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0月19日訊】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之際,89歲的梅兆贊(Jonathan Mirsky)在倫敦辭世。梅兆贊1932年出生於紐約一個富裕家庭,70年代中期移居英國,原本是一位中國和亞洲歷史學家,卻因「中國夢」情結演繹了「從毛粉變為反革命」的人生歷程。
投奔共產中國 「中國夢」初醒
美國之音報導,年輕時的梅兆贊,心懷一個理念「四海之內皆兄弟」。他想像當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打造出來的政體,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1969年,梅兆贊「夥同」另外五個堅決反對「美國霸權主義」的美國人,漂洋過海,投奔共產中國。
「我們乘坐的船從日本長崎出發,行駛了四天以後,距離中國17英里的水域,被中國海岸警衛隊攔截。跟對方交涉了五天以後,被告知:毛主席不同意你們來這裡,他老人家讓你們打道回府,回到你們自己的國家做鬥爭去。」梅兆贊記述。
三年後,梅兆贊的「中國夢」終於實現。1972年3月,尼克松訪華後不久,他和其他二十幾位年輕的公開支持中共政權的美國學者一道,受到邀請到中國訪問六週,受到周恩來等中共高官的接見。
然而,這一次行程,讓他看到現實版的中國與官方版之間存在相當距離,中國民眾的生活並沒有像官方說得那般幸福美滿。而他因早起步行到市區,回到旅店後被中方人士反鎖在房間內、被迫反省錯誤。
另一位同行學者也對一些見聞感到厭惡。日後成為《紐約時報》著名記者和編輯的里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回憶說:當時所有中國人都對黨和毛表達無限忠誠,很不符合常理,如果每個人都被迫這樣公開表達,則無疑展示了「體制的恐怖」。
「六四」大屠殺 「中國夢」徹底破碎
到1989年民運時,梅兆贊已是英國《觀察家》報駐京記者,他在1989年6月11日刊登在英國《衛報》上的文章中,描述了他目睹到中國的兩面:
「有這樣的中國人,星期六夜間(1989年6月3日-6月4日)的屠殺是他們下令進行的」,他們駕駛坦克碾過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手持AK-47步槍對著醫生和護士掃射,殘酷折磨受了傷的學生。
但也有「另外一些中國人,不認同殘忍、暴戾的中國大眾」。他們人數眾多,政治敏感度高,堅持非暴力抗爭,冒著可能立即被處決的風險,准許外國記者去停屍房拍攝摞起來屍體的醫護人員,「為的是讓世界知道真相」。
報導說,1989年「六四」之後,梅兆贊選擇了同後一類中國人站在一起,而且義無反顧。
當年6月3日夜間,時任英國「金融時報」駐京記者的湯姆森看到梅兆贊在不遠處遭到中方武警的毆打,則冒著生命危險,上去把他救下來,帶他離開廣場。梅兆贊不止一顆牙齒被打落,一隻手臂骨折。
梅兆贊的父親,一位頗負盛名的美國科學家曾經在1930年代去北京,幫助協和醫院的建設。回顧1989年天安門事件,梅兆贊寫道:「在天安門廣場遭到中國軍隊槍殺的人當中,就有那些從協和醫院去廣場上救死扶傷的醫生和護士。」
見證中共執政不合法 支持抗爭
報導說,經歷了那一場劫難,在梅兆贊的內心深處,中共的合法性蕩然無存。
從那之後,他針對中共的歷史,不斷進行調查、反思,得出的結論是,在1989年「六四」之前,中共的執政記錄已經問題重重,包括大饑荒、反右、文革等等,反覆見證了其執政的不合法性。
特別是八九「六四」,梅兆贊心目中的兄弟、姐妹恰恰是那些在共產中國裡敢於想像並追求一個民主中國而由此坐牢、以及遭受痛苦和折磨的人。
報導說,梅兆贊的新聞寫作以深刻、尖銳著稱,數十年來享譽英美乃至國際新聞和研究中國的政治以及學術領域。
2014年10月1日,已經將近82歲的梅兆贊,走出家門,到倫敦市裡中共駐英大使館前面,融入到數千名抗議人士當中,聲援香港的「雨傘」維權運動。
他對與會人士說:「我希望你們知道,很多像我一樣的人支持你們,不管身居世界何處,我們都站在你們一邊!」
批評民主國家的綏靖政客
在嚴辭批判中共的同時,梅兆贊也沒有放過民主國家裡他認為是綏靖的政客。他注意到,八九「六四」剛過不久,幾乎所有外國政要都勇於指出中共體制的問題,但是後來,一些人為了與中共修好,乾脆說:中國就是這個樣子。
梅兆贊在2013年發表的一篇雜文中寫道:「聽到一些政客說:要了解中國,必須先要懂得中國擁有古老、漫長的歷史和文化。針對中國古老的文化,中共乃反其道而行之,那些政客難道不知道嗎?」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報導說,梅兆贊一生同情勞苦大眾。在他辭世之際,中國境內依然是一黨專政,但是他看到了中國民眾的抗爭,並盡其畢生錦帛之力,捍衛那些普通民眾、尤其是那些勇士的尊嚴。
「六四」救下梅兆贊的湯姆森,如今是默多克新聞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在得知梅兆贊辭世消息後,他告訴美國之音,在非洲國家,人們說:一個擁有智慧的長者辭世,彷彿一座圖書館在熊熊烈火中消失,「失去像梅兆贊這樣一位擁有如此學識和見解的人,豈不恰如一座圖書館在熊熊烈火中逝去。」
重陽已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美國之音說,相信梅兆贊先生對中國民眾的同情、對那些奮力爭取民主中國的仁人志士發自內心的尊重,將長期伴隨著他們充滿艱辛、卻又不屈不撓的征程。
責任編輯:孫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