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6月01日訊】(Joshua
Charles撰文/大紀元記者必成翻譯)多年來我一直在勸誡我認識的每一個人培養對閲讀的熱愛。我尤其熱衷於鼓勵父母和年輕人這樣做。父母們應該讓他們的孩子進行閱讀:而年輕人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這樣做,成年後可能會成為一名智者。
我經常講閲讀不僅僅是一種快樂,實際上這是最淺層次的閲讀。而最高層次的閲讀是學習,這樣一個人可以在美德中成長。我經常推薦以歷史為主題的書,因爲在歷史中,可以看到無數例子能在任何我們能夠想到的主題對我們給予指導,比如説品格、政治才能和智慧。而這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生活。
當我閲讀一本古老中國的書《荀子‧勸學篇》時,我愉快地感受到了我的收穫。這本書為「君子」下的定義是一個人能夠不斷地在美德中成長,而美德要遵從「道」(一種理念,與西方的「自然法」的概念很像,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理性來感知),它的精華就在開篇這句話:「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裡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自我反省,這是一個多麼好的主張!在西方也長時間被許多最優秀的思想家所推崇。它完全不同於我們被現代流行文化所灌輸的追逐私利、無休止的放縱和平庸無為。
不止這些,《荀子》還主張這種要求一位君子所具備的美德是通過過去的知識獲得的。「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這句話是説經驗是智慧的精華成分,而美德從此中獲得(所以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老人很受尊重)。換句話説,認爲社會在永無休止的進步的想法是荒謬的,認爲新事物永遠好於舊事物的想法是短視的。
《荀子》還認爲君子為了在美德中成長而學習,而不是爲了獲得美德的知識。「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同時,君子還認同在美德中成長也需要付出努力:「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與現代的主張和「運動」完全不同,他們認爲一個人的美德就那樣存在,無需努力獲得或者進行完善,這種想法是有害的。
《荀子》還強調在美德中成長與個人交友的重要性。「學莫便乎近其人」正如一句老話說:「近墨者黑」。這個道理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便廣爲人知,而我們今天有許多人雖然還保留著一些常識卻不懂這一點。
荀子認爲,這種美德成長最終塑造了人的個性,他將其稱之爲「定」,他説:「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這種「定」的狀態是一種堅持事實,並且做出相應的反應的能力,無論代價如何。《荀子》說:「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
這個非常務實而又志向十足的例子使我想起喬丹‧皮特森(Jordan Peterson)説的一些話:「拾起你的(感嘆語氣)痛苦,面對它!努力成爲一個好人,這不會讓事情更糟糕的!……堅定地站好,這樣人們可以依賴於你!」那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成爲一個真正的人。
當人們讀《荀子》這樣的文章時,總會看到許多範例,我笑稱為「2,200嵗的頭條新聞」(或者不管文章有多老),也就是説,我正在讀的一些文章,其內容的必要性和實質性對在2021年的我們來説,和今天的頭條新聞一樣適合我們(或者常常更加適合)。
有人發現人性並沒有比幾千年前改變太多,而真正幸福的要素,被發現蘊於美德中,這是最基本的因素,適合於任何時代、任何人。而現代的規則,則基於人的異想天開和短視的慾望(爲此,其他人必須不斷地肯定你),這絕對不是幸福。
這種智慧對我們現在這個頹廢而又放縱的時代而言實在是不可或缺,可能沒有哪個時代曾經像我們這樣更需要它。希望我們恢復這偉大的傳統和所有文化、所有時代中聖人們的智慧!希望我們停止局限於我們自己的認知,要認識到個體是愚蠢的,但是人類是有智慧的。
作者簡介:
約書亞‧查爾斯(Joshua
Charles)是前副總統邁克‧彭斯的演講稿撰寫者,《紐約時報》首席暢銷書作家,歷史學家,作家/代筆作家和公共演講者。他是幾部紀錄片的歷史顧問,出版的書籍涉獵的主題包括:開國之父們、以色列、信仰在美國歷史中的作用、聖經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他也是《全球影響聖經》(Global
Impact
Bible)的高級編輯和概念開發者。該書於2017年由位於華盛頓D.C的聖經博物館出版。約書亞‧查爾斯還是費城信仰與自由探索中心(the
Faith and Liberty Discovery Center)的附屬學者。他是提克瓦和菲洛斯學者(Tikvah and Philos
Fellow),曾就歷史、政治、信仰和世界觀等話題在全國各地發表過演講。他是一名音樂會鋼琴家,擁有政府管理碩士學位和法律學位。在推特上關注他@JoshuaTCharles或見JoshuaTCharles.com。
責任編輯:高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