麼安全了。這種張力之下所形成的緊張關係,才讓人隨時隨地都在計較「入學管道是否暢通」。

階級流動的管道,原本不限於教育。對於中產階級而言,擁有學歷是確保收入、取得地位的一種方式,但是在學歷之外,藉著創業賺錢、受雇成為中級幹部,也是取得身分、地位、財富的管道。然而台灣在度過1980年代的經濟黃金期之後,白手起家幾乎已經成為商業雜誌才能看到的神話,於是,取得漂亮的學歷就成為邁向「人生勝利組」的重要管道,甚至是唯一管道。

在實施12年國教之前的人生發展模式是簡單明瞭,基本上只要認真讀書、奮力考試即可,對於有志於達成翻身的家長、學生而言,這一條路所要投入的資源(包括補習費)清晰易懂。然而12年國教改變了整個的遊戲規則。倡議12年國教的理由以「新的產業環境需要多元、創意的人才」為訴求,認為以往的「文憑主義」扼殺創意,而改變了入學管道。這個想法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倡導者對於產業、生活方式的想像,是以腦力活動為主的型態,而沒有考慮到,腦力活動不是唯一的產業型態,自然也不是唯一的翻身管道。

任何一個國家的產業,都很難是以某種特定的產業為主,美國雖有矽谷創投這種幾乎只靠販賣點子就能賺大錢的廠商,也存在靠著採礦維生的行業;即使是號稱以文化創意輸出為主的英國,境內也有黑手產業存在。不過,本地在論述孩子需要具備何等的能力、特質時,卻幾乎將所有的生涯發展,都看成一樣的,而忽略了,從事研發的人才,所需要具備的人格特質、能力,跟一個優秀的廚師,原本就存在差異。而且,人生有數十年甚至接近百年的生命,學校教育只是一個起點,影響力並沒有大到要讓家長錙銖必較、事事小心的程度。原則上,只要有良好的創業環境、福利政策,不同的教育水平、教育品質未必就會成為階級流動的阻礙。從小就接受中南美洲母國的教育所培養的成人,進入美國後一樣可以懷抱著美國夢,實現階級流動的夢想,未必就因為母國的教育而成為日後生涯的阻礙。

不過,本地對於12年國教的論述,似乎很容易就將教育的品質上綱上線到人格、思維能力的層次,教育變成構成人才的唯一要素,而人的能力又跟成就畫上等號。這種對於教育的偏執,其實是源自於12年國教中所展現的階級流動緊縮的趨勢。眾人有敏銳的感受,但是,論辯中卻盡力迴避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以至於雞同鴨講、顧左右而言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