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把事情做好還不夠!高效領導者需要這4種特質


把事情做好還不夠!高效領導者需要這4種特質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故事:有些人聰明能幹,專業能力超強,升遷到管理職之後卻無法勝任;而有些才智與專業相比之下都未見出色突出的人,卻能不斷往上晉升。為什麼比較優秀的人,反而輸給了比他平凡的對手?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高EQ領導力》書中引述一項研究指出,在分析了188家大型企業的主管之後發現,造成差異的關鍵因素,在於這個人是否具備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換句話說,想成為高效能的領導者,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關係管理能力,比優異的聰明才智與專業技能更重要,也是高層選定拔擢人選時的決定性依據。

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局限,待人處事自律、冷靜

高曼將情緒智商分為4個面向:自我覺察(Self- 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社會認知(Social Awareness)、社交技能(Relationship Management)。

自我覺察是組成情緒智商的第一要素。簡單來說,就是「深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情緒、弱點、需要、力量及動力從何而來,會造成什麼後果。有強烈自我覺察的人,知道自身能力的極限在哪裡。

比方說,有強烈自我覺察的人,懂得期限很緊迫會讓自己表現欠佳,就會事前仔細規畫,並提早完成工作。他們也懂得何時該尋求幫助。對於在工作上要承擔的責任,會經過仔細的衡量,不會要求接下自己知道無法獨立負荷的挑戰,而是用自身的長處應戰。因為有自信,他們不但清楚知道、也能放鬆談論自己的限制和優點,通常也渴望聽到建設性的評論,追求成長。

想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從誠實評量自己開始。羅列出曾經完成的事蹟、犯過的錯誤,客觀地釐清自身的優、缺點,掌握自己能力所及與不能及的事情。

在了解自我的心理狀況,知道自己容易被哪些事激起情緒、衝動後,我們還需要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當中最常被提起的能力,就是「自律」。

懂得自律的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衝動,謹慎選擇要說的話,冷靜處理問題,有助於創造一個信任與和平的工作環境。試想,要是主管一生氣就對著團隊拍桌子大吼大叫,刻薄地、責備、謾罵員工,在這種環境下,自然很難留得住人才,公司也會動盪不安。

另外,「積極」也是自我管理的一大課題。高曼指出,幾乎所有高績效領導者都具備積極的特質。

積極的人通常對工作抱有熱情,會尋找有創意的挑戰,熱愛學習,對於工作表現良好引以為傲。他們有看似用不完的能量,只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有這種能量的人,大多看來不安現狀,時常會困惑於為什麼要用某種方式、而不用另一種方法做事,因而喜歡探索新的做事方法。

透過自我覺察不僅能了解、管理自己,對於理解他人也大有幫助。因為知道自己遇到哪些事會憤怒、感到挫折,那麼當其他人有相同遭遇時,便能感同身受,而這正是社會認知的能力。更進一步說,就是「同理心」。

圖說明

具備換位思考能力,人脈網絡廣闊


在團隊合作已經是重要工作方式的今天,具備同理心的領導者,較能夠站在組織中的各個位子上,設身處地考慮每個成員的情緒,妥善處理衝突;也能夠站在個別員工的處境,思考什麼樣的回饋方式,更能激勵他們學習成長,什麼時候又該督促及評論,幫助部屬提升工作能力,增進他們的工作滿意度,為組織留住好的人才。

最後,為了讓自己工作進行得更加順暢,好的領導者還必須具備管理人際關係與建立人際網路的社交技能。

一聽到社交技能很好的人,你腦中冒出的印象可能是很懂得交際,朋友滿天下。不過,這只是表層,在他們心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信念:沒有一項重要的事情可以靠自己獨立完成。因此,他們之所以擁有廣大的人際網路,是為了當工作有需要時,有人脈能夠支援,更快、更有效率地達到目標。

畢竟,領導者的工作是讓其他人把工作完成,而社交能力可以讓這件事情變成可能。


出自《經理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