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地老去
人生步入老年,該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氣。這個福,則是自然自在的衰老過程和形式,所謂仁者之壽。當你整重其事,以至孜孜以求地關注起長壽的時候,十有八九為時已晚。
長壽,被嚮往;養生,被推崇;百歲,被期望。一生被名利所折磨、奔波的人們,又開始忙於琢磨如何長壽? 於是,又開始折騰起自身來了!
電視廣播,報刊網路,街談巷議,道聼塗説,於是,高人全出來了! 專家說,學者說,醫生說,禪師說…講動的,講靜的,講吃素的,講喝水的,講拍手的,講泡腳的,講打坐的,講打拳的,講游泳的,講爬山的,講戒酒的,講戒煙的… 聽來聽去,仿佛是越活越不會活了?
試問一下,這些說教者,他們自己長壽嗎? 誰做過這些人的壽命統計,養生名家,營養醫師,瑜伽教練,運動健將…恐怕他們自身實踐和理論也未必統一。
長壽的條件,天好,地好,水好,人也好,如此奢侈,能自主嗎?長壽的要素,遺傳,習慣,性格,心態,如此複雜,能優選嗎?
物質的享有,無窮無盡。精神享受,五花八門。靈魂的安穩,飄渺無依。
暴斂天物,大自然的報復多麼迅速驚心。安居樂業,似乎到了跟前,忽地又走遠了!
聽天由命的老話,不合時宜啦。那麼如今,長壽秘訣何來?
你問問山村的老農吧?他們不懂養生,只求謀生;不懂健身,只愛勞動;不懂休閒,只慣安眠;不懂營養,不懂健身,但腰腿靈便;不懂旅遊,但門外就是大自然…
你問問百歲老人吧?他們大概連半套養生也講不出來。講出來也未必符合“標準"!他(她)們反倒有愛喝酒的,常抽煙的,吃肥肉的,從不體檢的,很少洗澡的… 而且,多是歷經艱難,不輟勞辛,一生粗衣疏食的人。
哪個活法長壽?
正像幸福是個自我感覺,難有統一的客觀標準,或許也是個各得其所的,因人而異的自我感覺吧。別人的活法兒,只能欣賞不能照搬,跟風的模仿,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標,誤人不淺!
老年體征的退行性變化,應該視為正常,何必當做病變?天天測血壓,量體重,形成負擔,為此食寢不安,反生大患。抗衰老?衰老豈能抗,天下哪有長生不老的妙藥靈丹?
真善美,第一是真,有真才有善與美。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薄施粉黛,是自尊的美。敬畏生命。現代醫學科技的發達,給與人類防治疾病和減緩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藥就吃。過度的治療,得到的是無尊嚴無意義的生命。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個“孝"字,真是對晚輩嚴酷的考驗。
人生苦短。一個短,沒有兩個短。半百是短,百歲還是短。人生來去,不過是幸運和遺憾的往復,不外是美好和煩惱的轉換。過去的,感恩;未來的,祈禱。其實,能屬於可以自主的東西很有限。請你想想:我們的先輩們,包括古往今來的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他們看過電視嗎,用上手機嗎,玩過微信嗎?今天的我們多麼幸運,偷著樂吧!世間的美好多著呢,誰能享有完全?未來的精彩多著呢,誰能享有永遠…
老年之福,不再是佔有、貪婪;這個福,也不由主觀的設計、策劃。老來之福,在於隨遇而安,及時行樂。一切的一切,恰到好處,缺了不可,過了便錯。生命是品質與數量的統一。品質第一,數量並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
長壽的前題是能自理,是不麻煩、少麻煩它人。不然,則是孔子所言:長壽多辱了。“辱”就是失去了尊嚴。如果,老來還可以給與他人(包括兒女)幫助,那已經不屬於我們的責任,而是“老有所為”的自我需要的樂事了。比如,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
優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體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撐。二者的內涵太講究了。我想,還是心平氣和從容地老去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