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老鷹、誰是鸚鵡》
故事 :阿爾卑斯山上的小屋裡 ,住了一個獵人,這個獵人養了一隻老鷹,幫助他狩獵;也養了隻鸚鵡,閒暇時,獵人喜歡逗弄鸚鵡,還教會鸚鵡說話,消磨時間。
某天..山下小鎮趕集,獵人把醃漬好的獵物肉品準備好,打算到小鎮換一些生活必需品。
獵人高高興興帶著老鷹和鸚鵡出發。
半路途中由於匆忙,一不小心獵人滑了一跤。
這一跤不打緊,原本停在他肩上的老鷹受到驚嚇,急忙飛起,利爪不小心把獵人抓成大花臉。
獵人難得下山,一年見不到幾次朋友,在與朋友見面之前,居然被弄得破相,不由勃然大怒。獵人不由得和鸚鵡嘀咕,數落老鷹的不是。
鸚鵡說:「我平常看老鷹就一臉兇巴巴的樣子,雖然他能幫你打獵,但主要還是你出力;我看啊,倒不如養幾隻雞,雞不但溫馴,你打獵時雞還能生蛋繁殖,一舉兩得。」
正在氣頭的獵人聽了,心裡受到鼓動,不假思索的,就在市集用老鷹換了五隻雞。
回到山上,獵人照鸚鵡的方式打獵、養雞。
阿爾卑斯山區實在太大了,沒有老鷹的幫忙,獵人根本就無法掌握獵物的行蹤,以致整個夏季和秋季,完全沒有收穫,困苦度日。
冬天到了,不習慣山區氣候的雞,不但未如預期生蛋繁殖,卻反而在嚴冬中一隻隻凍斃倒下。
肌寒交迫,獵人自己要過冬已經很難了,沒辦法管到鸚鵡,結果鸚鵡也撐不過嚴冬,一命嗚乎哀哉。
只聽鸚鵡話 的獵人,生活從此潦倒不說,還拖累了小雞...而那隻善於狩獵的老鷹呢? 也許被另一位識貨的獵人看上買走了...
感慨 :
當人們遭遇問題時,總是詢問與自己比較親近的人的意見。而絕大多數被詢問的人,或許無意進讒言,但總以自己的心態、能力、經驗,去解釋別人的心態、能力、經驗。
故事中的鸚鵡,或許無意說老鷹的壞話,但鸚鵡的思考畢竟是鸚鵡,心態是鸚鵡,能力是鸚鵡,經驗是鸚鵡,看法角度是鸚鵡,無論如何就是鸚鵡,永遠不可能成為老鷹。
所以當要詢問對老鷹的意見時,應該詢問另一隻老鷹,而不是問一隻鸚鵡。 或許鸚鵡是你信任的人,但你得到的,不過是鸚鵡的看法。
其實,人的眼睛未必是雪亮的,不一定有能力判斷身邊的人~誰是老鷹、誰是鸚鵡。有時以為身邊人是一隻老鷹,並和他商量重要的事,結果事後才發現…原來身邊人提供的意見,實際上根本狗屁不通。在造成自己重大損失後,才來怨恨身邊人提供什麼爛意見,卻從不知省思自己的愚味及識人不明。
要明白,能成功的人,如果自己本身就是獵人(主事者),當他碰到問題時,必定會依自己的經驗為基礎,再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來修正自己經驗中的盲點或缺失,最後綜合老鷹及鸚鵡等各層級的意見後,再做出一個結論去實施,他並不會盲從單方面的意見而盲目行動。
而若本身並非獵人(非主事者),也應有自知知明,知道自己想成大事,就要依靠旁人的能力,並能分辯出身邊人~誰是老鷹、誰是鸚鵡,再加以運用…最忌一昧只聽身邊人的短見,而對誠心說真話的人廢言廢人,自會誤亂了大事。
我們的四周就有很多人,如故事中的獵人一般,缺乏識人之明,沒看透自己打獵豐收是依賴老鷹追尋獵物,若沒有老鷹,自己就有如失去雙眼,縱然擁有再好的箭術,也根本無法看清目標進行射擊。甚至對自己處在的環境,雞群是否能適應冬天的山林氣候,本身都是一無所知,難怪最終要注定失敗,落得悲慘淒涼的下場。
好笑的是還 常常怨嘆,為什麼我碰不到貴人?為什麼我找不到人材 ? 為什麼我身邊會做事的人一個個離我遠去 ? 卻不知自省…當貴人出現在你旁邊並給你忠告諫言時,你是否將他視為麻煩之人 ? 你是否將他的話當成逆耳之言 ?
在公司或團體中,人才一旦不被重用,就如同~將人才當廢木材燃燒,這自然導至~人才另擇良木而棲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