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立陶宛同意台灣在當地成立代表處後,遭到中共強力施壓。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週三(1月5日)與立陶宛外長通話,表示在這場外交爭端中,立陶宛可獲美國支持,兩國將共同應對中共「經濟脅迫」。
據彭博社報導,戴琪(Katherine Tai)與立陶宛外長格比亞魯斯‧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通話時表示,美國和歐盟都是民主市場經濟體,在國際上有共同捍衛的核心價值和原則。
雙方表示,將定期聯繫,加強美國與歐盟,以及美國與立陶宛的經濟關係,以解決中共的經濟脅迫問題。
去年,立陶宛政府同意在其首都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中共當局稱,此舉違反了「一中原則」。隨後,北京開始對立陶宛進行各項外交與經貿脅迫。
不過,繼獲得歐盟支持後,美國也相應強化了對立陶宛的支持,並協調歐洲各國採取行動。近日,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正積極與歐洲各國外長聯繫,共同表達對立陶宛的聲援。
週三,布林肯會晤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時,再度強調美國對受到中共脅迫的立陶宛,將給予「堅定支持」。
布林肯在聯合聲明中說(鏈結):「我們對中國政府試圖壓迫不滿300萬人口的立陶宛表示關切,中國(中共)要求歐美企業停止使用立陶宛生產的商品和部件,否則可能失去中國市場,這一切只是因為立陶宛選擇擴大與台灣的合作。」
他強調,此事不僅攸關立陶宛,而是關係到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應能決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不受這種脅迫的影響。美國將盟友和夥伴,包括德國,一起對抗來自北京的恐嚇。「我們將繼續一道挺身反對中國政府對人權的公然侵犯,並為全世界的普世人權而疾呼。」
目前,立陶宛對中國的貿易面臨著許多非官方的障礙,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也遭降級。儘管中共否認阻撓立陶宛的經貿活動,但歐盟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這一爭端。
週三,台灣承諾建立一個2億美元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產業,並向該國開放市場,以應對中共的經濟脅迫。
台灣將利用該基金投資於半導體、激光、生物技術等領域,台灣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對媒體說,台灣還將派出一個小組,來評估立陶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前景。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阿美語:Kolas Yotaka,舊漢名葉冠伶)在推特上說:「每次中國試圖『教訓台灣』,台灣人民都會更深刻地拒絕他們。」
「今天我們宣布成立一個2億美元的基金,投資立陶宛的工業」,她說,「對抗欺凌的方法不是放棄,而是共同努力。」
彭博社指出,立陶宛一直在尋求與台灣建立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以在半導體領域獲得進展。
去年,立陶宛退出了北京領導的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
週三,立陶宛總理發言人證實,立陶宛政府基於「國家安全」考量,國營「立陶宛鐵路公司」不會與中國擁有的西班牙橋梁建造商簽署合約。
據路透社報導,在西班牙登記的公司Puentes y Calzadas Infraestructuras以6,250萬歐元(約5,520萬美元),贏得了一項在立陶宛的橋梁建設招標。
立陶宛鐵路公司(Lithuanian Railways)去年即要求政府審查合約,並認為這家公司與「中國的關係」為合約風險之一。
隨著北京持續對立陶宛施壓,分析人士認為,立陶宛與台灣的貿易關係將持續加深。
黃鈞耀說,台灣將加速批准立陶宛的乳製品和穀物進口台灣的程序,並尋求讓立陶宛企業加入台灣供應鏈。
此前,台灣菸酒公司已購買了20,400瓶運往中國、卻遭到拒收的立陶宛蘭姆酒,以協助立陶宛市場轉移。
責任編輯:葉紫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