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蘇格拉底和印度教,佛教

蘇格拉底和印度教,佛教


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歷史上有幾個著名的思想家或者說宗教家教育家也好,他們誕生的年代差不多。如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69年,卒於公元前399年,大概比孔子晚生80年左右。而老子比孔子早一些。這些人基本上是同一時代的人。在古印度,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約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486年,比孔子長15歲,比蘇格拉底早生97年。當然,這是個大概的對比。
希臘文明,中國的道家,古印度教甚至佛教,他們或許是有聯繫的。
蘇格拉底有個學生叫色諾芬,他在公元前401年曾參加希臘僱傭軍助小居魯士(Kurush,約前424~前401年)爭奪波斯王位的鬥爭。而大居魯士---居魯士大帝(公元前590—529年)是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他統一了大部分的古中東,建立了從印度到地中海的大帝國。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有可能就是在這個時候和希臘文化發生了交流。居魯士大帝比佛祖早一點,佛祖又比蘇格拉底早個幾十年。佛教理論或者印度教理論有可能在很早的時候就通過波斯帝國對希臘文化產生了影響。
這樣理解,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說的:"辯證的思維,只有對於人,才是可能的,並且只對於相對高級發展階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臘人)才是可能的。"。他有這樣的說法也就不是特別奇怪的了。
蘇格拉底的一些觀點和印度教佛教的觀點有些類似。比如吃素:
蘇格拉底曾說:'吃素以後,人們會和平、健康地活到高壽,並且把類似的生活方式傳給後代子孫。 ' 又說:'如果你要吃肉,那你就得需要更大更大的土地來種植物,一方面給這些待宰的牛羊吃,一方面你自己也得吃蔬菜,於是你就會開始覬覦隔壁歐古桑、歐巴桑的土地,想把它搶過來,於是你就得發動戰爭。
蘇格拉底還相信靈魂不死之說,他認為人和動物的靈魂來自另一個星體,來到地球後便寄居於以肉體形式存在的母體裡,靈魂的大部分是善的,也就是有靈性的,但同時靈魂也有惡的一面,即慾望,佔有欲、控制欲、食慾都來自感官世界。這些和印度教佛教的輪迴觀念類似,至於慾望。從佛學的角度很好理解,佛教就是要對治三毒---貪、嗔、痴。要求放下,看破和蘇格拉底的觀點不謀而合。
蘇格拉底認為世上一切的存在都是變化著的虛空,並不是真的,因為這一切都會稍縱即逝。這個和佛教諸法無常的觀點類似。一切的存在都是變化著的虛空類似金剛經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蘇格拉底認為沒有真正的永恆,永恆的只有靈魂,靈魂至善的一面,只有超脫名利、生死、情愛、追尋快樂等等低級慾望需求,靈魂才能掙脫邪惡肉體的束縛,得到昇華,也就是回到原來的星體上,如果靈魂至死都無法拜託感官世界及邪惡肉體的束縛,執迷不悟那麼這個靈魂將不斷地寄居於各種以肉體形式存在的動物中,這就是輪迴。 
蘇格拉底說:“到哲學開始掌握它們靈魂為止,它們是一些孤苦伶仃的囚徒,戴著腳鐐手銬在身體上,不能直接觀察,只能通過身體這牢獄的柵欄去看,在愚昧的深淵中翻騰。哲學看出這種囚禁生涯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是肉體的慾望造成的,囚徒本身就是這囚禁的主要助手。”所以蘇格拉底提出,只有靈魂單獨由自身察知的時候,才能進入那純粹、永恆、不朽、不變的領域,並永遠與那些不變的性質同在,永遠如一,常住不變。
這個話其實表達了倆個佛教的概念,一個是“明心見性”一個是“禪定”。他說的“靈魂單獨由自身察知”其實就是靜慮---佛教的禪那。而“孤苦伶仃的囚徒,戴著腳鐐手銬”的比喻就是人類的貪欲對人類的靈魂的束縛。

蘇格拉底淡泊物質,一貧如洗,這和佛教的方式類似。據第歐根尼·拉爾修的傳記中說,他常常瞧著人家擺在那裡出售的大堆貨物自言自語,“我不需要的東西有那麼多”。
蘇格拉底在《裴洞篇》等對話中他篤信靈魂不滅。他說“一個人臨死的時候,他的會死的部分看來是死了,那不死的部分卻安然無恙地、完整無缺地離開了,從死亡那裡退隱了”,正因為篤信靈魂不滅,各有審判和報應,所以蘇格拉底這樣勸告眾人:
“一個人應當為自己的靈魂打氣,在生活中拒絕肉體的快樂和奢華,以為這是身外物,對自己有害無利,而一心追求知識的快樂,不用外在的飾物打扮自己的靈魂,只用它自己固有的東西來裝點它,如明智、公正、勇敢、自由、真實​​之類,等待著離開今生前往另一世界”,
“那些曾經用愛智的哲理把自己清洗得乾乾淨淨的人,從此以後就完全脫離肉體,過著純粹的生活,進入更加美麗的居所”,那裡有善良、智慧的神同在。這樣看來,希臘哲學的愛智慧就是類似佛教的智和愛。 愛就是道德,智慧就是理性?而他這個比喻類似耶穌說的洗乾淨自己的里面,理論化的表述就是佛教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只是他沒有達到佛的境界,所以他才說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一無所知。他的“哲學”比不上佛祖。古希臘哲學和佛教哲學中有許多相近的思想。恩格斯曾把佛教徒同希臘人並提,認為只有這兩者才開闢了“辯證思維”方法。像變化、因果、結構等概念,也在這兩種文化系統中幾乎平行地得到過表述。也許希臘文明來自於古印度。或者某一更古老的系統?
從蘇格拉底《裴洞篇》看,其中許多觀點在佛教徒看來不陌生:
        
那些好學的人知道,到哲學開始掌握他們靈魂為止,他們是一些孤苦伶仃的囚徒,戴著腳鐐手銬鎖在身體上,不能直接觀察,只能通過身體這牢獄的柵欄去看,在愚昧的深淵中翻騰。哲學看出這種囚禁生涯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是肉體的慾望造成的,囚徒本身就是這囚禁的主要助手。好學的人覺察到哲學掌握了這種狀態下的靈魂,就溫和地鼓勵它,設法使它得到自由,指出眼睛、耳朵和其他感官都充滿著欺騙,敦促它擺脫這些東西,能不用就不用,勸告它集中到自身​​內部,只信任自己以及自己對實在本身的思維,深信它用其他方式所看到的、隨對象而異的東西里並無真理……真正哲人的靈魂深信自己決不能違抗這種解放,因此堅持盡可能脫離快樂和情慾、悲愁和恐懼,考慮到一個人具有強烈的快樂、恐懼或情慾時不僅嚐到可以設想的苦頭,例如生病或虛擲金錢於享樂,而且犯下最大的、極端的邪惡,自己也說不出所以來……(228—229)
從這個話可以看出,其實蘇格拉底所指的哲學就是老子所講的認識你自己,也就是佛教講的覺悟之道,也就是戒,定,慧三學。看來一切沒有例外,東西方文化是一致的,都是覺悟之道,只是深淺有所不同。 (佛簡單的理解是覺悟的人的意思)看來,要真正懂得希臘哲學的深刻內涵,還是需要懂得佛法。不過說蘇格拉底是個“佛教”徒可能是不太對的,只是引出個話題,他的觀點和印度教的聯繫可能更大。佛教的一些概念印度教中也有。蘇格拉底顯然沒有達到一些高級階位的佛教徒的境界,所以他的思想和印度教有關的可能稍大一些。因為年代久遠,有些事情也很難搞清楚,不知道他這些思想是那裡來?是外來還是他自己獨立“悟”出來的? 不得而知
蘇格拉底有時候也像個禪師,看下面這個故事:

  
蘇格拉底和拉克蘇相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遊覽一座大山。據說,那里風景如畫,人們到了那裡,會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許多年以後,兩人相遇了。他們都發現。那座山太遙遠太遙遠。他們就是走一輩子,也不可能到達那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拉克蘇頹喪地說:“我用盡精力奔跑過來,結果什麼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傷心了。”蘇格拉底撣了撣長袍上的灰塵說:“這一路有許許多多美妙的風景,難道你都沒有註意到?”拉克蘇一臉的尷尬神色:“我只顧朝著遙遠的目標奔跑,哪有心思欣賞沿途的風景啊!” “那就太遺憾了。”蘇格拉底說,“當我們追求一個遙遠的目標時,切莫忘記,旅途處處有美景!
蘇格拉底哲學誕生的歷史背景:古代希臘,玻斯帝國和古。印度的關係
希臘人的一些哲學思想有一部分學自印度,是有可能的。英國著名的科學史家丹皮爾就認為希臘哲學最有可能是從印度傳來的。從歷史上講,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69年,而在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印度人就開始與希臘人有了接觸。當時正值波斯帝國時期,幅員遼闊的波斯大帝國東起印度河,西至地中海沿岸,帝國的子民中即包括印度人,也包括希臘人。隨著印度人與希臘人的交往,印度教的信仰和文化也傳到歐洲。
希臘著名哲學家、宗教領袖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80—前500年)有些東西就和印度教的很像,如他所宣揚的靈魂不死、業報輪迴、人通過智慧能與神相結合、以及不殺生、不食肉等等思想,都與印度教的教義與習俗極為相似。當然,你要是不了解印度教,自然就無法進行這些聯想。當然,佛教你應該或多或少了解了解一些,比如不殺生、不食肉,業報輪迴這些。佛教繼承發展了印度教,他裡面有不少印度教的東西。
印度思想甚至佛教思想有可能是通過小亞細亞半島的各學術流派進入希臘後融變成希臘哲學。當然,這個聯想過於奇特。但大膽的假設好像也沒什麼不可以。況且這也不是空穴來風。
畢達哥拉斯這個人,他曾研究過埃及人、亞述人、印度人以及婆羅門的神秘教義。一些學者斷言:“畢達哥拉斯與其說是受埃及,倒不如說是受印度的影響。畢達哥拉斯的弟子所教的幾乎全部宗教、哲學和數學理論,印度在公元前6世紀都已通曉,而且他的弟子像耆那教徒和佛教徒一樣,不殺生,不食肉,還認為吃某些植物如豆類是禁忌。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比蘇格拉底稍微早一點。如果畢達哥拉斯能夠接觸到印度文化中的東西,那麼蘇格拉底能夠接觸到這些是不奇怪的。
當然,早期的歷史比較模糊,但這個情況在亞歷山大東征印度以後,就比較清晰起來。佛教在亞歷山大死後不久就往西傳播甚至遠到埃及。在亞歷山大東征時,因其老師亞里士多德對印度哲學極感興趣,亞歷山大甚至把一些印度人帶回希臘,使希臘人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學。此外,亞歷山大其軍隊曾用過印度醫生。而印度僧人也曾去過雅典傳教佈道。
再往後有希臘人的國王出現在佛教經典那先比丘經中成了主角。這個也是公元前的事情。
歷史上波斯帝國的東邊就是古印度,西邊就是希臘。希臘人在印度的大規模出現始於亞歷山大入侵之時。但在此之前,印度人對東地中海的希臘人並不十分陌生。這主要得益於波斯帝國的中介。
從波斯居魯士時代(前559—前530)開始,印度西北部(印度河以西)和小亞的希臘城邦都納入了波斯帝國的版圖。印度人和希臘人儘管相距遙遠,但相互之間不僅有信息的傳聞,更有互臨其地的偶然接觸。在大流士執政期間(公元前522-公元前486年),波斯帝國的版圖東起印度河,西至地中海與埃及。而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69年,卒於公元前399年。在蘇格拉底出生前,波斯帝國已經能夠把古希臘和印度聯繫起來。
更近一點的,公元後著名的哲學流派新柏拉圖派的創始人普羅提諾,也深受印度教哲學的影響。甚至阿拉伯文學也受印度文學甚至佛教文學的影響。這方面的資料應該要多一些,這裡就不詳細討論了。
所以我這個說法不是空穴來風。至於蘇格拉底的那些思想,你如果對於印度教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比較熟悉,而且外聽我解釋了這一鍛的歷史。那也許就至少不會說我瘋了。
附:波斯帝國的歷史地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波斯帝國西頭是希臘,東頭是古印度。注意地圖上最東頭有個城市叫塔克沙西拉(怛叉始羅),在公元前6世紀,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既將其確立為犍陀羅都城。也就是說,在蘇格拉底之前面,他就已經是波斯帝國的一部分。
所以希臘人接觸古代印度文化是不奇怪的,另外,阿育王統治期間,塔克西拉還是一個龐大的佛教中心。不過,佛教的擴展有根據的一般是阿育王時期,至於更早,有沒有傳播到希臘就不太清楚了。但釋迦牟尼比蘇格拉底稍早一些,希臘人古印度人又分別在波斯帝國倆邊,希臘人在更早的年代接觸了佛教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但蘇格拉底可能接觸過印度,而且耶穌也完全有可能接觸過印度或者佛教,最明顯的一點是耶穌引的一個比喻和佛經法華經上的一個比喻非常類似。
還有些很奇怪的現象,佛經中居然有類似夸父追日的內容,唯一不同的是,佛經記錄了這個“夸父”死後(他的後世,追日是他前世的事情)向佛請教一些問題。
佛經中也有類似刻舟求劍的內容,也許這些故事最初就是從佛教中來的。阿拉伯的有些文化作品和印度文化也有一定的關係。中國的道家可能和佛教密宗的一些東西也有關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