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毅力號在火星發現布滿「蜘蛛卵」奇特岩石

毅力號在火星發現布滿「蜘蛛卵」奇特岩石

【大紀元2025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車曾在火星表面發現不少新奇事物。它最近又發現一塊由數百顆毫米大小的球體組成的奇怪岩石,看起來就像密密麻麻的「蜘蛛卵」,令人費解。研究團隊正在試圖了解該岩石的形成背景和起源。

 

據NASA網站報導,毅力號於本月抵達布魯姆角(Broom Point),並於當地進行研磨和採樣作業。布魯姆角位於女巫榛子山(Witch Hazel Hill)的下坡,耶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的邊緣。

 

在3月11日,毅力號在這個採樣工作區發現了紋理非常奇怪的一塊岩石。研究團隊將這塊岩石命名為「聖保羅灣」(St. Pauls Bay)。

 

2025年3月11日,美國NASA的毅力號探測車在火星表面拍到一塊由數百顆小球體組成的奇怪岩石「聖保羅灣」。(NASA/JPL-Caltech/ASU)

 

該岩石由數百顆毫米大小的深灰色球體所組成,其中有一些呈現比較細長的橢圓形,另一些則具有稜角邊緣,可能是破碎的小球碎片。有些球體甚至帶有微小的針孔。什麼樣的奇怪地質會產生這些奇怪的形狀呢?

 

這並不是第一次在火星上發現奇怪的球體。早在2004年,機遇號(Opportunity)探測車就在子午線平原(Meridiani Planum)發現了所謂的「火星藍莓」(Martian Blueberries)。

 

2004年4月19日,美國NASA的機遇號探測車在火星表面拍到藍莓狀球體。(NASA/JPL-Caltech/Cornell/USGS)

 

從那時候起,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就在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的黃刀灣(Yellowknife Bay)岩石中觀察到了小球。在2024年6月,毅力號也在耶澤羅隕石坑入口處發現沉積岩中有類似爆米花的紋理。

 

在這些案例中,球體都被解釋為礦物結核,是經由與岩石孔隙中循環的地下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徵。

 

但並非所有小球都是這樣形成的。比如說,它們在地球上也會形成,但卻是經由火山爆發的熔岩液滴快速冷卻而形成的,或是因為隕石撞擊而蒸發的岩石在凝結後形成的。

 

這些形成機制中的每一種都會對這些岩石的演化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因此研究團隊正在努力確定它們的背景和起源。

 

然而,「聖保羅灣」這塊岩石的樣子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似乎是來自其它地方。地質學家稱之為「漂移石」(float rock),用以形容它原本不應該在那裡。

 

除了球體之外,毅力號也曾在火星表面拍到其它形狀奇特的岩石。比如說,它於2023年6月在耶澤羅隕石坑拍到了一塊像甜甜圈的岩石。

 

2023年6月22日,美國NASA的毅力號探測車在火星表面拍到一塊像甜甜圈的岩石。(NASA/JPL-Caltech)

 

當時毅力號正在探索耶澤羅隕石坑。在距離這塊岩石約100米處,它的遠程顯微成像儀(RMI)拍下了這張圖片。

 

火星上形狀奇特的岩石是長期侵蝕的結果,就像地球上一樣。但火星表面沒有水,這意味著大多數侵蝕作用是由風和沙塵暴所引起的。

 

另外在2024年9月,毅力號也曾在耶澤羅隕石坑發現一塊黑白條紋岩石,其不尋常的黑白紋理猶如斑馬的條紋,有人因而稱其為「斑馬石」。

 

研究團隊認為,這塊岩石的紋理不同於以前在耶澤羅隕石坑中看到的任何岩石,甚至可能與整個火星的岩石都不同。他們初步推測,這塊岩石的條紋可能是經由火成(igneous)或變質(metamorphic)過程形成的。

 

 責任編輯:葉紫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