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會:香港防疫過嚴 致外企和人才外流
資料圖:2019年10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任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於華盛頓特區。(Olivier Douliery/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2年0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在IMF專家呼籲中共對病毒「清零」鬆綁之際,香港歐洲商務協會在一份報告草案中警告說,香港COVID-19政策過於嚴格,而且持續時間長,這可能會引發外國公司和員工外流,並危及其金融中心的地位。
路透社看到但尚未公開的該商會報告草案中說,由於當地開發的疫苗效力有限,中國大陸對旅行持續嚴格限制。香港政府緊跟北京的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病毒)「清零」政策,而非與病毒共存。
歐洲商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拒絕對該報告發表評論。
報告中說,香港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直到大陸在其14億人口中推出mRNA疫苗,才會重新開放,這可能需要等到2023年底或2024年初。目前基於mRNA技術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兩款,分別來自輝瑞—生物技術公司和莫德納公司(Moderna)。
該商會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發生外國企業離開亞洲金融中心的「連帶效應」。
「我們預計會出現外國人流出,這可能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報告中說,這也將是該地區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才外流。
歐洲商會警告香港嚴格的疫情限制措施將導致外資流出的同時,專家呼籲中共對其極端的病毒「清零」政策鬆綁,以免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造成更大傷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週二在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表示:「和所有國家一樣,中國(中共)的確將需要重新調整,因為我們看到疫情爆發更加頻繁,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封鎖措施,就算封鎖有其相當的針對性,我們也必定會看到這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
IMF指出,中共COVID-19「零容忍」政策導致的停產使其今年的增長預期降低0.8%,由10月份預測的5.6%降至目前的4.8%。
「如果事情變得更為嚴重,就不會只是進一步減緩(經濟)成長速度,還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戈皮納特說。
歐洲商會籲港府鬆綁
路透社在報導中說,雖然香港在2021年大部分時間裡控制住了疫情,但已成為全球「孤家寡人」之一,旅行限制和間歇性封鎖加速了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人才流失。
目前,香港作為世界主要轉運和客運中心之一的作用削弱。由於航空業受到嚴格限制,幾乎沒有人能從這裡過境,獲許落地的人也寥寥無幾。
Omicron變體在全球迅速傳播之際,香港本月出現感染病例激增。衛生當局在週三(1月26日)報告了107個新增病例,這是該市連續第四天同類數字達到三位。
歐洲商會說,鑒於這種情況,跨國公司將越來越多地將團隊遷出香港,前往亞洲其它地區。
這樣一來,香港可能會失去其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地位,以及對中國經濟做出貢獻的潛力。
該商會向港府提出一些建議,包括將隔離期從21天縮短到7至14天,以安撫國際商界。
該機構建議,外國企業應該假定,香港很可能在「未來12~36個月內對國際旅行實行半封閉」。
責任編輯:林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