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1月0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Jackson Richman & Joseph Lord撰文/信宇編譯)盤點2023年,美國政壇風起雲湧,熱鬧非凡,發生了許多重大的政治事件,從前所未有到出人意料,不一而足。
年初,2022年選舉周期結束,第118屆國會開啟。
眾議院議長人選爭議不斷,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力排眾議,與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和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領導的白宮持續周旋。
共和黨人兌現了調查第一家庭對外商業交易的承諾,最終授權對拜登總統進行彈劾調查。
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全國各地的法庭上與前所未有的一系列起訴和指控進行了鬥爭,儘管如此,他仍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中處於領先地位。
作為肯尼迪家族成員,小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 Jr.)退出民主黨初選,以無黨派人士身分獨立競選總統,一石激起千層浪,獲得的支持遠遠超出了政治觀察家們一年前的預料。
共和黨人有史以來第一次將自己人趕出國會。
2023年,從起訴到彈劾調查,再到2024年選舉周期的啟動,這一年有許多值得我們回顧的重要政治事件。
本文將系統盤點2023年美國政壇的七大政治事件,以饗讀者。
1. 川普的法律訴訟戰
2023年是打破常規的一年,因為川普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受到刑事指控的美國前總統。
在被一些觀察家形容為針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法律訴訟戰」中,這位前總統面臨著刑事和民事等方面的眾多法律挑戰,全國各地的地方、州級和聯邦法院都在竭盡所能企圖將他從選票上除名。
川普總統已在曼哈頓、喬治亞州和兩起聯邦案件中被起訴,總計91項指控。
在不同層次的法庭上,川普面臨各種指控,包括涉嫌違反與2016年支付封口費有關的競選財務規定、涉嫌不當處理機密信息、涉嫌策劃1月6日國會大廈暴力事件,以及涉嫌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等。
2023年11月6日,紐約市,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在紐約州最高法院民事欺詐案審判中作證後走出法庭。(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他對所有指控均不認罪,並堅稱這些案件「荒謬且毫無根據」,是為了阻止他奪回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而進行的「圍獵」行動。
這位前總統在喬治亞州案件中被拍到的標誌性、史無前例的大頭照引起了他的反對者的大肆慶祝,同時亦激起了他的支持者的極大憤怒。
從2024年初開始,川普前總統將在法庭上進進出出,因為對他的審判或將繼續,或將開始,而競選大戲也將漸入佳境。
然而,作為共和黨內眾多總統候選人的領跑者,川普前總統的競選權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批評者聲稱,川普參與了針對美國的「叛亂」事件,因此根據憲法第14修正案中一項鮮有使用的條款,他失去了總統大位參選資格。
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和緬因州州務卿都認定,根據憲法第14條修正案,川普已喪失投票資格。最高法院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對這個問題進行權衡,作出裁決。
2. 川普領跑共和黨總統初選
儘管受到多個起訴,然而川普自宣布競選以來一直在共和黨總統初選中占據主導地位,在初選民調中以壓倒性優勢領先,還有一些民調顯示他在假設對決中擊敗了拜登總統。
在全國以及愛荷華州、新罕布什爾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等關鍵的初選州,川普前總統在民調中均遙遙領先。
據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的政治新聞與民調數據聚合「真正清晰政治」(RealClearPolitics,簡稱RCP)的民調平均值顯示,川普前總統在愛荷華州領先32.7%,在新罕布什爾州領先21.5%,在南卡羅來納州領先29.6%。
2020年1月15日,愛荷華州錫達福爾斯(Cedar Falls)市,工作人員在一場競選集會後取下愛荷華州州旗。(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在對政府和聯邦執法機構的信任度不斷下降的時代,川普的法律挑戰明顯提高了他的支持率。
位於俄亥俄州的阿克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kron)政治傳播學教授米切爾‧麥金尼(Mitchell McKinney)接受《大紀元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到目前為止,川普前總統「一直置身事外」。
專家說,他抵制黨內初選辯論,意味著辯論可能對競選過程影響甚微。
位於馬塞諸塞州波士頓市的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新聞學名譽教授艾倫‧施羅德(Alan
Schroeder)告訴《大紀元時報》記者:「鑒於川普在民調中的巨大且持續的領先優勢,有理由認為迄今為止的共和黨初選辯論都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未來幾個月的勢頭不發生重大變化,川普前總統似乎有望在2024年領跑共和黨選票。
3. 小羅伯特‧肯尼迪獨立參加總統競選
儘管贏得白宮的機會微乎其微,然而作為肯尼迪家族一員的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最初是作為民主黨人參加2024年競選的。然而由於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拒絕舉行黨內辯論,並將肯尼迪排除在初選之外,總統拜登幾乎確保贏得黨內提名,因此肯尼迪決定退出民主黨,以獨立候選人的身分參選總統。
肯尼迪的總統競選政綱包括將最低工資提高到15美元、確保邊境安全、優先考慮公民自由、支持工會、打擊製藥業、將軍費重新分配給國內優先事項以及整頓華盛頓政治體系等。
據英國路透社(Reuters)與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民調機構益普索(Ipsos)共同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在三方總統候選人對決中,肯尼迪的支持率為16%,拜登的支持率為36%,川普的支持率為38%。
從民調結果看來,肯尼迪的參選,對於拜登和川普而言,究竟誰面臨的風險更大,這一點尚不確定。
然而,在一場勢均力敵、形勢焦灼的競選中,肯尼迪的參與可能會使天平向其中一邊傾斜,這與2000年的拉爾夫‧納德(Ralph Nader)和1992年的羅斯‧佩羅(Ross Perot)以獨立身分參選的情形類似。
4. 拜登家族身陷調查和法律醜聞
這一年,作為第一家庭的拜登家族也受到了法律審查。
共和黨人幾乎立即對長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在國外的商業交易展開了長期承諾的調查。這些調查後來發現,來自羅馬尼亞、烏克蘭和中國的2,000多萬美元據稱使拜登家族或其同夥受益。
共和黨人透露,有證據暗示拜登總統參與了他兒子的交易並從中受益。
而拜登總統則否認有不當行為,稱對他的指控是「一堆謊言」。
2023年9月,時任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宣布在未經眾議院批准的情況下啟動對拜登家族的正式彈劾調查。
然而在白宮未經議院表決就譴責調查「不合法」之後,眾議院全體共和黨人於12月投票贊成將調查正式化,預計此舉將使共和黨人在尋求執行傳票時擁有法律火力。
也是在12月,亨特‧拜登拒絕了眾議院閉門作證的傳票,他在國會大廈外的一次演講中解釋說,他不會出席取證,只會公開作證,同時聲稱他的總統父親沒有任何不法行為。
2023年2月4日,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他的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右)在紐約州錫拉丘茲(Syracuse)的漢考克空軍基地(Hancock
Field Air National Guard Base)登上空軍一號。(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via
Getty Images)
此舉促使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吉姆‧喬丹(Jim Jordan,俄亥俄州共和黨人)宣布對亨特‧拜登拒絕執行傳票的行為提起藐視國會訴訟。
喬丹指出:「我們不會因為他與總統的特殊關係而給予特殊待遇。」
亨特‧拜登已經面臨兩項起訴,共12項指控,涉及稅務和槍枝犯罪。如果所有罪名成立,他將面臨最高42年的監禁。
法官駁回了亨特‧拜登同意對兩項輕罪稅務指控和一項槍枝改判指控認罪的認罪協議,之後提出了新的指控。
亨特‧拜登將於1月11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出庭受審。
白宮新聞祕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說,拜登總統已發誓,如果他的兒子被判有罪,他不會實施赦免。
5. 麥卡錫議長下台
今年最引人關注的政治事件之一是共和黨籍眾議員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競選眾議院議長一職並最終失利。
今年年初,前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是眾議院議長一職的繼任人。
面對眾議院共和黨會議右翼的強烈反對,麥卡錫立場堅定。經過15輪激烈投票,他最終以最低票數成功當選議長。
1月份的這場激戰暴露了眾議院共和黨議員的內部分歧。
在第14輪投票後發生了一起令人難忘的事件,眾議員邁克‧羅傑斯(Mike Rogers,共和黨/阿拉巴馬州)在與反對麥卡錫的知名人士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共和黨/佛羅里達州)發生語言衝突後被制止。
這次曠日持久的議長選舉是自1860年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預示著麥卡錫在未來數月中將面臨一系列的挑戰。
在爭奪議事槌的過程中,麥卡錫做出了重大讓步,特別是同意降低提出離任議長動議所需的門檻。根據這些修訂後的規則,一名議員就可以啟動這樣的程序。
在269個充滿爭議的日子裡,麥卡錫領導眾議院共和黨議員經歷了一系列衝突,試圖調和黨內溫和派與保守派,然而最終未能成功。
2023年1月3日,首都華盛頓美國國會大廈,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共和黨/加利福尼亞州)在眾議院議長唱名表決間隙穿過眾議院會議大廳。(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圍繞債務上限、支出問題和迫在眉睫的政府關門等議題展開的爭鬥凸顯了黨內保守派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他們尋求對民主黨領導的參議院和白宮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然而內部人士告訴《大紀元時報》,麥卡錫議長干預了處於醞釀中的針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的藐視國會訴訟,這進一步削弱了議長早在5月份就已經在自己的黨內受到限制的聲望。
10月3日,當蓋茨眾議員站了出來,提出麥卡錫讓出議長職位的動議時,這種針對麥卡錫議長的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
隨後,8名共和黨人與眾議院民主黨人一起以216比210的票數將麥卡錫趕下議長寶座,這是史無前例的轉折點。
麥卡錫的親密盟友、共和黨籍北卡羅來納州眾議員帕特里克‧麥克亨利(Patrick McHenry)繼任臨時議長一職。
在國會陷入僵局的22天裡,眾議院共和黨人經歷了三次提名失敗,最終在黨內一致支持下選出了眾議員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出任眾議院議長,而民主黨人則一直支持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
下台兩個月後,麥卡錫宣布他將於2023年底從國會退休,提前一年結束了他的國會任期。
6. 約翰遜掌權眾議院
在邁克‧約翰遜出人意料地登上國會最有權勢的位置後,他發現自己掌管的眾議院內部仍然存在分歧和怨恨。
約翰遜是首位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的議長,他上任時距離政府關門僅剩幾天時間之遙。
在此之前,他在政壇還相對默默無聞。
儘管曾任眾議院共和黨會議副主席,然而與前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Paul Ryan)一樣,約翰遜缺乏高層政治領導經驗。而與瑞安不同的是,他更從未擔任過眾議院任何主要委員會的主席職位。
與前任相比,約翰遜是一位更加虔誠的基督教徒,觀察家們認為他的崛起是「通過祈禱而非政治」實現的。他的支持者們希望,他更加保守的政治態度能讓共和黨人從民主黨人那裡贏得更大的讓步空間。
自上任以來,約翰遜一直在尋求一種新的方法來處理財政支出和對外援助問題。
2023年11月14日,在首都華盛頓國家廣場舉行的聲援以色列大遊行期間,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共和黨/路易斯安那州)在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民主黨/紐約州)的陪同下公開演講。(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在被迫通過一項臨時支出法案以維持政府運轉的情況下,約翰遜議長提出了一個非正統的解決方案,即把法案分成兩個日期,讓保守派有更多機會利用政府關門的風險來贏得民主黨人的讓步。
在對外援助問題上,約翰遜的做法同樣不走尋常路。
他提出為以色列提供資金,條件是從國稅局劃撥約140億美元,而國稅局在上一財年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中獲得了一筆計劃外的資金。
民主黨人認為這個交換條件無法接受,因此該法案在參議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約翰遜還誓言,如果不在確保美國南部邊境安全方面做出實質性讓步,眾議院將不會考慮向烏克蘭提供任何進一步的外國援助。
儘管如此,約翰遜在擔任眾議院議長的最初幾個月裡,仍在努力適應新角色,在關鍵的立法優先事項上進展甚微。
剩下的大部分工作已經拖到了2024年,如財政支出、重新授權一項有爭議的間諜活動權限,以及其它立法優先事項等。
7. 桑托斯眾議員被驅逐
12月1日,共和黨籍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喬治‧桑托斯(George Santos)成為內戰後第六位被驅逐出國會的議員,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被驅逐出國會的共和黨人。
桑托斯出生於1988年,在這位新生代議員進入國會之初,記者就發現了他在競選期間多次撒謊的證據。
此外,在第118屆國會中期,桑托斯因23項聯邦指控而被起訴,然而他拒不認罪。
2023年12月1日,首都華盛頓,聯邦眾議員喬治‧桑托斯在國會議員投票將其驅逐出眾議院後離開美國國會大廈時,被記者們團團圍住。(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聯邦指控是在兩黨聯合的眾議院道德委員會發布一份概述桑托斯在2022年競選期間不當行為的報告數週后提出的。
甚至在道德委員會發布報告之前,桑托斯就已承認捏造了自己的部分履歷,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等。
在對桑托斯進行開除表決前,反對開除桑托斯的議員們認為應給予桑托斯正當的法律程序,而支持開除桑托斯的議員們則認為桑托斯是靠編造謊言建立自己的政治聲譽的。
這次投票表決是在桑托斯被判定犯有任何罪行之前進行的。桑托斯在投票後發布聲明稱:「這只是開創了一個新的危險先例。」
桑托斯被驅逐意味著紐約第三國會選區的選民將在2024年進行兩次投票:第一次是選舉桑托斯的短期替代者,第二次是選舉他們在第119屆國會的代表。
[納森‧伍斯特(Nathan Worcester)和傑夫‧魯德貝克(Jeff Louderback)對本篇報導亦有貢獻。]
原文:The Top 7 Political Stories of 2023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 高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