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歐盟回應川普關稅政策 籲開展對話非對抗

歐盟回應川普關稅政策 籲開展對話非對抗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面對川普政府課徵「對等關稅」,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呼籲美方重返協商,並警告若談判破裂,歐盟將啟動進一步反制。她強調,歐盟支持改革貿易體系,但關稅不能成為唯一工具,否則將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週三,美國總統川普對歐盟徵收了20%的「對等關稅」。

 

馮德萊恩對此表示:「在美國所有貿易夥伴都受到衝擊的情況下,這場混亂似乎毫無秩序,眼前的複雜與混沌,沒有清晰的應對路徑。」

 

「不確定性將不斷螺旋上升,並引發保護主義的進一步興起。其後果將對全球數百萬計的人口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那些目前面臨美國高關稅的最脆弱國家。」

 

馮德萊恩:關稅無法解決問題 籲重返談判

 

馮德萊恩呼籲進行談判,表示歐盟將致力於降低貿易壁壘,而非升高壁壘。她表示,歐盟正準備進一步反制措施,以捍衛自身利益,並呼籲美方「從對抗走向協商」,否則歐盟將啟動下一輪行動。

 

馮德萊恩在演說中表示,她同意川普的看法,即有些國家正不公平地利用世界貿易的現行規則。然而,她也警告美國,「將關稅作為你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工具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她指出,歐盟支持改革全球貿易體系,使其更符合現實經濟的需要,但強調,不能單靠關稅達成此目標。他認為,美國若一味依賴關稅,無法真正解決當前的貿易紛爭。

 

在她發表這番談話之際,歐盟正對美國上個月宣布的關稅實施反制行動。歐盟表示,將對價值260億歐元(約28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這其中包括重新啟用先前在川普第一任期中實施但後來暫停的關稅,以及約180億歐元的新一輪措施。

 

這些關稅預計將於4月中旬左右生效。

 

馮德萊恩表示:「我們正在完成首輪反制方案,回應美國對鋼鐵加徵的關稅;同時也在準備下一波反制行動,以在談判破裂的情況下,保護我們的利益與企業。」

 

她補充道:「我們也將密切關注這些關稅可能產生的間接效應,因為我們無法承擔全球產能過剩的後果,也不會接受傾銷行為破壞我們的市場。」

 

根據數據,歐盟在2023年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為1,566億歐元,但在服務貿易上則出現1,086億歐元的逆差。

 

 責任編輯:李沐恩

 

川普對等關稅下 美對華關稅升至54%

川普對等關稅下 美對華關稅升至54%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白宮週三(4月2日)表示,對中國徵收的新關稅將加到現有20%關稅上,這意味著對北京的實際關稅稅率為54%。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也證實了這一點。

 

他表示,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都將面臨34%新關稅,這是白宮根據北京目前對美國出口徵收關稅計算得出的稅率,然後再加上川普(特朗普)政府在幾週前宣布對中國徵收的20%芬太尼關稅稅率。

 

白宮頒布對等關稅行政令

 

白宮說,週三公布的對等關稅是額外關稅,除了特定條款例外,並不取代其它現行關稅、費用或稅收。

 

白宮特別指出之前的對華關稅政策會繼續執行。行政令說,總統於2025年4月2日頒布了對中國商品行政命令(《進一步修訂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成阿片類藥物供應鏈的關稅,適用於低價值進口產品》),涉及商品之前的關稅稅率仍保留。

 

白宮補充說,為降低轉運和逃稅風險,本行政令或任何後續命令對中國貨物徵收的所有關稅稅率,同等適用於香港和澳門的貨物。

 

美財長:各國可能還有空間討論

 

貝森特補充說,各國可能還有空間與川普政府討論加徵關稅問題,但目前總統很可能會保持關稅現狀。

 

「這將取決於川普總統想做什麼。我認為他的想法可能是讓事情平息一段時間。」貝森特說。

 

「我確信肯定會有很多(領導人)電話。我只是不知道是否會進行談判。」他補充說。

 

川普點名習近平:中共大大利用美國

 

川普在宣布大幅提高對四十多個國家的關稅時,他表示,自己對所有貿易夥伴沒有惡意,但美國必須停止數十年來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他以共產中國為例。他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中國。「但他們卻大大利用了我們……我說,嘿,如果你們能逃脫懲罰,那走著瞧。」川普似乎暗示,將對中國商品祭出難以逃脫的高關稅。

 

過去幾十年,自由貿易的信念得到了美國兩黨的支持,美國公司希望在海外搭建廉價高效的供應鏈。

 

在美國幫助下,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獲得了更多進入全球市場的機會,儘管批評者認為北京違反自由貿易規則的文字和精神,例如補貼國內產業以及強迫在華的外國公司轉讓技術。

 

還有研究人員發現,來自中國的貿易導致美國製造商面臨進口激增的局面,導致美國就業率下降。此外,美中貿易赤字迅速攀升到每年超過5,000億美元。

 

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他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對價值約3,8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利用關稅重振美國工業,並對抗北京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拜登政府維持了這些關稅,並在2024年對額外的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了更多關稅。

 

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外國商品來源。大型零售商嚴重依賴中國進行低成本採購——週三盤後交易中,它們的股價下跌。

 

到截稿前,中共當局尚未對美國最新關稅作出回應。

 

 責任編輯:林妍

 

神祕暗能量在演化?新發現或顛覆人類認知

神祕暗能量在演化?新發現或顛覆人類認知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最新觀測數據顯示,占宇宙能量七成的暗能量可能正在演化甚至減弱,這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未來的認知。

 

「暗能量」被認為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力量,但其本質至今仍不明。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教授伊沙克-布沙奇(Mustapha Ishak-Boushaki)表示,儘管暗能量主導宇宙能量結構,科學家對它仍知之甚少。

 

伊沙克-布沙奇參與的「暗能量光譜儀」(DESI)計劃已邁入第四年,能同步觀測5,000個星系光譜,預計到2026年將完成約5,000萬個星系與類星體的測量。最新公布的資料涵蓋近1,500萬個天體,顯示暗能量可能隨時間發生變化。

 

「暗能量的發現本身就是科學史上的重大驚奇,而這些新數據更是迄今最有力的證據,顯示它可能正在演化。」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溫伯格(David Weinberg)說。

 

DESI安裝於亞利桑那州奇特峰天文台,配備5,000條光纖「眼睛」,可回望宇宙110億年歷史,製作三維宇宙地圖。DESI也測量「重子聲波振盪」(BAO),這種物質分布規律如同一把宇宙量尺,可用來計算距離與膨脹速率。

 

將DESI數據與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與星系光線變形等觀測整合後,研究團隊發現暗能量可能在逐漸減弱。伊沙克-布沙奇指出,若此趨勢持續,宇宙膨脹可能減速甚至反轉為收縮,但這一過程將在數十億年後才可能發生。

 

「我研究宇宙加速已有25年,如果證據繼續累積,這將對宇宙學與整個物理學帶來深遠影響。」他說。

 

如果暗能量始終不變,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能會永遠膨脹下去,並逐漸邁向寒冷、孤寂與靜止。

 

雖然目前仍無法斷定暗能量正在減弱,但未來幾年內可能迎來關鍵突破。DESI的成果也將有助於理解星系、黑洞與暗物質的演化。暗物質雖尚未被直接偵測,卻被認為占宇宙物質總量的85%。

 

除了DESI,其它大型觀測計劃也將加入探索,包括2023年發射的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Euclid)與預計2027年升空的南希‧葛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

 

NASA天文學家羅德斯(Jason Rhodes)指出,「DESI與其它觀測結果都指出,我們或許需要一個更複雜的暗能量理論,甚至可能涉及尚未發現的物理機制。」他說,「這將是宇宙學上的重大突破。」

 

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造價約15億美元,配備近1.2米主鏡與兩套儀器:6億像素可見光相機與6,400萬像素紅外光譜儀,視野約為滿月的兩倍。該任務預計耗時六年,將完成全天地圖並產出高達70,000TB的數據,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前所未有的資訊量。

 

(本文參考了CNN報導)

 

 責任編輯:葉紫微

 

日語測試洩題 知情人曝中國考場作弊方式

日語測試洩題 知情人曝中國考場作弊方式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呈工、寧芯採訪報導)去年12月舉辦的日本語能力考試,因中國考場洩漏答案,導致多國考生的N2級別成績無法被認證。該項考試時常發生舞弊,據知情人披露,在中國有一種運作方式,花4萬元「保過」。在日本,也有中國人從事相關不法業務。

 

據日媒3月28日報導,在2024年12月1日舉行的日本語能力考試(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簡稱JLPT)中,由於中國考場出現問題,導致一些國家的很多考生成績無法被認定。日本外務省官員披露了這一消息。

 

由日本政府主辦的JLPT,是面向全球的日語水平考試,是外國人取得日本居留資格、就學、就業等的必要條件。

 

負責海外考試管理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解釋說,「從統計學角度看,考生的相同答案非常不自然地集中出現」。這是因為,中國考場的考試比其它國家提前進行,其答案被洩漏到社交媒體所致。但是,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卻無法將其認定為舞弊行為。

 

日本外務省今年1月向國際交流基金發出指示,要求今後杜絕此類事件發生。隨著報考JLPT人數的不斷增加,該項考試的重要性也日漸明顯,而考試的管理方式很可能因此將會受到嚴格審查。

 

出現問題的是2級(N2)考試,中國考場的考試時間為北京時間9:00至11:45,而日本考場該級別的考試為東京時間12:30至14:30。北京與東京的時差為1小時,即中國考場比日本考場提前2個半小時開考。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認為,由於中國考場的N2提前進行,導致答案被洩露至社交媒體。但洩漏的具體情況等不得而知。

 

N2是大學入學要求的基本日語水平,此次參加考試的考生約23萬人。受其影響,導致日本及其它多個國家的考生無法被認定成績。

 

該項考試的組織方也證實,考試過程中,有考生利用智慧手錶、智慧眼鏡和其它具有照相功能的設備,將試題洩露到社交網路。

 

另據日媒FRIDAY披露,曾有中國人幫助考生作弊,稱只要付30萬日元,保證考試通過。網絡對話截圖顯示,具體的操作方式是在考試過程中,協助作弊者「通過iwatch手錶傳送答案」,攜帶iwatch的考生則「在考場上直接寫就行」。在日本任何考場都可以,主要針對在日本的中國考生。

 

JLPT考場監考教師發卷子等照片,也曾被傳到網上。據說是使用隱藏在橡皮中的微型相機等拍攝的。

 

FRIDAY的報導引用一名在東京參加了N1考試的中國女子的話說,考場自始至終都沒有檢查攜帶物品,只說讓把手機等電源關掉,但關不關就因人而異了。

 

現在,約有84萬中國人住在日本,日語能力對外國人獲得永久居留權、國際就業等是都最重要的資格。

 

截至2023年8月,在日本的「高端人才」有1萬5千多人,其中65%是中國人。媒體質疑:日本所接受的「高端人才」是否是「真貨」?並呼籲日本相關部門嚴查。

 

知情人士:交4萬元考試「保過」

 

在日本可以通過iwatch等傳送答案,而在中國大陸的作弊手法則技高一籌,只要交4萬元人民幣,考試過程中不需要任何外來「幫助」,隨便答題就能考試「保過」。

 

大紀元記者採訪了一位中國大陸的知情人士唐銘(化名)。他沒有說明他自己是否利用過這個渠道,但他披露了相關內幕。

 

唐銘說,現在中國國內的確存在「花錢保過」渠道,在相關群組中基本都是公開的。JLPT最高級別的N1「保過」價格是4萬人民幣,N2「保過」價格是3萬。

 

至於「保過」的方法,唐銘表示,可能會有多種方法,如通過耳機現場傳送答案等,但他知道的「保過」方式不是這種比較低級、具有一定風險的過時做法。

 

他介紹說,報了名,掮客會在後台幫助運作。交完錢後,他們會安排考生在指定的考場考試。在考場上考生也不必打小抄,也沒有人告訴他們答案等,就是正常答題,答對答錯都沒關係。

 

他說,他自己的確不知道具體是如何運作的,那些人也不告訴,只說「保過」。唐銘自己也很擔心隨便答題是否能過,但承攬業務的人士打包票,通不過就退款。「雖然4萬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一些人認為還是值得的。」他說。

 

JLPT答題採用答題卡(用鉛筆塗黑),考試完畢,各考場將考生的答題卡送到日本評分。評分一般用讀卡機讀取數據,輸入系統,另加人工確認。

 

關於指定考場的地區,唐銘說不固定,有時在上海,有時在東北、北京、江浙等地。

 

唐銘表示,利用這個方法的考生,不局限在中國大陸,也有海外的,其中就包括在日本的中國人。他們必須回到中國,進入被指定的考場考試。

 

「以前這種操作的價格是1萬元,現在漲到了4萬。對此,從事操作的人說,原因是『大領導』那邊也在漲價。他所說的『大領導』到底大到什麼級別,不得而知。」他說。

 

中國的JLPT由中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負責,在北京、上海、長春、大連等43個城市設有考場。

 

日語能力考試的實用價值

 

JLPT成績不僅標誌考生的日語水平,更關係到考生的自身利益,具有很多實用價值。

 

對日語非母語的人來說,要想作為公費留學生進入日本國立大學,必須獲得N1證書;一般大學(包括專門學校)入學要求外國留學生必須有N2的等級證書。

 

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正在實施一項「高端人才」積分制度,根據學歷、職業、年收入、研究業績等累計獲得70分以上者,被認定為高端外國人才,並在出入境管理方面給予各種特殊待遇。其中,獲得N1者可獲得15分。

 

外國人在日本企業就業時,雖因企業要求不同而各有所異,但通常要看入職者日語能力,考取N1者自然被認為具有較高的語言能力。尤其在日本參加日本國家醫師資格考試,或在醫療行業就業,必須持有N1合格證書。一般企業要求入職者具有N2證書,或具相當水平。

 

此外,作為技能實習生(如看護)在日本實習,第一年要求N4,第二年則必須獲得N3合格證書。

 

日本能力考試在世界92個國家(包括日本)和地區實施,每年7月與12月舉辦兩次考試,2023年參加考試者約126萬人。考試分為5個等級,最高水平為1級(N1),最低水平為5級(N5),多為4選1或3選1的選擇題。考試結束後,考生可將試題自行帶走。

 

2023年,中國參加JLPT的考生人數為26.9萬,占全球總人數的32.4%。

 

 責任編輯:連書華

 

川普宣布全球對等關稅 各國反應不一

川普宣布全球對等關稅 各國反應不一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於週三(4月2日)宣布,將對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徵收10%基礎關稅,並針對部分主要貿易夥伴加徵更高稅率。此舉迅速引發全球政要與各國政府的強烈關注,多國政府作出回應,國際社會對新一輪貿易戰的擔憂迅速升溫。

 

根據白宮發布的簡報,川普此次提出的「10%全球對等關稅」政策,暫時不適用於美國的兩大貿易夥伴──加拿大與墨西哥。不過,先前基於邊境安全與打擊芬太尼走私的考量,對這兩國部分商品所施加的最高達25%關稅措施仍將持續執行,未見鬆動跡象。

 

以下是各國高層官員與政府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回應: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

 

「(川普)保留了我們加美關係中若干重要元素,尤其是雙邊的商業關係。但針對芬太尼的關稅依然存在,鋼鐵與鋁的關稅也同樣未取消。」

 

「我們將以反制措施對抗這些關稅,我們將保護加拿大工人,並打造七國集團(G7)中最強大的經濟體。」

 

巴西外交部

 

「巴西政府對美國政府今日(4月2日)決定對所有巴西出口商品加徵最高10%的額外關稅一事,表示遺憾。」

 

「巴西政府正評估所有可能的行動,以確保雙邊貿易的對等,包括訴諸世界貿易組織,以捍衛正當的國家利益。」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毫無邏輯,且違背了我們兩國夥伴關係的基礎。這不是一個朋友應有的舉動。今天的決定將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並推高美國家庭的生活成本。」

 

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Han Duck-soo)

 

「既然全球貿易戰已成現實,政府必須傾全力應對這場貿易危機。」

 

新西蘭貿易部長托德‧麥克萊(Todd McClay)

 

「自由流動的貿易最符合新西蘭的利益⋯⋯新西蘭與美國的雙邊關係依然穩固。我們將與美國政府對話以了解更多信息,並與我們的出口商溝通,以更清楚了解此項公告造成的影響。」

 

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Pedro Sánchez)

 

「西班牙將保護本國企業與工人,並將繼續致力於建設一個開放的世界。」

 

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

 

「我們不希望貿易壁壘日益增長,也不希望爆發貿易戰⋯⋯我們希望能與美國一同回到貿易與合作的道路上,讓我們兩國的人民可以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瑞士總統卡琳‧凱勒-祖特爾(Karin Keller-Sutter)

 

「(瑞士聯邦委員會)將迅速決定下一步措施。國家的長期經濟利益至關重要。遵守國際法與維護自由貿易仍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愛爾蘭總理米歇爾‧馬丁(Micheal Martin)

 

「美國今晚對整個歐盟進口商品加徵20%關稅的決定令人深感遺憾。我堅信,關稅對任何一方都無益。我的首要任務,以及政府的首要任務,是保護愛爾蘭的就業與經濟。」

 

意大利總理喬治婭‧梅洛尼(Giorgia Meloni)

 

「我們將竭盡所能與美國達成協議,目標是避免貿易戰,因為貿易戰將不可避免地削弱西方國家,讓其它全球勢力得利。」

 

歐洲議會最大黨派歐洲人民黨(EPP)主席曼弗雷德‧韋柏(Manfred Weber)

 

「致我們的美國朋友,今天不是『解放日』(liberation day),而是『怨懟日』(resentment day)。川普的關稅並不是為了捍衛公平貿易,而是出於恐懼的攻擊,傷害了大西洋兩岸的利益。歐洲團結一致,準備好捍衛自身利益,也願意展開公平、堅定的對話。」

 

哥倫比亞外交部長勞拉‧薩拉比亞(Laura Sarabia)

 

「我們正在審視這些措施,最重要的是為了保護本國產業與出口商。」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葉紫微

 

川普終結中港小包裹免稅 衝擊Shein和Temu

川普終結中港小包裹免稅 衝擊Shein和Temu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三(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新一輪關稅計劃,包括基準關稅、對等關稅和汽車關稅等。另外川普還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堵住包括Shein(希音)和拼多多(PDD Holdings)旗下Temu等中國電商此前利用的美國關稅漏洞。

 

週三,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5月2日起,永久終止對來自中國和香港、價值低於800美元小包裹的關稅豁免,即終止「小額豁免」(De minimis,小包裹免稅)。

 

白宮稱,如果這些小包裹不是通過國際郵政網絡進入美國,將繳納所有適用關稅。通過國際郵政網絡發送的800美元以下貨物,將「被徵收其價值30%的關稅,或每件25美元的關稅(2025年6月1日後增加到每件50美元)。

 

根據白宮的說法,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可能要求郵政包裹經過正式入境程序,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將被徵收所有適用的關稅、稅款和費用。

 

此外,根據川普簽署的關於對等關稅行政命令,一旦「建立足夠系統來全面、迅速處理和收取受影響進口商品的關稅收入」,那些針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其它國家,向美國進口商品的「小額豁免」也將被取消。不過,這項關稅豁免仍適用於旅行期間攜帶的合格物品和禮物。

 

「小額豁免」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免稅進入美國,該政策幫助Shein和Temu等中國電商通過將產品直接從亞洲工廠運送到美國消費者手中,達到限制運輸成本並降低庫存。依賴從中國到美國交付貨物,或轉售中國商品的小品牌商家也使用這項政策。

 

川普政府、國會議員和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都反對這一貿易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違禁品通過低成本包裹進入美國。

 

白宮在關於取消針對中港包裹的「小額豁免」公告中表示:「川普總統的目標是中國託運人的欺騙性運輸行為,其中許多託運人將非法物質(包括合成阿片類藥物)藏在低價值包裹中,以利用最低豁免政策。」

 

今年早些時候,川普政府曾試圖取消「小額豁免」,但由於在機場需檢查的包裹堆積如山,令臨時徵收關稅存在困難,政府不得不推遲豁免,直到商務部和海關及邊境保護局能夠制定適當的檢查措施。

 

商務部隨即制定一項計劃,以「全面迅速地處理和收取關稅」。

 

白宮週三表示,商務部此後宣布,「已建立足夠的系統,來收取低價值國際貨物的關稅」。

 

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數據,2024財年,約有13.6億批使用「小額豁免」的貨物進入美國,高於四年前的6.37億批。

 

週三,川普還對中國商品加徵34%的對等關稅,使得從4月9日開始,中國進口美國商品面臨54%的關稅。

 

 責任編輯:葉紫微

 

田納西州立法 禁對赴陸移植器官提供醫保

田納西州立法 禁對赴陸移植器官提供醫保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Eva Fu撰文/王君宜編譯)美國田納西州日前正式通過一項新法,禁止州內醫療保險公司支付與中國相關的人體器官移植費用。該法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旨在防止北京獲取美國基因數據,並切斷與中共強摘器官行為的潛在聯繫。

 

新法名為「田納西基因安全與終止器官摘取法案」(Tennessee Genomic Security and End Organ Harvesting Act),已於早前獲州議會兩院一致通過,並於3月28日由州長比爾·李(Bill Lee)簽署。

 

法案規定,自生效日起,醫療保險公司不得有意資助在中國境內進行的器官移植手術及術後護理,亦不得支付涉及來自中國器官(無論出售或捐贈)的相關費用,對違規者將處以10萬美元罰款。

 

除醫療保險規範外,法案亦強化基因數據安全。自法案生效起180天內,州內醫療和研究機構若使用來自中國或其它被列為「敵對國家」的基因定序設備與軟件,必須予以更換。此外,基因數據不得儲存在美國境外。違者每次將處1萬美元罰款。

 

法案亦要求醫療及研究機構必須採取「合理的加密方式」及其它資安最佳保護措施,保護基因數據安全。未經州衛生主管書面批准,不得遠端存取非公開基因數據。若有機構違法使用個人基因資訊,病患或研究對象可要求賠償最高5,000美元。

 

此舉顯示美國各州及立法者對中共強摘器官行為的日益關注。總部位於倫敦的獨立審判機構「中國法庭」(China Tribunal)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共長期對包括法輪功修煉者在內的良心犯進行大規模非法摘取器官。

 

法輪功是以「真、善、忍」為原則的佛家修煉法門。據估計,截至1999年,修煉人數達七千萬至一億人。1999年起,法輪功遭中共殘酷迫害,包括任意拘捕、強迫勞動,酷刑、甚至活摘器官。

 

田納西州是繼德克薩斯州、猶他州與愛達荷州之後,全美第四個通過相關法律的州。在聯邦層級,國會正推動《制止強制器官摘取法案》(Stop Forced Organ Harvesting Act)、《法輪功保護法案》(Falun Gong Protection Act)與《禁止從中國購買器官移植法案》(Block Organ Transplant Purchases from China Act,簡稱BLOCK法案),通過制裁與聯邦補償機制遏止中共人權侵害行徑。

 

《BLOCK法案》提案人、美國佛羅里達州聯邦眾議員尼爾·鄧恩(Neal Dunn)告訴《大紀元時報》,這類議題應由聯邦層級主導,「但在聯邦政府採取行動之前,各州先行並不罕見,甚至往往扮演推動者角色。」

 

他對田納西州的舉措表示讚賞,並指出「這是一個嚴峻到幾乎沒人願意討論的問題,這是很艱難的事,但總得有人去做。」

 

原文「Tennessee Enacts Law to Stop Health Coverage for China-Linked Organ Transplant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李沐恩

 

美參院通過決議案 阻川普對加拿大徵收關稅

美參院通過決議案 阻川普對加拿大徵收關稅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綜合報導)美國參議院週三(4月2日)通過了一項決議案,該決議要求取消總統川普(特朗普)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的決定。四名共和黨參議員與民主黨參議員一起投了贊成票。

 

週三,參議院以51比48的投票結果否決了川普今年1月22日採取的一項舉措,即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此作為他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的依據。

 

在參議院舉行投票的幾小時前,川普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並對來自歐盟、中國、越南和日本的進口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

 

四名共和黨參議員與民主黨人一起投票支持這項決議案,這四名共和黨人是肯塔基州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緬因州參議員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阿拉斯加州參議員麗莎‧穆爾科斯基(Lisa Murkowski)和肯塔基州參議員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

 

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Tim Kaine)是這項決議案的主要發起人,他在辯論中指出,川普在他第一個總統任期內談判達成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議「具有爭端解決機制,這使得徵收關稅沒有必要」。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John Thune)週三下午在參議院的辯論中表示,對加拿大徵收關稅是推動加拿大當局打擊跨越美加邊境走私毒品的必要籌碼,並敦促共和黨同事投票否決該決議。他認為,需要「積極應對」美國面臨的芬太尼危機。

 

民主黨人則表示,該決議旨在要求川普停止升級與加拿大的貿易戰,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他們稱,川普對加拿大徵收的關稅將影響全美約650萬個就業崗位。

 

四名投票支持該決議案的共和黨參議員認為,對加拿大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將會損害他們所在州的利益,並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和普通美國人的生活。肯塔基州的保羅是這項決議案的共同發起人。

 

儘管參議院通過了這項決議案,但它不會有機會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因為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已經採取行動,阻止眾議院對類似的提案進行全院表決。

 

 責任編輯:葉紫微

 

川普關稅衝擊亞洲市場 股市貨幣雙雙承壓

川普關稅衝擊亞洲市場 股市貨幣雙雙承壓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特朗普)宣布對全球進口商品加徵「對等關稅」後,週四(4月3日)亞洲股市與匯市隨之下挫,美股期貨也同步走低。

 

一些分析師表示,本次亞洲國家面臨的關稅規模,比市場預期更大,可能對地區經濟增長造成衝擊。

 

週四早盤,泰銖與人民幣均下跌約0.7%;對經濟增長高度敏感的澳元與新西蘭元也下跌約1%。澳洲與新西蘭的債券價格上揚,顯示投資人轉向避險資產。

 

AT Global Markets首席分析師尼克‧特維達爾(Nick Twidale)說:「這次的關稅強度比多數人預期的更強硬一些。日本與大多數亞洲國家都受到衝擊——我認為亞洲今天的股市將遭到重挫,貨幣也將普遍走弱,雖然日圓可能因避險需求而走強。」

 

他認為,投資人會將資金轉到防禦型類股,這些股票的跌幅可能較小,但整體而言對股票持看跌態度。

 

在川普宣布對日本加徵24%的「對等關稅」後,東京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一度下跌超過4%,隨後跌幅略有收斂,現報34,803.36點,下跌2.6%。

 

韓國被徵收25%的關稅,其基準股指Kospi指數下跌1.5%,報2,468.97點。

 

香港恆生指數下跌1.4%,至22,887.03點;上證綜合指數下跌0.1%,至3,346.72點。

 

IG的分析師葉俊榮(Yeap Junrong)在評論中指出,此項宣布是一項「重大衝擊」。

 

他表示:「尤其是中國,再額外被徵收34%的關稅,若加上既有措施,其關稅總負擔將達到64%。」

 

富國銀行(Wells Fargo)紐約策略師阿魯普‧查特吉(Aroop Chatterjee)表示:「在我看來,歐洲與亞洲的關稅數字都比預期高出許多。」

 

他指出,亞洲貨幣將面臨拋售壓力,因為「在加拿大與墨西哥之後,亞洲始終是這波政策中影響最深的地區」。

 

澳洲S&P/ASX 200指數下跌1.3%,至7,830.30點。在美股期貨方面,標普500期貨下跌3%,道瓊工業指數期貨下跌2%,預示週四美股開盤後可能出現進一步的損失。

 

在週三宣布對等關稅前,美股經歷又一日劇烈波動。

 

標普500指數盤中曾一度下跌1.1%,又轉而上漲1.1%,最終漲幅適度收斂,收盤上漲0.7%,報5,670.97點。本週以來,美股多次出現早盤大跌、收盤反彈的走勢。

 

道瓊工業指數收盤上漲0.6%,收報42,225.3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0.9%,至17,601.05點。

 

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公司(Tesla)股價在一日內也劇烈波動,先因交車數據不佳一度下跌超過6%,但最終收漲5.3%。該公司第一季電動車交付量低於去年同期,導致市場反應激烈。

 

與此同時,航空股則出現反彈,收復了近期因關稅擔憂而減少客戶飛行次數的跌幅。美聯航(United Airlines)股價上漲4.6%。

 

在美股收盤後,川普宣布對所有國家進口商品徵收10%基礎關稅,並對數十個對美國存在貿易順差的國家加徵更高的關稅。他在白宮發表談話時舉起圖表,說明美國將對來自中國的進口課徵34%關稅、對歐盟商品課徵20%、對台灣商品課徵32%。

 

近期金融市場普遍震盪,主要源於對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他表示,關稅旨在重建全球貿易公平性,並將製造業工作職位從海外帶回美國。不過,一些國家揚言要反制川普關稅,推升了貿易戰可能加劇的擔憂。

 

債券市場方面,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劇烈波動,反映股市不穩定情緒。

 

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從週二晚間的4.17%下滑至4.11%,年初為約4.80%,隨後又回升至4.18%。

 

美國公債收益率上升,可能代表市場對經濟或通脹前景預期提升。

 

 責任編輯:葉紫微

 

台國防部:中共軍演90機艦船台海周邊活動

台國防部:中共軍演90機艦船台海周邊活動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針對中共對台軍演,中華民國國防部表示,自2日上午6時至今天(3日)上午6時,偵獲共機59架次,其中31架次及共艦23艘,共偵獲82共機艦、公務船8艘,共計90機艦船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軍嚴密監控與應處。

 

中共於1日、2日連續兩天在台灣周邊軍演。中共東部戰區2日稱在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

 

中共在台灣周邊組織大規模聯合軍演,引發各國譴責。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譴責中共行為咄咄逼人,加劇緊張局勢,並重申美國致力於對台灣的持久承諾。

 

中華民國國防部今天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自2日上午6時至今天上午6時,偵獲共機59架次(其中31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中部、西南及東部空域)及共艦23艘、公務船8艘,共計90機艦船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公布的共軍進入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2日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2時5分,在北部空域偵獲中共2架次主戰機;上午6時10分至晚間6時50分,在台灣海峽區域偵獲中共30架次主戰機,其中18架次逾越中線。

 

此外,國軍於2日下午2時20分至晚間8時10分,在西南空域偵獲中共5架次主、輔戰機;下午2時25分至下午5時20分,在東南空域偵獲中共6架次主戰機;上午8時至下午5時15分,在東南外海偵獲中共主戰機及直升機共16架次。

 

 責任編輯:葉紫微

 

川普25%關稅覆蓋4600億美元進口車及零部件

川普25%關稅覆蓋4600億美元進口車及零部件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三(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將從美國東部時間週三午夜(12:01)起,對所有外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關稅,以解決影響美國「工業基礎」並危及國家安全的問題。

 

根據路透社對美國聯邦公報公告中關稅代碼的分析,25%汽車關稅每年將覆蓋價值超過4,600億美元的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

 

週三發布的汽車關稅公告更新了近150個汽車零部件類別,這些類別將從5月3日開始徵收關稅,即週四凌晨啟動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一個月後。

 

這份需要徵收關稅的汽車零部件清單包括發動機、變速箱、鋰離子電池,還有其它主要部件的關稅代碼,以及輪胎、減震器、火花塞線和剎車軟管等較便宜的零部件。

 

值得注意的是,該清單還包括汽車電腦,且隸屬於四位數電腦關稅代碼下,該四位數關稅代碼包括所有電腦產品,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和磁盤驅動器。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該類別在2024年的進口額為1,385億美元。

 

不包括電腦這一類別,美國汽車和零部件進口總額為4,596億美元。但汽車電腦是每輛現代汽車和卡車(包括電動汽車)必不可少的部件,價值目前尚不清楚,因為汽車電腦沒有單獨的關稅代碼。

 

川普週三還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0%基準關稅,之前,以及對數十國家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旨在抵消非關稅貿易壁壘。

 

川普政府高級官員表示,受第232條國家安全關稅影響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不會被徵收單獨的基準關稅或對等關稅。換句話說,汽車關稅不會疊加在4月5日開始的新對等關稅之上。

 

白宮指示商務部在90天內建立流程,讓國內生產商可以要求針對其它進口零部件徵收關稅,關稅清單中可能會添加更多零部件。

 

通知稱,對於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原產地規則的車輛,進口商只需對訂單中非美國部件支付25%關稅。

 

週三宣布的關稅政策將對來自所有國家的所有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但符合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之間USMCA自由貿易協定的商品除外(不合規商品將繼續徵收25%的芬太尼關稅)。其它國家商品的進口商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凌晨12:01開始支付基本關稅10%。

 

大約60個國家/地區將被徵收相當於其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稅率一半的對等關稅。據一位白宮高級官員稱,這些對等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凌晨12:01生效。

 

 責任編輯:葉紫微

 

清明節代客掃墓走紅 25歲女生每日鞠躬百次

清明節代客掃墓走紅 25歲女生每日鞠躬百次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中國大陸清明節將至,也是代客掃墓人最忙碌的時間。近日,一則「00後女生回應大學畢業成職業掃墓人,每天鞠躬上百次月入四千」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身著黑西裝套裝的年輕女孩在墓園擦拭墓碑、鞠躬獻花。

 

《北京青年報》報導,4月2日採訪到多位提供「代客祭掃」服務的從業者。有陵園的「00後」禮儀人員,也有「00後」殯葬店老闆等。

 

「00後」禮儀人員可可(化名)所在的陵園可提供免費代祭掃服務,但鮮花和祭品需收費。在清明前後,她每天要代祭掃十幾名逝者,一天鞠躬上百次,而20歲的殯葬店店主毛老闆從清明前15天就開始接到代祭掃訂單,收費主要按距離計算,祭拜用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

 

可可今年25歲,大學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2023年畢業後做過文旅策劃工作。2024年10月,可可來到洛陽鳳凰山生態紀念園,成為一名禮儀人員,負責「代親祭掃」等工作。

 

可可說,入職後她發現,這份工作收入每個月到手四千元。

 

可可所在的代客祭掃團隊共6名工作人員,都是年齡在25歲上下的年輕人。他們的日常工作除了代親屬給逝者祭掃,也會安排、主持安葬儀式,帶領家屬到園區去諮詢墓地、參觀園區等。

 

可可坦言,家人和朋友最初也對她的工作有擔憂,認為或影響可可的婚嫁。不過,可可本人不會怕會嫁不出去。

 

可可的同事周靖堯是2002年出生的洛陽人,此前學的是編導專業,目前也是代客祭掃團隊的一員。

 

對於代親祭掃服務,不同網友有不同看法,有人覺得祭掃應親力親為才有意義,有人覺得這種服務確實滿足了一些人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許多離家在外的年輕人無法親自回鄉掃墓,導致代客掃墓行業逐漸在中國多地興盛興起。在社交平台,除了洛陽、唐山外,北京、武漢、大連、廈門等地,近日都有人發布提供代客祭掃服務的帖子,收費從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發布者多為從事殯葬行業的人,年輕人居多。

 

河北唐山20歲的毛老闆經營殯葬店,至今已有兩年時間。毛老闆說,他的團隊目前有十多人,也提供墓地祭掃、祭品擺放等服務。「我們的客戶主要是一些身在外地,無法親自前來祭掃逝者的家屬。」

 

毛老闆表示,他從事殯葬行業也遭到過不少質疑,有些親戚覺得他年紀小,幹不好這一行。但他沒有放棄。雖然目前店裡的收入不算可觀,但他還是願意從事這一行。

 

責任編輯:方曉

 

胡耀邦之子胡德華去世 悼念文章遭中共審查

胡耀邦之子胡德華去世 悼念文章遭中共審查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之子胡德華近日去世。他被認為是中共「太子黨」(又稱「紅二代」)中罕見的敢講真話的自由派人士,他的去世再次觸動中共敏感神經,對悼念胡德華、懷念胡耀邦的文章進行新一輪審查。

 

3月30日,77歲的胡德華在北京病逝。胡德華是胡耀邦的三子、知名「太子黨」。

 

胡德華與李銳、杜導正等中共黨內民主派關係密切,經常對中共體制提出批評。

 

2016年,他出任以反思中共歷史、呼籲改革開放著名的《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但不到三個月,該雜誌遭到中共當局徹底整治,他和其他高層編輯均被撤換。當年7月26日,胡德華在該雜誌編輯部門口痛斥當局派人侵占編輯部,現場視頻至今仍在網路流傳。

 

德國之聲4月2日引述網絡訊息報導,大量悼念胡德華、懷念胡耀邦的帖子和文章均遭到刪除。

 

胡德華長期呼籲中共的政治改革和新聞自由。這在中共「太子黨」中極為罕見。

 

他的父親胡耀邦在1987年1月被中共元老鄧小平、薄一波等人以「資產階級自由化」逼下台。於1989年4月15日突發心肌梗塞去世。他去世後,引發北京各大學學生悼念,進而發展到學生呼籲自由、民主、反官僚、反腐敗等的政治訴求,最終導致震驚中外的六四流血事件。

 

從此胡耀邦的名字成為中共的敏感詞。每年他和「六四」罹難者的祭日,相關內容都是大陸網路審查的重點監控對象。

 

報導說,胡德華被視為傳承了其父思想和風骨,多年來不避談「六四」鎮壓和胡耀邦的改革意願。2013年,為了紀念父親,胡德華徵集20多位作者的追憶,編輯了《我心中的耀邦》一書在中國大陸出版。

 

胡德華多次接受境外媒體採訪,認為中共已經錯過了改革的歷史窗口期,「下一個窗口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他還公開批評中共政治體制日趨僵化,中共現行體制已將黨的利益凌駕於人民利益之上,並對習近平日益集權的統治模式提出警告。

 

2014年4月15日,胡德華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說:「要進行改革的話,就要限制公權力,很多黑箱操作就很難進行了,比如黨中央也說要『公示幹部財產』,這在全世界都是這麼做的,但公示財產就遭到了幾乎所有幹部的抵制,他們抵制的是什麼,就是政治改革。」

 

胡德華去世的消息公開後,港媒《明報》4月1日報導,自2012年底的中共十八大之後,胡德華屢屢對時局發言,成為「紅二代」中知名的敢言者。他於2013年4月《炎黃春秋》雜誌社的一次聚會上,對中共最高領導人作出嚴肅批評。當時,他質疑中共會否將繼續改革開放,又嘲諷領導人讀書不多。

 

有北京知情人士曾表示,胡德華的發言讓當局惱火,並派人對其傳達「不可妄議中央」的要求。

 

2016年,胡德華的名字出現在曝光各國權貴海外隱藏資產的「巴拿馬文件」中,被指擁有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海外公司。他後來承認了這一事實。

 

「巴拿馬文件」公布9名中共前任和現任的高級領導人的家屬或關聯人士擁有離岸公司,其中包括習近平的姐夫鄧家貴。中共當局封殺了相關消息。胡德華是9人中唯一公開承認其所指屬實的當事人。他稱自己用中國護照「堂堂正正註冊」,但「沒有資產,沒有經營」。

 

 責任編輯:方曉

 

愛改變心靈 超越世俗的療癒之力

愛改變心靈 超越世俗的療癒之力

文/Makai Allbert 編譯/柳嵊濤

從治癒傷口到緩解心痛,科學研究揭示了愛的非凡醫療潛力。(《大紀元時報》,Shutterstock)
 
 

伊本‧亞歷山大博士(Dr. Eben Alexander)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他的大腦因細菌性腦膜炎的侵襲陷入深度昏迷。而他的生存機率僅為2%。

 

接下來的七天裡,他的大腦沒有呈現任何活動。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位杜克大學醫學博士、哈佛受訓的神經外科醫生不會再醒過來了。然而,他不僅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還從昏迷中醒來,並帶回了一個改變他人生且挑戰科學解釋的故事。

 

在昏迷期間,他感覺自己離開了身體,漂浮在一個充滿絢麗光彩的景象之上——醫學文獻中將這種現象稱為瀕死體驗(NDE),這一概念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介紹。

 

在這場瀕死經歷中,他遇到了一位光輝耀眼的女性,她傳達了一個他永遠不會忘記的信息:「你被深深地愛著並且永遠被珍惜。你無需害怕,你在被充分關愛著。」

 

亞歷山大相信,他的生還不僅僅是幸運使然。他說,正是「愛」這股力量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然而,愛,這一常被認為是詩意或感性的情感,真的能掌控生命、健康乃至死亡嗎?

 

超越世俗的療癒之力

 

按照普遍標準來看,亞歷山大的生活堪稱理想。他是一位成功的神經外科醫生,在哈佛醫學院任教15年,發表了150多篇科學論文,並曾在多家知名機構任職。

 

然而,在光鮮的表面之下,一段無聲的故事悄然上演。他自出生便被送養,儘管養父母給予了他充滿愛的成長環境,但他內心始終隱隱存在一種被遺棄的痛楚。

 

「我潛意識裡一直認為,也許我根本不配存在——也許我不值得被愛,因為我的親生母親把我送走了」,他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說道。

 

他回憶,在瀕死體驗中,他感受到一種席捲全身的「無限的愛」——純粹的、無條件的、絕對的。這份愛治癒了他內心處最深的傷痕,並讓他領悟到:「愛是宇宙中終極的創造力量。」

 

他表示,與這份力量保持一致,可以帶來「完整與療癒」。

 

科學視角下的愛

 

儘管亞歷山大的經歷非同尋常,但它並非個例。科學正不斷深化對「愛」及其對身體影響的理解。

 

在《JAMA Psychiatry》發表的一項開創性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相互關愛、充滿溫情的伴侶相較那些經常爭吵、對彼此充滿敵意的伴侶,微型傷口癒合速度快了40%。

 

研究表明,充滿愛的交往關係所帶來的積極情緒會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也被稱為「休息與消化」系統,會有助於減少炎症並加速細胞修復。相比之下,充滿敵意的關係會抑制癒合能力達到60%,而這或許是由於壓力激素(如皮質醇)的水平升高所致。

 

在2005年的一項開創性實驗中,充滿溫情與親密互動的情侶相較容易爭吵或彼此充滿敵意的情侶,水泡傷口的癒合速度快了40%。(《大紀元時報》)

 

哈佛受訓的心臟病專家、整體療癒心臟中心的醫學主任辛西婭‧泰克博士(Dr. Cynthia Thaik)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愛通過釋放催產素(一種常被稱為「愉悅」或「愛」激素的神經肽)進而在生物化學層面上進行療癒。泰克表示,這種激素能夠減輕壓力並改善免疫功能。

 

愛能夠自然地減輕疼痛感。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將一組參與者暴露於中等程度的熱痛中,同時給他們看熱戀中的伴侶照片。與那些被展示熟人照片或被分配任務(如「想出儘可能多的無球運動」)用以分心的人群相比,這組參與者報告的疼痛明顯較低。

 

心靈的召喚

 

心臟被普遍視為愛的象徵,而恰如其分的是,愛對心臟本身也有著顯著影響。

 

一項針對10,000名男性的研究問道:「你的妻子是否愛你?」結果發現,回答「是」的男性,在相較情況下其心絞痛的發生率降低50%。即使是在具有高風險因素如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的男性中,這一降低依然存在。

 

參與研究的10,000名男性被問到一個問題:「你的妻子是否愛你?」結果發現,回答「是」的男性,心絞痛的發生率降低了50%。(《大紀元時報》)

 

「愛治癒心靈,激發和平、和諧與平靜,」泰克博士說道,她以整體的層面看待心臟健康。「為了維持一個平衡和健康的身體心臟,我們必須注意滋養我們的情感心臟。」

 

事實上,愛直接影響著心臟的運作。雪城大學法爾克學院公共衛生學教授布魯克斯‧甘普(Brooks Gump)的研究顯示,當人們與配偶或伴侶在一起時,他們的血壓會下降。有趣的是,即使這段關係並不特別幸福,血壓仍然會下降。

 

「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便是信任與安全感」,甘普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說道。他以及其他人的研究表明,當人們與激發舒適和安全感的人在一起時,便能夠放下戒備。這種警覺性的降低意味著,當壓力源出現時——比如門猛地關上、收到壞消息或發生不幸事件時,人們的反應不會那麼強烈。甘普表示,這種緩衝作用有助於改善免疫力並降低心臟病的發生率。

 

缺乏愛的狀態

 

愛能夠治癒,另一方面它的缺失會帶來情感上的痛苦,甚至是身體上的災難。

 

2005年,一組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醫生發表了一項有關一種叫做應激性心肌病的心臟病研究,這種病症也被稱為「心碎綜合症」——一個醫學界並不反對的暱稱。

 

應激性心肌病通常發生在經歷突發情緒壓力之後,主要影響65歲以上的女性。這種情緒壓力可能來源於親人的離世、關係的破裂或其它令人痛苦的事件。

 

研究顯示,這些「破碎的心」常常表現為左心室的擴大和膨脹。儘管這種病症可能導致不良後果,包括較高的死亡率,但通常在適當的護理下是可逆的,因為受影響的心肌仍然是活躍的,並且具備恢復能力。

 

面板A和B顯示,在「心碎綜合症」期間,心臟的部分區域停止收縮,但仍然保持活力。面板C確認這些區域的心肌健康且可以恢復。為做對比,面板D展示了心臟病發作所導致的心肌永久性損傷。(《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5年版權所有。)

 

婦產科醫生阮春榮(Truong Nguyen)表示,他認為愛應該是醫學實踐的核心。他說,「不去傷害」並不夠,醫療人員應像對待朋友或家人一樣,真正關心患者的健康。他告訴《大紀元時報》,在醫學中不難看到缺乏關懷的現象,因為醫療錯誤是迄今美國第三大死亡的原因。

 

表現出對患者的愛可以促進他們的安全感,並培養一種積極的心態,以幫助他們康復。

 

此外,許多現代治療方法也有著局限性,這時側重靈性或對神的信仰可能會有所幫助。他指出,這種「干預」沒有負面作用。

 

愛作為一種情感和干預並不一定要來自單一個體。許多人感受到一種更高及超凡的愛,通常與宗教體驗相關。貝勒大學的傑夫‧萊文(Jeff Levin)進行的一項研究考察了宗教之愛這一概念,定義為愛或被上帝所愛的感覺。研究結果表明,感知到神聖之愛與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愛的神祕一面

 

雖然愛對身體的影響,例如催產素的釋放與減輕疼痛已被科學認可,但愛本身依然有著神祕的一面。

 

人們常常經歷超感官事件,其中身體的感覺或情緒似乎能夠跨越距離與情感上親近,或是與他們所愛的人共享。

 

《未解現象粗略指南》(The Rough Guide to Unexplained Phenomena)一書的作者鮑勃‧里卡德(Bob Rickard)和約翰‧米切爾(John Michell)講述了休‧帕金斯(Hugh Perkins)的故事,他是一個年輕的男孩,養了一些鴿子作為寵物。在一次重病後,帕金斯被緊急送往105英里外的醫院進行手術。

 

當他躺在病床上康復時,大雪紛飛之中,他聽到窗戶上傳來輕輕的敲擊聲。護士打開窗戶後,一隻鴿子飛了進來,落在帕金斯的胸口。這正是他飼養的其中一隻鴿子,腳上的環帶上寫著「167」。這隻鴿子從未去過醫院,不可能知道帕金斯的所在位置。

 

約瑟夫‧H‧拉什(Joseph H. Rush)在《超心理學研究新方向:超心理學專著第4號》(New Directions in Parapsychological Research, Para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No. 4)中的案例文件同樣引人注目。其講述了一位母親在給遠在大學的女兒寫信時,突然感到右手出現劇烈的灼熱感。疼痛強烈到讓她不得不將筆放下。

 

不到一個小時後,她接到了一通電話,得知她的女兒在實驗室事故中遭到了化學灼傷——恰好是右手被灼傷。傷情的具體位置和發生的時間,使得這一事件很難被簡單地歸結為巧合。

 

這些經歷似乎遵循著一個模式:它們最常發生在擁有深厚情感紐帶的人之間,比如父母與孩子、兄弟姐妹、配偶、終生朋友,甚至是人與其寵物之間。此外,它們不受物理空間的限制。

 

醫生兼作家拉里‧多西(Dr. Larry Dossey)在2019年發表於《Explore》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這種現象與物理學家在量子糾纏中觀察到的情況相似。在量子糾纏中,粒子之間即使相隔遙遠的距離,仍然保持相互連接。當一顆粒子發生變化時,另一顆粒子會瞬間作出反應,就好像它們是同一系統中的一部分。

 

共振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的解釋。在物理學中,共振是指當兩個系統以相同的頻率振動時,它們會相互增強彼此的效應,譬如歌手的聲音如果與玻璃的振動頻率相匹配,就可能導致玻璃破碎。

 

這一原理不僅適用於物體。當兩個人彼此情感深刻相連時,他們的心緒和思想可能會產生類似的共振,從而相互強化並放大彼此的體驗。

 

使用旨在產生不可預測結果的隨機事件生成器(例如反覆拋硬幣)進行的實驗表明,情感紐帶可能會影響這些設備的運行。當情感緊密相連的伴侶共同專注於這些機器時,實驗結果會變得略微不那麼隨機。

 

這些觀點並不新穎。在不同的文化、宗教和傳統中,愛被視為一種超越個體並將人們聯繫在一起的統一力量。

 

亞歷山大在瀕死體驗中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他解釋說,他體驗到一種廣闊的相互連結,在這種潛在的現實中,分離只是幻覺。

 

「在愛的存在中,我明白我們本是一體的」,他說,「我們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分界——自我與他人、心靈與身體——都會消失。」

 

實踐中的愛

 

「愛確實是你最好的良藥」,泰克說。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其善加利用呢?

 

「我們必須從源頭開始——自己。」她說,自愛跟自我關懷是前進的第一步。

 

她建議以對待親密朋友的方式對待自己,容許自己犯錯,實踐自我寬恕,向自己展示你會給予他人的善意。當面對挫折時,抵制自責,因為自責與焦慮、抑鬱和羞恥感相關。與其問「我怎麼了?」,不如試著換個角度:「這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或者「我正在通過這個挑戰成長」。

 

使用一些肯定的話語,比如「我值得擁有」或「我在這個世界上是獨特且必要的」。配合感恩日記,每天寫下一件你欣賞自己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小小的行為將建立起一個堅韌、積極的自我形象。

 

(《大紀元時報》)

 

愛他人可以有意識地加以培養。《心理健康、宗教與文化》(Mental Health, Religion & Culture)期刊中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默默重複一些體現愛與耐心的短語,如「愛鄰如己」,便可以促進有愛心的情感。此外,無私的行為以及進行善舉也能增強我們從愛出發而非自我出發的能力,研究顯示。

 

亞歷山大表示,宇宙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我們可以與之契合。他建議一些簡單的做法,如走進大自然中,或僅僅給他人提供幫助,亦能促進愛的體驗。他特別推薦培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因為這種關係會映襯並促進愛的無條件特質。

 

作為一名提倡愛的醫生,多西指出,愛並不是一種由科學定義的情感。

 

他引用了著名精神病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關於愛本質的說法:「在我所有的醫學經歷以及我個人的生活中,我一次又一次地面對愛的謎團,卻始終無法說清它是什麼。」

 

「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我們所有的科學論文和思考永遠無法真正捕捉到愛」,多西說。「我們越是探索它,它的謎團就愈發加深。」◇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Love Changes the Heart—More Than Metaphorically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韓玉

 

坐骨神經痛如坐針氈?教你1招可急救

【健康養成記】

坐骨神經痛如坐針氈?教你1招可急救

講述 / 陳朝龍(中醫師) Amber Yang整理

長期的姿勢不良,可能導致腰椎滑脫,引起腰痛、坐骨神經痛(Shutterstock)
長期的姿勢不良,可能導致腰椎滑脫,引起腰痛、坐骨神經痛。(Shutterstock)
 
 

你有過坐骨神經痛的痛苦經歷嗎?從腰臀一直到腳部感到刺痛、麻木、虛弱無力,甚至有觸電、火燒般的強烈痛感,令人如坐針氈。坐骨神經痛是現代醫學的說法,中醫叫做腰腿痛,在中醫看來,有一招緩解急性疼痛的做法,還有9招進行自我復健操。

 

坐骨神經痛分4種 第3種最多見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症狀,疼痛的範圍非常廣泛,從腰臀一直到腳部。

 

坐骨神經痛影響很多人,但其發病率和患病率缺乏確切的數據。一般來說,估計有5%~10%的腰痛患者患有坐骨神經痛。已知的導致坐骨神經痛的個人和職業風險因素,包括年齡、身高、精神壓力、吸煙和接觸振動車輛等。

 

造成疼痛原因,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

 

1. 外傷型

 

因外力傷害,如車禍衝擊到脊椎,導致壓迫到坐骨神經。

 

2. 退化型

 

多發生在長者身上,隨著年紀增長,脊椎韌帶不強,造成骨髓空虛,脊椎間空隙越來越窄,也就是椎間孔狹小,壓迫到神經所造成的疼痛。

 

3. 虛損型

 

腰椎長期受到不正確壓力,如不正確的姿勢、骨盆前傾、久坐久站、穿高跟鞋、閃到腰等因素,讓脊椎受壓迫造成椎間盤突出,擠壓到神經。中醫稱此類造成筋出槽、骨錯縫的類型為跌撲損傷型。

 

4. 梨狀肌發炎

 

臀部梨狀肌如果發炎腫脹,也會壓迫到下方的坐骨神經,引發疼痛。

 

在中醫看來,許多疾病是由環境中的力量引起的。這些力量被稱為六大外邪,分為風、寒、暑、燥、濕、火。除了以上四種,中醫認為外邪侵襲,如長時間蹲坐在地上,或環境潮濕,也會產生疼痛,這叫做外感風寒濕邪的痺痛。

 

台灣中醫師陳朝龍表示,臨床上最常見的還是第3種,因姿勢不良所引發的虛損型坐骨神經痛。

 

五種原因引發坐骨神經痛。(健康養成記/大紀元)

 

緩解急性疼痛第1招:「躺」

 

急性疼痛快速緩解的最好方法就是「躺」。人體無論坐跟站,肌肉都必須要用力,發炎肌肉就無法獲得舒緩,臨床上發現,很多下背痛的真正原因是背肌僵硬,所以先躺下,讓背肌不再緊繃。「躺」同樣適用於胃痛及生理痛的緩解。

 

緩解急性疼痛第2招:9種下背舒緩操

 

第二步則針對緊繃的背部做舒緩及伸拉運動,以下總結9種放鬆下背的舒緩操,坐骨神經痛或下背痛的患者可以用這些方法進行自我復健。

 

1. 躺姿捲腹

 

仰躺在瑜珈墊上,雙手放身體兩側,掌心向下,雙手往地面下壓 ,利用核心的力量將雙腿直直抬起。

 

2.坐姿捲腹 

 

坐在瑜珈墊上,兩腳打直,讓臀肌用力,兩手放後腦勺,身體盡量往前彎,手往下壓,但頭往上揚阻抗手的下壓力。

 

3.單膝抱胸

 

仰躺在瑜珈墊上,彎曲一側膝蓋,雙手將其環抱至胸前,維持10秒鐘。結束後換另一側。

 

9種放鬆下背痛的舒緩操之1、2、3。(健康養成記/大紀元)

 

4.雙膝抱胸

 

仰躺在瑜珈墊上,將兩側膝蓋逐一抱至胸前,並抱著雙膝維持10秒鐘。

 

5.骨盆後傾

 

仰躺在瑜珈墊上,雙膝彎曲,雙腳掌平放於地面,讓骨盆後傾,盡量讓背部貼近地面,不留空隙。維持姿勢10秒鐘。

 

6.半仰臥起坐

 

仰躺在瑜珈墊上,保持骨盆後傾,兩手放後腦勺,將肩膀輕輕抬離地面,至肩胛骨下緣離地,停留約2秒後緩慢放下。

 

九種放鬆下背痛的舒緩操之4、5、6。(健康養成記/大紀元)
 
 7. 雙腿拉筋
 
坐在瑜珈墊上,雙腿併攏伸直,腳趾朝上。兩手放後腦勺,身體盡量往前彎,手往下壓。

 

8. 腿後肌群伸展

 

站立,左腳往前跨一步,膝蓋彎曲蹲下。右腳盡量向後延伸,維持10秒鐘,再換腳進行。

 

如果是梨狀肌發炎引起的疼痛,可以採用「4」字型伸展。

 

9.「4」字型伸展

 

仰躺在瑜珈墊上,左腳踝放右大腿上,手抱右大腿,維持12-15秒,再換腳進行。

 

九種放鬆下背痛的舒緩操之7、8、9。(健康養成記/大紀元)

 

此外,還有10個穴道可以幫助舒緩疼痛,分別是腰部的腎兪穴、大腸兪穴,臀部的秩邊穴、環跳穴、承扶穴,腳上的委中穴、委陽穴、承山穴, 還有風市穴、中瀆穴。在家中可以自己熱敷這些穴位。但是所有這些方法中,「躺」才是緩解急性疼痛的重點。

 

中醫認為,經絡是人體能量的通道,負責輸送氣和血到全身,它們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經絡上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點稱為穴位,通過針灸、推拿等刺激相應的穴位,就能夠治療相應的疾病。

 

4種食物不能吃 2種食物應多吃

 

坐骨神經痛也算是一種急性發炎,有4種食物不能吃:

 

● 冰涼食品

 

中醫認為「寒阻收引」,即冰涼物會讓肌肉更僵硬,無法放鬆;

 

● 甜品

 

● 油炸物

 

● 辛辣物

 

中醫認為這些東西會造成身體發炎,發炎時不適合食用。

 

油炸
油炸食物很香,但在身體發炎時不適合食用。(Shutterstock)

 

但身體發炎期間可以多補充這2種食物:

 

● 蛋白質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減少肌肉損失,緩解身體發炎及幫助身體恢復。

 

● 深色蔬菜

 

深綠色蔬菜是常見的主要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K、葉酸、葉綠素、各類植化素等,幫助身體抗發炎。@◇

 

責任編輯:陳真、李凡

 

組圖:東京櫻花盛開 各賞櫻勝地人潮如織

組圖:東京櫻花盛開 各賞櫻勝地人潮如織

【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雨霏綜合報導)每年的3月中旬到5月上旬,日本的國花櫻花都會以深淺不一的粉色花海將全國各地點綴得異常美麗,令遊客和當地居民大為傾心。2025年東京的櫻花季又如期而至,大批人潮陸續湧入首都知名的賞櫻景點,享受這難得的美麗瞬間。

 

繼上月24日宣布東京的櫻花(染井吉野櫻)已經綻放之後,日本氣象廳又於上週六(3月30日)宣布東京進入櫻花盛放期。一般而言,櫻花盛開期是指樹上80%的花朵綻放的時段。東京都中心地區的櫻花滿開多半在3月底。

 

由於整棵櫻樹的花期只有兩週左右,單朵花期更為短暫,大約只會維持一週左右,所以很多人近期都會設法前往東京賞花。

 

尤其是櫻花季開跑後的前幾天,東京著名賞櫻景點如「上野公園」、「千鳥淵」、「目黑川」等處,不論白天或夜晚都會擠滿人潮,人們或漫步在櫻花林裡,或席地而坐在櫻花樹下把酒當歌,有些民眾則乘上小船,愜意欣賞兩岸櫻花盛開的美景,到處一派春的氣息。

 

據日本民間氣象公司Weathernews預測,西日本許多地方本週將迎來櫻花盛開,北陸和東北地區也將陸續開花。北海道則預計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迎來開花。

 

目黑川

 

2025年4月2日,日本東京目黑川(Meguro River)沿岸盛開的櫻花。(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人們在日本東京目黑川畔賞櫻並拍照。(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人們在日本東京目黑川畔賞櫻並拍照。(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人們在日本東京目黑川畔賞櫻並拍照。(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人們在日本東京目黑川畔賞櫻並拍照。(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晚,日本東京目黑川(Meguro River)沿岸的櫻花樹被燈飾點亮。(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晚,日本東京目黑川(Meguro River)沿岸的櫻花樹被燈飾點亮,吸引大批民眾和遊客前來欣賞。(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晚,日本東京目黑川(Meguro River)沿岸的櫻花樹被燈飾點亮,吸引大批民眾和遊客前來欣賞。(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神田川

 

2025年3月31日,日本東京都神田川(Kanda river)沿岸盛開的櫻花。(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晚,日本東京都神田川(Kanda river)沿岸盛開的櫻花。(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隅田公園

 

2025年4月2日晚,東京淺草區著名旅遊景點隅田公園(Sumida Park)盛開的櫻花。(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4月2日晚,人們聚集在東京淺草區著名旅遊景點隅田公園(Sumida Park)盛開的櫻花下,背景為地標建築東京晴空塔。(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濱町公園

 

2025年4月2日,一名男子在東京都中央區的濱町公園(Hamacho Park)拍攝盛開的櫻花。(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千鳥淵

 

2025年3月31日,人們在日本東京千鳥淵(Chidorigafuchi)乘船欣賞櫻花。(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3月31日,人們在日本東京千鳥淵(Chidorigafuchi)乘船欣賞櫻花。(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3月31日,在東京櫻花盛開之際,一名女子在千鳥淵護城河畔拍美照。(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靖國神社

 

2025年3月31日,日本東京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內盛開的櫻花。(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3月31日,日本東京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入口處盛開的櫻花。(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3月31日,一名年輕女子在東京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拍攝櫻花。(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九段坂公園

 

2025年3月31日,在東京櫻花盛開之際,人們在九段坂公園(Kudanzaka Park)的櫻花樹下漫步。(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3月31日,人們在東京都中央區的九段坂公園(Kudanzaka Park)賞櫻並拍照。(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3月31日,東京都中央區九段坂公園(Kudanzaka Park)的櫻花盛開,一名女子為一群遊客拍照。(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