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澇北旱加蟲災 中國糧食供應將如何?
7月17日,一位女士手指著無邊的麥田說,「這裡是新疆,一眼看不到邊的麥田,是否大家以為老百姓豐收了。今年的麥子全部被旱死了,咱們農民顆粒無收。」(視頻截圖)
【大紀元2020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易如採訪報導)正當今年夏糧收割來臨之際,中國遭遇南澇北旱及蟲災。而在此期間,多個糧倉接連起火,被曝糧食儲備摻假。那麼,中國今年糧食供應將如何?
自6月以來,中國南方省份遭遇暴雨洪災,而一些北方省份則遭受高溫旱災。中國13個糧食主產區的江西、湖南、湖北、江蘇、安徽等省份都是洪水重災區,而山東、河北、河南、黑龍江等省份遭遇嚴重旱災。
稻區農民:早稻絕收 中稻晚稻或大幅減產
中共農業農村部7月16日發文聲稱,「我國夏糧已獲豐收,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基本穩定,稻穀、小麥庫存充足,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對官方夏糧豐收的說辭,江西鄱陽縣農民李先生18日告訴大紀元,今年大水是全流域性的,江西產糧大縣豐城、萬年、余干等縣都遭到洪災,夏糧不可能豐收,「早稻基本絕收(7月中下旬應收穫的),一年一季的(5月播種9月收割)中稻這個時候是成長階段,遇到洪水浸泡會大幅減產,也基本沒什麼希望。電視講豐收是騙人的鬼話,夏糧不可能豐收,這個已成定局。」
所謂夏糧,是冬季播種夏天收穫的糧食,主要包括早稻(按氣候環境不同水稻可分為早、中、晚稻三類)和冬小麥。而秋糧是指秋天收穫的糧食,主要包括玉米、大豆、中稻和晚稻。
水稻主產區的湖北黃梅縣、仙桃縣以及湖南衡東地區也遭受洪災。湖南農民陳先生對大紀元說,「今年水災影響到十幾個省好多地區,很多地方基本上是顆粒無收,(中共)說豐收不可信。」
資料顯示,水稻主要的生長區域在中國南方,其中蘇、滬、浙、皖、贛、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陝西省南部、河南信陽地區,是中國最大的稻作區(華中稻作區),占中國水稻面積的67%;另外,地處雲貴和青藏高原的西南水稻作區,其水稻面積占全國的8%。
李先生說,現在要搶種晚稻,俗話說「插完晚稻過八一」,「8月1日之前不栽晚稻,晚稻豐收就很困難了。而在之前栽,晚稻還會有希望豐收的,除非遇到乾旱和蝗蟲。」
不過,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發布文件,受強降雨影響,從7月18日8時到18時(長達10個小時),三峽入庫流量維持在6.1萬立方米/秒。這是今年入汛以來抵達三峽的最大洪水,下游洪災形勢將更為嚴峻。而7月19日,鄱陽地區持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南北方旱災嚴重 小麥減產絕收 秋糧也或難保
南方持續暴雨洪災之際,一些地方也出現持續高溫乾旱。大陸媒體7月16日報導,全國範圍內的夏收已基本結束,今年小麥的總體收成並不樂觀,受「倒春寒」和乾旱氣候影響出現減產,豫南出現減產,駐馬店小麥收成相比去年下降50%,豫西山區小麥每畝收成才300斤,河南南陽出現普遍減產。
河南南陽是中國超級產量大縣,享有「中原糧倉」之稱。
《每日糧油》6月消息,今年整體情況,南方小麥主產區減產已成定局,據調研機構@二月小子合谷社和的調查數據,蘇豫皖北部的小麥今年整體減產10%∼20%。今年南部和北部地區基層小麥價格已經連續上漲。
而在北方,乾旱已導致小麥絕收。內蒙古氣象台6月15日發布消息,6月上旬,內蒙古大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內蒙古西部,一些地方的旱田農作物出苗率偏低、長勢較差,禾苗枝葉萎蔫。鄂爾多斯氣象台消息顯示,截至6月上旬全市大部地區處於重旱級別,春播和牧草返青受到不利影響。
甘肅省近年來已出現的冬旱、春旱、春末初夏旱及伏旱,年平均降水量僅是全國平均降水量的四成多。大陸媒體6月的報導稱,今年甘肅持續乾旱使小麥、玉米、胡麻等農作物因缺水而大幅減產、絕收。
甘肅省榆中縣當地居民對媒體說,「今年地裡的玉米絕收了,不僅口糧沒有了保障,每天還得到處去拉水,活了50歲也不曾見過如此乾旱的年景」。
網上一段視頻顯示,7月17日,麥田裡一位女士拿著乾癟的稻穗,手指著無邊的麥田說,「這裡是新疆,一眼看不到邊的麥田,是否大家以為老百姓豐收了。今年的麥子全部被旱死了,咱們農民顆粒無收。」
據《期貨日報》7月20日報導,遼寧中部、黑龍江南部最高氣溫將達到38℃,玉米生產面臨乾旱壓力,個別地區玉米授粉也將受阻。而黑龍江旱災的災情官方媒體幾乎沒有報導。
而6月以來,大陸糧食主產區的河南、山東、江蘇、湖北、湖南、雲南以及東北三省除遭受旱災外,也都相繼爆出蝗災肆虐。另外,去年第一次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今年已在中國南方省份定殖,將對南方、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玉米造成最大的禍害,對秋糧構成較大威脅。
今年糧食供應會很緊張 糧價上漲
今年中共病毒疫情後,洪水、旱災、蝗蟲等重大災害接踵而來,糧食危機、糧荒再次成為關注熱點。
大陸農業研究人員秦先生對大紀元表示,目前是水災的影響比較大,「今年糧食供應肯定會很緊張,糧食會漲價。」
「糧荒目前還不至於,因為會把工業用糧降下來,為保穩定,吃的糧食是好辦的。」他說,「關鍵是吃之外的、加工的、餵養牲畜的,以後吃肉就成問題了,光是保肚子不是問題。」
中國的糧食有三大用途,分別是口糧(供人食用)、飼料用糧(供牲畜食用)和工業用糧(作為工業原料,如釀酒等)。
湖南農民陳先生也認為,到今年年底糧食會很緊張,中共說稻穀、小麥庫存充足,「(但)近段時間,多地糧庫起火,還有糧庫收的糧食生霉、長蟲,還有糧庫糧食造假等,所以,我對今年所謂的糧食安全抱有很大的擔憂。」
大陸媒體近期曝出多起糧庫起火,包括吉林、黑龍江林甸、河南焦作、江西貴溪等地糧庫。另外,近期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肇東直屬庫曝出糧庫一次性儲備糧存在質量問題,表面發霉的水泡糧下掩藏著大量的「篩下物」。
至於大面積蝗災,陳先生說,今年是一個非常的年代、非常的時期,「全球性的蝗災時有發生,蔓延到中國來可能性也很大,到底會有什麼情況變化就不好說了。蝗災導致全世界的糧食價格上漲,也會影響到中國。」
截至7月21日,河南、河北、山東等小麥收購價漲到近1.2元/斤。外界認為漲價的原因有,政府啟動托市收購、近期玉米價格上漲導致增加小麥的收購和入庫、26個省市出現的洪澇災害、國際疫情蔓延以及部分農民惜售等因素。
「現在耕地拋荒很嚴重,沒人種糧,也會造成糧食緊張。」陳先生說。
「守住18億土地紅線是騙人的」
江西鄱陽縣農民李先生也對大紀元表示,中國農業很危險,種田沒錢賺,耕地拋荒很嚴重,「50歲上下的人是最年輕的農民,40歲以下沒有當農民的,只是有農民的身分。」
他說,農村城鎮化,守住18億土地紅線是騙人的,像鄱陽湖產糧大縣人均不到一畝田,「種糧大縣鄱陽湖是廣袤的平原,土地肥沃,有些地方像凰崗鎮一人不足三分田,說明守住18億畝紅線這個是假的,根本就是守不住,都是騙人的,沒有人種,也沒那麼多的田,因為現在農村城鎮化,一個鄉鎮方圓幾公里現在全部都搞開發了,開發後也是經濟很蕭條,也沒有什麼人。」
陳先生披露,中共加大鼓勵種植糧食,說明官方已經認識到糧食存在危機,「像湖北、湖南、江西,很多農村的農田被大量荒廢,有很多靠近江邊的田就直接乾土了,不是農田了,這種情況非常嚴重。」
「補貼幅度不大,很難刺激種田積極性」
中共今年再次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糧食生產要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要求糧食安全省市縣長負責制,對產糧大縣加大獎勵力度,對稻穀、玉米、大豆生產者給予補貼等。
陳先生對此表示,官方是增加了一些補貼,但實際補貼幅度不大,很難刺激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比如說,一畝田能產一千多斤糧食,如按2塊一斤算才2000多塊錢,一般的家裡也就兩三畝田,總共按萬塊錢算,還要請人插秧、收割、包括農藥化肥等成本也要幾千塊,算下來每畝能賺到三五兩百塊錢不得了,一畝一百塊錢補貼無濟於事。」
「現在一般種糧的是老人、60歲以上的在外面賺不到錢的人,種田補貼家用,保證自己不餓死,在外面打工的人,兩三個月的工資就夠種幾畝田的收入,所以,刺激幅度力度不夠,不能提高種糧的積極性以及種糧的畝數,農田、良田荒廢的情況沒有好轉。而且,補貼到底給了誰,有些說,補貼到某些人個人私人的家用上了。」
陳先生認為,中共加大鼓勵種植糧食,說明官方已經認識到糧食存在危機,「(耕地拋荒)直接影響中國糧食的進口幅度,而如果中國沒有足夠的外匯買糧食,糧食就會存在危機。中共高層和一些專業研究人士已經看到這個問題了,所以,他們一直想用這種補貼的方式來刺激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農民意識到糧食緊張 不再賣糧
《每日糧油》6月消息,今年由於小麥減產導致很多基層農戶不願賣糧,糧庫及貿易商為了採購到足夠的新季小麥,紛紛上調採購價格,導致小麥價格上漲,個別地區出現搶糧現象。
陳先生說,糧食去年就漲價了,「我們這裡100斤稻穀要170元,打成大米要兩塊五六一斤,稻穀以前只要120、130元。現在農民就是170元也不想賣了,他們也意識到這個糧食緊張的問題。」
廣東清遠釀酒師鄭先生對大紀元表示,目前城市裡的糧食供應和價格表面上沒有什麼很大的變化,「中共對媒體控制很嚴,很多人以為糧食是不缺的,很淡定,但是有一天,大家都會去搶糧食的,但那個時候,中共是不會給你存糧的。現在知道信息的人至少都存有3個月以上的糧食。」
責任編輯:李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