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

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


幾年前,以色列城市耶路撒冷發生了一起公交車恐怖襲擊,炸死十幾人,其中有兩名中國人。這兩名同胞是從福建來打工的。以色列政府主動與中國大使館聯繫,協商賠償事宜,大使館核實發現兩人系偷渡客,屬非法入境,於是中國大使館就不再配合了。

以色列政府開會討論,認為在以色列國土上無辜死亡的人,以政府都有責任對其負責,死者是否偷渡客是另外一回事。會議決定對兩名遇難中國人一視同仁,按以色列國民待遇善後。

會後,以色列政府派人到福建,找到兩位農民工家人,提出如下撫卹金標準:
1、對死者健在的父母,每月發放1100美元,直到去世;
2、對未成年子女,每月發放1100美元,直到成年;
3、對死者妻子,每月發放1700美元,直到去世。
死者家屬要一次性支付,以色列政府也同意,協商結果每位死者賠70萬美元,相關調查費用,全部由以色列政府承擔。
消息傳開,福建人掀起去以色列打工的狂潮,福建政府怎麼擋也擋不住。

以色列對待偷渡者的態度:沒發現,你就在那兒打工;發現了以政府買機票送你回國
​​;死了按照以色列國民待遇撫卹。

2001年,雲南麗江發生以色列遊客在虎跳峽不慎落水的事故,中國方面久尋無果。為此,以色列政府派專機來麗江,帶上專業搜救設備和專業搜救隊,高薪僱請中國工人沿江幾百里,進行拉網式搜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時間持續一個多月。

如此對待他國國民和自己國民的國家,不管你怎麼說,我都堅信這是個好國家。

稍微了解以色列歷史的人,都至少不會對以色列產生惡感。以色列以猶太人為主,而
猶太人在千年漂泊和遷徙中,在飢餓和苦難、殺戮和欺侮的磨難中,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在逆境中砥礪發奮,不僅沒有倒下,反而讓現僅有800萬人的國家,奇蹟般地在科技、軍事、教育、現代農業等領域獲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無疑猶太人非常出色。這個民族儘管人很少,但在世界著名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金融家的比例卻異常高。他們不僅為世界貢獻了流傳千古的《聖經》,而且還貢獻了
門德爾松、拉斐爾、海涅、馬克思、季諾維耶夫、卓別林、玻爾、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等偉人,他​​們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任何民族都無法比擬的。還有如洛克菲勒、羅斯柴爾德家族、索羅斯等等,這些人都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般人只知道猶太人善於經商,殊不知猶太人特別重視教育,他們把學習作為終生的使命,重智慧勝於重金錢。調查顯示,
全世界人均讀書最多和藏書最多的都是以色列人

猶太人還特別重視兒童教育,他們研發的教具、教材、課程模式被許多國家所採用。一個國家越相信自己的未來,就越會重視自己的兒童教育。一個建國後一直戰火不斷、四面楚歌的國家,如此重視教育,如此重視兒童教育,這樣的國度值得我們每個人景仰。

許多人把猶太人稱為
“智慧的民族”或者“書的民族”,原因是他們比其他民族更重視學習,更重視教育。以前對猶太人及猶太教育了解甚少,通過《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這本書了解了猶太人聰明、智慧的內在原因,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啟示。

第一,猶太教規定
學習和鑽研本身就是信仰的一部分,是猶太人的神聖使命。在世界上除此之外還沒有一個民族將學習作為信仰。

第二,在猶太人眼裡,教師比國王更偉大。猶太人重視知識,尊重有知識的學者和傳授知識的教師。猶太人法律賦予教師甚至高過父母的地位,因為“父母只是把孩子帶入今世的生活,而教師則把他帶入來世的生活”。

第三,智慧在猶太人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智慧與知識不一樣,知識是說你知道什麼,而智慧是你怎樣把你知道的東西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猶太聖賢這樣教導猶太人:讀過很多書的人,如果不會使用書本知識,仍只是只馱著書本的騾子。

第四,猶太人崇尚創新。他們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模仿,學習應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隨時發問。在許多猶太人家庭,大人問放學娃的第一句話:你又提問了嗎?

第五,家庭教育重視培養孩子
獨立意識。對中國人這些都不可想像:猶太孩子在家裡,從小以平等身份和父母相處,直呼父母名字;他們需要零用錢,就必須幫家里幹活。正是這種平等獨立的思想,使孩子從小知道:要想舒適生活,必須靠自己奮鬥爭取。

第六,猶太人重視通過節日對孩子進行社會教育。猶太人的宗教節日繁多,每個節日幾乎都與民族歷史息息相關。節日來臨,猶太人都會舉辦紀念活動,
在活動中啟發孩子提問題,並銘記民族苦難史

第七,
猶太人深諳經營之道。人們都知道猶太人很會賺錢,這是他們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一步步走出來的。勤奮、耐心、膽量、智慧是他們經營之道,良好教育是“道”之源泉。

第八,猶太人具有良好民族素質。首先,在民族磨難中儘管遭受迫害和屠殺,但精神始終樂觀而自信,甚至是高傲的。其次,在磨難中,練就了特殊心理素質,具有超強耐力和韌性。最後,猶太人嚴於律己、遵紀守法。猶太人的這三種品質源於其民族文化傳統和教育。

第九,對世界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的猶太人都具有三個共同特徵一是他們的成功和不凡業績與傳統教育密不可分,他們一生的奮鬥及業績都以此為基礎;二是他們事業成功與猶太家庭的長幼雙向教育、早期智力開發及社團教育,培養孩子勤學、好問、多思的教育方式緊密相連;三是他們都懷有對人類的愛心,在學業上謙虛、執著、勤奮、
第十,以色列政府的教育不畏難,勇於創新,不斷挑戰自我,挑戰學術權威。
經費投入並非國家的負擔,而是有效的國家資源。沒有自然資源,沒有金錢並不要緊,由教師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以色列就擁有一切。

第十一,以色,是一般國家無法比擬的。以色列政治家和有識之士認為,教育投資列教育的奇蹟—希伯來語的複興。語言無疑是維繫民族團結和復興的紐帶。希伯來語歷史上是猶太人的語言,《舊約聖經》就用希伯來語寫成,但是猶太人流散世界各地後,在日常生活中逐漸使用駐在國語言,這樣就導致希伯來語逐漸消失。

19世紀猶太復國運動興起,他們提出“一個民族,一種語言”口號,百年來,以色列通過教育使希伯來語復興成為一種表現力強、詞彙豐富的“活語言”,並成為官方語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以上擷取十一個猶太教育的亮點,但這些亮點遠遠不能反映猶太教育的全貌。一個民族的興盛和國家的複興有許多方式,但以教育為本,延續民族、繁榮國家值得我們深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