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微軟在激烈的競爭中擊敗亞馬遜等對手,獲得美國國防部一份十年內價值高達100億美元的雲計算合同——「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雲」(Joint Enterprise Defense Infrastructure cloud – JEDI)。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The Army Futures Command-AFC)於2018年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技術中心附近成立,其任務是使美國陸軍實現現代化,加強軍方與民間科技界的合作,並啟動傳統的國防軍備採購方式以外的運作方法。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將放棄此前的規避風險的軍備採購習慣,以更快的速度將樣品送到士兵手中。在當前這個最新技術可能在幾個月內,而不是幾十年內就被超越的時代,這一舉措縮短了研發採購裝備的周期。 今年9月,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一份報告就此呼籲,應該採取「登月」式的行動。有國防分析人士在上週向眾議院軍事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呼籲說,用自由經濟市場的科技企業精神點燃美國技術創新的引擎,是戰勝來自中共的威脅的關鍵。
別無選擇
美國陸軍軍事學院(U.S.
Army War College)戰略研究所(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兼職研究教授羅伯特‧J‧邦克(Robert J.
Bunker)就此對《大紀元時報》表示:「相對於中共能夠掌控、利用眾多財富500強企業(其中許多企業直接屬於中國共產黨)的作法,美國國防部卻別無選擇,只能依靠自己的高科技公司的專業知識和研發能力。」 邦克表示:「採購國防裝備的周期要比商業產品的開發周期慢得多。」 他說:「這是20世紀由政府主導的官僚主義思維(老舊的等級和產業理念,信息流動和決策過程緩慢),與21世紀由企業家驅動的創新思維(網絡化和信息化思維,流動和反應過程更快)之間的對抗。」 邦克說,國防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落後於商業技術領域。比如,蘋果最新的年度研發預算為140億美元,應該可以輕鬆地省出10億美元給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用一用。 他說:「外國公司也是如此,比如華為公司2018年研發預算為150億美元,該公司是中共政權很信賴的代理人。」 邦克指出,最有可能取得成果的新技術包括雲網絡和存儲、大數據分析、基於量子的人工智能、生物特徵識別、5G蜂窩、自主系統和機器人等領域。 但同時,邦克也強調,加強與科技公司的合作並遠離傳統的國防承包商的做法,也有一定的缺點。 他說:「通常這些技術與軍事規格不符,尤其是還涉及到軍用設備的安全性、耐用性和保密性等問題。」「技術裝備事故可以導致人員傷亡,也可能遭到維護人員的破壞,敵對勢力也可以利用它,比如利用一個技術缺陷來將其控制,或者使整個軍事網絡陷入危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