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隨著年輕人不願在工廠裡工作以及更多農民工選擇留在家中,勞動力短缺正在中國各地成為現實。《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隨著中國勞動力老齡化和萎縮,目前的這種趨勢可能在未來給中國工廠構成更大的挑戰。
隨著今年全球對中國商品需求的激增,工廠主們表示,他們正在掙扎著填補從手提包到化妝品行業的所有工作崗位。
一些農民工擔心在城市或工廠會感染上COVID-19,其他年輕人則傾向於從事薪酬更高或勞動強度較低的服務業工作。
工廠勞動力短缺 但白領工作人力卻過剩
中國在工廠勞動力短缺之際,卻出現了另一個相反的現象:選擇在白領專業工作的人太多。經濟學家表示,今年有超過900萬名學生從大學畢業,創歷史新高,加劇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錯配。
根據Wind的數據,在2020年,超過一半的中國農民工年齡至少為41歲。30歲及30歲以下的農民工的比例從2008年的46%穩步下降到2020年的23%。
中共統計局對農民工的年度調查顯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工廠工作視為苦差事,服務業成為2018年最受農民工歡迎的就業來源,超過製造業和建築業。
中國上月16至24歲人群的失業率為16.2%。
《華日》指出,中共最近對家教行業的打壓可能會推高年輕人的失業率。根據教育諮詢公司MyCOS的數據,2019年教育行業吸收的大學畢業生人數超過任何其它行業。
然而,對於工廠主來說,創紀錄數量的大學畢業生並沒有給他們提供什麼益處。製造業工人數量的減少迫使許多工廠支付獎金或提高工資,侵蝕了可能獲得的利潤。他們已經面臨原材料價格和運輸費用上漲的壓力。
東莞亞洲鞋業協會李祕書長(David Li)說,由於訂單增加,促使一些公司更加迫切地希望通過提高工資來招聘員工。
「現在很多工廠主都進退兩難。若接了新訂單,他們無法知道是否能夠獲得利潤。」他說,「他們最頭疼的就是找工人。」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農民工數量十年來首次下降了五百多萬,至2.856億,因為更多的農民工留在家鄉或在附近尋找工作。工廠主們說,許多人這樣做是因為擔心大城市中的COVID-19,但他們到現在還沒有返回來。
BSK Fashion Bags的聯合創始人杰倫·赫姆斯(Jeroen Herms)表示,在廣州,該公司的一百多名工廠工人中有近三分之一在2月的黃曆新年過後沒有回來。
「我們幾乎找不到任何工人,因為許多人不再離開家鄉。COVID(冠狀病毒)加速了這一趨勢。」赫姆斯說。
中國人口老齡化 將進一步加劇工廠的勞動力短缺
工廠勞動力短缺趨勢與美國類似的勞動力市場錯配相呼應,一些雇主發現很難僱用足夠的工人,儘管在大流行期間失業的數百萬人仍然失業。
但《華日》稱,中國的問題也反映了長期的人口結構變化——包括勞動力儲備的萎縮,這是中國幾十年來獨生子女政策的遺留問題。
根據中國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數據,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15歲至59歲之間)去年下降至8.94億,占總人口的63%。這一數字低於2010年的9.39億,占當時總人口的70%。
據官方估計,未來五年中國勞動力預計將減少約3500萬。儘管中共目前鼓勵三孩政策,但撫養孩子的高昂成本使得很多年輕人完全不考慮多養孩子。路透社稱,在高房價、高教育成本、養老負擔沉重等多重壓力下,相對於「生幾個」,到底「生不生」才是中國年輕人面臨的更深層次的靈魂拷問。
《華日》分析指出,這些趨勢對中國潛在的長期增長率構成嚴重威脅。這也將使中國更難繼續向世界供應廉價製成品,從而可能增加全球通脹壓力。
報導援引渣打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丁雙(Shuang Ding,音譯)的話說,「中國早已耗盡其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
閆志喬(Yan Zhiqiao,音譯)在廣州經營一家擁有約50名工人的化妝品廠,儘管需求增加,但今年未能擴大生產規模,主要是因為工廠難以招聘和留住員工,尤其是40歲以下的勞動力。
他的工廠提供相當於每小時3.90美元的薪水,高於市場價格,此外還提供免費膳食和住宿。但感興趣的年輕申請者寥寥無幾。
他說,由於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工廠無力提高工資。另一種選擇是提高海外買家的價格,如果他們接受的話。
責任編輯:李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