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對華鷹派科爾比獲確認 出任負責政策的副防長

對華鷹派科爾比獲確認 出任負責政策的副防長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秋生綜合報導)美國參議院週二(4月8日)投票確認前國防部官員、對華鷹派艾爾布里奇‧科爾比(Elbridge Colby)出任國防部負責制定政策的副部長。這是五角大樓的第三號職位。

 

參議院以54-45票的投票結果確認唐納德‧川普(特朗普)總統提名的人選。票數基本上按照黨派劃分,三位民主黨人投了贊成票,一位共和黨人投了反對票,另一位共和黨人沒有投票。

 

科爾比在川普的第一任總統任期內曾擔任國防部副助理部長,負責戰略和部隊發展。他是一位對華鷹派,主張美國軍事力量應優先考慮與中共競爭,將戰略重心從中東和歐洲轉移到東亞,並因此而聞名。在確認聽證會上,他的這些觀點被民主黨人和一些川普的共和黨同僚反覆質問。

 

此前,在3月份的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確認聽證會上,科爾比曾被問及他對捍衛台灣的看法是否有所軟化,他當時回答說,台灣需要大幅增加國防支出至GDP的10%左右,以嚇阻中共發動戰爭。

 

科爾比得到了川普盟友的大力支持,副總統萬斯(JD Vance)在確認聽證會上介紹了他。他也獲得川普之子小唐納德‧川普,以及親密盟友伊隆‧馬斯克的支持。

 

參議院共和黨人在週二對科爾比的確認會上投反對票的,只有前參議院議長、來自肯塔基州的參議員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李琳

 

【紀元焦點】中南海內鬥 親習勢力將被連根拔?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紀元焦點》,我是琬琰。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焦點:中南海頻傳震盪 親習勢力將被連根拔起?反制中共報復 川普手中還有三張王炸;金價跳水該入手嗎?大陸南北市場反差大。

 

中南海頻傳震盪 親習勢力將被連根拔起?

 

最近一段時間,習近平的親信紛紛傳出失權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很多跡象顯示,似有一股勢力正在對習的親信展開「清洗行動」。雖然有分析認為,習對其下屬不滿,親自展開清洗行動,但更多的分析認為,習近平大權旁落,有反習勢力正在逐漸翦除他的既有勢力。

 

最近相關報導很多,我們先來簡單歸納一下:

 

自兩會以後,中共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傳出落馬的消息。之後,有很多跡象表明,何衛東確已落馬。

 

此前,在苗華落馬時,就有出身31集團軍的多名高級將領同時落馬,31集團軍元氣大傷。如果何衛東真的落馬,那就意味著習近平的嫡系,31集團軍已被連根拔起。

 

3月下旬,與何衛東有關的多名高級將領也傳出落馬的消息,包括曾任南京軍區司令的中共總後勤部前部長趙克石。

 

如果這些消息並非空穴來風,習近平在軍中的勢力已被清洗乾淨。

 

4月2日,中共高層罕見地出現兩名政治局委員職務對調的情況,原中組部部長李干傑與原統戰部部長石泰峰對調。

 

中組部掌管中共高層人事管理,這一位置極為重要。兩年前,李干傑能當上中組部部長,說明他極得習的信任。

 

根據李干傑的履歷,他是陳希的清華校友,在陳希的大力提拔下,節節高升。而陳希是前任中組部部長,是習近平的心腹。

 

李干傑被調離中組部,意味著,習近平失去了對中共高層的人事管理權。

 

英國《金融時報》在4月6日引述多名知情人士稱,習近平曾經的「經濟智囊」,前中共副總理劉鶴的兒子劉天然被調查。

 

對此,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認為,習近平軍中的親信接連出事,現在連經貿系統的人也出現問題,這可能是掌握實權的幕後人物要全面削減習近平的勢力,清算習過去所提拔的人。

 

4月7日,中共中紀委通報稱,紀委駐中組部原紀檢監察組組長李剛,海南省紀委前副書記、省監委前副主任陳笑波被「雙開」,終止二十大代表資格,並移送司法。

 

據公開資料,李剛自擔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組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到他落馬,僅有短短的九個月的時間,從重用到落馬,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官方通報稱,李剛涉及「結交政治騙子」「對抗審查」「收受巨額財物」「干預幹部選拔」,以及「公權私用、違規盈利」等多項嚴重違紀違法問題。

 

除李剛外,文藝界也掀起不小風波。4月4日,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舞蹈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斌,以及文聯舞蹈藝術中心藝術交流處副處長韋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監委監察調查。

 

在這其中,備受關注的是文聯舞蹈藝術中心藝術交流處副處長韋立,因為有傳言稱,她是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的情婦。

 

蔡奇被稱為習近平的大總管,深受習的信任。如果韋立真的是蔡奇的情婦,那蔡奇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的。

 

網易稱,雖然通報沒有詳細說明韋立犯了什麼事,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想要拿住韋立的把柄,實在是太容易了。

 

這是因為韋立雖然只是副處長,但她卻是文聯的風雲人物,牢牢掌控全國舞蹈考級的大權。也就是說,學跳舞孩子的考級命運都得經過韋立這一關。

 

這樣說,大家可能就明白了,韋立掌握全國舞蹈考級這麼大的權利,裡面的「門道」肯定很多,只要動動手腳,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報導還稱,韋立並不只是掌握考級這麼簡單,她同時兼任舞蹈家協會祕書長,參與《中國舞蹈考級》教材的編寫。也就是說,舞蹈考級怎麼考、考什麼內容、由誰來教學等關鍵問題,都得聽她的,權力大到如此程度,說她背後沒人,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韋立出事的消息傳出後,在網路上迅速發酵,引發大量猜測和討論。有很多自媒體直言,蔡奇完了。

 

有分析認為,坊間傳聞韋立是蔡奇的情婦,如果是真的,說明有人要收拾習近平的黑打手、低端人口清理師,總管蔡奇和公安部的王小洪。要知道,蔡奇、李干傑、王小洪被外界視為習近平在黨、政、公安系統的「三大打手」,如今他們傳出岌岌可危的消息,是不是也意味著習近平處境堪憂?這樣的猜測並非憑空想像,蔡奇在近期的處境似乎不好,傳出了許多負面消息。

 

今年1月9日,中共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會議通稿在措辭方面出現敏感變化,蔡奇顯而易見地被「敲打」,這是極為罕見的。

 

2025年的通稿是這樣寫的,過去一年,中央書記處「履職盡責、積極作為」,在推動中共中央有關決策部署落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這樣看似乎沒有什麼毛病,但是與2024年的通稿相比,就可以看出裡面的貓膩了。

 

比如,在2025年的通稿中,中央書記處的「積極作為」缺少了形容詞「主動」;「履職盡責」缺少了形容詞「認真」;「大量工作」缺少了形容詞「有效」。這些都說明,蔡奇這個部門,沒有獲得上級的肯定。

 

除此之外,去年12月1日,海外平台X曾傳出蔡奇的兒子蔡爾津在北五環遭遇離奇車禍的消息。據說,這是一場「暗殺」,蔡爾津和令計劃的兒子經歷了一場同樣的交通事故。事後,蔡爾津不是被送往醫院,而是被中紀委帶走調查。

 

好,關於高層內鬥,我們先說到這裡,下面我們聊一下美中關係:

 

反制中共報復 川普手中還有三張王牌

 

4月4日,中共宣布對美國產品加徵34%的報復性關稅,還把16家美國企業拉進了出口管制清單,另外限制七種關鍵稀土材料的出口。乍一看,這陣勢挺嚇人的,似是要以強硬的態度反擊川普的對等關稅。

 

但川普對中共的報復不以為然,他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說:「中共這一步走錯了,它們慌了,這正是它們最承擔不起的!」語氣相當強硬。

 

4月7日,川普總統又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強硬警告,如果中共不在4月8日之前取消對美國產品加徵的34%報復性關稅,那麼從4月9日起,美國將對中國商品額外徵收50%的關稅。

 

對此,評論員千百度指出,中共以為這就是川普的極限了嗎?不,川普還有三張王炸沒有打出來。而這三張王炸,正好可以從匯率、制裁和盟友三個方向,對中共形成圍堵。

 

第一張牌:匯率戰,掐住貨幣命門

 

川普早在第一任期就多次指責中共操控人民幣匯率,甚至一度把中共列為「匯率操縱國」,後來雖然取消了,但這個標籤的政治意味卻很濃重。

 

在目前的局勢下,川普很可能重新拿起這張牌,作為打擊中共金融體系的前哨手段。他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重新指控中共操縱匯率,為制裁創造法律與輿論基礎;限制中資金融機構接入美元清算體系,例如SWIFT、CHIPS等關鍵通道;阻斷中國資本「借道入美」的路徑,例如加強對中資併購、美元債發行和跨境支付的審查;鼓勵製造業和資本「脫鉤中國」,將中國產業鏈替代為印度、墨西哥等國家。

 

這張牌的最大威脅,不在於匯率本身,而在於其背後的資本流動與金融穩定。一旦人民幣貶值壓力失控,資本外逃將成為中共系統性風險的導火索。

 

第二張牌:精準制裁 技術與金融的雙重圍堵

 

相比中共這次大張旗鼓加稅、拉黑企業等象徵性表態,川普要動手的話,可能會走「精準打擊」路線。

 

科技方面,川普可能進一步限制中共獲得關鍵技術,不只限於芯片,像AI、軟體、製造設備這些都有可能列入清單;同時打擊那些軍民融合的科研單位,比如一些重點大學或國企;甚至連海外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也有可能被限制向中方出口。

 

至於金融方面,川普可借鑒其第一任期內的操作路徑,發起新一輪中概股清退行動;限制中資企業在美融資或IPO,進一步壓縮其美元融資能力;凍結部分中資企業在美資產,特別是與中共軍工、國安體系相關的國企。

 

如果說中共的應對更多是姿態性防守,那麼川普手中的「精準制裁」則可能是一次系統性布局,其目標是從技術、資本、產業鏈三方面逐步削弱中共經濟的國際接入能力。

 

第三張牌:聯盟戰 「小多邊」圍堵中共

 

雖然川普向來不愛搞多邊組,但在對華問題上,他很早就開始尋找盟友了,比如印太戰略、QUAD機制、日韓澳印的合作等等。

 

接下來他可能繼續推動製造業轉移到墨西哥、印度、東南亞這些國家,組建「去中化供應鏈聯盟」;還可能升級QUAD,把經濟議題也拉進來;甚至對歐洲盟友施加壓力,要求它們在科技和資本上站隊美國。

 

說白了,這張「聯盟牌」不是為了短期的進出口數據,而是要從根本上打造一個「非中製造」的新世界秩序。

 

總之,正在上演的這場中美貿易戰早已超越了關稅本身。它背後的博弈,是資本制度與產業主導權的競爭,是一場對「未來世界經濟秩序」的重新塑形。在這樣的棋局裡,誰真正掌握主動,並不取決於一次報復的聲勢,而在於系統性出牌的能力與節奏。

 

好,關於美中關係,我們就說到這裡,下面我們看一下黃金價格:

 

金價跳水該入手嗎?大陸南北市場反差大

 

最近要買金飾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連續上漲的金價突然跌了。

 

這個與大環境有關,前段時間,國際金價不斷上升,創下歷史新高。但在這幾天,金價開始回落,4月4日收盤,黃金價格在每盎司3035美元左右,單日跌幅高達2.76%。

 

那麼金價為什麼會跌呢?有專家說,因為全球貿易爭端升溫,投資人為了填補其它投資損失,紛紛賣金換取現金。

 

國際金價回落,中國金飾的價格也馬上跟著下降。4月5日,周生生足金飾品標價926元人民幣/克,每克比4月5日下跌了22元;周大福足金飾品標價932元/克,每克比4月5日下跌了20元;老廟黃金足金飾品標價931元/克,每克比4月5日下跌了15元。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南北兩地,民眾購買金飾的情況大不相同,可謂「冰火兩重天」。

 

比如在武漢武商MALL.世貿商圈。陸媒新閱媒體在4月7日報導,老鋪黃金、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店內熱鬧非凡。老鋪黃金門口排起了長隊。據店員透露,為防止黃牛大肆代購,從4月3日起這些品牌的門店不得不推出限購政策,每位顧客最多只能購買五件商品。

 

而北京則恰恰相反,黃金市場相當冷清。比如《北京商報》4月7日報導,線下門店,周大福、六福珠寶等品牌雖然推出促銷活動,部分門店的金價甚至低至832元/克,卻無法吸引消費者,多家門店客流稀少,下單購買者幾乎沒有。

 

有門市的店員說,很多人進店只是看看有沒有降價,不是真的要買新金飾,有些乾脆只做「以舊換新」。

 

一位想要購買結婚金飾的消費者說,再怎麼降價還是貴,他們本打算購買總價超過3萬元的飾品,但現在就超出預算了,只好先買個戒指,其它的等金價跌下來再說。

 

那麼,現在到底該不該購買黃金呢?

 

在說這一點之前,我們要提醒大家,黃金飾品與黃金不同,黃金飾品包含手工費,及品牌溢價等,其價格比單純購買黃金要高很多。

 

國際上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黃金只是在短期內進行波動,從長期來看,黃金並未漲到頂點,還有不少上浮空間。

 

不過,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的副會長宋向清提醒,目前的金價已進入「高波動、高風險、高預期」的階段。簡單來說,就是漲得猛、跌得快,風險也高。如果是投資的話,現在這個時間點千萬不要盲目追高,也不要為了買金去貸款加槓桿。建議投資者要理性投資,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配置黃金資產。

 

好,關於黃金,我們先說到這裡,如果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給我們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今天的新聞就到這裡,謝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期見。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美貿易代表:未來協議更嚴 堵中共借道出口

美貿易代表:未來協議更嚴 堵中共借道出口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週二(4月8日),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出席國會參議院的貿易聽證會。他表示,任何未來的貿易協定都需要有嚴格的規則,以堵住中共借道第三國出口。

 

總統川普(特朗普)對數十個國家的對等關稅將於週三(9日)生效。據白宮透露,約70個國家已主動聯繫白宮,以啟動談判。但是,北京除了宣布自4月10日起,對美國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報復性關稅外,還誓言「奉陪到底」。

 

路透社報導,白宮官員表示,美國將從美東時間週三凌晨12:01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4%的關稅。

 

跟其它國家不同 北京未表達互惠願望

 

格里爾表示,他認為北京沒表現出希望與美國實現互惠,這一點上跟其它國家存在「明顯差異」。

 

「我認為,我們需要與最親密的夥伴合作,以確保我們擁有行之有效的貿易安排。如果中方願意(協商),我們會看看情況……但他們(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發出這樣的信號。所以,我認為在近期內,中方並不會朝這個方向走。」

 

此外,他指出,中方沒有履行川普第一任期內談判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的條款。

 

「我們的評估是,在協議實施的初始階段,中方在進行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無論是在農業規則、金融服務還是知識產權方面。我們發現,在(之後的)拜登政府期間——幾乎沒有執行,幾乎沒有溝通,中方在很大程度上沒有遵守這項協議。」格里爾表示。

 

川普第一任期期間,於2020年1月與中方簽署協議中,中國承諾在2020年和2021年期間增加對美國農產品和製成品、能源和服務的購買量,會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2000億美元的採購。

 

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Chad Bown)的彙編數據,截至2024年11月,中方僅實現了既定目標的60%左右。

 

川普週二在社交媒體上再次提到北京,表示他還在等待中方的消息。他週一施壓,如果北京不撤銷對美國的34%報復關稅,他會再對中國產品祭出50%的額外關稅,相當於關稅升至104%。

 

「中方也非常想達成協議,但他們不知道如何開始。我們正在等待他們的電話。一定會來的!上帝保佑美國。」總統寫道。

 

而北京方面未能在川普設定的、美東時間週二中午最後期限前,取消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

 

路透社報導,週二,白宮官員表示,美國將從美東時間週三凌晨12:01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4%的關稅。

 

總統沒有具體的談判時間表

 

白宮官員表示,他們正在與多個國家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

 

格里爾說:「總統表示,他願意與那些希望與美國進行對等貿易的各方進行談判。」

 

「我們沒有為此設定任何具體的時間表,因為……結果比人為設定的時間表更重要。」他補充說。

 

「我能說的是,我正在儘快行動,很多國家也都在迅速採取行動。」格里爾說。

 

近期不會實施任何排除和豁免

 

格里爾表示,總統已經明確表示,近期不會實施任何關稅豁免。

 

「總統已經向我和其他人明確表示,他不打算實施排除和豁免,尤其是考慮到這一行動的性質。」貿易代表說。

 

此外,他還表示,任何未來的貿易協定都需要有嚴格的規則,以堵住中共借道第三國出口。

 

海關公布對等關稅徵收公告

 

負責監管美國進口的海關和邊境巡邏局週二發布最新指導,將按計劃於午夜開始徵收對等關稅。

 

自2025年4月9日起,來自83個指定國家的商品將支付11%至50%的國家特定關稅,而不是10%的關稅稅率。例如:歐盟國家(20%),日本(24%),韓國(25%),越南(46%)。

 

對於至少20%的商品價值來自美國的商品,將不受對等關稅的約束。

 

 責任編輯:林妍

 

分析:胡德華離世 為何被認為與接種疫苗有關

分析:胡德華離世 為何被認為與接種疫苗有關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駱亞採訪報導)3月30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三子、《炎黃春秋》雜誌社前副社長胡德華病逝,享年77歲。北京資深獨立記者高瑜透露,友人都認為胡德華去世與接種疫苗有關。分析指,胡德華患病的時間、症狀與中共強推科興等滅活疫苗的時間段、及後遺症高度吻合。

 

根據「紅船」編輯部從胡德華治喪委員會得到消息,胡德華於3月30日晚因病逝世。網上多人指出,胡德華突發心肌梗塞而在家中過世。

 

4月6日上午,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行,當局嚴格管控參加人士,有多名異見人士被軟禁在家,其中包括高瑜。

 

鮑彤(曾任趙紫陽政治秘書)的祕書吳偉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悼念之情,並轉發了一張截圖。截圖顯示,兩年前聞聽胡德華患上血液病,「沒想到被心臟病奪去了生命」。

 

高瑜在X上轉發上述帖子並說,「德華的送別式正在八寶山蘭廳進行,兩年多了,因為他得了血液病眾多朋友都難得和他見面,怕他感染,都認為他的病和打疫苗有關。今天我們都被上崗。出門警察陪同,不能送他最後一程。」

 

(網絡截圖)

 

4月8日,時政評論員、原重慶鋼鐵廠第二醫院內科醫師唐靖遠對大紀元表示,胡德華的去世很有可能與接種疫苗有密切關係。根據高瑜在帖子裡面透露的信息,胡德華大約在2022年到2023年之間患上血液病,這個時間剛好是中共大規模地強制推行滅活疫苗的時間。這種血液病類似於急性白血病,是接種COVID疫苗、特別是接種多針科興或國藥滅活疫苗的後果。

 

他說,民間人士有密集爆料,很多人接種了滅活疫苗後,出現急性白血病,「滅活疫苗副作用爆期基本上是在接種疫苗後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所以從時間點上講,剛好吻合。」「胡德華患的急性血液病很可能屬於急性白血病,這就是老百姓說的血癌。」

 

唐靖遠進一步分析,高瑜特別提到胡德華的免疫力非常弱,很多朋友甚至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怕引起他感染。「這從側面說明,醫生給的論斷是他的免疫力非常差,容易被感染。免疫力被摧毀是滅活疫苗非常突出、最主要的副作用之一。」

 

4月6日當天,高瑜還發帖說:「站崗的警察敲我窗戶,讓我刪這條帖。說如果不刪領導就來了。我等著領導來。回頭說。」之後她補充說,「國保頭頭來了,談了兩個鐘頭,我沒刪。」

 

對此,唐靖遠表示,很明顯胡德華去世與他的病有關,而他的病可能與疫苗有關,胡德華是名人,高瑜的爆料直接提到胡德華去世與疫苗有關,國內外媒體可能會高度聚焦中共疫苗毒副作用。

 

「中共自己開發、強制全國人都接種的疫苗,可能是非常重大的醫療災難。」唐靖遠說,這種災難的內幕,如果是因為某一個敏感政治人物死於疫苗,會帶來雙重敏感——政治與疫苗敏感,「這可能是高瑜女士的帖子,被中共強制要求刪除的最主要原因」。

 

 責任編輯:李琳

 

白宮:週三起 對中國商品徵104%關稅

白宮:週三起 對中國商品徵104%關稅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二(4月8日),白宮表示,美國將從美東時間週三凌晨12:01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4%的關稅。因為北京方面未能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設定的、美東時間週二中午最後期限前,取消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

 

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週二的簡報會上表示,總統認為北京最終「不得不與美國達成協議」。

 

「北京進行報復是一個錯誤……當美國受到打擊時,總統會更嚴厲地反擊。這就是為什麼今晚午夜開始將對中國(商品)徵收104%的關稅。」她說。

 

「但總統相信,習和中方確實想要達成協議,只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開始。總統還讓我轉告大家,如果中方願意主動來談,達成協議,他會非常體面地接待,但他始終以美國人民的利益為優先。」白宮發言人補充說。

 

「像(共產)中國這樣的國家選擇報復,並試圖加倍凌虐美國工人,這是錯誤的。川普總統有鋼鐵般的脊梁,他不會屈服,美國在他的領導下也不會屈服。他堅信美國必須能夠為自己的人民生產必需品,並將其出口到世界其它國家。」萊維特補充說。



川普總統週一在他的社交媒體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說,北京在其「已創紀錄的關稅、非貨幣性關稅、對企業的非法補貼和長期大規模的貨幣操縱」的基礎上,又對美國商品加徵了34%的報復性關稅。

 

「儘管我曾警告說,任何國家如果通過加徵關稅對美國進行報復,並超出其對美國已存在的長期關稅濫用行為,美國將立即在最初設定的關稅基礎上加徵新的、大幅提高的關稅。」川普說,「因此,如果中方在明天(2025年4月8日)之前不撤回其在長期貿易濫用基礎上增加的34%的關稅,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額外徵收50%的關稅。此外,所有與中方要求會晤的談判都將終止!」

 

中共商務部週二做出回應,指責美方升級對華關稅的行為「錯上加錯」,中方對此絕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奉陪到底。

 

美國財長貝森特週二在CNBC的《財經論談》(Squawk Box)節目中強調,北京在這場貿易戰升級行動中處於劣勢。

 

「我認為,中方升級行動,是一個大錯誤,因為他們正在『玩一對二』。」貝森特說。

 

「玩一對二」通常被用來形容某方在某種競爭、談判或衝突中處於非常不利、弱勢的地位。

 

「中方對我們提高關稅,我們有什麼損失?我們對他們的出口量僅為他們對我們出口量的五分之一,所以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手必輸的牌。」貝森特補充說。

 

2024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為近3000億美元。

 

4月2日,川普宣布了全球關稅計劃,對中國商品的對等關稅稅率是34%。中共在4月4日宣布報復性關稅,即自2025年4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川普在4月4日回應說,北京「下錯棋」,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是中共承擔不起的事情。

 

針對各國的對等關稅也將於週三凌晨12:01生效,萊維特週二在簡報會上表示,總統沒有考慮延長或推遲關稅……

 

「各國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側重於這些國家對美國實施的貨幣關稅,但也側重於非貨幣關稅壁壘……展望未來,總統將與任何拿起電話的國家交談,我可以告訴你,電話一直響個不停。」她說。

 

萊維特表示,總統願意拿起電話交談。總統今天上午會見了他的貿易團隊,並指示他們與每個致電本屆政府達成協議的國家簽訂量身定製的貿易協議……總統專注於將美國放在首位。

 

大紀元:https://youtube.com/live/5PPIEoDmEuk

 
新唐人:https://youtube.com/live/mDus9OV5aaU

 
乾淨世界:https://www.ganjingworld.com/live/1hi8msv9hms3bS4mP83lYLn5X13p1c

 

 責任編輯:李寰宇

 

歐盟:準備好就購買更多天然氣與美談判

歐盟:準備好就購買更多天然氣與美談判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就在各國紛紛與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接觸,並尋求啟動關稅談判之際,歐盟委員會表示,歐盟準備好與美國就購買更多液化天然氣進行談判。

 

川普總統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全球關稅計劃,對歐盟徵收20%的對等關稅。川普週一(4月7日)表示,歐盟必須購買價值約350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以彌補美國與歐盟的貿易逆差。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安娜-卡薩‧伊特科寧(Anna-Kaisa Itkonen)週二回應說,「我們的一半液化天然氣已經來自美國,我們已準備好與川普政府合作。我們已準備好討論。我們已準備好談判。」

 

不過,伊特科寧也表示,歐盟打算保持其「能源來源多元化」,以避免過度依賴任何供應商。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2024年,美國是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占歐盟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的45%。

 

川普週一表示,如果歐盟購買更多的美國能源,美國對歐盟的貿易赤字可能「輕鬆、迅速地消失」。

 

就在全球約70個國家尋求與美國啟動關稅談判,從而減少對本國人民的損害之際,中共宣布對美國加徵34%的報復性關稅,並揚言要跟美國奉陪到底。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二告訴北京,要通過談判解決當前局勢,並強調需要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馮德萊恩和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通話中討論了建立追蹤可能出現的貿易轉移的機制,並確保適當處理任何事態發展。歐盟一直擔心,在美國提高對華關稅後,中共會將原本輸美的廉價出口貨品向歐洲傾銷。

 

李強則稱,美國的關稅是經濟欺凌行為,並為北京的反制措施進行辯護。

 

有關歐中貿易,馮德萊恩強調,迫切需要採取結構性解決方案來重新平衡雙邊貿易關係,並確保歐洲企業、產品和服務能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

 

 責任編輯:林妍

 

在台陸配需繳喪失原籍證明? 移民署:依法行政

在台陸配需繳喪失原籍證明? 移民署:依法行政

移民署資料照。(宋碧龍/大紀元)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常懷仁台灣台北報導)媒體報導,在台灣的陸配陸續接獲移民署通知繳附喪失原籍證明,致對政府產生疑惑與不解。對此,移民署7日說明,為避免民眾同時具有兩岸戶籍情事,陸續通知具陸籍身分且未曾繳附喪失原籍證明者,於合理期限內繳附相關證明文件,一切均是在法律規範下,合理依序之依法行政作為。

 

移民署表示,因兩岸關係是以單一戶籍為有序交流之依據,故於93年3月1日修正施行之兩岸條例第9條之1定有規範,要求台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以避免雙重身分而造成權利義務重疊或衝突,也是為維繫兩岸人員往來秩序之重要基礎。

 

移民署資料照。
移民署資料照。(宋碧龍/大紀元)

 

移民署指出,同條例第9條之1第3項亦明文規定,該條例修正施行前已在大陸地區設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之定居對象,給予6個月繳附喪失原籍證明之寬限期。

 

移民署強調,已陸續接獲受通知對象完成繳附喪失原籍證明文件,針對部分個案,如有實際上無法克服之困難,致無法取得喪失原籍證明文件,可向移民署反映困難處,該署將會同陸委會及海基會等相關機關或單位,尋求合理妥適之解決方案。

 

移民署提到,目前已獲准在台定居的陸配約14萬餘人,經清查發現,多數均已繳附喪失原籍證明,惟有部分在台定居對象尚未繳附喪失原籍證明,經瞭解可能是過去因疫情或是其他因素未能返回中國大陸辦理。

 

移民署解釋,為避免民眾同時具有兩岸戶籍情事,移民署陸續通知具陸籍身分且未曾繳附喪失原籍證明者,於合理期限內繳附相關證明文件,一切均是在法律規範下,合理依序之依法行政作為。

 

最後,移民署強調,對於在台灣長住久安、安居樂業、奉公守法、認同中華民國之陸籍身分者,若有文件申請之實質上困難,政府絕對依法保障權益,不需過度擔心。

 

責任編輯:杜文卿

 

春天讓鼻子好好過 6招遠離過敏性鼻炎

春天讓鼻子好好過 6招遠離過敏性鼻炎

文/黃彥鈜(幸福兒科診所院長)

換季時過敏性鼻炎常常出現,怎樣預防、改善過敏性鼻炎的惱人症狀?(Shutterstock)
 
 

噴嚏連連、眼睛發紅、擤鼻涕的面紙一張接一張丟入垃圾桶⋯⋯每當換季時,「過敏性鼻炎」就出來作怪。怎樣預防、改善過敏性鼻炎的惱人症狀?醫師教你6招,大人小孩都適用。

 

過敏性鼻炎分2種

 

過敏性鼻炎是鼻子吸入或接觸外界的一些「物質」而產生的過敏性反應,症狀包括鼻痒、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嚴重者嗅覺會下降,打呼嚕,影響睡眠,記憶力與學習能力下降,長期夜間咳嗽,頭昏、頭痛、眼睛發紅髮痒及流淚,黑眼圈加深等。

 

與感冒不同,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一般都是陣發性的,且隨著氣候改變。例如在早起或空氣中有粉塵時發作,一天之中可能間歇出現。

 

過敏性鼻炎可分為季節性鼻炎及常年性鼻炎。季節性過敏是在某些季節時才有症狀,大多是對楊樹、樺樹、橡樹、香樟和榛子樹等的花粉過敏引起,多半在春秋季。而常年性鼻炎一年四季都會有,多半是對戶內的螨蟲、塵埃、蟑螂、黴菌、寵物皮屑和昆蟲等過敏。

 

有過敏性體質的孩子,例如嬰兒時期有食物過敏(如牛奶、雞蛋、海鮮等),哮喘、濕疹等都比較容易得過敏性鼻炎。一般對抗原體的過敏,都需要最少兩年對過敏原的接觸後,才會產生過敏反應,所以小兒過敏性鼻炎很少在兩歲以下的兒童出現。

 

做到6點 預防過敏性鼻炎

 

要治療與預防過敏性鼻炎,首先必須找出引起過敏的原因,可通過抽血或皮膚測試檢查。如下方法可以幫助你最大限度預防過敏性鼻炎:

 

1. 避免接觸過敏原

 

對屋內塵螨過敏的人,家裡不要有窗帘、地毯、毛絨玩具與衣物等。可以買防過敏枕頭套和床套,用空氣過濾器等。對寵物過敏的人自然不要養寵物。

 

2. 控制空氣的潮濕度

 

天氣乾燥時,就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暢;如果天氣潮濕,就可以開空調。如果有用空氣加濕器,最好把濕度調到50%以下,但記住不要過量使用加濕器,以避免螨蟲與黴菌的滋長。

 

適當的空氣濕度有利於預防過敏性鼻炎,但注意不要過量使用加濕器。(Shutterstock)

 

3. 勤洗枕頭套、被褥

 

每週用熱水清洗枕頭套、床單、被褥等,再用高溫烘乾機烘乾,而不要在戶外晒被和床單。

 

4. 清除蟑螂鼠患

 

老鼠的尿液已發現是引發鼻炎的一種過敏原。吃剩的食物不要隨意擺放以避免老鼠或蟑螂的出沒。

 

5. 用藥物提前控制

 

季節性敏感的人,可以在季節前夕用藥物控制,在花粉高峰期間儘量不要做戶外活動,在外出回家後馬上清洗鼻子或睡前洗澡,以避免花粉留在床被裡等。

 

6. 鹽水沖洗鼻腔

 

經常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把鼻腔內的過敏原、病菌、分泌物、粉塵等清除掉,減輕鼻腔黏膜水腫。

 

如果預防措施都做了,但還是有嚴重症狀,就要詢問醫生,用藥物來幫你控制。

 

· 喝一杯通鼻塞!自製「辛夷通鼻茶」

 

· 改善過敏性鼻炎 中醫:2種飲食要少碰

 

· 季節性過敏的5種天然療法

 

作者簡介:黃彥鈜

 

黃彥鈜(Grace Yen Hoong Ooi, MD),哈佛大學醫學院碩士,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博士,愛因斯坦醫學院兒科住院醫師。現任康奈爾下城醫院及紐約大學信義會醫院臨床教授、兒科主治醫師,紐約幸福兒科診所院長。


電話:917-338-6688


幸福兒科診所:762 59st, 7th Floor, Brooklyn, NY 11220

 

責任編輯:李清風

 

各國爭相談關稅 白宮:川普優先考慮日韓

各國爭相談關稅 白宮:川普優先考慮日韓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報導)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多國徵收新一輪關稅後引發全球市場劇烈波動,白宮官員表示,各國紛紛提出與美方談判請求,其中有兩個國家最受重視。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週二(4月8日)指出,川普總統將親自決定哪些協議條件足以促使其調整關稅政策。

 

哈塞特當天接受福克斯新聞專訪時表示:「我們正在處理大量談判請求,從後勤角度來說相當具有挑戰性。我整個早上都在安排與各國會談的順序。」

 

他強調,川普(特朗普)總統已明確將日本與韓國視為優先對象,「這兩個國家的對話進展都非常正面,對美國工人與農民帶來實質利多。目前談判桌上已有大量讓步條件。」

 

儘管外界關注股市波動與高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哈塞特表示白宮不會因此改變政策方向。「人們常在市場下跌時恐慌拋售,結果錯失反彈。我是長期投資者,不會在低點出場。」

 

談及是否與中共啟動談判,哈塞特回應,目前尚未將北京列為優先對象。「總統指示我們優先處理與美國有深厚盟友關係的國家,例如日本與韓國。至於是否、何時與中國(中共)談判,這將由總統決定。」

 

他也解釋了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聚焦點:「我們鎖定那些長期對美國造成龐大貿易逆差,並採取不公平貿易手段的主要貿易夥伴。」

 

哈塞特表示,所有談判提案最終將由川普本人親自審核決定:「總統會評估每一項協議是否足以改變他在關稅上的立場。」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數據,日本與韓國分別為美國第5與第7大商品進口來源國。川普週一分別與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及韓國代理總統通話後,雙方均同意派遣代表團前往華盛頓展開磋商。

 

哈塞特補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將主要負責與日本的談判事務。

 

貝森特稍早也在社交平台表示,日本是美國極為重要的軍事與經濟盟友,他預期日方將率先與美方達成共識,因為他們第一時間主動接觸。

 

川普總統週二稍早則在Truth Social發文表示,他與韓國代理總統進行了「非常愉快的通話」,雙方「已具備達成協議的框架」,韓方代表團已啟程前往美國。

 

「他們的頂級代表團正搭機來美,一切進展順利。」川普寫道。

 

他並指出,美方正與多國同步談判,許多國家都希望與美國達成協議。「就像與韓國的談判一樣,我們也將若干非貿易、非關稅議題納入協商範圍,這種『一站式談判』是既高效又美好的模式!」

 

川普表示,他與韓方除了關稅問題,也討論了軍事保護事宜。

 

 責任編輯:林妍

 

不遵守離境驅逐令 美移民或每天被罰998美元

不遵守離境驅逐令 美移民或每天被罰998美元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編譯報導)路透社查閱的文件顯示,川普(特朗普)政府計劃對那些已接到驅逐令但仍未離開美國的移民處以每天最高998美元的罰款。如果他們不支付罰款,則會被沒收財產。

 

這些罰款依據的是一項於1996年頒布的法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的2018年首次實施。

 

根據路透社查閱的政府電子郵件,川普政府同時也在考慮一項配套措施,即如果此類移民不繳納罰款,政府將沒收他們的財產。

 

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發言人特里西婭‧麥克勞克林(Tricia McLaughlin)在一份聲明中回答路透社記者提問時表示,非法滯留美國的移民應該使用一款移動應用程序「自行驅逐,現在就離開美國」。這款應用程序以前名為「CBP One」,川普上任後更名為「CBP Home」。

 

麥克勞克林說:「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將面臨後果。這包括每天998美元的罰款,非法外國人接到最終驅逐令後逾期逗留的每一天都算在內。」

 

國土安全部3月3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罰款警告。

 

路透社查閱的電子郵件顯示,白宮已向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簡稱CBP)施壓,要求該機構處理罰款、沒收不付款移民的財產以及出售其資產等問題。

 

一封電子郵件提到,另一個可能的選擇是,由司法部的民事資產沒收部門來執行沒收此類移民財產的任務。

 

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曾援引1996年的法律,對九名移民處以數十萬美元的罰款。根據法庭記錄,政府後來撤銷了這一處罰,但對其中至少四名移民處以每人約6萬美元的小額罰款。

 

前總統拜登2021年上任後停止了此類罰款,並廢除了相關政策。

 

川普曾表示,這項罰款措施首先針對的是那些已接到最終驅逐令的移民。

 

路透社查閱了CBP的一份備忘錄,該備忘錄主張由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來承擔這項任務。該備忘錄稱,CBP的系統目前不支持此類移民罰款,如果升級系統,可能會導致巨額成本和延遲實施。

 

尚不清楚這些罰款措施將於何時啟動。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擔心聯邦資金中斷 哈佛計劃借款7.5億美元

擔心聯邦資金中斷 哈佛計劃借款7.5億美元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秋生綜合報導)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週一(4月7日)表示,該校正計劃從華爾街借貸7.5億美元,以備不時之需。

 

數天前,川普(特朗普)政府表示,為了打擊該校校園內涉嫌反猶太主義的抗議活動,正在審查該校90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和合同。

 

在上週發給該校的一封信中,政府列出了哈佛要獲得聯邦撥款必須滿足的條件,包括禁止示威者戴面具隱藏身分等各種要求。哈佛承認收到了這封信,但沒有做進一步評論。

 

該校在週一的聲明中表示,「作為應變計劃的一部分,哈佛正在評估推進其學術和研究優先事項所需的財政資源。」該校發言人表示,哈佛大學打算發行最多7.5億美元的應課稅債券,用於「一般企業用途」。

 

該校在2024財政年度結束時未償還債務有71億美元,預計其債務在發行債券之後將升至82億美元。

 

哈佛大學擁有530億美元捐贈基金(endowment),在美國大學中居首。一些倡議者、學生和幾位教職員呼籲哈佛領導層抵制川普政府的要求。

 

4月3日,美國教育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和聯邦總務管理局(GSA)聯合致信哈佛,提出了與政府保持「持續財務關係」所必需的具體要求。信中說,哈佛大學「基本上未能保護美國學生和教職員工免受反猶太主義暴力和騷擾」,因此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獲得政府資金支持的持續。

 

除了禁止抗議者戴口罩來隱藏自己的身分外,哈佛大學必須闡明自己的校園言論政策,加強對抗議活動的管理,限制抗議等活動的時間、地點和方式。聯邦政府還要求哈佛改革領導層,加強對學生團體問責,改革招生和招聘做法,關閉「多元化、公平與包容」(DEI)項目,加強與執法部門和聯邦政府合作。

 

川普總統多次表示要削減聯邦對美國大學的撥款,批評這些大學縱容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行為。

 

抗議者辯稱,批評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不等於反猶太主義,保護巴勒斯坦人的權利不等於支持極端組織哈馬斯。但有些校園的猶太學生表示,他們感到受到示威者的威脅,而且有些學術課程是片面的,對以色列有偏見。

 

上個月,教育部警告包括哈佛在內的60所大學,如果審查確定學校未能阻止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教育部可能會採取執法行動。最近幾週,聯邦特工拘留了一些來自不同校園的外國學生示威者,正在努力將他們遞解出境,許多外國學生的簽證也已經被吊銷。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李琳

 

在大陸同時移植心肝 台歌手Tank被問器官來源

在大陸同時移植心肝 台歌手Tank被問器官來源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佟亦加報導)憑藉《給我你的愛》《專屬天使》等金曲走紅的台灣創作歌手Tank(呂建忠),曾因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併肝功能衰竭而命懸一線。而涉嫌參與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4月7日高調宣布,Tank成功完成亞洲首例「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引發許多網友好奇追問器官來源。

 

據多家中共官媒報導,生命垂危的台灣歌手呂建忠,在浙大二院成功接受了亞洲首例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併肝功能衰竭的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後,於4月7日康復出院。

 

當天下午,呂建忠在微博發長文稱,自己長期受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困擾。他透露,他的姐姐2006年在睡夢中因心臟病猝死,他寫下歌曲《如果我變成回憶》悼念;幾個月後,他的阿姨也因同樣病症離世;2007年,他在宣傳專輯時突發心臟病緊急送院搶救,植入心臟去顫器保命;2024年病情惡化,心臟衰竭連帶引發肝硬化,到9月已經無法站立。他說自己原本已放棄活下去的希望,但去年11月他收到「捐贈器官」的通知,決定接受「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

 

中共黨媒「人民網」在4月7日的報導中高調宣稱,「2024年11月21日,一位因特重度顱腦損傷致腦死亡的大愛者無私地捐獻了器官,呂建忠在浙大二院肝臟移植王偉林教授團隊、心臟移植董愛強教授團隊、麻醉手術嚴敏教授團隊、重症監護室黃曼教授團隊等多方通力協作下進行了『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手術持續了12個小時之後終獲成功。」

 

網友紛紛質疑器官的來源:「移植的肝和心誰的?」「怎麼做到同時匹配上兩個(心和肝)的?」「是不是失蹤人口的?」「題來了,那另一個人是誰呢?他活了所以誰死了?」「腦死亡者怎麼同意的呢?」「這個明星我不太熟悉,我不想替他炒作,增加流量。我想知道,這是誰的心和肝臟,他媽媽還在嗎?現在是開心還是難過?」「他從哪弄來的器官?從台灣帶來的?」「內地真牛X,同時湊齊一副心肝。」浙江的醫院真牛X,想要啥器官就有啥器官。」

 

網友紛紛質疑器官來源。(網絡截圖)

 

去年1月27日,中共肺移植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陳靜瑜在微博中自曝:2023年,他在無錫、杭州做了370例肺移植手術。網友感嘆,一年365天,僅在無錫、杭州兩地,他就做了370例肺移植,平均一天一例還不止。加上他在全國其它地區做的肺移植,數量肯定更多。

 

那麼,這些肺是從哪裡來的呢?陳靜瑜在微博上說:2015年,中國全面推行心腦死亡愛心器管捐獻,「公民腦死亡愛心捐獻的器官」成為他搞移植「唯一的器官來源」。

 

據醫學專家講,「心腦死亡」與「腦死亡」不是一回事。「腦死亡」者在全腦功能喪失、自主呼吸停止後,仍能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和心跳。「腦死亡」的孕婦甚至能繼續孕育胎兒,直到胎兒出生。因此,從器官移植角度講,「腦死亡」的供體是活體,活的軀體。「心腦死亡」的供體,除了腦死亡的症狀(神經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和心跳已經停止)外,沒法人工維持呼吸和心跳,無論在任何意義上都已經死亡。

 

陳靜瑜談到他移植的器官來源時,都是說「腦死亡愛心捐獻」,他用「腦死亡」偷換了「心腦死亡」這個概念,他實際上用的是活體摘取的器官,顯然違法。因為中共《刑法》第232條的司法解釋顯示,「關於死亡的標準,傳統上採取綜合標準說,即自發呼吸停止、心臟跳動停止、瞳孔反射機能停止。」這個標準就是上面所說的「心腦死亡」,而非「腦死亡」。

 

而在此之前,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器官移植專家鄭樹森等人,將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行的563起肝臟移植病例寫成研究論文。文中聲稱,「所有器官都來自心臟死亡器捐者(DCD donors)」。

 

《國際肝雜誌》(Liver International)2017年曾發表一份正式聲明,終身禁止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器官移植專家鄭樹森和嚴盛兩人的論文投稿,理由是作者無法提供563例肝臟移植的器官來源符合道德倫理的證明。

 

今年43歲的呂建忠,曾創作《給我你的愛》《專屬天使》《城裡的月光》《千年淚》《非你莫屬》《三國戀》等多首膾炙人口的金曲,早年因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一度淡出歌壇退居幕後5年。去年6月,他在台北開唱時以成名曲《專屬天使》揭開序幕,而在唱完上半段時突然用手壓住心臟位置,露出痛苦的表情,無法發出聲音,之後副歌索性交給歌迷演唱。

 

1982年2月6日出生於台東的呂建忠,此次在4月7日發布的微博帖文中特別提到「感謝祖國(中國)」。不少台灣網友感嘆,呂建忠換了心和肝,也忘了初心,雖然也想恭喜他獲得重生,卻覺得「說不出祝福」。

 

責任編輯:楊明

 

【軍事情報局】中共軍隊大清洗 還能打台灣嗎

台海局勢緊張!《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五招封鎖台灣;導彈轟炸、海纜斷絕、海警出擊,共軍十年積極備戰!中南海內鬥猛烈,習親信苗華被抓,傳何衛東、林向陽也被抓,共軍高層全垮,軍心大亂!大清洗之下,習還能靠誰攻台?仗未開打,高層先崩潰,這仗怎麼打?

 

最近關於台海局勢緊張的新聞報導是接連不斷,前段時間《華爾街日報》刊登一篇報導,說中共軍方有五種方式來封鎖台灣,比如導彈洗地,比如說切斷你的電纜,再比如說還有龐大的海警艦隊出擊。從軍事的角度來說,中共的軍隊在過去十年以來,確實在積極備戰,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但是攻打台灣,不僅僅是一個軍事決定,更是一個政治決定。可是從政治層面來說啊,最近的中共軍方高層一點都不安寧,到目前為止,習近平高級將領已經被清洗一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攻打台灣更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習近平在福建待了十幾年,在廈門待過,在寧德待過,也在福州待過。而駐紮在福建的則是中共的第31軍,這個31軍後來變成第31集團軍,在2017年進行的軍事改革中,被新編成了第73集團軍,駐地是福建廈門,號稱為對台作戰的一線部隊。

 

當時作為福建的地方領導,習近平和前31軍的軍官們有著特別的私人關係。習近平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之後,面對一個問題,就是軍隊都不是自己人,主要是由江派人馬——兩個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把持,軍隊上上下下都是江澤民的人,而習近平要重新奪回軍隊控制權,就需要自己的人上位解決。

 

習近平的第一個任期,2012年到2017年,主要是清洗江的軍方人員,比如說兩個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都是在2014年左右接受調查,中央軍委政治部主任張陽,也是2017年接受調查,最後在家上吊自殺。

 

洗完江派人馬後,提拔的都是自己人,主要是當年福建31軍的為主,比如說苗華,比如說軍委副主席何衛東,比如說,現任火箭軍總司令王厚斌,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我們現在來看苗華,這個人非常有特點啊,他是陸軍出身,但是後來調到海軍擔任政委,苗華畢業之後就加入31軍擔任政工工作,一路晉升到第31集團軍的政治部主任。在習近平清洗了江派人馬,把郭伯雄、徐才厚整肅之後,就在2014年12月,被習近平調任海軍擔任政委。

 

為什麼把苗華從從陸軍調到海軍,就是作為習近平的打手,去清洗海軍中的江派人馬,所以在過去10年間,在苗華主持之下,海軍提拔了一系列自己的將領。苗華之後擔任了中共軍隊的政治工作部主任,負責全軍的意識形態、政治和人事工作,可以說對於全軍的將領,他握有生殺大權。任何人想要得到提拔,都需要得到苗華的推薦。

 

由此可見,苗華對於習近平到底有多麼重要,一方面,幫助習近平清洗軍中的敵人,第二,習通過苗華控制整個軍隊的將領任命。

 

其中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火箭軍。2023年爆發了火箭軍的貪污案,前後三任火箭軍司令全部被查,包括李玉超、周亞寧,和後來升任國防部長的魏鳳和,魏鳳和的案子又牽扯出了繼任的國防部長李尚福。包括火箭軍多名副司令員,比如張振忠、劉光斌,都接受調查。

 

火箭軍高級將領被撤銷職務之後,高層的安排是,將當時在海軍的王厚斌跨軍種調到火箭軍擔任司令員。王長期是苗華的下屬,火箭軍作為一個技術軍鍾,卻從海軍調人來,可以看出習近平對火箭軍並不放心,所以讓苗華調了新人將領空降火箭軍。

 

然而風雲突變,經過苗華構建起來的對習近平忠誠的將領,在2024年底到今年的半年時間,遭到大規模清洗。

 

有三個核心人物,一個是苗華,另外一個就是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和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

 

苗華是在2024年年底失勢,何衛東是在今年3月傳出被抓。何衛東1957年出生,畢業後就加入第31軍,在31軍服役了35年,期間一直是苗華的下屬。2014年苗華開始在軍委政治部工作,負責高級軍官選拔,何衛東2019年晉升上將,並被提拔為東部戰區司令員。而在2022年,何衛東又進一步晉升,成為中央軍委副主席。

 

3月13日,何衛東在兩會閉幕後被帶走調查,之後,媒體人趙蘭健又爆料,何衛東突發心臟病,目前被關押在301醫院接受治療。

 

不僅是何衛東一個人出事,他屬下的東部戰區林向陽也傳出被抓。媒體人蔡慎坤在3月25日報導,林向陽的初步罪名是泄露台海作戰計劃,但是向誰泄密目前還不清楚。

 

林向陽也算是習近平的親信,他本身是福建人,畢業之後就加入第31軍,先後服役達到31年的時間。在習近平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之後,他步步高升,2022年的時候擔任了東部戰區的司令員。

 

不僅如此,圍繞何衛東和苗華身邊的其他人也陸續被查。比如何衛東的前上司趙克石,那趙克石也是31軍的老人了,曾經擔任31軍參謀長和軍長,之後又擔任南京軍區的司令員。那何衛東和苗華都算是他的下屬。

 

如果我們仔細去研究中共高層這兩年的變化,就會發現,兩年之中,中共高層陷入極其巨大的政治鬥爭之中。

 

首先是在2023年,由火箭軍引起的案件,當時除了涉及火箭軍司令之外,還涉及到其它戰區的人,比如南部戰區的海軍司令員鞠新村,裝備發展部的副部長、空軍司令員丁來航,中部戰區副司令員李志忠。那這些人不是習近平的嫡系,而火箭軍窩案的幕後指使人很有可能正是習近平,火箭軍涉及裝備質量出現嚴重問題,甚至泄密,政治忠誠等問題,成為習近平兩年前決心清洗火箭軍的導火索。

 

但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從2024年的苗華案開始,畫風突變,變成了針對習近平嫡系進行清洗。從苗華,到何衛東,到林向陽,到原陸軍司令韓衛國,到南京軍區司令員趙克石等等。這些人,可以說是習近平在軍中的左膀右臂。

 

這會帶來兩個顯著的問題,第一,軍隊政治高層的鬥爭尚沒有結束,習近平及軍方高層是斷然不會去攻打台灣。政治鬥爭你死我活,一不小心,你我就進了秦城,哪還有心思攻打台灣。

 

第二,習近平的將領被清洗了,就沒有可信任的人來攻打台灣。這次清洗苗華、何衛東,無論是習近平所為還是軍中的反習近平勢力做的,帶來一個直接後果,軍中不再有習近平可以信任的人。習近平不是將領出身,打台灣,他不能親自下場,一定要把軍權放到軍中大將之手。軍中沒有信任之人了,你覺得這還會打嗎?

 

我舉個例子,當年劉邦名義上信任韓信的,派遣韓信帶領大軍,但是卻偷偷跑到韓信軍營,奪取了交給韓信的將印和兵符。現在習近平要是將軍權給了別人,槍口一轉,到時候打誰還不一定呢。習近平在上台的十幾年間,清洗了大量政壇和軍事界的重要人物,他是非常擔心之後遭人打擊報復的。沒有信任的軍中將領,打台灣自然也不可能了。

 

經常有小粉紅嚷嚷今天打台灣,明天打澳大利亞。我看啊,台灣、澳大利亞是打不了,中共軍中的將領啊,倒是都被打了一遍。放眼望去,政治和內部鬥爭啊,恐怕那是比俄烏戰場的交火更為激烈。

 

 

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MilitaryIntelligence999/featured

 
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7Rbr3gcLeMtv0n13p0c

 
訂閱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nsuoshifen/​
捐款網址:https://donorbox.org/tssf

 

探索時分》(新頻道《軍事情報局》)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昊

 

兩中國人參戰助俄軍 美國務院:令人不安

兩中國人參戰助俄軍 美國務院:令人不安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報導)週二(4月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布,在烏克蘭戰場抓獲兩名代表俄羅斯軍隊參戰的中國公民。美國國務院表示,這個消息令人不安。

 

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軍隊獲得了這兩名中國公民的證件、銀行卡和個人數據。這些中國人是在頓涅茨克地區被捕的,為俄羅斯軍隊作戰的中國人不止兩個。(延伸閱讀:為俄軍作戰 兩中國公民在烏克蘭被捕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週二在簡報會上表示,美國已獲悉烏克蘭抓獲兩名代表俄羅斯作戰的中國公民的報導,並稱這個消息「令人不安」。

 

布魯斯補充說,中共是俄羅斯發動戰爭的「主要推動者」,並稱北京向俄羅斯提供了軍民兩用產品。

 

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哈(Andrii Sybiha)表示,作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軍隊的一部分,中國公民參戰,使北京宣布的和平立場受到質疑。

 

俄烏戰歷時三年,中共一直為俄羅斯提供各種支持。2024年4月26日,時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京與中共高層會面,以最強烈措辭表達美國對中共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看法。他直接指出,沒有中共的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將難以維持。

 

他說,中共是機械工具、微電子、硝化纖維(對製造彈藥和火箭推進劑至關重要)和其它軍民兩用產品的最大供應者,「莫斯科正利用這些產品加強其國防工業基地,而這個國防工業基地正在製造火箭彈、無人機、坦克和其它武器。普京總統正利用這些武器入侵一個主權國家,摧毀其電網和其它民用基礎設施,殺害無辜的兒童、婦女和男子。」

 

「沒有中國(中共)的支持,俄羅斯將難以維持對烏克蘭的進攻。」布林肯說。

 

責任編輯:李寰宇

 

美防長訪巴拿馬:從中共手中「奪回」運河

美防長訪巴拿馬:從中共手中「奪回」運河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週二(4月8日)在訪問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期間表示,美國將從中共手中奪回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

 

海格塞斯在與巴拿馬政府會談後表示,美國將深化與巴拿馬部隊的安全合作。他強調,中共不應獲准藉由中國企業在當地的商業關係來達成間諜目的,從而將運河「武器化」。

 

海格塞斯在巴拿馬市一處由美國資助整修的碼頭發表演說時說:「我們將與巴拿馬攜手合作,從中國(中共)的影響力中奪回對巴拿馬運河的主導權。」

 

「這條運河非中國(中共)建造,這條運河不歸中國(中共)營運,這條運河也不能被中國(中共)軍事化。我們將在巴拿馬的主導下共同確保這條運河的安全,並讓它繼續為全世界所有國家所用。」他說。

 

目前超過40%的美國貨櫃運輸(每年總值約2,700億美元)都經由巴拿馬運河通過,占該水道每日通行船隻的三分之二以上。海格塞斯預計將於週二稍晚前往現場視察。

 

「我們將一同收復巴拿馬運河」

 

海格塞斯是數十年來首位訪問巴拿馬的美國國防部長。他此行正值有報導稱,川普(特朗普)政府已要求美軍擬定各種方案,以確保對巴拿馬運河的通行權。美國於一百多年前建了這條運河,並於1999年將其主權正式移交給巴拿馬。川普曾多次表示,當初移交運河是「一筆糟糕的交易」。

 

海格塞斯抵達後,受到巴拿馬公共安全部長法蘭克‧阿布雷戈(Frank Abrego)的迎接,並與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José Raúl Mulino)及其他官員舉行閉門會談。之後,海格塞斯前往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博亞(Vasco Núñez de Balboa)海軍基地主持一座由美國出資興建的新碼頭剪綵儀式。他表示,美國不會允許中共或任何其它國家威脅這條運河的運作。

 

「為此,美國與巴拿馬近幾週在加強國防與安全合作方面的努力,已超越了數十年來的任何時期。」他說。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博亞海軍基地過去曾是美國羅德曼(Rodman)海軍基地。鑒於川普近期強硬表態,美國防長此行被視為美巴安全關係走向及運河未來走勢的重要風向標。

 

海格塞斯週二在X上分享說,「今天在拉斯加薩斯宮總統府(Palacio de Las Garzas)與巴拿馬夥伴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美國與巴拿馬長期以來的安全夥伴關係,體現了雙方的相互尊重與信任。」

 

在途中,海格塞斯於社交平台X發布他與穆利諾開懷大笑的合照,並寫道:「今天能與穆利諾總統交談是莫大榮幸。您和您的國家的努力正在產生影響。加強安全合作將讓我們兩國更安全、更強大、更繁榮。」

 

多位美國現任與前官員表示,穆利諾政府在應對中共影響力方面展現與美合作意願。今年2月,穆利諾宣布巴拿馬正式退出「一帶一路」倡議,並支持川普打擊非法移民的行動,包括接受美方遣返航班,並協助阻止南美洲移民經由達連隘口(Darien Gap)穿越巴拿馬。

 

海格塞斯週二表示,「我要非常清楚地表明:我們將與巴拿馬攜手合作,讓運河對所有國家持續安全開放,依靠世界上最強大、最有效、最具殺傷力的武裝力量來實現威懾力。」

 

「我們將與巴拿馬合作完成這項任務,我們將一同收復巴拿馬運河,使其擺脫中國(中共)的影響,我們也將與其他有能力、志同道合的盟友與夥伴一同完成。」

 

長江和記出讓股權

 

海格塞斯還提到中企仍在掌控運河區域關鍵基礎設施的問題,他說,「這讓中國(中共)有機會在巴拿馬展開監控活動,進而削弱巴拿馬與美國的安全、繁榮與主權。正如唐納德‧川普總統所指出,這種情況是不可接受的。」

 

川普警告說中共已掌控巴拿馬運河,並指出有中共軍人駐守當地。專家表示,中資在巴拿馬龐大的商業存在確實引發美方安全憂慮,特別是與間諜活動相關的風險。例如,中資企業計劃在運河上興建大橋,也令人擔憂。

 

上月,川普對美國投資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主導收購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旗下港口業務的交易表示讚賞。這筆交易金額高達228億美元,涵蓋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川普表示,這項交易是美國「重新奪回」運河的具體例證。

 

這筆交易被視為是「雙贏」,不僅給李嘉誠帶來高溢價,避免了貿易戰對航運業的衝擊損失,也為美國總統川普帶來標誌性勝利。

 

然而,擁有長江和記的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在宣布出售其巴拿馬運河港口資產的交易後,卻意外發現自己成為中共的攻擊目標,並因此受到審查。不過,儘管北京不悅,由於出售的港口均位於中國和香港以外,中共幾乎沒有辦法限制或阻止這筆交易。

 

美國官員指出,若未來亞洲發生衝突,巴拿馬運河對美國海軍將至關重要,能讓軍艦從大西洋迅速進入太平洋支援作戰。中共即使不封鎖運河,僅靠監控過往船隻也能帶來巨大優勢。

 

穆利諾則為巴拿馬管理運河的方式辯護,表示當局一直負責任地維護這條對全球貿易至關重要的水道,包括美國的航運利益。他強調,「巴拿馬運河是巴拿馬的,也將永遠是巴拿馬的。」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美聯社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多米尼加夜總會屋頂坍塌 至少44死 含一省長

多米尼加夜總會屋頂坍塌 至少44死 含一省長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綜合報導)當地時間週二(4月8日)凌晨,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一家夜總會的屋頂坍塌,造成至少44人喪生,其中包括一名省長,另外還有160人受傷。

 

當局稱,事發時,這家夜總會正在舉辦一場音樂會,參加者包括政治家、運動員以及其他人士。

 

多米尼加應急行動中心(Center of Emergency Operations)主任胡安‧曼努埃爾‧門德斯(Juan Manuel Méndez)最初在事故現場通報說,事故至少已造成15人死亡、101人送往醫療中心。

 

在這家夜總會頂部坍塌並砸向顧客近12小時後,救援人員仍在努力從廢墟中救出倖存者。

 

這是聖多明各一家標誌性的夜總會,名為「Jet Set」,位於海岸附近,其建築物只有一層樓高。

 

目前還不清楚屋頂坍塌的原因。

 

門德斯在當天下午早些時候說,確認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44人。官員們此前還稱,至少有160人受傷。

 

門德斯沒有透露據信這家夜總會中當時的總人數。

 

多米尼加總統路易斯‧阿比納德爾(Luis Abinader)表示,死者中包括該國北部蒙特克里斯蒂省(Monte Cristi)省長內爾茜‧克魯茲(Nelsy Cruz),她被送到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

 

「我們對這一悲劇深感痛惜。」阿比納德爾在社交媒體X上寫道。他補充說,當局正在不懈努力地開展救援工作,「我們為受影響的家庭祈禱」。

 

據官員們稱,受傷人員中包括前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投手奧克塔維奧‧多特爾(Octavio Dotel)、議員布雷‧瓦爾加斯(Bray Vargas)以及屋頂坍塌時正在演出的歌手魯比‧佩雷斯(Rubby Pérez)。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川普關稅震撼全球股市 美國億萬富豪怎麼看

川普關稅震撼全球股市 美國億萬富豪怎麼看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和對沖基金富豪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呼籲暫停部分關稅的建議不同,美國最富有的銀行家、億萬富豪安迪‧比爾(Andy Beal)週一(4月7日)表示,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應堅定推動「令人震撼與敬畏」(shock and awe)的關稅政策,即使這已引發金融市場震盪。

 

比爾在接受MarketWatch專訪時指出,川普(特朗普)的關稅措施是為促使各國回到談判桌,推動自由公平貿易,並重塑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他強調:「機會就在現在,不能再等。」

 

「比爾‧阿克曼錯了,我們不需要再來一次90天的暫停。機會就在現在,不要錯失良機。我們已經在幻想世界中活了幾十年。」比爾說。

 

他批評美聯儲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政府長年赤字支出掩蓋了通脹與經濟疲弱,並指出實體經濟實際上在萎縮,只是政府支出拉高了表面數據。

 

「政府每年舉債並支出約2萬億美元,扭曲了現實,延遲了再平衡。現在正是調整的時候。」比爾說。

 

他直言,美國無法長期承受龐大貿易與財政赤字,「越早處理,痛苦越少。政府借來的一美元,和靠創新或生產賺來的一美元完全不同。」

 

比爾承認,關稅衝擊市場,但他認為「這是唯一的出路」,且「國會程序太慢,川普只有兩年時間推動改革」。

 

比爾是Beal Bank創辦人,也因在拉斯維加斯與世界頂尖撲克選手對戰而廣為人知。他向來低調,鮮有公開言論,但與川普私交深厚,並支持川普第三次競選總統,最近一輪捐款達500萬美元。

 

在川普上週宣布對幾乎所有外國貿易夥伴加徵10%基準關稅,並對部分國家課以更高關稅後,美股大幅震盪,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也隨之升高。

 

週一,億萬富翁阿克曼呼籲暫緩新關稅,避免「自導自演的經濟核冬天」,並建議川普給各國三個月時間重談貿易協定。但他週二表示,外界「誤解」了他主張暫緩川普全面關稅政策的立場。

 

「一些人誤解了我對關稅的看法。」阿克曼週二一早在社群平台X發文寫道,「我完全支持唐納德‧川普總統使用關稅,來消除我們貿易夥伴設下的關稅與不公平貿易行為,並促進更多投資與製造業回流美國。」

 

他補充道:「我主張,在關稅於明天生效前,應暫緩30、60或90天,以便談判能順利完成,避免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干擾,進而傷害我們國內最脆弱的企業與民眾。」

 

阿克曼週二也表態支持政府與各國就進口稅展開談判。他表示,「如果有國家拒絕善意談判,川普總統可以採取強硬手段,但在完全沒有留給談判時間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比爾則警告,如果美國不立即修正貿易與財政問題,最終可能違約或被迫大幅加稅。「這些問題本該早就解決,如今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責任編輯:林妍

 

組圖:天子的禮物有哪些 台故宮特展揭祕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6月8日。

 

台灣故宮舉辦的這次特展,透過清代官員上奏的奏摺、文書、檔冊等珍貴史料,揭開皇帝與官員間「密不可宣」的奏摺內容。究竟皇帝賞賜臣子哪些禮物?背後隱藏著什麼故事?皇帝的禮物真如想像中的「金銀財寶堆滿屋」嗎?

 

展覽特別展出一組共二十件的「清 乾隆粉彩御製詩花卉紋鼻煙壺」。(台灣故宮提供)
 
 
清 火鐮荷包。(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策展人、書畫文獻處研究員兼科長許媛婷表示,「禮尚往來」這句話耳熟能詳,「禮」可以解讀為謙和有禮,也可以指物質性的禮物。然而,不論是禮節還是實際禮品,其背後的意涵遠比表面更為深遠,特別是物品本身的故事,更值得細細探究。而在故宮典藏文物中,必然有被皇帝當成禮物送給臣下的賞賜之禮,藏著讓人驚歎「啊!原來這也是禮物?」的有趣發現。

 

清 玉喜字扳指。(台灣故宮提供)
 
 
「清 光緒朝 御賜雙龍寶星」,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台灣故宮提供)

 

許媛婷說,這次展覽分為四大單元:「禮何處來」、「升職加薪」、「好禮降臨」與「賞罰有道」,透過文武官員上摺謝恩的第一手史料,認識清代皇帝恩威並施的賞賜制度。皇帝的賞賜不侷限於具體的禮品,還有加官晉爵、加銜賜號,及追封誥命等象徵榮譽與地位的賞賜,其價值往往遠勝於禮品本身。

 

清 粉彩瓷翎管。(台灣故宮提供)

 

許媛婷表示,儘管功名地位、榮譽勛章備受重視,但大多數賞賜仍以實質禮物為主。不過,這些禮物並非如一般想像中的金銀珠寶,更多是貼近日常生活的實用物品。從皇帝賜字、御書詩文、書籍紙硯、荷包摺扇、緞匹帽袍,到牛羊馬匹、御膳食物、藥錠補品;甚至玉扳指、瓷瓶、鼻煙壺、瑪瑙盒,乃至銀兩、銀錁等貨幣,種類琳琅滿目。

 

清 乾隆朝 粉彩御製詩花卉紋鼻煙壺(一式二十件)。(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表示,這次展覽精選皇帝賞賜的珍貴物件,從官帽裝飾的頂戴、湖綠釉翎管、粉彩瓷翎管,到清代滿族勇士隨身攜帶的火鐮荷包,更特別展出一組共二十件的「清 乾隆粉彩御製詩花卉紋鼻煙壺」,讓觀眾一窺皇帝賞賜之禮的豐富多樣。

 

清 乾隆朝 粉彩御製詩花卉紋鼻煙壺。(台灣故宮提供)

 

此外,台灣故宮說,現代人喜歡在大拇指戴上戒指,展現個性與時尚品味。這種套在大姆指的指環,在古代稱為韘,又稱作扳指,射箭時用來保護手指不被弓弦劃傷。除了有不忘滿族騎射傳統的深刻意涵,在乾隆皇帝積極推廣與賞賜下,帶動清代皇室貴族與官員配戴扳指的流行風潮,成為彰顯個人身分地位的飾品,也是皇帝御賜的禮品類型之一。

 

清 康熙朝 銅胎畫琺瑯雙蝶鼻煙壺。(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表示,為豐富這次展覽內容,特別向國立歷史博物館洽借兩件珍貴文物。「光緒紙質功牌」類似於今日「奬狀」,由時任會辦雲南軍務湖南提督一等子爵鮑超(1828—1886年)奏請光緒皇帝,賞賜給在軍務上立有功勞的陳元,授予其「八品頂戴」,並加贈「功牌」,以示嘉獎。

 

清 湖綠釉翎管。(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表示,賞賜功牌不僅是一種榮譽象徵,通常還伴隨官銜晉升或賞賜銀兩,也是另一種的升職加薪。「御賜雙龍寶星」,則學習自西方各國頒給「勛章」的奬勵制度,最初是為了與西方國家外交往來,用來獎勵外國使節、軍官及商人,後來也開始授予清朝官員,成為清代賞賜制度中的一環,展現中西文化交流對宮廷制度的影響。

 

清光緒11年11月23日 光緒紙質功牌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台灣故宮提供)

 

「職場送禮學問大」,台灣故宮表示,皇帝如何得知哪些人值得賞賜?又該賞賜哪些禮物呢?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但從康熙朝官員祕密上奏的密摺制度,或許能找到蛛絲馬跡。

 

故宮特別向國立歷史博物館洽借「光緒紙質功牌」展出,功牌類似於今日「奬狀」的概念。(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典藏《王鴻緒小密摺》,是康熙皇帝和曾任禮部侍郎王鴻緒之間的往來文書。這批密摺共計52件,撰寫時間集中於1705到1708年間,即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期間。內容涵蓋官員包庇、受賄、侵吞公帑等機密事件,揭示密摺制度中「賞罰有道」的權力運作,並隱約透露「天子的禮物」所牽動的複雜社會關係。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