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荷蘭數據保護機構將對DeepSeek展開調查

荷蘭數據保護機構將對DeepSeek展開調查

 

【大紀元2025年0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週五(1月31日),荷蘭數據保護機構(Autoriteit Persoonsgegevens,AP)表示,將對中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資料收集行為展開調查,並敦促荷蘭使用者謹慎使用該公司的應用程序。

 

據路透社報導,AP主席阿萊德‧沃爾夫森(Aleid Wolfs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AP之所以(發出這份)警告,是因為DeepSeek的隱私權政策……以及其使用個人資訊的方式引起了人們的嚴重擔憂。」

 

該機構補充說,歐洲公民的個人資料只能在DeepSeek嚴格遵守條件的情況下,才能儲存在國外。

 

根據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的私隱制度,只有在能夠保證數據接收的國家不會降低數據保護水平的前提下,才允許將數據從歐盟傳輸到其它國家。

 

然而,DeepSeek的服務條款明確規定,其產品和服務受中國大陸法律管轄。而中共的國安法規定,所有私營企業和公民都有必須「支持、協助並配合」政府的情報機構工作。

 

DeepSeek是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最近推出的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在DeepSeek模型發布的120日,這家初創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40歲的梁文鋒受到中共總理李強和副總理丁薛祥的接見。

 

AP表示,已與歐盟其它監管機構取得聯繫,以交換資訊,並協調進一步的調查。

 

荷蘭的聲明是在意大利於週四(1月30日)以隱私權為由封鎖DeepSeek AI應用程序之後發表的。

 

許多國家對DeepSeek帶來的用戶信息安全隱患表示擔憂,愛爾蘭和法國均要求DeepSeek提供有關用戶數據處理信息,英國、德國和澳洲政府正在審查DeepSeek AI應用程序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台灣則要求公務機關不得使用DeepSeek AI服務,以防範資訊安全風險。

 

 責任編輯:李琳

 

美消費者信心跌至4個月低點 但對財務前景樂觀

美消費者信心跌至4個月低點 但對財務前景樂觀

 

【大紀元2025年01月3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Tom Ozimek報導/趙孜濟編譯)一份新報告顯示,由於對當前商業和勞動力市場狀況的評估惡化,美國消費者的信心在1月份降至四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儘管出現了這種下降,但家庭對未來六個月重大財務改善的樂觀情緒達到了歷史新高。這表明了,目前的擔憂與在川普(特朗普)政府的領導下未來改善的希望之間的分歧。

 

美國經濟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又譯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1月28日發布報告稱,1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5.4點至104.1,這是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也是四個月來的最低水平。雖然該信心指數的五個組成部分都有所下降,但基於消費者對當前商業和勞動力市場狀況評價的現狀(Present Situation)指標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9.7個百分點。

 

「對當前勞動力市場狀況的看法自2024年9月以來首次下降,而對商業狀況的評估連續第二個月走弱。」諮商會首席經濟學家達納‧彼得森(Dana M.Peter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對未來商業和勞動條件的預期也有所下降。預計六個月內會有更多就業崗位的消費者比例,從2024年12月的19.8%下滑至今年1月份的19.4%,而預計就業崗位減少的消費者比例穩定在20.3%。同樣,預計商業狀況會惡化的消費者比例從上個月的17.3%上升到18.7%。對收入的樂觀情緒也略有下降,只有18.3%的受訪者預計他們的收入會增加,而2024年12月的這一比例為19%。

 

儘管如此,報告中還是有積極的消息。消費者對未來六個月家庭財務狀況的預期達到了高點,預測未來12個月經濟衰退的受訪者比例仍接近歷史最低點。

 

「消費者也仍然看好股市,即使比2024年底略有下降。」彼得森說,並強調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預計今年股價會上漲。

 

1月份的通脹預期有所上升,12個月的平均預期從5.1%增加到5.3%。彼得森表示,對高物價的擔憂在調查的回覆中仍然很突出。此外,51.4%的消費者現在預計今年的利率將會上升,而預計利率會會下降的受訪者比例從2024年12月的28.5%下降到今年1月份的23.9%。這些轉變與美聯儲在2025年放緩降息的信號相一致,也與抵押貸款利率的上升和通貨膨脹的持續相一致。

 

儘管信心減弱,但消費者支出仍然強勁,而這支撐了經濟增長。2024年12月發布的政府數據顯示,在強勁的消費支出和出口激增的推動下,去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增長率為3.1%。

 

然而,對2024年第四季度的預測各不相同。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GDPNow模型預計增長3.2%,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Staff Nowcast預測增長2.6%。與此同時,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Real GDP Nowcast預測估計,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增長2.38%。

 

還有一些跡象表明,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可能會有所下降。費城聯邦儲備銀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只支付最低還款額的信用卡持有者人數已升至12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樣,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消費貸款拖欠率升至2.73%,為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原文「Consumer Confidence Dips to 4-Month Low, but Financial Hopes Soar」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責任編輯:高靜

 

【唐青看時事】習本命年變局 2025川習對決前瞻

【唐青看時事】習本命年變局 2025川習對決前瞻

 

【大紀元2025年02月01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唐青看時事》。首先祝大家蛇年吉祥!今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因為——「龍蛇鬥」的戲碼要上演了!習近平本命年,將會碰到怎樣的大風大浪?川普強勢歸來,火力會不會更猛?這二人在2025年註定有一場競爭。今天,我們就談一談這場世紀對決!

 

我們先看看蛇年的運勢。畢竟,2025年是蛇年,本命年的人運勢大起大落,風雲變幻,而習近平就是屬蛇的!

 

本命年犯太歲 蛇年凶星不少

 

根據香港知名風水師麥玲玲的說法,屬蛇的朋友今年是本命年犯太歲。俗話說「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也就是說,這一年對屬蛇的人來說,變數很多,運勢起伏不定。

 

而且蛇年凶星不少,比如:

 

劍鋒星——代表容易受金屬傷害,開車要小心,手術也要慎重,尤其是涉及刀具、機械的工作者更要注意。

 

浮沉星——和水有關,喜歡水上活動的朋友,這一年千萬別獨自去游泳,最好找人陪伴,避免意外。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習近平和王毅,他們倆都是1953年出生,屬蛇,所以2025年是他們的本命年!

 

按照這個運勢來看,習近平今年的處境不妙——本命年犯太歲,意味著習的事業、健康、人際關係動盪,決策容易因判斷失誤招來麻煩,權力可能遭遇更多挑戰和反對。

 

那麼,另一邊的川普呢?他是1946年出生,屬狗。而在蛇年,屬狗的人有一個特點——重新開始!這次他重返白宮,某種程度上確實應驗了這個運勢。

 

不過,屬狗的人在蛇年要特別小心破財,也就是說,川普雖然風風火火重返白宮,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在經濟上引發一些問題。

 

更有趣的是,從生肖相性來看,蛇跟狗是對抗關係。也就是說,川習之間的較量,必然不會輕鬆收場。

 

那麼,生肖的影響會如何體現在2025年的美中關係上?川普的強勢回歸,又會如何影響習近平?咱們接著看。

 

川普2.0力度更猛

 

川普這次回來,一點不拖泥帶水,是升級版——川普2.0,速度更快,力度更猛,膽子更大,戰鬥模式全面開啟。

 

上任才一星期,他就先對哥倫比亞來了個下馬威,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極限施壓」。

 

事情是這樣的——川普政府開始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其中有兩架軍機載著哥倫比亞籍的非法移民,結果哥倫比亞總統一看,不樂意了,直接拒絕接收,還義正辭嚴地發表聲明,說什麼「不能接受移民戴鐐銬被送回國」,要求美國尊重人權。

 

但川普是誰?他才不吃這一套!直接一連三拳,讓哥倫比亞政府24小時之內立馬認慫!

 

第一拳:對所有哥倫比亞進口商品徵收25%緊急關稅,一週後翻倍到50%。

 

第二拳:對哥倫比亞政府高官實施簽證禁令,凍結他們的美國資產!

 

第三拳:全面加強哥倫比亞人和貨物的海關檢查,讓其經濟直接受重創!

 

這一套組合拳打得哥倫比亞措手不及,總統佩特羅立刻改口,直接派專機接回遣返移民,短短一天之內,態度180度大轉彎。

 

而川普呢?根本不給對方留情面,立刻宣布:「美國再次受到尊重。」

 

這句話的潛台詞很明顯:過去四年,美國在國際上太軟了,誰都能踩一腳。但川普回來了,規則要重新改寫!

 

這不僅僅是哥倫比亞的問題,而是川普新政府釋放的第一個信號——美國的強硬時代回來了,誰敢挑戰,就準備迎接川普風暴!別以為美國會慣著你!

 

這和拜登時期形成了鮮明對比,那時候全球難民湧向美國。川普上台後,第一時間就恢復他的「美國優先」政策,不僅要穩住國內,還要對全球放話:美國不會再忍氣吞聲,該硬的時候必須硬!

 

這一波操作下來,很多人都在感歎:「川普2.0」比四年前的版本更狠、更果斷,也更懂得如何操控局勢!

 

為什麼?因為當年的川普,手下還受「建制派」制約,黨內有一堆人掣肘,導致他很多政策推進得磕磕絆絆。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已經徹底掌控了共和黨,共和黨掌控了參眾兩院,白宮內部也換成了自己的親信,幾乎沒人能攔得住他。

 

所以,這一次的川普,不再只是喊口號,而是真正擁有了「全速推進」的能力!

 

但問題是,這只是開胃菜!真正的大戲,還在後頭——當他的目光轉向北京,習近平能接得住嗎?

 

這不,1月17號,習近平就和川普通了電話。但這個電話是誰先打的?黨媒的報導是:「習近平主席應約同川普通電話。」但問題是——「應約」到底是啥意思?翻譯過來,也就是習近平應川普的邀請和請求與他通話的意思。既然如此,這個電話當然是川普這邊主動要打給習近平的。

 

但沒過幾天,在達沃斯論壇上,川普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他直接說:是習近平給我打的電話!這一句話,把中共的宣傳謊言直接戳破了,等於告訴全世界:中共才是主動想要緩和關係的那一方,而不是美國!

 

這一下就搞笑了,黨媒本來想營造出一種「是川普主動找習」的假象,結果被川普拆穿,等於是在全世界面前丟了個大臉。

 

那麼,這到底說明了什麼?

 

說明中共對川普的回歸,其實是害怕的!

 

要知道,過去四年,拜登政府對中共也是打壓的,但還是照顧中共的面子。而川普不一樣,他上次打貿易戰,直接讓中國的出口市場受損,這次如果再來一輪制裁,中國經濟恐怕更吃不消。所以,習近平肯定想趁川普還沒正式啟動對華制裁之前,先通過通話探探底,看看有沒有緩和的可能。

 

川普拿哥倫比亞「開刀」,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要重塑國際秩序和規則,整肅那些搗亂的,不聽話的。無疑習近平是那個最調皮搗蛋的。現在問題來了——習近平今年是本命年,運勢本就充滿變數,面對川普這個強硬對手,真的能穩得住嗎?

 

從局勢來看,習近平的處境比川普複雜得多。川普現在是一路狂飆,而習近平呢?不僅外有壓力,內也不太平。

 

如果說川普這邊是戰鬥模式全開,那習近平這邊就有點像是「困獸模式」——外有川普步步緊逼,內有經濟壓力,還有軍隊、黨內元老、官媒集體「變臉」,局面相當微妙。

 

習「蛇行千里」,將要潛伏作戰?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轉向北京!看看習近平最近的言行。

 

1月27號,中共照例搞了個新年團拜會,習在講話中提到了一句「蛇行千里」。

 

結果,這句話一出來,沒人覺得勵志,反而覺得……不太吉利。

 

「蛇行千里」意味著什麼?蛇在行進時是彎彎曲曲的,不走直線,只能迂迴前進,難道習自己也在暗示,2025年他不敢硬剛了,只能低調、隱忍?

 

更搞笑的是,新華社緊跟著發了篇快評,標題是「以蛇行千里的勁頭,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這句話乍一聽好像是正能量,但仔細一品,怎麼感覺像高級黑?

 

「蛇行」意味著爬行。現代化不是應該大踏步向前嗎?結果你告訴全國人民,我們要「蛇行」現代化?據我所知,除了海蛇隨著水的流動,可以行千里,其它蛇是不可能行千里的,現實中做不到,早就半途而廢了。而且,「蛇行」隱含著「不走正道」「狡詐隱祕」「潛伏」等意思,完全是負面的。難道中共又要韜光養晦了嗎?韜光養晦現在也騙不了別人了啊。

 

我們一般說馬行千里,龍行千里,鳳舞九天,這多有氣魄。好笑的是,中共的大小喉舌,都來「蛇行千里」,硬生生造了一個詞出來。

 

更值得注意的是,習這次講話裡,竟然沒有提「鬥爭」!

 

過去幾年,他一直強調「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但這次,突然改口了——這是不是意味著,2025年,他真的要開始收縮了?

 

更何況,習這次講話幾乎沒提經濟、外交、軍權等敏感話題,完全不像以前那種「強勢定調」的風格,反而像是在儘量避免犯錯。

 

這一切,釋放出的信號就一個:習近平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謹慎,他在試圖躲避風險,不敢再貿然出手了!

 

軍隊悄悄在「去習化」?

 

我們再看看習近平身邊發生了什麼?軍隊,一直是習近平最倚重的權力支柱,可最近的種種跡象,讓人不禁懷疑——軍方是不是已經在悄悄「去習化」?

 

最明顯的信號來自《解放軍報》,12月竟然一連刊發了五篇關於「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文章!

 

聽起來沒什麼特別的?但問題就在這裡——軍方的報紙,平時誰敢講「集體領導」這四個字?

 

過去幾年,軍方所有的表述都是「習主席統帥三軍」、「堅決維護習核心」,天天喊「絕對忠誠」,但這次呢?「習核心」四個字完全沒提,連「兩個維護」(維護習近平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都消失了!

 

就像是突然之間,習不再是那個「唯一的老闆」了,軍方似乎在試圖把權力往「集體領導」拉回去。

 

這種細節,玩政治的都懂——如果某個詞消失了,那就代表這個詞背後的人,可能正被削弱。

 

而且,不僅僅是宣傳口風變了,軍方最近的很多舉動也很耐人尋味。比如:

 

軍隊的文藝演出,以前主旋律就是「忠誠習主席」,今年改成了「忠誠黨」。

 

軍區會議,過去都要提「習主席訓令」,現在不提了。

 

陝西省軍區,也就是習的老家部隊,發文也只提了一次「習主席」,再無吹捧言辭。

 

這些變化說明什麼?說明軍隊內部已經開始有聲音,想要擺脫對習的「絕對忠誠」。

 

此外,軍隊的不滿不僅體現在文章裡,還發生了一些詭異的高層變動:

 

2024年年底,中共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上將突然被逮捕,這可是習的親信。

 

傳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自殺,而且是屬於「閩江新軍」系統的高階將領,和習關係匪淺。

 

去年,火箭軍高層大換血,習的嫡系部隊反而被大清洗,這可是手握中共最強戰略武器的部門。

 

這些事件的背後,已經釋放出一個信號——軍方內部可能已經開始分裂,甚至在削弱習的權威!

 

軍隊,是習近平最後的權力護城河,一旦軍心不穩,那對他來說,絕對不是小事!

 

黨內元老集體「降調」評價習近平

 

軍方的不滿是一回事,黨內的「老同志」們,現在對習的態度也開始變了!

 

最明顯的變化,發生在今年的「老同志新年團拜會」——往年這種場合,官媒都會說「老同志們高度評價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相當於給習站台、撐腰。

 

但今年呢?新華社1月26日的報導中,措辭變成了「老同志們高度評價黨中央過去一年的工作」。

 

有沒有發現,少了什麼?

 

「以習近平為核心」這幾個字,消失了!

 

別小看這個措辭變化,在中共的政治話語體系裡,少一個字、換一個詞,都是大事!

 

更微妙的是,過去幾年,黨內元老對習的政績評價是「彪炳史冊」、「可以載入史冊的偉大成就」,但今年呢?只剩下了一句——「順利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翻譯一下,就是「就那樣吧,沒啥可誇的」。

 

這就像是老闆以前年年表揚你是公司頂梁柱,今年只淡淡地說一句「還行吧」——你說,你心裡慌不慌?

 

而且,黨內元老們不僅在表面上「降調」,他們還採取行動,削弱習的權力:

 

2024年中共三中全會,一拖再拖,原因之一就是黨內元老們不願意讓習繼續「一言堂」。

 

「集體領導」的說法重新回到官方文件,也就是說,已經有人在推動,讓權力重新分散,而不是習獨攬大權。

 

這些變化表明,黨內已經有人開始對習「降級處理」了,他的「核心地位」可能比外界想像的還要不穩!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習近平開始「蛇行」,那川普會不會趁機加大攻勢?接下來的美中較量,還會怎麼發展?川普的三大殺招已經蓄勢待發,習近平還能頂得住嗎?

 

即將到來的較量

 

川普的第一招,就直指巴拿馬運河——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運咽喉之一!

 

巴拿馬運河:川普點燃「美洲戰場」

 

1月28日,川普又出招了,他在「Truth Social」貼文:巴拿馬,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試圖拆除當地64%的中文標牌。這些標牌滿地都是,因為中共國控制了巴拿馬運河。巴拿馬別想矇混過關!

 

這等於揭穿了巴拿馬和中共狼狽為奸的證據。這幾年,中共砸了大錢在拉美國家,尤其是巴拿馬運河周邊的港口、物流樞紐,意圖在全球航運體系裡掌握更多話語權。美國當然不樂意,川普更不會放任不管。

 

川普的態度很直接——讓巴拿馬收回中共的實質控制權,否則美國就要插手干預!

 

巴拿馬政府的立場已經開始鬆動。之前嘴硬,說「運河不受任何國家控制」,但最近,巴拿馬總統穆利諾的語氣變了,開始強調「巴拿馬會根據國家利益重新審視所有合作」。

 

翻譯一下就是:川普的壓力到位了,巴拿馬正在找台階下!

 

如果巴拿馬真的向美國靠攏,中共不僅會失去在美洲的重要立足點,還可能影響它在南美的貿易和能源運輸布局。

 

那麼,面對川普這步棋,中共會怎麼回應?

 

強硬反擊?但目前它在拉美的影響力還不足以對抗美國。

 

忍氣吞聲?這不僅是經濟損失,更意味著在全球戰略布局上的一次「退讓」。

 

這場博弈,將成為2025年美中對抗的一個新前線!

 

病毒溯源:舊帳新算,習近平避無可避

 

川普的第二招,就是重新把「病毒溯源」的問題拿出來,徹底翻舊帳!

 

早在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川普就已經指責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但當時國際社會還在觀望,拜登政府上台後,也沒有真正推動這個議題。

 

但現在不一樣了——美國情報部門最新評估認定,病毒最可能來自實驗室泄漏!

 

這就等於給川普遞上了一張大殺器級別的王牌。他會怎麼用?

 

最直接的幾個可能動作:

 

推動國際調查,施壓中共提供更多病毒源數據。

 

藉此制裁中共的相關機構和個人。

 

推動「疫情責任法案」,允許美國企業和個人起訴中共政府,並凍結中國在美資產作為抵押。

 

如果這一套組合拳打下去,這不僅僅是經濟戰,更是一場全球輿論戰!

 

更棘手的是,如果美國正式要求中共賠償,習近平要怎麼應對?

 

強硬拒絕?那就等著進一步制裁加碼。

 

象徵性妥協?那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必然炸鍋,黨內壓力也會隨之增加。

 

不管怎麼選,都是一場政治災難。

 

這波操作,川普的目的很明顯——不僅要在經濟上施壓,還要在國際舞台上讓中共陷入被動,讓習焦頭爛額!

 

貿易戰:新一輪經濟攻勢

 

川普的第三招,就是重啟貿易戰!

 

這次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直接升級到「攤牌級別」。

 

川普已經明確表示,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甚至可能提升到60%。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貿易戰不是打了好多年了嗎?川普這次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關鍵就在於——現在的中國經濟,比四年前更脆弱了!

 

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危機持續惡化;

 

資本外逃加劇,人民幣匯率承壓;

 

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年輕人就業問題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川普進一步加稅,中共還能像2018年那樣撐住嗎?現在的製造業已經開始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美國企業的供應鏈調整也比當年更加深入,一旦加稅,中共恐怕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而且,川普這次的策略,不僅僅是關稅問題,他可能還會打出高科技封鎖牌:

 

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取先進芯片。

 

要求更多美國公司撤離中國市場。

 

甚至可能封殺更多中資企業在海外的業務,比如TikTok、微信等。

 

這才是最狠的一招——一旦美中徹底脫鉤,中共的高端製造、芯片、人工智能等領域,可能會迎來真正的「生死考驗」。

 

更何況,美國國會裡的鷹派議員還在討論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一旦落地,中國商品出口美國的成本將進一步上升,這對已經疲軟的中國經濟來說,絕對是雪上加霜!

 

所以,這場貿易戰,不是簡單的關稅問題,而是川普準備精準打擊中共經濟弱點,讓它無路可逃!

 

科技戰才是終極戰場

 

相比上一輪貿易戰,這次更致命的較量點是——科技戰!

 

在川普看來,中國的發展模式太依賴美國技術,所以必須徹底封殺,讓它「卡脖子」斷供。

 

這次,他的團隊正在討論的措施包括:

 

徹底封鎖中國獲取先進芯片,不僅是美國公司,連全球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都不得向中國供應!

 

限制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擴張,打擊華為、TikTok、阿里等科技巨頭。

 

阻止中國推動「數字人民幣」國際化,防止其影響美元霸權。

 

中共當然早就知道科技才是命門,所以過去幾年一直想發展國產半導體,試圖擺脫美方技術封鎖。

 

但現實是,中國的芯片產業依然落後5—10年,川普一旦加大封鎖,中國高端製造的升級之路可能會被堵死!

 

中美「互相牽制」:川普靠股市,習近平靠經濟增長

 

儘管川普如今氣勢如虹,但華爾街仍是他不得不謹慎拿捏的一道紅線。

 

2018年貿易戰期間,美股一跌,川普的態度就會軟化,所以這次,中共可能會利用華爾街牽制川普,比如:

 

如果貿易戰開打,中共可能打擊蘋果、特斯拉等美企在華業務,直接影響美股走勢。

 

如果川普提高關稅,中共可能讓人民幣貶值,抵消部分關稅影響。

 

甚至可能減少購買美債,讓美聯儲面臨更大的通脹壓力。

 

但和2018年不同,現在的華爾街對中國的依賴度已經下降,很多資金已經提前撤離中國市場,所以中共的反制空間其實變小了。

 

與此同時,習近平自己也有一條不能跨的底線——經濟增長。

 

如果經濟持續低迷,社會不滿上升,黨內高層對他的不滿也會加劇,甚至可能影響到他的權力穩固。

 

所以,這場美中較量,將是一場「雙向牽制」的較量——誰先撐不住,誰就可能在這場棋局裡率先落敗!

 

2025年,蛇年,一場新的美中大博弈已經拉開帷幕。

 

一邊是川普,全副武裝,戰神模式徹底解鎖,一上任就毫不手軟,從貿易到科技,從外交到軍事,全方位對中共展開圍剿,誓要讓美國重回全球霸主地位!

 

另一邊是習近平,站在風雨飄搖的十字路口,軍隊不再鐵板一塊,黨內元老態度降溫,經濟困境難見曙光,而川普的攻勢,才剛剛開始!

 

巴拿馬運河、病毒溯源、貿易戰、科技封鎖……每一個都是致命殺招,步步緊逼,沒有退路!

 

這一局,是「蛇行千里」的習近平,能避險求生?還是「王者歸來」的川普,全面壓制?

 

2025年,美中關係的棋局,才剛剛走出第一步。接下來的劇情,只會越來越精彩!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請記得點讚,關注我的頻道,我們下期再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video/1h7cmir87an6gVuDkE3irNj3417t1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央視春晚被爆掩蓋蘋果Logo 主持人刪iPhone合影

央視春晚被爆掩蓋蘋果Logo 主持人刪iPhone合影

 

【大紀元2025年0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與往年一樣,今年央視舉辦的春晚還是醜聞不斷,除了被指演員假唱外,這場被認為華為「包場」的晚會卻出現了華為競爭對手的設備。有網友發現,央視不僅使用蘋果電腦參演,卻有意將蘋果Logo掩蓋,而且春晚主持人私下合影時也使用蘋果手機拍照,此事被曝光後,該主持人立即刪除了相關照片,引發網友熱議。

 

1月28日晚8點,央視2025年春晚開播,這是一台被認為「含華量」超高的春晚,華為多款手機頻繁出現在春晚節目中。

 

例如,在喜劇歌曲《妥妥的》、小品《金龜婿》中,多名演員手持華為手機Mate 70 RS非凡大師,艾倫小品《點點關注》中也出現了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三摺疊手機。此外,華為Mate X6、華為Mate 70 Pro+等型號手機也多次在其它節目現身。

 

除手機外,華為電動汽車鴻蒙智行問界M9也出現在央視春晚重慶分會場展示燈光秀。據陸媒報導,從2019年開始,華為產品就已經獲得央視春晚的熱捧。

 

不過,據網上流傳的視頻和照片顯示,央視檯面上熱捧國產貨,台下卻熱衷於外國貨。

 

在央視2025年春晚中,香港歌手陳奕迅與張雨霏等運動員合唱《孤勇者》時,有細心網友發現,陳奕迅打擊樂器的左右兩邊擺放著兩台筆記本電腦皆是蘋果(Apple)品牌。

 

(視頻截圖/合成圖)

 

該網友表示,可以看到左邊MacOS(蘋果操作系統)的Dock欄和右邊Mac的Touch Bar,兩台蘋果電腦使用的程序是Serato DJ pro(日本公司AlphaTheta擁有的音樂演奏軟件)和Ableton Live(德國公司Ableton開發的數字音頻工作站軟件)。

 

從陳奕迅的正面觀看,蘋果電腦標誌(Logo)被央視有意遮擋,該網友認為「原因只是沒有廣告費」。「所以問題來了,華為在春晚做了很多的廣告,華為不是遙遙領先嗎?為什麼(央視)不用金主華為的呢?」網友說。

 

 

諷刺的是,在央視春晚結束後的第二天,有網友發現,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在微博帳號發布一組照片(共9張),除了他與央視主持人、演員合影之外,其中一張合影是尼格買提等多人各持一部蘋果手機拍照,而剛剛過去的央視春晚推崇的手機品牌卻是華為。

 

(網頁截圖)

 

此事引發網民關注和熱議。有網友發現,1月31日21:26,尼格買提將涉及蘋果手機的那張有爭議的照片刪除了,此時這組合照還有8張照片。僅僅過了12分鐘,尼格買提又補充一張照片,是其手持華為手機與其他央視主持人的合影。

 

(網頁截圖/合成圖)

 

大紀元記者注意到,在尼格買提發布這組照片的微博評論區,除了一些網友為其背書外,還有不少網友評論說:「華為春晚廣告費白花了。」「某抖上都在說華為是工作,生活中還是用蘋果手機。」

 

有網友說:「春晚植入了那麼多次華為手機,後台是Vivo全程直播,觀眾席的桌子上放著小米車模,結果發現都是假的,舞台上的都是蘋果用戶!這就是現實。」

 

實際上,不僅央視內部人員放棄華為而使用蘋果手機,早在2019年第一天,華為官方X(推特)帳號就曾使用蘋果手機發布了新年祝福。事發後,華為官方發聲明解釋稱:因為VPN網絡問題,無法用電腦發文,故而使用蘋果手機。(延伸閱讀:用iPhone發推成事故 華為內部處罰再惹議

 

 責任編輯:孫芸

 

【快訊】載6人飛機在費城購物中心附近墜毀


【快訊】載6人飛機在費城購物中心附近墜毀

 

【大紀元2025年0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五(1月31日)晚上,一架載有一名兒童患者和其他五人的醫療運輸飛機,在起飛後不久墜毀在費城一家購物中心附近的街道,爆炸產生的火球吞噬了數座房屋。

 

美聯社報導,「Jet Rescue Air Ambulance」公司表示,機上有一名患者和另一名乘客,以及四名機組人員。

 

「我們無法確認是否有倖存者。」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目前最關心的是患者的家人、我們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家人,以及可能在地面受傷的其他受害者。」

 

費城市長謝麗爾·帕克(Cherelle Parker)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死亡人數,但有幾座房屋和車輛受損。

 

「事故現場仍在調查中。」她說。

 

此前報導稱,一架飛機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羅斯福購物中心(Roosevelt Mall)附近一條街道墜毀,導致附近的汽車和房屋起火。當地媒體報導稱,飛機墜毀在費城東北部羅斯福購物中心附近,地面上有多人受傷。

 

一個門鈴攝像頭拍下飛機墜毀的畫面,飛機在購物中心和主要道路附近墜毀,留下一道白色痕跡並爆炸。

 

「我們只聽到一聲巨響,不知道聲音從何而來。我們轉過身,看到了巨大的煙柱。」門鈴攝像頭的主人吉姆·奎因(Jim Quinn)說。

 

墜機地點距離費城東北機場不到3英里(4.8公里),該機場主要為商務飛機和包機提供服務。

 

這架Learjet 55飛機於週五下午6:06從機場起飛,爬升至1,600英尺(487米)高度後,很快就從雷達上消失。據航班跟蹤網站Flight Aware稱,這架飛機當時正飛往密蘇里州斯普林菲爾德。

 

事發後,費城市政府在X平台上發帖稱,此次事件「很嚴重」。

 

「在費城東北部羅斯福購物中心對面的科特曼和巴斯特爾頓大道(Cottman and Bustelton Avenues)附近發生一起重大事件。」費城市府帖子寫道,「該地區的道路已關閉,包括羅斯福大道部分路段。請避開該地區。」

 

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看到飛機在賓州費城墜毀真是太難過了。又有無辜的靈魂喪生。我們的人員全心投入。急救人員因出色的工作而受到讚揚。」

 

飛機墜毀在羅斯福購物中心附近一個繁忙十字路口,羅斯福購物中心是人口稠密的Rhawnhurst社區的一個戶外購物中心。

 

目擊者在飛機墜毀後不久用手機拍攝的一段視頻顯示,現場一片混亂,碎片散落在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外的一面橙色牆壁閃閃發光,一股黑煙迅速升上天空,警報聲響起。

 

37歲的邁克爾·斯基亞沃尼(Michael Schiavone)坐在附近梅菲爾(Mayfair)的家中,突然聽到一聲巨響,房子搖晃起來。他說感覺就像一場小型地震,當他查看家裡的安全攝像頭錄像時,他說看起來像是一枚導彈落下。

 

「發生了一次大爆炸,所以我以為我們受到了襲擊。」他說。

 

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喬什·夏皮羅(Josh Shapiro)表示,他已經與費城市長進行交談,並在緊急響應展開時提供所有的州資源。他在X平台上發表了一份聲明。

 

美國交通部長肖恩·達菲(Sean Duffy)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他正在監視局勢並努力獲取更多信息。

 

這架飛機的所有者Jet Rescue提供全球空中救護服務。這家總部位於墨西哥的公司在2019年,曾將棒球名人堂球員大衛·奧爾蒂斯(David Ortiz)在多米尼加共和國遭槍擊後,送往波士頓,並參與運送重症COVID-19患者。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表示,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將領導調查。負責調查空難的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表示,正在收集有關墜機的信息。

 

週三晚,一架美國航空客機在里根國家機場附近,與一架陸軍黑鷹直升機在空中相撞,造成67人死亡。

 

 責任編輯:葉紫微

 

DeepSeek剛爆紅就負面消息不斷 李強看走眼?

DeepSeek剛爆紅就負面消息不斷 李強看走眼?

 

【大紀元2025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中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近日因號稱通過低成本硬體開發出的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型而爆紅,有媒體吹捧它挑戰美國AI的龍頭地位。但伴之而來的負面消息不斷。有美科技大亨則指DeepSeek炒作成分多,不要上了中共宣傳的當。DeepSeek在中國國內受到吹捧的同時,也有人直接潑冷水。而邀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參加國務院座談的總理李強,被指或看走眼。

 

DeepSeek負面消息不斷 或涉金融犯罪?

 

在信息缺乏公開透明的中國,DeepSeek取得技術突破的背後,投入的具體資金、物力和人力,甚至是否涉及不當獲取OpenAI的資料數據依然成謎。

 

有關DeepSeek的負面消息近日不斷傳出,各路網民都在揭露其配合中共做政治審查。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雲端資安公司Wiz Research在1月30日指出,他們發現DeepSeek的大量敏感資料被暴露在開放網絡空間。Wiz的文章稱,掃描DeepSeek一個可公開造訪的數據庫後發現,DeepSeek意外留下逾100萬條未受保護資料,包括數碼軟件金鑰和聊天紀錄,似乎是從用戶向DeepSeek免費AI助理發送的訊息取得。

 

微軟和​​OpenAI正在調查OpenAI技術輸出的數據是否被一個與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有關團體以未經授權方式獲取。

 

因數據隱私問題,DeepSeek目前已從意大利的Google Play和蘋果App Store下架。

 

美國已在調查DeepSeek透過哪些國家取得NVIDIA芯片。

 

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同時也是對沖基金「幻方量化(High-Flyer)的創辦人。DeepSeek近日推出號稱成本超低、性能卻可比肩OpenAI o1的產品後,英偉達為首的美國科技股受到重創。

 

華爾街對沖基金大佬阿克曼(Bill Ackman)1月28日在社群平台X發帖質疑:「Deepseek AI的對沖基金附屬公司昨天通過對Nvidia、電力公司等公司的短期看跌期權大賺一筆的可能性有多大?這樣就可以賺一大筆錢了。」稍後,他又在此帖文上補充道:「這一切都是完全合法的,除非他們謊報(研發成本)費用。」

 

阿克曼還表示,在美國市場進行交易的中國公司必須遵守美國法律,倘若有人散播假消息來操縱股市,就是金融犯罪,美國就應該啟動調查。

 

美科技大亨指DeepSeek炒作成分多

 

美國國防科技公司Anduril Industries創辦人拉奇(Palmer Luckey)1月29日在福斯財經(FOX Business)節目的專訪中也指出,與DeepSeek的AI模型相關消息的炒作成分居多,外界不用過度相信這家公司的說法,也不需失去理智,上了中共宣傳的當。

 

拉奇表示,媒體鋪天蓋地引述DeepSeek說法稱,這間中國公司是如何僅投入500多萬美元成本,便訓練出一個可與美國價值數十億美元聊天機器人匹敵的AI模型。DeepSeek並未完整公布他們開發兩種模型的成本,媒體也忽略了DeepSeek仍有很大部分的基礎設施成本不為人知。而他們公布這個數字的目的,就是為了重挫美國公司。

 

他說:「美國媒體中有很多有用的白痴(useful idiots),只會盲目地報導」,引致像英偉達(NVIDIA)這樣的美國公司都股價崩跌。

 

「有用的白痴」據說是列寧的話,指容易因莫斯科精心設計參訪行程而目眩神迷的西方知識分子。

 

中國博主:DeepSeek既得罪真科技又得罪假科技

 

一位中國科技博主近日表示,全網都在炒作DeepSeek,很多的投資顧問分析師也是紛紛看好相關的產業行業和概念,但他非常不看好,DeepSeek存活不了多久,肯定會有問題。

 

這位博主分析說,DeepSeek得罪了美國的真科技,也得罪了國內的假科技,不要以為只有美國的芯片企業股價在1月27日大跌,反觀一下,國內科創芯片ETF和人工智能芯片企業,比如寒武紀也大跌。你既得罪了真科技,又得罪了假科技,能生存嗎?兩頭不討好。

 

他表示,DeepSeek本身仍然是真假未辨。從國內的歷史看,之前有一個漢芯科技,說是拳打AMD,腳踹英特爾,最後都是騙人的;還有秦皇島的巴鐵項目,還有5G,國內所謂的科技突破,不是為了融資的騙局,就是為了更新消費,5G與4G有什麼區別呢?沒什麼區別,除了你花錢換個手機之外,還有什麼區別?速度快點慢點有影響嗎?

 

博主表示,還有很多騙局,不是為了融資,就是為了消費,所以說DeepSeek目前到底是能用還是不能用,是真是假,到底是智障還是智能都是未知數。但是我個人非常不看好它,它表面上有一些功夫在那擺著,深層次的功能可能並不完善。所以我認為它存活不了多久,也請大家一定要注意風險。

 

(視頻截圖)

 

微信公眾號「火星宏觀」發表的一篇文章表示,對DeepSeek的過度讚美無法敲響美國科技霸權的喪鐘,但敲響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的警鐘。作者也提到,「從漢芯到量子通訊,從某為5G到套娃某蒙,從二維碼到小紅書,從六代機到DeepSeek,吹牛一陣風,吹完丟一邊,最後沒一個領先。」

 

文章中說,當年有個東西叫「龍芯」,各大媒體全方位吹牛已經達到英特爾2代前的水準,騙取了國家十幾億的科技經費,公司的市值也是坐火箭一樣飆升,結果被人發現就是把舊的英特爾cpu買回來磨掉信息,重新噴塗。

 

一對中國夫妻博主也討論說,Deepseek這次大肆宣傳只有一個目的,融資。男博主舉例,當年羅永浩的錘子科技開發布會,說全面超越蘋果。蘋果手機在他的眼裡跟錘子手機比不值一文,最後的結果是靠直播賣貨還債。

 

DeepSeek能「扭轉國運」? 分析:李強看走眼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已被中國媒體稱為「中國AI界的傳奇大佬」「引領中國科技崛起的民族英雄」。網上傳出,梁文鋒回到了老家過年。家鄉人也把他當英雄來迎接。一條條橫幅掛起,上面寫著「熱烈歡迎文鋒榮歸故里,家鄉因你而驕傲!」

 

1月20日下午,中共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專家、企業家和教科文衛體等領域代表座談會,梁文峰參加了座談儈。這使DeepSeek抹上了一圈紅色,其背後的中共幕後支持引人關注。

 

有人認為DeepSeek的崛起符合中共黨魁習近平所謂「東升西降」的政治需要。

 

但大陸自媒體「黑噪音」發文表示,在目前網絡的極度狂熱下,很多人已經喊出了「扭轉國運」「打敗西方」這樣的口號,認為DeepSeek會讓中國徹底戰勝西方。但對這種狂熱的民族主義言論,我就問一句:DeepSeek是不打算再用英偉達的芯片了嗎?

 

「黑噪音」說,事實上,就連DeepSeek自己的官方聲明都說了,希望英偉達能繼續提供芯片,以方便他們解決依然存在的一些障礙和問題。DeepSeek的基礎算法,也還是基於美國公司Meta的模型Llama的算法,這又怎麼談得上「徹底戰勝西方」。

 

一位年輕中國博主說,現在這個東西的傳播太邪乎了,很多公眾號營銷號的話術讓人後怕,科技的東西一旦和所謂的愛國情懷綁架在一塊不是太好的事。現在有捧殺之嫌,讓子彈飛吧。

 

知名政經觀察人士秦鵬在自媒體節目中表示,DeepSeek在中國新年前後快速走紅,也和中南海的推波助瀾有關。在經濟一片蕭條中,突然間冒出一個中國原創、號稱與世界領先的OpenAI相比肩的科技公司,讓中共當局如獲至寶,所以幻方量化和DeepSeek的創始人梁文鋒出席了中共總理李強的專家會談。後來,黨媒和粉紅自媒體跟著猛炒,極力鼓動民族情緒。

 

秦鵬說,DeepSeek現在被中共當成了AI界的華為,上升成了國之重器和「大國」形象。但是李強可能沒有想到,後面會發生更多事情,讓他無法處理,現在甚至已經開始焦頭爛額。其中一個大麻煩,就是美國為首的多國政府,已經公開宣布要調查,還要對中國進行制裁。

 

 責任編輯:林琮文

 

研究:黑洞藉由噴發讓氣體冷卻 供自己進食

研究:黑洞藉由噴發讓氣體冷卻 供自己進食

 

【大紀元2025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宇宙中的黑洞擁有極大的重力,所以其四周的氣體等物質都會被它們吸入。最近有研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可藉由噴發協助氣體冷卻,供自己吞噬,如同為自己準備餐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新聞稿中指出,天文學家藉由該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和歐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所觀測的資料證明,黑洞的噴發有助於冷卻氣體,以餵食自己。

 

在這項研究中,天文學家對7個星系團進行觀測,其中包括英仙座星系團(Perseus cluster)和半人馬座星系團(Centaurus cluster)。

 

在這兩個星系團的圖片中,以藍色呈現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資料顯示了來自熱氣體細絲的X射線,以紅色呈現的甚大望遠鏡資料顯示了較冷的細絲。而這兩個星系團中心的明亮白點就是黑洞。

 

英仙座星系團(下圖左)和半人馬座星系團(下圖右)。圖中這兩個星系團中央的明亮白點就是黑洞。(NASA)

 

宇宙中星系團的中心含有質量最大的星系,其中蘊藏著巨大的黑洞,質量從太陽的數百萬倍到數百億倍不等。來自這些黑洞的噴流是由黑洞吞噬氣體驅動的。

 

這項研究的結果支持一個有關黑洞的模型,亦即黑洞的噴發會致使熱氣體冷卻並形成狹窄的熱氣體細絲。氣體中的亂流在這個觸發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依據這個模型,這些細絲中的一些溫暖氣體隨後應該會流入星系中心,供黑洞進食,從而引起噴發。噴發會導致更多的氣體冷卻並供黑洞進食,從而造成進一步的噴發。

 

該模型預測星系團中心的熱氣體細絲和暖氣體細絲的亮度之間存在某種關係。更具體地說,在熱氣體比較亮的區域中,暖氣體也應該比較亮。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這種關係,這種關係為該模型提供了關鍵支持。

 

此一結果也讓天文學家對這些充滿氣體的細絲有了新的認識。這些氣體細絲不僅對於黑洞的進食很重要,而且對於促使新恆星形成也很重要。

 

在一項創新技術的協助下,天文學家得以取得這項進展。該技術能將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數據中的熱絲從其它結構中分離出來,包括黑洞噴流產生的熱氣體中的大型空洞。

 

新發現的這些細絲之間的關係與在水母星系(jellyfish galaxy)尾部發現的關係非常相似。水母星系在穿越周圍氣體時,氣體會被剝離,進而形成長尾巴。這種相似性揭示了兩種天體之間意想不到的關聯,可能意味著這些天體正在發生類似的過程。

 

 責任編輯:葉紫微

 

【菁英論壇】集採風暴 高官醫療費是普通人3千倍

【菁英論壇】集採風暴 高官醫療費是普通人3千倍

 

【大紀元2025年01月31日訊】從2018年開始,中國推出所謂的集體採購藥物新政策,即所謂的集採藥新政。這是中共政府為了抑制藥價過高採取的一個措施。然而最近,集採藥新政卻引發了一個巨大的輿論風暴。一些醫療界的政協委員透露,集採藥發生了很多問題,主要是療效不佳、安全不足以及副作用方面等等的情況。

 

集採藥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會引起專家的批評?所謂集中採購的仿製藥和原研藥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原研藥就一定會比仿製藥更好嗎?

 

醫療專家揭露集採藥嚴重問題 遭當局封殺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所謂集採藥,就是由中共國家醫療保障局牽頭,通過集中採購的方式,統一收集全國範圍內醫療機構藥品的需求量,然後以較大的採購量,與藥品生產企業進行價格談判。

 

這個集採是從2018年開始的,到2024年12月份,已經到了第10次集中採購。據說,以往每次砍藥的價格幅度大概都是60%,砍得很猛。現在大家討論比較激烈的是第10次集採,據說這次可能是因為醫保資金的不足,砍掉了90%。弄的這次國外的原研藥全部退出了集採,所以引起了社會的很大關注。

 

我覺得集中採購本身應該沒有錯,很多國家都在做。但是如果走向極端,可能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最近,各地在開兩會,上海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鄭民華等20名政協委員,在會提交了一項提案,說現在抗生素打了過敏,血壓藥吃了血壓不降,用了麻醉藥不麻不睡。鄭民華在接受媒體時說,他的父親長期高血壓,最近從原研藥換成了集採藥,結果血壓飆到180。另外,還有北京的一些醫學專家,也提出了很多類似的問題。鄭民華質疑藥物集採制度,引發網民共鳴。但據大陸社交媒體熱傳,鄭民華已被當局約談封口,並遭院方通報批評,扣罰全年績效獎金。

 

仿製藥與原研藥有哪些差別

 

中國時政評論員唐靖遠在《菁英論壇》表示,所謂的原研藥,就是指原始研發的藥,製藥廠一般有比較大的投入。原研藥有三個特點,可以用三個十來概括:投入研發周期,一般要十年左右;投入的資金差不多在十億美元;成功率基本上只有10%。

 

也就是說,做原研藥的研發,對製藥廠來說是一種高投入、高風險、高成本。由於原研藥投入了這麼多的資金,成本這麼高,在對整個藥物生產工藝質量的把控上面,包括對藥物配方的各種投入研究方面,以及到最後做臨床驗證的數據的收集、各種各樣的測試等等,都是比較完善的。包括對藥物雜質的把控,都可以達到相當好的水準。所以原研藥出來,往往藥效就特別地好。但是正因為它投入非常高,價格就非常高,不太容易得到普及。

 

仿製藥,顧名思義,就是等到原研藥的專利期,一般來說原研藥的專利期是在20年左右,但是在個別國家會有所不同,比如印度。一般來說在20年的專利保護期過了以後,就可以開放它的配方和主要活性成分。那麼很多國家的藥廠,就可以根據拿到的這個配方開始仿製。

 

仿製藥的好處,就是投入成本相當低,別人前期投入所有那些做的,你都不需要再去花錢花時間了,就直接照抄過來就完事了。但是,正是因為它投入的成本低,所以就可能會在某些生產質量的工藝上面有些差別。

 

首先,藥物的配方方面,可能不同國家的人種或者不同的醫療環境,會有些稍微變化。會確保主要的活性成分跟原研藥是一樣的,但投入的輔料,可能會跟原研藥不一樣。

 

第二個方面,就是在製造工藝上。我們都知道,能夠有實力做原研藥的,基本都是比較大的、實力雄厚的製藥公司,很多國家做仿製藥的,其實都是一些比較中小型的藥廠,它所使用的醫療設備、工藝,就和原研藥的廠家有差別。

 

第三,在質量的把控方面,原研藥是嚴格的或者說是非常重視。比如說過濾雜質,它必須要把那種雜質的比例控制到非常低,最大限度地減低它的副作用和其它的反應。但是很多仿製藥為了節省成本,就把這些濾出雜質的很多工藝可能直接省略掉,或者說只是象徵性地做一做。所以,仿製藥和原研藥相比,帶來的一個最大的問題:一是藥效不足,二是相對來說副作用等就會比較大。

 

中共藥監制度缺陷 導致整個系統出現巨大漏洞

 

唐靖遠在《菁英論壇》表示,中共的醫藥監管,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受政治意識形態左右的。比如說,集採藥的價格,為什麼可以壓到這麼低?我們看到在第10批集採藥裡面,大家特別熟悉的一個例子,就是乙醯水楊阿司匹林藥片,它居然已經壓到了比它的成本還要低,就是它的物理成本。阿司匹林是全世界非常通俗的一種藥,它最低的成本能夠壓到多少,大家心裡都是有數的。但為什麼集採藥可以壓到比它的成本還要低,我覺得這個背後就有多種因素在裡面。

 

首先,就是醫療系統的監管,可能存在著和相關的藥物企業私下裡有利益勾兌。比如說,有的藥廠本來是屬於上市企業,上市企業的藥,如果不能夠被納入到集採的目錄裡面,它的市值可能立馬就會下跌,在中國會有這種情況。因為沒有被納入到集採目錄裡面去,你很有可能就被視為是政府不信任的。所以,很多藥廠甚至說,哪怕這一個藥兩個藥,我把它價格低到讓其它所有競爭對手,都沒有辦法來和我競爭的這樣一種程度。而同時,它也一定會把利益損失的部分,從其它方面給撈回來。所以,這背後就存在著一些權權勾兌、利益輸送的問題。

 

資深媒體人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集採藥這個事情,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以前,在比較專業的事情上,如果你認為是制度問題,很多專業人士都不見得認同。但在這個問題上很有趣,很多專業的醫療界人士,都認為這是個制度問題,他們對此也感到無奈和無解。

 

郭君說,中國醫保局推出的集採藥政策,其實就是為了省錢,技術上說這是沒有問題的,也是沒錯的。但是,問題來自於唯低價適從的政策上。醫保局用採購量來壓低價格,這會導致中國的藥企拚命壓低成本,結果變成了另一種劣幣驅良幣的效果。

 

本來藥企的資質、藥品本身的質量等等,都是有具體規定的,也是需要監控的。但在中共官方的監控下,和很多其它問題都是一樣的,都變成了一種交易或者是交換的機會。結果是,中標的藥企未必真有資質,或者是它們模仿生產出來的藥品,無論在原材料或者是生產流程上,都可能出現一些問題。

 

我看到一些專家說,中共政府藥監局的做法,和外國的規章制度上很類似,唯一不同的是數據和資料不透明。就是說,你只能看到一個審核的結果。監控的方式在其它國家都有成熟的做法,結果是公開透明的,但這個在中國是行不通的,都是國家機密,都是內部運作。就這一點點的區別,就足以導致整個產業鏈天差地別的不同了。

 

舉例說,中國和外國都一樣,都有法院、檢察官、律師。但中國法院很多審理不公開,結果就完全不同了,甚至整個司法體系的信用都崩塌了。集採藥也是一樣。我們當然可以說出很多各種不同的原因,但本質上,就是制度上明顯的缺陷和漏洞,導致整個系統出現巨大的漏洞。

 

印度仿製藥比中國仿製藥效果好

 

唐靖遠在《菁英論壇》表示,印度仿製藥比中國仿製藥效果好,有幾個原因。首先,印度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專利法。所以很多的藥,尤其是出來的一些新藥,就可以開始直接進行仿製,所以它會有搶占的先機。

 

唐靖遠說,印度的仿製藥,可以進入到世界衛生組織的目錄裡面,納入了190多個,而中國納入進去的只有6個,這個差別非常大。印度所有能夠納入到這個目錄的仿製藥,其實全都是拿到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的。就是說,印度的仿製藥,在跟國際接軌的技術環節上,做的也是比較好的。

 

而中共政府雖然給藥企投了很多錢,但卻不能製造出比較好的藥物,我覺得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政策導向的原因。中共政府從進入到改革開放以後,一直奉行彎道超車,說白了就是它在各個製造業,包括醫藥領域都是注重於短期效應,能儘量在一個很短的時間之內,把規模全都做上去。所以它必然不太去注重前期的投入,去進行研發。沒有公司真的願意靜下心來,自己去做原研藥,或者做一款高質量的仿製藥。全都是能割一把韭菜就割了,然後馬上就轉移到另外一個領域去了,像打遊擊似的。

 

第二個原因,跟知識產權保護是有密切的關係。我們都知道,中共現在主導的整個大陸的製造業,很多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在全世界都是倍受詬病的。所以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不光是說很多的製藥企業,它去山寨去抄其它國家的作業,就連國內稍微好一點的製藥公司,要是哪家公司做一款良心藥出來,很快就會被大量山寨,根本就沒有辦法,它沒有一個成熟的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體系,得不到任何保護。所以,我覺得背後真正是一個制度性的因素所造成的。

 

中共高官年度人均醫療費支出 是普通人的3000倍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實行集採藥政策,是因為中國醫保基金沒錢了,所以儘量在藥上面壓低支出,這是一個原因。另一方面,2017年中國的醫保基金出現的情況是,支出的增長幅度遠遠高於收入,這和中國人口年齡有關。到2020年,中國開始進入老年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開始大幅度上升,正好和五六十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期對照是符合的。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未來十年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們肉眼可見的情況是,未來中國醫保基金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所以2018年醫保局就開始減費,就是從壓低藥價開始。

 

但是,減費沒有從官員使用的進口藥開始,那恐怕才是中國醫療用錢的一個大頭。10年前有報導說,中國850萬黨政官員的醫療費用,占了中國醫療支出的80%。後來官方出面闢謠,雖然闢謠,但沒有給出一個實際的數額,所以這個闢謠是沒有力量的。

 

郭君說,前兩年有一個文件披露了另一個情況,就是北京中央保健委員會負責的,不超過1000名的中央和省級官員,在2022年一年,獲得的中央財政撥款是164億8千萬元,人均是1600萬。有人進行了類比,湖北省衛健委同年獲得的中央財政撥款,全省是51億6千萬元,當然這個雖然不能完全做對比,但是可以說明問題。

 

再看廣東省,廣東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1億人。2022年醫療衛生支出,這是疫情期間是5600多億,人均是5600元。廣東省人均醫療開支,只有中央保健委員會的差不多三千分之一。就是說,中共領導人比普通人多3000倍,這個還都是公開數據。這裡面還要考慮的是廣東省內的開支,也是有向省內高級官員傾斜的。但這些人的醫療當然不可能減費的,只有給老百姓減費。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金價逼近2800美元破紀錄 今年或破3000

金價逼近2800美元破紀錄 今年或破3000

 

【大紀元2025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由於川普(特朗普)關稅、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避險需求激增,金價創下歷史新高。黃金策略師再次推測今年金價將達到3,000美元關鍵門檻。

 

黃金傳統上被視為對沖價格壓力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工具。路透社報導,週四(1月30日),現貨黃金攀升至每金衡盎司2,798.40美元的歷史新高。自今年年初以來,金價已上漲5%,打破去年10月份創下的每金衡盎司2,790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今年金價或破3000美元

 

路透社報導,RJO Futures高級市場策略師鮑勃‧哈伯科恩(Bob Haberkorn)表示:「我可以看到(黃金)在第一季度某個時候可能達到2,900美元的水平;突破這一水平後,我們將再創下新高。」

 

「今年某個時候,黃金最終可能會達到3,000美元以上。」他說。

 

週三,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表示,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金價將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

 

「去年,黃金創下40多個歷史收盤高點,為投資者帶來了25.5%的回報……在股票和債券遭受兩位數損失的情況下,黃金通過全年保值展示多元化能力……地緣政治風險,以及貨幣和財政政策的結構性轉變也應會提振黃金的前景。」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麥可‧阿羅內(Michael Arone)在報告中表示。

 

SSGA首席黃金策略師喬治‧米林-史丹利(George Milling-Stanley)在接受Kitco News採訪時表示,由於投資者尋求防範通脹和市場波動,投資需求復甦推動金價重回歷史高位並不令人意外。

 

米林-史丹利重申他對2025年黃金價格的預測,認為金價在2,600美元至2,900美元之間交易的概率為50%,金價可能達到每盎司3,100美元的概率為30%。

 

擔憂關稅 黃金從海外回流美國

 

因對川普關稅的擔憂,自去年11月底以來,已有1,290萬金衡盎司黃金被交付到紐約COMEX批准的倉庫,使那裡的庫存增加73.5%,達到3,040萬盎司,創下2022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些交付來自倫敦、瑞士和其它主要黃金交易中心。

 

《金融時報》報導,交易商在紐約囤積了價值820億美元的黃金,導致倫敦黃金短缺。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英國央行難以滿足需求,提取存放在英格蘭銀行金庫中的黃金所需等待時間,已從幾天增加到四到八週。

 

一位業內高管表示:「人們無法拿到黃金,因為太多黃金被運往紐約,其餘的黃金被困在排隊中。倫敦市場的流動性已經減弱。」

 

但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週四表示,正在監測局勢,並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和美國當局保持聯繫。該協會補充說,倫敦黃金市場的庫存和流動性保持強勁,自1月初以來,平均每日交易量為4,710萬盎司。

 

《金融時報》報導,據市場參與者表示,流入美國的黃金總量可能遠高於Comex的數據,因為可能還有額外的黃金運往滙豐銀行和摩根大通在紐約的私人金庫。這兩家銀行拒絕置評。

 

金價多次創下歷史新高

 

去年,受美聯儲降息周期、避險需求和央行強勁購買的推動,金價多次創下歷史新高。無收益的黃金往往在低利率環境下蓬勃發展。

 

美聯儲在1月份會議上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一如市場普遍預期,此前美聯儲在2024年曾下調一個基點。1月維持利率不變,是自去年9月開始寬鬆周期以來的首次暫停。

 

至於央行的購買,中國人民銀行(中共央行)一直是黃金需求的主要推動力,儘管金價上漲,但過去一年中國人民銀行仍不斷增加黃金儲備。

 

分析師表示,中共央行繼續購買黃金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為金價提供進一步支撐。

 

 責任編輯:葉紫微

 

暖身安睡解脹氣 3款冬季必備精油

【健康養成記】

暖身安睡解脹氣 3款冬季必備精油

文/Amber Yang

精油具有安眠、暖身或舒緩腸胃功效,幫助身心放鬆,提升冬夜的睡眠品質。(Esin Deniz / shutterstock)

 

冬季日照變短、氣溫下降,容易讓人感到鬱鬱寡歡,甚至引發憂鬱情緒。此時精油或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TUV德國萊茵精油健康調理師魏辰鍹推薦一些具有安眠、暖身或舒緩腸胃功效的精油,幫助身心放鬆,提升冬夜的睡眠品質,讓你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季。

 

香氛能牽動情緒

 

人體五感中,嗅覺與大腦的聯繫最為直接。嗅覺不需要經過視丘,而是直接穿透大腦皮質,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魏辰鍹表示,觸覺需經過0.9秒才能讓身體感受到被觸碰,但嗅覺只需要0.12秒便能產生感應。因此,尚未睜眼的小嬰兒,首先記住的就是媽媽身上的味道。

 

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調配品牌專屬香氛,因為香氣中含有倍半萜烯成份,能穿越血腦屏障,直達大腦的海馬迴與杏仁核,使香味成為一種情感記憶,就如同外地求學的遊子,聞到滷肉飯的味道,便想起家鄉的外婆。

 

香氛可改變情緒。(健康養成記提供)

 

比較特別的是杏仁核。魏辰鍹表示,杏仁核掌管負面記憶,例如悲傷、憂慮、自我控告、懷疑和猜忌。對有些人來說,壓力會引發抑鬱症,通常這類人的杏仁核比較活躍。特別是產後婦女的杏仁核會變大、膨脹,可能一句簡單的關心話「你吃飽了沒?」都會被新手媽媽曲解為嘲諷。由此可見,產後抑鬱症是生理變化引起的情緒轉變。

 

魏辰鍹解釋, 變大的杏仁核無法逆轉縮小,但喜愛的香氛味會讓情緒好轉。精油香氛如同中藥,可以協助身體達到平衡。她強調,喜歡的味道就是會讓自己情緒好轉的味道,這種偏好因人而異。

 

安眠精油

 

舒眠的首選香氣是薰衣草。魏辰鍹說,薰衣草含有豐富的沉香醇,能有效帶來放鬆感。有研究顯示,薰衣草薰香可降低焦慮、血壓、心率和血清皮質醇水平,對高血壓、焦慮症患者有好處。

 

木質調香氣同樣能有效緩解焦慮情緒,例如乳香。乳香是一種橄欖科乳香屬植物產出的含有香味的樹脂。樹脂乾燥並凝固後,經過蒸餾提煉製成乳香精油。精油往往體現了該植物的特性,如同心理學中的「抱樹舒壓」法,接觸樹木能讓人感到身心平穩、情緒舒緩。

 

魏辰鍹推薦岩蘭草作為另一種讓人沉穩的香氣選擇。岩蘭草是一種紮根很穩、很深的草。一些令人放鬆的複方精油也是很好的選擇。她建議,將喜歡的複方精油3滴、薰衣草3滴、岩蘭草3滴,滴入薰香機中,設定為睡眠期間不間斷的薰香,如此便能享受一個很棒的舒眠體驗。

 

暖身精油

 

身體保暖能提升睡眠品質,睡前泡腳是很好的熱身法,這也是慈禧太后的養生方。魏辰鍹特別推薦生薑作為最佳熱身精油,此外,具有溫熱和紓緩酸痛效果的精油如冬青、肉桂,也十分適合。然而,她提醒,使用方法並不是將精油直接滴入水裡。

 

精油泡腳或泡澡的正確方法是,先將精油塗抹在腳部或全身,然後再泡入水中。魏辰鍹解釋,因為油水是分離的,若直接將精油滴入水中,即使用手攪拌,精油也無法真正溶解於水,自然無法被皮膚吸收。因此,最好先將精油擦在皮膚上再下去泡,精油借助熱水將效果直接導入皮膚發揮作用。

 

使用精油泡澡、泡腳步驟(健康養成記提供)

 

魏辰鍹分享一次使用精油泡澡的經驗:汗水一滴滴流出,感覺全身毛孔通暢,當晚睡得格外深沉香甜。

 

舒緩飽腹精油

 

吃得太晚或過多會影響睡眠品質。用精油按摩腹部能促進腸胃蠕動。魏辰鍹表示,種子類精油例如芫荽種子精油,最適合用來緩解腹脹、腹痛。她提醒,要先塗上一層基底油,再抹精油進行按摩。

 

最簡單的按摩手法是以肚臍為中心,沿著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再往下至乙狀結腸,做順時針按摩。魏辰鍹特別強調,按摩時應採躺姿,才能按摩到腸胃深處,達到最佳效果。@◇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觀賞視頻:

 

責任編輯:劉曉真

 

假蔬菜真澱粉 小心越吃越胖

假蔬菜真澱粉 小心越吃越胖

文 / 李婉萍營養師

假蔬菜真澱粉。(李婉萍營養師-營養工具書提供)

 

小時候總是聽到「要多吃蔬菜」,長大後深受體重困擾,也總會要求自己要「吃蔬菜」。但是,你確定吃進去的真的是蔬菜嗎?有些食物看似是蔬菜,其實暗藏著高澱粉的陷阱,稍不留意,就可能讓你的減肥計畫功虧一簣!

 

假蔬菜真澱粉取代主食 如何計算代換量

 

人們常誤認為這些食物是蔬菜,其實它們都屬於澱粉類。雖然這些假蔬菜澱粉含量高,但都是營養滿滿,有著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可以試著將它們取代白飯、麵條,換換口味也更健康!

 

食物 1份主食份量=重量(公克) 熱量(大卡) 營養素與功效
南瓜 1/2碗=85g 63kcal 類胡蘿蔔素能保護視力。

鉀離子含量高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

蓮藕 1/2碗=100g 65kcal 維生素C與鐵。

適合女性與貧血者食用。

山藥 1/2碗=80g 68kcal 膳食纖維含量高,多種胺基酸。

有護胃的功效。

芋頭 1/4碗=55g 70kcal 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預防便祕。

各種維生素,有助於強化免疫系統。

皇帝豆 20粒=72g 81kcal 高纖、高鐵,蛋白質含量也高。

很適合作為素食者的蛋白質補充來源。

豌豆仁 1/2碗=70g 86kcal 豐富的膳食纖維,能預防便祕。

各種維生素,有助於強化免疫系統。

綠豆 2湯匙=25g 86kcal 中醫認為綠豆性涼,可以清熱解毒、消除痘痘。適合濕疹患者吃。
玉米 2/3根=85g 91kcal 葉黃素對眼睛健康有益。

抗氧化劑幫助抑制體內的自由基。

 

1份主食=15g碳水化合物。

 

標準碗直徑11.5cm深5cm

 

塑膠湯匙容量15毫升。

 

按:一碗飯相當於四份主食。不同族群每天宜攝取多少份主食,以及如何吃對澱粉類食物,請看延伸閱讀:掌握澱粉攝取量 既能穩定血糖 又助於減重

 

假蔬菜真澱粉。(李婉萍營養師-營養工具書提供)
 
 
假蔬菜真澱粉。(李婉萍營養師-營養工具書提供)

 

 

婉萍營養師YT點這裡

 

快來追蹤婉萍營養師IG

 

(本文摘編自《假蔬菜真澱粉,小心害你減肥破功!》,李婉萍營養師-營養工具書提供)◇

 

推薦閱讀

 
吃芋頭好處多 但中醫師建議這些人不要吃

 
山藥補腎補氣 還能養脾胃 5種自煮養生吃法

 
南瓜減肥又養胃 還防胃潰瘍 中醫教你這樣吃

 

責任編輯:王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