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現“千佛岩” 巨石上刻近1000尊佛像
南充“千佛岩”
相傳已236年曾是香火旺盛的寺廟
南充千佛岩
刻在石壁上的佛像。(嘉陵文管所供圖)
石壁上有明顯的刻劃印。(嘉陵文管所供圖)
佛像面部特徵模糊,沒有任何字跡提示。
四川新聞網南充3月4日訊(記者何春林攝影報導)在南充嘉陵區曲水鎮鐘家橋,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塊巨大岩石的側面,刻着近1000尊佛像,當地人稱之為“千佛岩”。相傳在百余年前,每逢初一、十五,都會有很多當地人前去燒香拜佛。
村裏老人说,這裏曾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廟,很多人都去拜過。后來歷經歲月,演變成了如今的一片荒涼之地。近日,四川新聞網記者走進嘉陵區鐘家橋二村四社,傾聽當地人對這座“千佛岩”的訴说和記憶。
千佛岩的來歷 這裏曾是香火旺盛的寺廟
3月2日下午,在當地人指引下,四川新聞網記者驅車來到嘉陵區曲水鎮鐘家橋。看見陌生面孔,聽说要到鐘家橋,走在路上的村民便打趣道,“你們是不是去看‘千佛岩’?”一番寒暄后,熱心的村民便指了指千佛岩所在的方向。
來到鐘家橋,當地很多人都知道千佛岩,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來歷。幾經打聽,才遇見正在地裏幹活的村民劉雲昌(音),他告訴記者,村裏原來的老村支書袁世群可能會知道一些,並帶着我們一起前往他家裏。
袁世群(音),出生於1933年,現年83歲,曾在當地做過多年村支書。他回憶稱,在自己出生時,千佛岩就已經存在,這裏還曾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廟。
“裏三層、外三層,很是雄偉壯觀。” 隨着時間的推移,佛像遭到破壞,還有人用鑽子、鋼釺去撬掉。袁世群说,佛像上面還有一層彩色涂料,后來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用硬物將其刮掉。再后來,佛像被撬開后,被扔得村子裏到處都是。
看着曾經的“巨石”變成現在的荒涼之地,袁世群指着掉在巨石不遠處的石頭说,“那些石頭都曾是寺廟裏的建築用過的。”
佛像風化嚴重 如今面相模糊無任何字跡顯示
來到“千佛岩”前,一塊巨石橫亘在荒地裏,遠遠看去,一排排整齊的佛像雕刻在石壁上,宛如一道優美的壁画。
走近后,記者發現,每一尊佛像上几乎都已被一層青苔所遮住,加上一些藤曼植物,似乎將這座千佛岩隱藏得十分低調和內斂。另外,在雕刻佛像的巨石上,記者還發現,巨石上打有數十個洞孔和一顆鐵制“三角釘”。
“那些孔是原先修建寺廟時,工匠人用鑽子所鑿的。” 圍觀的村民说,在20世紀80年代,當地人修建房屋時,也有部分村民在這裏取石。
看見這麼多佛像,很想從中得出一些信息,卻發現每一尊佛像面相模糊,看不清任何特徵,用樹枝刨開青苔,也只能見其大致輪廓。從岩壁上也沒有發現任何字跡提示,根本無從考究。
當地人说,巨石的岩壁上刻有999(龕)尊小佛像,加上4尊大佛像,總共有1003尊,所以從祖輩開始,當地人便稱之為“千佛岩”。根據嘉陵區文管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千佛岩上的大小佛像總共只有941尊。
嘉陵區文管所:佛像年代在唐朝至清朝中期
那麼,這近1000(龕)尊佛像,到底屬於哪個朝代?當地有人说有上千年,有人说至少有100年。今(4)日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南充市嘉陵區文管所,根據其提供的資料顯示,鐘家橋千佛岩摩崖造像的年代屬於唐朝至清代中期,但具體屬於哪個朝代,需要進一步考證。
嘉陵區文管所所長唐聰介紹,鐘家橋“千佛岩”是在1986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所發現的。“當時主要是沿江沿河地段進行考察,后來經過實地調研后,才發現了‘千佛岩’。”唐聰说,當時發現時,當地鄉政府曾想過進行保護,但由於“千佛岩”沒有任何文字記載,也沒有任何可考究的依據,加上風化嚴重,所以便沒有進行系統維護。
“佛像損毀的原因主要是風化嚴重,人為破壞為主。” 根據普查資料顯示,發現千佛岩時,嘉陵區文管所對其是這樣的描述:“部分佛像被風化,一號龕保存較好,二號龕造像已毀,三號龕內一佛二菩薩,二菩薩頭像被打毀。”
至於千佛岩所屬哪個年代,根據嘉陵區文管所提供的資料描述,可推算出清朝建朝始於1644年,結束於1911年。因此,清中期大概是1777年左右,距今大約有236年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