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綜合報導)香港股市的長期低迷和外國投資者的大量撤離,加上中共監管機構對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大量擱置,使許多公司上市變得異常困難。市場的急劇下滑也正在給需要籌集資金的企業帶來重大影響,很多企業被迫改變策略,甚至面臨破產。
根據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23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新公司僅募集到59億美元,是二十多年來最低的。就連2020年,即COVID病毒大流行的第一年,企業在香港的IPO和二次上市融資額都超過了510億美元。
香港百年繁榮已失
多年來,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一直是中國和更廣泛地區的大公司進行國際融資的首選之地,幾年前幾乎可以與紐約相媲美。
但是,自1997年之後,香港的自由經濟逐漸轉變為中國依附型經濟,尤其是中共強行實施《國安法》之後,嚴重打擊了國外企業和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同時受中國大陸經濟崩盤的拖累,香港經濟嚴重受挫。
香港恆生指數反映了其經濟和金融的真實現狀,恆生指數的歷史最高點是2007年的10月30日的31,958點,2024年1月3日跌至16,646,幾乎「腰斬」。
另外,香港證券交易所還更改了《上市規則》,自去年8月1日起,不再要求企業在上市申請時,詳細披露和中國有關的業務風險。這意味著在港上市的大陸公司不再需要明確披露在大陸面臨的風險。投資者在評估IPO時面臨一定訊息不足的挑戰。
自去年8月份以來,中共證監會暫停了大部分上市審批,以防止股票銷售拖累疲軟的國內股市。
TikTok(抖音國際版)的所有者「字節跳動」(ByteDance)公司和亞洲保險公司富衛集團(FWD
Group)曾多次推遲在香港的IPO計劃。專家表示,規模較大或有實力的公司可以等待市場復蘇,而那些對現金需求更為迫切的企業則不得不在缺乏新資金的情況下改變策略,甚至面臨破產。
中共監管機構擱置了許多IPO申請
希望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包括需要為臨床試驗籌集資金的生物技術公司、尚未實現盈利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以及希望擴大生產能力的其它工業製造商等。
10月,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威馬汽車(WM Motor)在暫停大部分生產後,在上海申請破產。該公司的股東包括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控股和百度。威馬曾於2022年在香港申請IPO,並考慮通過反向併購(買殼)上市。
中國大陸民營醫院運營商陸道培醫療集團(Lu Daopei Medical Group)於2023年提交了在香港IPO的文件,但由於尚未獲得中共證券監管機構的綠燈許可,因此無法進行股票出售。
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計劃用籌集到的資金將其位於河北省北部的旗艦醫院搬遷到更大的地方。該公司補充說,目前醫院的運營已經超負荷,其租約將於2024年底到期。
中國最大的購物中心運營商之一,隸屬於中國億萬富翁王健林的大連萬達集團的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因無法在2023年底前在香港上市而陷入財務困境。
該購物中心運營商曾向投資者承諾,如果2023年年底前不能上市,將向上市前投資者支付約300億元股權回購款。珠海萬達於2021年10月首次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文件,但未能獲批。又於2022年4月、2022年10月接連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材料,但都沒有成功。2023年6月28日,珠海萬達商管第四次提交招股書,經過6個月,以失敗告終。
該公司在今年最後一個月獲得了投資者的寬限,但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其所有者必須放棄對企業的控制權。
其它未能在規定期限內上市的公司就沒那麼幸運了。根據一份法庭文件,由騰訊支持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好大夫在線」的一名投資者於9月向開曼群島一家法院提交了針對該公司的清盤申請,原因是該公司未能在五年內上市,也未能贖回投資者的股份。
銀行家們:沒有比中國新股上市更糟的情況了
2023年,中國新股上市市場如此糟糕,以至於投資銀行家們說「情況不會更糟了」。香港股市連續第四年收紅,這也是香港股市有史以來持續表現最差的一年。
在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愈加緊張,中國大陸消費能力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外界認為,很難恢復投資者的信心。
由於市場疲軟,阿里巴巴集團已推遲了其食品雜貨業務部門盒馬(Freshippo)的上市計劃。阿里巴巴仍在推進其物流業務菜鳥在香港上市的計劃。
電子商務公司京東(JD.com)旗下兩家公司於2023年上半年申請在香港上市,希望各募集約10億美元,但在等待中共證監會開綠燈期間,它們的招股說明書過期了。
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在中國大陸,自9月份以來,證監會僅批准了17家公司在上海和深圳的國內IPO,而2023年前8月則批准了202家。
金融數據提供商萬得(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顯示,目前有49家公司正在等待監管部門開綠燈。其中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半導體製造商自2022年2月以來一直在等待。
2023年,中國大陸等待監管部門批准上市無果而取消上市計劃的企業有240家。
責任編輯:李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