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業2024年淨利下跌98% 上熱搜
【大紀元2025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蒙牛乳業)3月26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24年的股東應占利潤僅為1.05億元(人民幣,下同),與上年的48.09億元相比下跌97.8%。該消息登上了百度3月30熱搜。
蒙牛乳業在26日公布的《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全年收入886.7億元,同比下降10.1%。公司權益股東應占利潤1.045億元,而去年同期為48.091億元,同比下降97.8%。

《廣州日報》3月28日分析認為,作為中國第二大乳企,蒙牛過去幾年歸母淨利潤一直維持在50億元左右,2024年淨利潤的大幅下滑主要受收併購項目拖累。
2024年,中國乳製品行業面臨原奶供給過剩、終端需求不足的雙重壓力。液態奶作為蒙牛乳業核心業務收入占比82.4%,但同比減少10.97%至730.66億元,成為拖累整體收入的主因。但得益於原奶價格下行及精細化成本管控,蒙牛毛利率提升至39.6%,經營利潤率攀升至8.2%,創歷史新高。
另外,蒙牛年內對旗下澳大利亞奶粉品牌「貝拉米」計提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46.45億元,聯營公司現代牧業因乳牛公允價值變動虧損導致蒙牛應占虧損8.27億元,兩項合計影響淨利潤43.3億元。
而《國際金融報》3月28日表示,2024年財報是蒙牛乳業新任總裁高飛上任一周年後交出執掌公司的首份財報。但該媒認為蒙牛乳業此次利潤大跌是前任總裁盧敏放執掌時期大舉擴張留下的「後遺症」。
盧敏放任總裁期間主導了一系列資本運作,先後收購貝拉米、併購妙可藍多、與現代牧業進行聯營合作,以擴大其在奶粉、奶酪、上游供應鏈等方面的業務版圖。這些擴張動作使公司規模由2016年的538億元擴張至2023年的986億元,但擴張也不止一次拖累蒙牛利潤。因這些收購效果都不盡人意,給企業造成虧損。其中,蒙牛2019年以約71億元、溢價近5.2倍的價格將貝拉米收入囊中,但隨後幾年貝拉米業績未達預期,受市場競爭加劇、行業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陸續計提累計13.62億元的商譽減值。
《廣州日報》認為,當前,蒙牛仍需直面多重挑戰,包括商譽減值後帶來的影響,貝拉米與雅士利等併購標的連續減值,暴露激進擴張策略的風險;而且,蒙牛與中國最大的乳企伊利乳業的差距進一步擴大,2024年上半年,蒙牛淨利潤僅為伊利的三分之一。未來,如何平衡併購擴張與財務健康、如何在培育真正的「第二曲線」,仍是蒙牛能否重回增長快車道的關鍵。
責任編輯:孫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