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設計●黃凌芬)
兩個關鍵場景,預告台灣單車產業第二波盛世,即將來臨。
6月中,堪稱全球電單車的心臟龍頭、德國博世集團(Bosch)旗下電單車系統的亞太總部,在台中掛起招牌營運。沒選亞洲其他城市,而選在台中,凸顯台灣電單車的全球製造地位。
而這情節15年前也上演過。當時,掌握傳統單車心臟級零件的全球變速器龍頭廠速聯(SRAM),來台設開發中心後,開啟台灣單車十年盛世;到了2016年,台廠拿下全球市占第二、中高階車全球市占第一,台灣成為單車製造王國。
如今,是傳統單車典範轉移至電單車的重要時刻,單車發明兩百年來,第一次被裝上電力。新一代的心臟零件王登台,預告台灣單車產業下一波盛世。
另一場景,全球單車龍頭巨大機械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7月初也在台中開幕。
當天除了巨大創辦人劉金標、前執行長羅祥安、董事長杜琇珍等兩代靈魂人物,全台相關業者都共襄盛舉,記者現場訪問羅祥安,這波電單車盛況,是否會讓台灣單車產業旺十年?他毫不猶豫回覆:「對!」
根據經濟部統計,今年前4月,台灣傳統單車出口金額衰退逾3成,但電單車卻逆勢成長逾兩成。
而在全球電單車銷售額最大的指標戰區歐洲,台灣正是最大贏家,市占率達逾63%,超越中國成為第一。
攤開12家電單車概念股財報,雖僅有4家上半年營收正成長,但在電單車後續訂單助攻下,單車三雄巨大、美利達、桂盟,近期股價全數刷新歷史新高。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去年全球電單車銷售金額約144億美元,到了2025年將達25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600億元),預估成長8成。
台廠在電單車拿下歐洲第一後,接下來就是攻全球第一。
但要攻全世界這塊新崛起的大戰場,台灣隊不僅有傳統單車聚落的狠角色,還有兩支隊伍虎視眈眈。其一,是由Gogoro與特斯拉供應鏈為主的電動汽機車軍團;其二,是從電子科技業跨界搶進的新軍團。
傳統單車軍團由巨大、美利達領軍,包含單車座墊王維樂、碳纖維車架廠拓凱等,是結合世界第一與隱形冠軍的軍團。他們認為,心臟零組件不是競爭重點,高CP值、高性能、騎乘舒適感,才是電單車的競爭關鍵。
電動汽機車聯軍則認為,台灣要拚馬達、電池、智能控制系統三大心臟級零件,還得在智慧雲端領域搶先。7月初,Gogoro推出首款要價13萬元電動單車,Gogoro執行長陸學森受訪時說,他不是要賣車,瞄準的是整合晶片、馬達、感應器在內的電動單車心臟零件。
目標雷同的還有e-Team5.0聯盟,這是由執行科技部SwiCity E-Bike計畫的中興大學特聘教授林寬鋸,整合單車業者與特斯拉供應鏈台廠所組成的隊伍。林寬鋸認為,只要內部資源能整合,複製特斯拉電動車經驗,就有機會造出電動單車心臟,最快今年底會有成品。
第三組軍團則是科技電子業的跨界新玩家,包含幫名列「全球最美單車」的荷蘭單車廠VanMoof組車的連接器大廠信邦、打入日本高端電單車領導品牌的電源廠達方等,他們將電子業模組化思維導入組車流程,從製程到思維都跟傳統單車業不同。這些新進者認為,電單車由電子業來做,比傳統單車業更適合,因他們更能掌握電動自行車的大腦──電控系統。
但第二波「十年盛世」的預期會不會太樂觀? 記者遍訪三大軍團要角、學者以及研究單位均一致認為,全球對電單車的需求,非短期而是長期需求。
即便後市看漲,大商機也帶來新挑戰。一方面,輸掉的中國追兵大復活。根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中國新增自行車相關企業達五萬多家,比去年同期成長41%。
另一方面,目前掌握最強電單車心臟的德國博世,也正在歐洲扶植眾多在地單車廠,成為一大威脅。
「誰能在既有基礎上,拉幫結黨、互補有無,才能掌握典範轉移最核心的競爭力。」策略管理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認為,「互補力」才是關鍵。或許台灣大軍,要拚的不僅是心臟零件或整車能力,而是快速整合台灣獨有的供應鏈、科技優勢,才能領先追兵,再創第二次單車奇蹟。
▋本文擷取自雜誌《商業周刊》1707期封面故事,完整系列報導:
台灣單車王國再旺10年
羅祥安看旺10年商機:「以前認為電動是殘障,現在沒換變跟不上時代!」
全球最美電單車 這家連接器廠從「大腦」做到整車
一個App讓鏈條和騎士對話 桂盟登傳統車、e-bike雙冠王
車架輕量化被唱衰淘汰 它怎麼拿下最頂級訂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