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溫妮、梁欣採訪報導)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Rock)董事長拉里‧芬克(Larry Fink)日前表示,俄烏將重塑世界經濟,結束過去30年來的全球化。而台灣經濟學家邱達生和旅美經濟學家程曉農分析,去全球化主要體現在俄羅斯。
貝萊德是全球規模最大資產管理集團、風險管理及顧問服務公司之一,該公司管理著十餘萬億美元資產。
貝萊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芬克在3月24日寫給股東的信中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結束過去30年所經歷的全球化,這場戰爭將重塑世界經濟,並使企業撤出全球供應鏈,進而推高通貨膨脹。
他說,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已經對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趨勢產生深遠影響,而俄烏戰爭將加劇這種影響,並以一種無法預測的方式影響未來數十年,而且這種影響不僅限於歐洲。
俄烏戰爭的影響迅速衝擊整個歐洲,打亂本已緊張的供應鏈,削弱市場信心,並推動原材料和能源價格飆升。
商業調查顯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洲3月份經濟復甦趨勢放緩,相比之下,美國商業活動有所回升。
標普全球調查顯示,供應瓶頸改善和招聘使得企業產量有所增加,但烏克蘭戰爭和中共疫情封鎖令供應鏈日益緊張。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3月24日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之前3.6%,下調至2.6%,並預計歐元區經濟增長僅為1.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將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3%下調至2.4%。
不過,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和旅美經濟學家程曉農均對大紀元表示,俄烏戰爭外溢效應有限,主要影響在於加劇通脹壓力,最受衝擊的還是發動戰爭的俄羅斯,真正出現「去全球化」的應該是俄羅斯。
分析:俄羅斯並非不可替代
邱達生告訴大紀元記者:「儘管俄羅斯是能源大國,但俄烏戰爭衝擊之後,我們發現俄羅斯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似乎沒有我們之前想像的那麼關鍵。從某種程度上講,它的產品其實是可以替代的。」
這一點得到北美投資策略專家Mike Sun的支持。Mike Sun曾在3月13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這個地球並不缺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等等,能源價格上漲是突發事件打亂供需平衡所造成的暫時性影響,只要中東地區增加石油產量,油價很快就會降下來。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3月26日在海灣官員出席的視頻會議上籲能源生產國增加產量,以防俄羅斯利用其石油和天然氣「敲詐」歐洲國家。
出席會議的卡塔爾能源部長、卡塔爾能源公司(QatarEnergy)首席執行官薩阿德‧卡比(Saad al-Kaabi)承諾,卡塔爾將支持歐洲和美國,即使卡塔爾能拿到更高的價格,也不會減少輸送給歐洲的能源份額。
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在布魯塞爾與歐盟領導人舉行峰會,據3月25日美歐最新協議,美國將在今年向歐盟額外提供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以幫助歐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
俄羅斯正在被「去全球化」
邱達生告訴大紀元,貝萊德董事長芬克所說的「結束過去30年的全球化」,應該是指俄羅斯,而不是全球,俄烏戰爭對其它國家的衝擊應該有限。
他解釋說,原物料價格上漲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第一是主要央行過度貨幣寬鬆和供給;第二是物流阻塞;第三是俄烏戰爭。前兩個因素都在逐漸改善和解決,預計最慢今年第四季度可以解決,而目前持續的影響是俄烏戰爭,這是導致通脹持續的一個新的因素。
關於俄烏戰爭,邱達生預計會很快結束,而不會發展成持久戰。他分析說,「以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和財政條件,加上全球主要先進國家對它實施的經濟制裁,俄羅斯已沒有充分經濟能力來支撐持久戰。」
旅美經濟學家程曉農同樣認為,俄烏戰爭的後果將使俄羅斯「去全球化」,並加劇全球通脹壓力,而全球範圍的去全球化不會很快發生。不過,他認為俄烏戰爭對歐洲的衝擊會很大,包括高達1000萬的烏克蘭難民。
據聯合國估計,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已有超過1000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為烏克蘭非戰爭地區和歐洲鄰國帶來巨大壓力。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承受因發動戰爭而引發的國際制裁後果,據信俄過去15年經濟成就將被摧毀。
國際金融協會(IIF)經濟學家預計,今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萎縮15%,明年將下降3%,並且俄羅斯經濟將長期承受人才流失和技術禁令所帶來的損失。
除了各國政府祭出制裁措施外,全球跨國公司及大財團也紛紛抵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據耶魯大學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統計,截至3月16日,全球已有超過450家公司撤出、縮減或暫停在俄羅斯的業務,所涉行業橫跨能源、汽車、金融、航空、礦業、重工業、資訊科技、商業諮詢、會計、物流、娛樂、酒店、零售等各個領域。
中歐大學(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歷史學家弗拉基米爾‧庫利科夫(Volodymyr Kulikov)告訴《華盛頓郵報》,「我們正目睹一個大型經濟體迅速、大規模地去全球化和孤立起來,這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責任編輯:連書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