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鄉故事-菁桐篇》紐約放映 影評:敬畏天地
記錄臺灣煤礦「菁桐」的興衰與人文景觀 導演池農深製作的歷史小鎮「地方臉譜」系列第三部
【大紀元2024年10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黃小堂紐約報導)10月26日(星期六)台裔藝術家池農深製作的最新紀錄片《煤鄉故事-菁桐篇》放映會在紐約華僑文教中心舉辦。該紀錄片是她製作的歷史小鎮【地方臉譜】系列的第三部紀錄片,記錄台灣煤礦小鎮的興衰與台灣的人文景觀,喚起人們的鄉愁,以及對如今和平的環境和自由生活方式的珍惜。
該紀錄片時長28分鐘,拍得唯美大氣,講述了「菁桐」這個台灣產煤小鎮的歷史背景與興衰,現在該小鎮已成為了北台灣一個受到台灣內外人士喜愛的熱門旅遊景點。
菁桐曾是台灣最大的煤礦區,被稱為「黑鄉小鎮」——在紀錄片的畫面中,一條沿溪的平溪線火車,穿梭在綠林樹海間,有著世外桃源之美。「菁桐」因煤礦業而一度繁榮——平溪尤其是菁桐這個當年有「台灣煤」代稱的小鎮,在最繁榮的時候,每天數千人進出;在煤礦被新的能源取代後,礦業凋零,礦區裡的城鎮遭受被廢棄的命運,小鎮人口只剩下百人。
2019年至2021年疫情期間,池農深深入新北縣平溪山,尋訪老礦工、影像記錄者、外來的城鄉規劃師與目睹當年繁榮極盛時的見證者,他們回顧昔日的生活樣貌和煤礦小鎮的興衰。片長雖短但感染力強。
池農深接受採訪說:「孔子說:『里仁之美』,我在青銅煤鄉,我才發現台灣有這一段那麼悲壯的歷史。以前是原住民在那邊,然後漢人來了,後來日本人來了,然後是外省人,就所謂的國民黨來了。但不管誰來,其實大家都要好好地把這個地方經營好。」
紀錄片放映後,進行了茶會交流。影評人Gigi在座談上表示,她看了影片以後,才知道這段歷史,「四十多萬的礦工家庭,包括現在台灣總統賴清德,還有台灣導演吳念真,他們都是礦工的孩子……礦工的付出,很多礦工他們犧牲了,他們付出了健康、青春、生命,奠定了現在的基礎。」
「更加重要的是,知道了怎麼才能與上天保持一個和諧。」Gigi說,從這部紀錄片中,她看到了「如何敬畏生命、敬畏天地」。她說:「任何科技都不能代替,這是祖輩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只要保持這種敬畏之心,在發展過程中,才能保持住我們的道德底線,只有這樣文明才能持久,才能生生不息。」
導演池農深(Wei Jane Chir)前後共耗時三年時間完成該篇拍攝和製作。出生於台灣的池農森,在異鄉遊學創作40年。她自1993年以來在紐約生活和工作;她在舊金山州立大學學習繪畫和版畫,隨後前往德國學習繪畫,並於1992年獲得柏林藝術大學的碩士學位。她使用多種媒材,包括油畫、版畫、水墨畫、蛋彩畫以及紀錄片。
她從事藝術創作已有三十多年。除藝術創作外,池農深亦在國外擔任雜誌藝術指導、舞台設計、版畫教師、雜誌作家、公共藝術創作,並且拍攝紀錄片。2003年製作拍攝的《葉蕾蕾傳奇》紀錄片,榮獲第51屆哥倫布國際電影電視節銅牌。從事創作三十多年,相關展覽、繪畫、文字、影像作品無數,多件作品由國外美術館以及公共機構收藏。
此活動是由Hello Taiwan、TAAC、Asian in New York共同主辦,僑委會協辦的系列藝文活動。
《煤鄉故事-菁桐篇》觀看鏈接:https://www.ganjingworld.com/s/KR8n21Dr3V
責任編輯:陳玟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