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中國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集團4年虧12億

中國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集團4年虧12億

【大紀元2025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呷哺集團)日前發布2024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集團全年虧損3.98億元(人民幣,下同),自2021年以來累積虧損已達12億元,股價更是跌至0.86港元/股。

 

3月27日晚,呷哺集團發布的2024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呷哺集團收入為47.55億元,同比下降19.7%,集團全年虧損3.98億元,錄得股東應占年內虧損總額4.0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為1.99億元。呷哺集團方面稱,收入下降主要由於行業競爭加劇及消費理性化影響。

 

呷哺集團日前發布2024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集團全年虧損3.98億元。(公告截圖)

 

呷哺集團創立於1998年,2014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集團旗下主要有呷哺呷哺、湊湊等火鍋品牌。據大河財立方3月27日消息,2021年,呷哺集團經歷了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虧損額2.93億元;此後虧損持續,2022年、2023年虧損分別達到了3.53億元、1.99億元。4年時間,呷哺集團累計虧損超12億元。

 

在營業虧損的同時,呷哺集團門店也在減少。2024年,呷哺集團關閉了219家餐廳,其中包括138家呷哺呷哺餐廳和73家湊湊餐廳,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呷哺集團旗下餐廳總數為957家。

 

大河財立方認為餐廳減少導致呷哺集團餐飲業務整體營收下滑。具體來看,呷哺集團業務收入從2023年的30.24億元減少13.1%至2024年的26.29億元;湊湊業務收入從2023年的26.52億元減少26.5%至2024年的19.48億元。

 

融中財經在3月29日則表示,呷哺集團曾憑藉「台式一人一鍋」的獨特模式和精準的市場定位,在火鍋江湖中占據一席之地。但面對火鍋市場競爭愈發白熱化,火鍋品牌若想脫穎而出,必須從產品創新、服務升級、營銷拓展、供應鏈優化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積極探尋新的增長機遇。

 

面對不斷下滑的業績,2024年5月,呷哺集團宣布降價,門店套餐價大部分下降至50元的價格帶。但從降價後的業績表現看,呷哺集團的策略還未見效。

 

融中財經分析稱,火鍋行業白熱化的競爭稀釋了降價的效果。火鍋行業正經歷殘酷洗牌:2023年全國新增6.6萬家火鍋企業,頻頻出現的人均30元區間的新興品牌以極致性價比搶占市場,所以即使是呷哺集團降價後的50元客單價仍高於競品均值,且缺乏差異化服務支撐導致消費者流向更低價的替代選擇。

 

融中財經認為,當前呷哺集團的困局也是火鍋行業的一個縮影,在消費分級加劇的時代,餐飲品牌的復甦不能依賴單一價格槓桿,而需重構「精準定位-成本優化-體驗升級」的價值三角。

 

而呷哺集團利潤連年下滑成為了中國餐飲業的萎靡不振的一個縮影。

 

企查查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倒閉的餐飲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接近300萬家。

 

據路透社3月20日消息,從事二手廚房設備的銷售商安大偉表示,去年,其團隊每月都會接觸200家關門的餐廳,比前一年增270%;安大偉說:「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每月餐廳關門率超過10%,有時甚至超過15%。」

 

有分析師表示,中國餐館的平均壽命僅為500天左右,北京餐館壽命則降至一年。市政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餐館淨利潤暴跌88%。

 

截至北京時間3月28日16:00:00,呷哺呷哺股價報0.860港元/每股,下跌-1.15%,總市值9.34億港元。

 

數據顯示呷哺呷哺股價從2021年27.15港元/每股已經暴跌至2025年0.86港元/每股,市值蒸發97%。

 

責任編輯:方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