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美軍正調整後勤供應 為台海戰爭爆發做準備

美軍正調整後勤供應 為台海戰爭爆發做準備

 

【大紀元2024年0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秋生綜合報導)近年來,美國及盟國越來越擔心,中共黨魁習近平可能會在未來幾年裡命令其軍隊進攻台灣,用中共固有的專制取代台灣的民主制,因此,美國正在認真審視自己的軍事準備情況,包括努力在後勤供應網絡這一關鍵領域取得突破。

 

「護身軍刀」演習

 

去年夏天,美國和澳大利亞軍隊就兩棲登陸、地面作戰和空中行動等內容舉行了名為「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的聯合演習,旨在深化盟國防務合作,以對抗中共日益增長的軍事野心。

 

專注於為爆發潛在衝突做準備的美國戰爭規劃人員認為,此次備受矚目的演習另有其更為隱蔽的目的,即通過演習建立新的軍事裝備儲備。

 

演習中使用的裝備在8月演習結束後就留在了澳大利亞。

 

據美國陸軍稱,「護身軍刀」演習使用的裝備包括大約330輛汽車、拖車和130個集裝箱,這些裝備都存放在澳州東南部班迪亞納(Bandiana)的倉庫中。這些物資都可用於演習、救災或戰爭。

 

美國軍方此前並未承認這些裝備的數量,但這些裝備足以供應大約三個後勤公司,還配有500名或更多的士兵,他們的工作重點是確保將物資運送到作戰人員手中。

 

太平洋地區最高陸軍指揮官查爾斯‧弗林(Charles Flynn)上將告訴路透社,「我們希望逐步加大這方面的準備。」

他補充說,「我們已經與該地區的其它一些國家達成了這樣做的協議」,但他沒有點名具體的國家。

 

美軍在印太的後勤網絡

 

路透社在採訪二十多位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時得知,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後勤是美國在可能的台海衝突中最大的弱點之一。

 

據現任和前任官員以及軍事專家稱,美國的戰爭推演得出結論,中共很可能會試圖轟炸噴氣機燃料庫或加油船,從而削弱美國的海空力量,而無需與全副武裝的戰鬥機作戰或擊沉美國的水面戰艦。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軍事官員說,彈藥供應是印太地區的首要任務,其次是燃料、食品和設備備件,「如果我們打光了子彈,那將是一個直接的問題。」

 

美國官員警告說,在重大衝突中,海軍艦艇可能很快耗盡導彈防禦系統使用的火箭。

 

在4月份國會舉行的一場兵棋推演中,設想了中共準備對台灣進行兩棲攻擊,並對美國在該地區的基地進行大規模空襲和導彈襲擊,包括襲擊美國在日本沖繩島的海軍基地和東京西部的橫田空軍基地。

 

負責此次戰爭推演的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CNAS)的貝卡‧瓦瑟(Becca Wasser)說,中共對美軍後勤樞紐、加油船和空中加油機的攻擊可能造成的影響,給許多立法者敲響了「警鐘」。

 

瓦瑟說,「中共會故意攻擊一些後勤節點,使美國難以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持續開展行動。」

 

批評人士認為,華盛頓的後勤網絡仍然過於集中,政府在這方面投入資金不足,缺乏緊迫意識。

 

眾議院軍事後勤和戰備小組委員會主席邁克‧華爾茲(Mike Waltz,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說,「如果你深入探究,就會看到情報界預測該威脅情況將影響未來5年,然而,某些(為了解決風險)的準備需要提前10、15、20年。」他的結論是,「準備不足。」

 

美國官員和專家承認,支援距離中國海岸約100英里的台灣將比在俄烏戰爭中支持烏克蘭更為困難。

 

另一個耗資巨大的問題是美國運輸艦隊的老化,專為向衝突地區運送坦克等重型貨物而設計的運輸船的平均船齡已達44年,有些甚至超過了50年。

 

據智庫CNAS的分析,在後勤供應方面,國防部在資金、實物資產和人員等的系統性投入上一直不足。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最高共和黨人羅傑‧威克(Roger Wicker)說,五角大樓和國會需要更加重視太平洋基地和後勤,「我們在未來五年內遏制西太平洋衝突的能力還沒有達到所需水平。」

 

應對措施

 

美國官員稱,為應對這種情況,美國正在與盟國合作,努力在整個地區建立軍事後勤中心,包括尋找像澳大利亞這樣更安全的裝備儲存地,同時擴大與菲律賓、日本和太平洋地區其它夥伴國的合作,使後勤供應分布更廣,更具機動性。

 

拜登政府在7月宣布,美國還將在澳大利亞班迪亞納建立一個臨時後勤中心,目的是最終在昆士蘭建立一個「持久後勤支持區」。

 

據一份美國軍方內部文件顯示,班迪亞納的設施可容納300多輛車輛,並有800個貨盤位置。

 

7月,美國空軍與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新西蘭和英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舉行了「機動衛士23」(Mobility Guardian 23)演習,其中包括演練空中加油和醫療後送。美軍利用這次機會在關島等地留下了裝備。

 

空中機動司令部行動主任、空軍少將達倫‧科爾(Darren Cole)說,這些裝備不僅能幫助那裡的部隊應對最近超強颱風「瑪娃」(Mawar)造成的影響,而且也將在未來的任何衝突中派上用場。

 

科爾指出,他的司令部不僅負責救災,還負責「全面作戰行動、大規模戰爭」等突發事件。

 

後勤模式的轉變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不必擔心外國勢力會打擊其後勤基地。這使得計劃人員得以專注於效率,採用私營部門製造商常用的「及時」(just-in-time)物流模式。

 

這種模式促成了建設超大型基地——如德國拉姆施泰因(Ramstein)空軍基地——這種節約成本的決定,畢竟拉姆施泰因不會受到塔利班和「伊斯蘭國」的襲擊。

 

然而,如果與中共發生衝突,包括首爾附近的韓福瑞營(Camp Humphreys)在內的超大型基地就會成為主要攻擊目標。

 

這種風險促使美軍轉向成本更高的後勤方式,包括分散美軍庫存,以及在該地區預先部署物資。

 

五角大樓高級後勤官員之一、海軍少將迪昂‧英格利希(Dion English)說,「你可能需要為有效性進行規劃,而不是為效率規劃,並將目標從『及時到達』轉向『以防萬一』。」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美國在歐洲就採取了這種做法,預先部署庫存,並投資建設了基地和機場,以便負責部署美軍的部隊在需要時使用。在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之前的五年裡,五角大樓向國會申請了116.5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在歐洲預先部署裝備。

 

目前,美國尚未正式表示,如果中共攻擊台灣它將介入,但拜登總統曾多次暗示他將部署美軍保衛台灣。

 

美國官員說,習近平已命令其軍隊做好在2027年前攻占台灣的準備,但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只是為了激勵共軍,而不是入侵的時間表。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李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