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印度和日本越走越近。印度總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政府先是與美國和澳洲組成了「四方」安全組織,以對抗中共在亞洲搞擴張,現在兩國又在共同設立一個投資基金。
路透社分析說,這是一個新的跡象,表明兩國間金融聯繫將得以加強,以匹配世界第三和第五大經濟體之間的地緣政治聯繫。
擁有近50億美元股權投資的印度國家投資與基礎建設基金(NIIF)於10月4日表示,將與政府擁有的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共同設立6億美元的基金,用於投資再生能源和其它項目。印度政府將為這個490億盧比(5.89億美元)的基金出資49%。剩餘的51%將由JBIC出資。
這兌現了岸田在未來五年內向印度投資5兆日圓(約420億美元)的承諾。印度已經是日本海外開發援助最大接受國。
全球研究和顧問集團Wood Mackenzie估計,未來十年印度需要3,500億美元的發電投資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NIIF的基金會將有所幫助。由於日本貨幣政策超寬鬆,日本銀行擁有無與倫比的廉價融資管道,並且正在尋求海外回報。
與其它亞太國家相比,日本企業更希望擴大在這個巨大新興市場的影響力。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表示,尚未在印度開展業務的公司正在尋找可靠合作夥伴。在過去五年裡,日本公司在印度次大陸的數量一直維持在1,400家左右,現在看來還會增加。
印度駐日大使西比‧喬治(Sibi
George)9月13日在東京以「印日關係:前進之路」為主題舉辦的「2023讀賣國際論壇」(Yomiuri International
Forum 2023)第二次公開研討會上表示,目前,在印度約有1,500家日本企業。他的目標是讓這個數字達到15,000。
「這是我們在各個層面都需要的『巨大飛躍』,包括政治互動、商業參與和戰略夥伴關係中的人際關係。」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年3月訪問了印度,並談到了與印度之間不可或缺的夥伴關係,其中包括「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取代中共」
同樣在9月13日於東京舉行的「2023讀賣國際論壇」第二次公開研討會上,日印協會會長齊木秋隆(Akitaka
Saiki)表示,印度充分意識到其地緣政治重要性。當把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劃分為「西方和東方」,並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被劃分為「北方和南方」時,印度處於連接各方的完美位置。
印度人口目前已經超過14億,超過中國。而且印度人口平均年齡較年輕,經濟不斷成長。8月,堅持與美國合作的印度成功讓探月船登陸月球,顯示出其已成為世界先進科學技術領域頂尖國家之一。
印度總理莫迪希望印度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更重要的貿易夥伴。用美國地緣政治專家喬治‧弗里曼(George Friedman)的話說,印度對中共非常敵視,如果美國的盟友當中有印度,中共對此非常擔心,因為印度非常希望取代中國在美國市場的地位。
全球地緣政治議題升溫之際,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6月份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面,而幾乎與此同時,印度總理也展開訪美行程。此次會面期間,美國總統拜登和莫迪宣布了一系列技術和國防協議,從供應鏈多元化合作到跨太空和人工智能合作。
更廣泛合作
同時,印度也在積極與美國盟友合作。路透社指出,印度和日本還可以在更廣泛領域合作。它們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鋼鐵生產國。然而,它們製造合金所需60%以上的煤炭集中在中國和俄羅斯。印度JSW董事長薩賈‧金達爾(Sajjan
Jindal)公開談論與日本和韓國鋼廠合作競購加拿大泰克資源公司(Teck Resources)的焦煤部門,該業務可能價值高達80億美元。
兩國之間成功的大宗商品聯盟也有先例。2018年,新日鐵(Nippon
Steel)與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合作,在印度出生的執行主席拉克希米‧米塔爾(Lakshmi
Mittal)的領導下,收購了印度的埃薩鋼鐵公司(Essar Steel),去年,該合資企業收購了自有港口和電力資產。
路透社的結論是,印度和日本的新基金規模可能不大,但兩國看起來將攜手共進。
責任編輯:李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