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財富長期增長?養成這8個簡單習慣
【大紀元2025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鄭煦婷綜合報導)心理學家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1960年代末進行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發現,那些能夠控制自己不吃面前的棉花糖,推遲「即時享樂」
(immediate gratification)的孩子,往往在以後的人生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個實驗帶給人們的啟發是什麼?犧牲短期的享樂可以令你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回報。這一原則也適用於個人理財:每天在支出、儲蓄和投資方面做出的微小決定可以累積成可觀的長期財富。
一、建立並遵從預算
據Bankrate網站報導,積累財富最基本的習慣之一就是制定預算,跟蹤每一分錢的去向。這不僅僅是跟蹤你的支出,而是積極主動地決定如何使用資金來實現特定目標。一份可靠的預算可以幫你發現支出漏洞,減少浪費,省出更多資金用於儲蓄或投資。
那具體要如何開始建立預算呢?
– 設定明確的財務目標:也許你想買房、還債,或者只是為退休儲蓄更多資金。把這些目標寫下來,這樣你就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努力。
– 跟蹤支出:記錄至少一個月的每一筆開支。將其與你的收入進行對比,看看錢到底花到了哪裡。
– 分配收入:了解到自己的消費模式後,將具體金額分配給必需品(住房、食品雜貨、水電氣費)、債務償還和儲蓄/投資。
二、給自己發薪
據Kubera網站報導,積累財富的一個最有力的習慣就是像做生意一樣給自己發工資。這意味著你要像對待企業一樣對待個人財務,在付錢給他人之前,先將收入的一部分分配給自己。
你要優先為自己的未來存錢和投資,並依靠剩下的錢生活。這樣,你就不會把所有的錢都花在帳單、還債和其它消費上,最終一無所有。
要像做生意一樣給自己發工資,首先需要確定要給自己發多少工資,用於什麼目的。例如,你可能希望將收入的10%用於退休,5%用於應急基金,5%用於其它財務目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支出和目標調整這些比例。
然後,你需要建立一個系統,收到工資後就自動將錢從交易帳戶轉入儲蓄、退休金或投資帳戶。這樣,你就不必依靠意志力或記憶力來給自己發薪了。你可以使用應用程序、在線工具或自動轉帳(direct deposit)來實現這一操作。
三、建立並保持應急資金
應急資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紀元個人理財專欄的多篇文章中已經談到這個話題。專家們普遍建議,要存夠三至六個月的生活費,在出現突發狀況時立即就能使用。
如果存下三到六個月的開支令你感到力不從心,那就從小處著手,積少成多。
將應急資金存儲在一個安全方便的地方,比如高收益儲蓄帳戶、貨幣市場(money market)存款帳戶或定期存單(Certificate of Deposit,CD)。在每次動用應急資金後,都要儘快補充。
四、善用債務
債務通常被視為一種負面的東西,會阻礙你積累財富。然而,債務也可以是一種有用的工具,可以使你通過利用資金槓桿,實現財務目標。
關鍵是要了解「好債務」和「壞債務」之間的區別,並明智、負責地使用債務。
好債務是指具有良好投資回報的債務,也就是說,從長遠來看,它能幫你增加收入、財富或淨資產。例如,如果你獲得的學位能幫你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並提升職業生涯,那麼你為接受教育而申請的學生貸款就可以被視為好債務。同樣,如果房屋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升值,並為你提供一個居住的地方,那麼房屋貸款也可以被視為好債務。
壞債務是指投資回報率為負數的債務。例如,使用信用卡購買自己不需要或買不起的東西,如果最終要支付高額利息和費用,累積的債務超過了自己的償還能力,就會被視為壞債務。
要充分利用債務,你需要:
– 只借你有能力償還的債務;
– 比較不同的貸款方案,選擇利率和費用最低的方案;
– 儘快還清債務,優先償還高息債務;
– 避免拖欠或逾期還款,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你的信用評分並招致罰款;
– 將債務用於生產性目的,如投資教育、生意或資產,而不是用於虛浮和不必要的消費。
五、進行長期投資
儲蓄固然重要,但投資才是資金真正增長的途徑。由於複利(利滾利,compound interest)的作用,即使是小額投資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成倍增長。儘管如此,選擇正確的投資策略可能會讓你感到不知所措。請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財務目標,專注於長期、多元化的投資方法。
長期投資的類型:
– 401(k)和個人退休金帳戶(IRA):提供複利回報的稅收優惠型退休帳戶。
– 指數基金(Index fund)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提供多樣化投資,費用通常低於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
– 經紀帳戶(brokerage account):具有靈活性,可投資股票、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和債券等。
長期投資可以減少市場波動和短期經濟波動帶來的影響。如果你是投資新手,請從學習基礎知識開始,或諮詢財務顧問以獲得量身定做的指導。
六、避免生活方式膨脹
一個重要的理財習慣,是避免「生活方式膨脹」(lifestyle creep)。「生活方式膨脹」是指一個人的生活開支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逐漸上升的現象。
如果你的支出增長幅度與收入增長幅度相同,就意味著儲蓄和投資金額保持不變。
如果你獲得加薪或獎金,或者從退稅或生日禮物中獲得了額外的現金,一般來說,自我贈送一點小禮物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在收入增加的同時,保持或降低固定開支,將多餘的錢用於儲蓄和投資是幫助財富增長的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避免生活方式膨脹的一個方法是將儲蓄和投資自動化,將一定比例的收入自動轉入退休金帳戶、應急基金或其它投資工具。這樣,你就不會去花那些你看不到的錢。
另一個方法是為自己設定一個支出限額,無論收入多少,都要堅持下去。例如,你可以決定將收入的50%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求,30%用於滿足自己的慾望,20%用於儲蓄和投資。這就是所謂的50/30/20法則,它可以幫助你平衡支出和儲蓄。
七、建立理性消費的習慣
有節制的消費並不是要剝奪你享受的權利,而是要讓購物與你的價值觀和目標保持一致。通過評估消費是否真正改善了你的生活,可以避免浪費,將更多的錢用於創造財富。
建立理性消費習慣的小竅門:
– 設立冷靜期:在進行大額消費前至少等待24小時,以避免衝動購物。
– 跟蹤可自由支配的開支:使用支出追蹤工具或預算應用程序,確保支出與你的財務目標保持一致。
– 採用基於價值的預算:將支出優先用於真正重要的方面,如人生體驗、教育或健康,而不是盲目消費。
這種方法有助於將更多資源用於投資和儲蓄,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
八、尋找多樣化的收入來源
積累財富的另一個習慣是尋找多樣化的收入來源,而不是依賴單一的收入。擁有多種收入來源可以幫助你增加現金流,減少對主要收入的依賴,保護你免受金融衝擊和動盪時局的影響。
尋找多種收入來源的一種方法是擴大投資組合,納入另類資產(alternative asset)和被動收入來源,如出租物業、網絡借貸(peer-to-peer lending)、眾籌(crowdfunding)、版稅等。這些資產可以為你提供固定收入,又無需太多參與。
另一種尋找多樣化收入來源的方法是將自己的技能、知識或愛好貨幣化,創造積極的收入來源,如銷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兼職從事自由職業、諮詢、教學和寫作等。這些收入來源可以讓你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和熱情,賺取兼職甚至全職的收入。
責任編輯:李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