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疫情爆發,為何各國人都瘋搶衛生紙?心理學家:為了 3 個心理需求

疫情爆發,為何各國人都瘋搶衛生紙?心理學家:為了 3 個心理需求


劉彥廷 / 攝影

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台灣民眾搶買口罩、乾洗手等防疫必需品,歐美、澳洲等國則出現民生用品搶購潮,除了雞蛋、牛奶等食物之外,就連衛生紙也成了熱銷商品,甚至有人為了搶買而大打出手。

針對這波搶購潮,澳洲《7 News》報導 ,澳洲兩大連鎖超市 Coles 和 Woolworths 緊急限制每位顧客限購 4 袋衛生紙,還請來專門的維安人員維護秩序;《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也引述加拿大記者羅倫‧布蘭 (Lauren Pullen)在推特分享的好市多消費實況,架上所有衛生紙在一個半小時內賣光,據資深員工分享,20 年來還沒碰過這樣的狀況。

當疫情來襲,搶購口罩或乾洗手可提升防疫功效,不過這波搶買民生物資的狀況,或許已不只出於防疫考量。

專家:消費者藉由囤貨重獲生活主控權,滿足 3 項心理需求


《CNBC》報導,民眾會在疫情嚴峻時期搶購與防疫關聯不大的民生物資,主要原因無關生理,而是心理。

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消費心理學者保羅‧瑪斯登(Paul Marsden)表示,這波搶購潮的出現可用「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來解釋:

「當外在環境超乎個人的掌控,消費者透過購物來重獲對生活的主控權。」

此外,眾多消費者同時搶購特定商品,也是滿足自我決定理論中,人們的 3 個心理需求:

  1. 自主性:有權決定買什麼
  2. 關聯性:與社會上其他人做出相同舉動,沒被排擠
  3. 能力感:認為自己買對東西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衛生經濟學家法拉薩‧包凱利(Farasat Bokhari)以「零風險偏誤」(Zero-risk Bias)的觀點來呼應這樣的說法。

「零風險偏誤」指人們傾向先解決較小的難題,將風險降為零,接著再煩惱是否解決更大的難題。

他說:「我猜人們透過使用有限的預算來滿足控制欲,囤積售價不貴的商品,並相信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失控感」不只來自疫情,各方說法相左也讓人焦慮


劍橋大學社會心理系助理教授桑德‧林登(Sander van Linden)表示,這波失控感不只與疫情有關,也有一些人為因素。

他說:「在美國,人們從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和川普政府得到的消息是衝突的,前者強調疫情嚴重,後者則說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久而久之,自然引起集體恐懼,進而集體囤貨,「當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我們會開始模仿其他人的行為。」

《CNN》也持同樣論點,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精神病學者史蒂芬‧泰勒(Steven Taylor)受訪表示,與過去曾出現的大型流行病相比,「此次搶購潮雖可理解,卻也是罕見的狀況。」

他認為人們對於不熟悉的疾病必定感到恐慌,但當他們戒慎恐懼地準備防疫,政府卻告訴他們只要多洗手就好,風險與因應方式等級不相符的狀況,反而更讓人害怕,再加上媒體充斥各種搶購訊息,人們更想透過搶購來獲得安全感。


售價便宜的民生物資這麼多,為何衛生紙最搶手?


民眾出於恐慌想囤積物資,不過,為何衛生紙又特別搶手?上述的專家也各有解釋。

包凱利認為當人們想透過囤積來獲得安全感,便宜又沒有過期問題的衛生紙會比食物更具吸引力;泰勒則指出人們迴避讓人反感的事物的傾向,會在高度健康風險的時期增強,而搶購衛生紙,可能與它能去除髒污有關。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消費與商業心理講師迪米特歐‧齊夫里科斯(Dimitrios Tsivrikos)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消費者進入賣場通常會先注意高價值或高人氣(聲量)的商品,而衛生紙的大包裝,最能增強了人們的「擁有感」。

「在叢林裡看到別人遠離毒蛇、避免被咬,你會自動跟著做;但模仿行為並不總是正確,有時候你也可能因此犯錯。」針對民生物資搶購潮,林登建議大眾應保持冷靜、專注於防疫,而非看到別人買,就盲目跟著搶購。

資料來源 / CNBC、7 News、CNN、The Jakarta Pos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