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台灣2021年出口成長近3成,連續3年奪亞洲四小龍之冠。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台商回流投資台灣,是出口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
中華民國財政部1月7日公布海關進出口貿易概況,2021年全年出口累計達4,464.5億美元,全年進口3,811.7億美元,同步創史上新高,年增率各達29.4%及33.2%。
1月9日,謝金河在臉書表示,台灣去年經濟表現,不管是出口、經濟成長率、人均所得及上市櫃公司全年淨利,可能都會創下空前紀錄。
謝金河也提醒,時代會一直往前走,像電動車出來,一定會打趴很多汽車修護廠及更換零件的小型業者,如果不能查覺時代的蛻變,很多人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淘汰,這是時代的現實。去年中國倒閉的中小企業有437萬家。
台灣去年創史上最大出口數量 進出口貿易表現亮眼
8日他在臉書發文《波瀾壯闊的台灣進出口數字》指出,2021年最後一個月的進出口數字出爐了,去年12月單月出口407.2億美元,比前一年同期成長23.4%,全年出口4,464.5億美元,比2020年的3,453.4億美元成長29.4%,這是史上最猛的出口數字,出超652.8億美元,也是歷史之最。
謝金河分享這兩年台灣出口額的躍動。2020年元月武漢封城,台灣的出口從250.7億美元起跳,到12月是330億美元,去年12月跳升至407.2億美元;台灣的出口從去年10月出現400億美元的數字後,一直都在400億美元以上,第四季寫下1,224.2億美元的空前紀錄。
不過,他也指出,今年在外銷接單一直奔馳的情況下,台灣的出口仍然會往上走,但基期太高,成長會趨緩。
他指出,台灣的出口創紀錄,是在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的情況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最難得是進口的內容,去年全年進口3,811.7億美元,成長33.2%,進口成長幅度大過出口。這其中,台灣從國外進口設備資本財689.8億美元,半導體設備87.8億美元,成長37.6%,「這當中很多是從荷蘭ASML來的設備,台灣去年對歐洲雙邊貿易額大幅增長,源頭是這個。」
台灣去年對中港出口增加 謝金河:中國需要台灣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
謝金河說,台灣去年對中國、香港的出口1,889.1億美元,成長24.8%,順差達1,047.4億美元,這個出口成長率略低於美國的30%,對東恊的32%,對歐洲的36.8%,不過仍然是出口的最大市場。
「不過,兩岸貿易依存度已從20年的43.4%降到42.3%。」他指出,兩岸貿易內容,台灣對中國出口中,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高達1,043.4億美元,占比55%,這是重中之重,也是兩岸貿易的核心,是中國需要台灣的地方,「ECFA的延續,和台灣的鳳梨、釋迦、蓮霧遭到停止出口,都存在兩岸貿易的微妙狀態」。
謝金河指出,台商回流投資台灣是出口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2020年台灣出口成長4.9%,是全球最高的出口成長率,並在這一年超車俄羅斯、西班牙,成為世界第15大出口國;2021年台灣出口成長29.4%,可能再追過墨西哥,也許會跑到第14大出口國。「接下來,台灣的出口要面對很高基期的挑戰。」
1月5日,謝金河在《財訊》發表文章《台灣經濟破除兩個迷思》說,回顧過去1年,套用(政論家)范疇的話,他說:台灣在習近平的幫助下,成為世界風雲國家;中國在習近平引導下,走上荒謬的回頭路;世界也在武漢病毒(中共病毒)肆虐下,進行了一場無硝煙的第3次世界大戰,因染疫而死亡的人數,比兩次世界大戰加總起來還多。
他指出,台灣經濟在2021年的好表現,至少戳破了一直以來的兩個迷思:一個是民進黨只會拚政治、只會選舉,不會拚經濟;另一個是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這兩個核心論點,都在2021年被打破。接下來,台灣經濟必須面對高基期挑戰,還有高通膨迎面而來,當家的人,沒有一天是輕鬆的。
立陶宛因力挺台灣 有望獲得第一筆芯片投資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去年12月14日於年度日本國際半導體展公布「年終整體OEM半導體設備預測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之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將創下1,030億美元新紀錄,較前年大幅提升44.7%。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成長力道持續走強,2022年將攀上1,140億美元新高點。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數位轉型是半導體技術主要驅動力之一,由於市場對晶片倚賴不斷加深,大幅推升半導體設備需求。
據市場研究調查機構「IC Insights」報告指出,由於全球市場對芯片的強勁需求,帶動2021年整體芯片銷售金額達5,020億美元,較前年增加24%,創下歷史新高。
全球芯片短缺,美國、日本、歐洲和其它國家政府已承諾斥資數十億美元擴大本國境內的半導體產能。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在臉書表示,今年台積電在美國與日本的設廠會緊鑼密鼓地推進下去,半導體產業的下游,就是晶圓代工與封裝測試,還會繼續掌握在台灣企業的手裡。
歐洲小國立陶宛雖然正遭到中共的一連串貿易打壓,但這個波羅的海小國因其對中共的強硬立場也迎來了一筆法國和德國都夢寐以求的意外之財:台灣的芯片製造業投資。
「政治客」(Politico)歐洲網站1月10日報導說,台灣駐維爾紐斯的高級外交官表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而且立陶宛可以作為進入歐洲其它芯片市場的一個入口。為了幫助緩解立陶宛的經濟痛苦,台灣已經宣布了一項2億美元的投資計劃。而這也引發了芯片方面的合作前景。
唐浩:中共逼迫台商必須對共產黨效忠 促使更多台商加速撤離中國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陳明璋4日在「2022世界經濟走向與對策論壇」中,對2022年的中國經濟發表看法說,中國2022年將面對的經濟挑戰,包括需求萎縮、衝擊供給,而景氣轉弱,又將衝擊就業情況,讓已因反壟斷、整治補教業、打房等政策下疲軟的就業率雪上加霜。
陳明璋說,對台商來說最大的影響仍是中國大陸監管以及限電政策,此外,中國大陸內部景氣趨冷,生產成本增加,當前只有少數科技產業訂單滿手。
時政評論員唐浩指出,中共把那套「對黨忠誠」、「無條件效忠黨」的政治教條拿來綑綁台商企業,逼迫台商必須對共產黨效忠,只能支持親共政黨,否則中共就會找麻煩,打擊台商、修理台商。
唐浩分析,這樣一來,就會讓「中國經營」變成台商的包袱與壓力,會讓台商更加意識到,中共的意識形態緊縮與政治審查,變成他們越來越沉重的風險與包袱,當然就會降低台商在中國擴大投資的意願,甚至還會促使更多台商加速撤離中國。
唐浩強調,特別是半導體產業,是最需要巨額資金、先進技術和大量人才的投入,這個投資成本非常高。但如果台商在中國設廠,卻動不動就被中共以政治名義找麻煩、打棍子、搶銀子,那台商還願意幹嗎?還願意在中國做大投資嗎?
「在中國經商的政治風險已經大幅升高。」唐浩指出,北京前陣子瘋狂地打壓各行各業,包括阿里巴巴、滴滴出行、騰訊等等網絡科技業,還打擊補教業、外賣平台、娛樂圈等等,甚至連卡拉OK也不放過。
他說,這種突如其來的政治監管,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措手不及的風險壓力,而且中共打壓的是其它產業,但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不會輪到你的產業被整肅監管。這麼高的政治風險與潛在壓力,當然會削弱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
蔡英文:台灣已經是全球半導體製造產業的領導者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於1月1日發表「2022新年談話」說,去年四大公投的結果,顯示了台灣人走向世界的決心。「新的一年,我們仍然會就國際經貿多元布局,走出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做出更多努力。」
蔡英文提到,台灣已經是全球半導體製造產業的領導者。未來,無論是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綠色能源的布建,或是電動車等等的芯片需求,台灣都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在全球數位轉型和因應氣候變遷的成敗上,台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台商的動向,更將牽動全球產業鏈的布局。
她說,行政院已經宣布,「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將再延長三年,預計可以再為台灣帶來九千億元(新台幣,以下同)的投資,和4萬個工作機會。
台灣成立四所半導體學院培育高科技人才
去年12月27日蔡英文上午出席「國立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典禮」時表示,從5月通過《產學創新條例》後,教育部就立刻核定了四所半導體學院,包括成功大學、陽明交大、台大及清大,國內四所半導體學院已經全部成立,可說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新里程碑。
蔡英文也感謝投入四個學院成立的企業,不論是提供經費,或者是業界的精英師資,和政府一起培育人才,為產業注入新動能,維持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她也期許加入半導體研究學院的同學們一起努力,讓台灣半導體產業不斷前進,為台灣科技產業貢獻心力,創造新的里程碑。
台灣北中南部都將發展高科技產業 蔡英文:將整個台灣變成一個高科技廊帶
去年12月25日蔡英文出席「新竹科學園區X基地第一軟體大樓開工動土典禮」時指出,台灣在世界半導體產業鏈占有領頭羊地位。在硬體方面,台灣IC代工全球市占率超過7成,是全球第一。在IC設計還有封裝測試方面,台灣也位居全球第二。其它包括LCD、LED還有太陽能板等多種產業,台灣也是穩坐全球前三名。
蔡英文說,整個竹科,就是帶動台灣經濟不斷發展的護國群山。為了要讓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邁入新的紀元,「竹科X基地」將成為帶動台灣高科技產業「軟實力」的重要產業聚落。她認為未來會有許多重要國際廠商進駐。新竹縣市是台灣的科技重鎮,政府將讓硬、軟實力充分結合,產生更強大聚落效應。
去年12月24日蔡英文前往高雄出席「橋頭科學園區選地招商啟動典禮」時表示,台灣高科技不只是在中部和北部,南部也將是非常有競爭力的高科技所在。整個台灣就變成一個高科技廊帶,也是全球最大高科技聚落。她期盼南部也有一個高科技重鎮出現,讓國家在面對全球競爭時,又有一個生力軍。
蔡英文:積極邀請更多台商朋友回台投資
蔡英文去年12月22日出席亞洲台灣商會聯會總會聯合會議指出,台商海外經商面臨挑戰,政府在海外信用保證基金陸續開辦紓困措施提供融資,到11月底為止,海外信保基金已經累積承作309件紓困案件,協助台商朋友取得1億561萬美元融資。
她說,政府積極邀請更多台商朋友回台投資,也是政府不變的目標。政府為鼓勵台商回台,2019年7月實施「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經帶動上千家廠商、超過1.5兆元資金回台投資,也為台灣創造了12萬3,000個工作機會。她邀請更多台商回台,可以為目前積極發展的電動車、5G及再生能源等產業,帶來豐沛的動能。
責任編輯:林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