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權威教孩子不管用?
時代在變,大環境在變,教養方式也必須與時俱進。權威式教養在上一輩的年代或許很管用,但對這一代的孩子卻無法產生效果。專家建議,與其處罰,不如善用自然後果來教孩子。
照片:Shutterstock
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本新書,指出父母在教養上的毀滅性錯誤。例如,心理學家及小兒科醫師李奧納德·塞克斯(Leonard Sax)警告,父母放棄教養主權,是當代小孩不受控制的主因。
「指示,不要詢問,不要談判。」這是塞克斯醫師在他2016年暢銷書《教養主權的崩壞》(暫譯,The Collapse of Parenting)中給父母的指導。在該書中,他指出失敗的教養是許多社會問題,包括兒童過胖及心理疾病的主因。
這本書暢銷,因為家長普遍覺得塞克斯醫師寫得有道理。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裡,每個孩子都應該聽父母的話,每天刷牙兩分鐘。
看過這本書,很多家長也自我反省:我們應該適時說「不」,不能讓孩子為所欲為。但能不能有時候,也容許討論和談判的空間?我們可以給孩子多少彈性?讓步多少是「太多」?在堅持教養主權、建立秩序,與容許偶爾的混亂之間,我們如何取捨?
社會環境變遷,教養方法也該隨之改變
現在,又有一本新書,教育記者凱薩琳·劉易斯(Katherine
Lewis)的《關於壞行為的好消息》(暫譯,The Good News Aobut Bad
Behavior),討論家長的這些疑慮:「命令與控制、『我說了算』的態度,已經不管用了。」她指出,這不是家長的錯,而是大環境的改變,使家長難以再掌控全局。
劉易斯這本書,主要在討論她所觀察到的、孩子缺乏自制力的當代現象。她解釋,因為缺乏自制力,當代半數兒少,在18歲以前就發生情緒失調、行為失調、濫用藥物等問題。
劉易斯接受CNN採訪指出,在這些問題背後,有4個因素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包括社群媒體與網路文化的興起、「社區」的消失、自由玩耍時間的減少。這些因素是我們難以控制的,這些問題在1980年代不存在,1980年代的教養方式不是設計來解決、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但第四個因素,也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就是「教養」。劉易斯指出,雖然她不責怪家長,但多數家長的確可以從反省教養方式中受益。第一步,她解釋,就是放棄「教養主權」等於「父母說了算」的想法。權威教育在過去的年代或許管用,但已經不為今天的孩子所接受。
她說:「權威在今天的任何一個場域都不存在了。你管不了孩子,正如你老闆管不了你。」在今天,有效的教養不是命令孩子,而是幫助他們了解自然後果,學習自我控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