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3月3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Petr Svab報導/原泉編譯)氣候專家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警告說,在世界可能不可逆轉地陷入全球性的環境災難之前,人類只有幾年的時間採取行動。然而,由於過去幾十個戲劇性的預測都未變成現實,他們的呼籲也寂然無聲了。
幾十年來,環境專家們一直在預測末日即將來臨。大多數(儘管不是全部)預測都涉及氣候災難,這類災難似乎迫在眉睫,但隨著最後期限的臨近,最終不了了之。
隨著失敗的預測越來越多,氣候學家們似乎更加謹慎,不做過於具體的預測。氣候變化支持者目前的普遍共識是,乾旱、風暴等極端天氣將變得更加普遍或強烈。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IPCC)最近發布的簡短報告警告說,除非碳排放迅速大幅減少,否則到2100年,地球溫度將再升高大約1.1至2.4攝氏度。這將有「高」或「極高」的風險導致野火叢生、永久凍土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旱地缺水、樹木死亡以及海洋溫水造成珊瑚死亡。大多數嚴重風險是以中等或低可信度斷言的,這意味著缺乏基本證據或沒有結論。
IPCC的完整報告尚未公布。
據《內部氣候新聞》(Inside Climate News)報導,最著名的氣候學家之一邁克爾‧曼恩(Michael Mann)批評IPCC在預測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後果方面「過於保守」,「包括冰蓋崩塌、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的增加」。
但在過去,正是這類大膽的預測削弱了專家們的可信度。
環保主義者比約恩‧隆伯格(Bjorn
Lomborg)在他的書中收集了一些這樣的失敗預測,《虛假警報:氣候變化恐慌如何讓我們損失數萬億美元,傷害窮人,並未能修復地球》(False
Alarm: How Climate Change Panic Costs Us Trillions, Hurts the Poor, and
Fails to Fix the Planet)。地質學家、電氣工程師托尼‧海勒(Tony
Heller)經常批評目前主流氣候研究中的欺詐行為,他在自己的氣候科學博客中反覆指出失敗和可疑的預測。
這樣的例子很多,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939年12月
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的《星期日信使報》(Sunday Courier)報導:「格陵蘭島東部的冰川正在迅速融化」。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冰川就像挪威的冰川一樣,面臨著災難性崩塌的可能性。」該報援引瑞典地質學家漢斯‧阿爾曼(Hans Ahlmann)教授在北極考察結束後向地理學會提交的一份報告。
事實上,根據1923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自1918年以來,北極的冰川就在消退。
文章說:「去年冬天,即使在斯匹茨卑爾根島的北海岸,海洋也沒有結冰。」
相比之下,今年冬天,挪威所屬的斯匹茨卑爾根島(Spitzbergen)的海岸確實結冰了,儘管很薄。
然而,在當時,冰川融化危機似乎還遠未結束。
1947年5月
《西澳大利亞人報》(The West Australian)的一篇文章寫道:「加州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著名瑞典地球物理學家漢斯‧阿爾曼(Hans Ahlmann)博士﹐昨天討論了由北極氣候現象引起的海洋表面急劇上升,導致大面積陸地被淹的可能性。」
阿爾曼說:「北極的變化非常嚴重,我希望能夠迅速成立一個國際機構,在全球範圍內研究這種狀況。」
1952年2月
據澳大利亞《凱恩斯郵報》(The Cairns Post)運營的新聞通訊社報導,北極專家威廉‧卡爾森(William Carlson)博士說,「挪威和阿拉斯加的冰川只有50年前的一半。」
1955年3月
據紐約的《民主黨和紀事報》(Democrat and Chronicle)報導,北極探險家唐納德‧麥克米倫(Donald McMillan)稱:「現在北極有600萬平方英里的冰層﹐曾經有1,200萬平方英里。」
1958年10月
《紐約時報》報導稱:「一些科學家估計,與半個世紀前相比,北極冰蓋薄了40%,面積減少了12%,甚至在我們孩子的有生之年,北冰洋可能會融化,船隻能夠駛過北極。」該報還說,當時北極冰蓋大約有7英尺厚。
目前,冰蓋還是7英尺厚。
到了20世紀60年代,對北極融化的擔懮似乎不再那麼緊迫,而是被其它環境問題所取代。
1967年11月
猶他州《鹽湖城論壇報》(The Salt Lake Tribune)援引保羅‧埃利希(Paul Ehrlich)對1975年飢荒的預測稱:「世界要避免長期飢荒已經為時已晚。」
據報導,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家、《人口炸彈》(The Population Bomb)一書的作者保羅‧埃利希建議在主食和飲用水中加入絕育成分,以減少美國不斷增長的人口。
1970年4月
據《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報導,污染問題專家詹姆斯‧洛奇(James Lodge)預測,「空氣污染可能會遮住陽光,在新世紀的前三分之一時間導致一個新的冰河期。」
1970年10月
加州《Redlands Daily Facts》報導,埃利希還預測,美國將在1974年實行水配給,到1980年實行糧食配給。
1971年7月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哥倫比亞大學的大氣科學家拉索爾(S. I. Rasool)表示:「世界距離災難性的新冰河期可能只有50或60年的時間。」
1972年1月
瑞典《每日新聞報》(Dagens Nyheter)報導,時任聯合國環境署首任執行主任的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在談到世界環境問題時說:「我們有10年的時間來阻止這場災難。」
1972年12月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兩名地質學家給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總統寫了一封信,稱「42名美國和歐洲頂級研究人員」參加的一次會議後得出的結論是,「全球氣候惡化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可能很快就會發生,其數量級比迄今為止人類文明經歷過的任何一次都要大。」
「目前的降溫速度」,他們說,「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繼續下去,似乎足以在大約一個世紀內達到冰川溫度。」
1974年1月
《衛報》報導稱︰「太空衛星顯示,新冰河時代即將到來。」
1974年6月
《時代》雜志的一個標題是:《又一個冰河時代?》
文章說:「跡象無處不在——從冰島周圍水域冰蓋的持續存在和厚度,到中西部地區犰狳等喜暖生物向南遷徙。」
1978年1月
《紐約時報》報導:「一個國際專家小組根據八項氣候指數得出結論,過去30年的變冷趨勢看不到盡頭,至少在北半球如此。」
一年後,該報發表了相反的報導。
1979年2月
《紐約時報》稱:「現在還處於嬰兒期的一些人很有可能活到北極冰融化的時候,這一變化將導致氣候迅速甚至是災難性的變化。」
1982年5月
《紐約時報》報導,時任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執行主任穆斯塔法‧托爾巴(Mostafa Tolba)表示,如果世界不改變方向,到2000年,將面臨「一場環境災難,這場災難將像核浩劫一樣徹底、不可逆轉」。
1988年9月
法新社報導,由於「平均海平面逐漸上升」,小島國馬爾代夫面臨著在30年內被淹沒的危險,並指出「如果飲用水供應如預測的那樣在1992年枯竭,馬爾代夫和它的人民的末日可能會更早到來」。
2022年7月14日,遊客在馬爾代夫的維拉納國際機場拍照留念。(AFP via Getty Images)
馬爾代夫離被海水淹沒還遠著呢。事實上,儘管COVID-19情重創了旅遊業,但該國仍吸引著新的投資。據Hotelier Maledives報導,就在上週,一家阿聯酋開發公司簽訂了一份1.48億美元的合同,在馬爾代夫的南馬累環礁建造120座豪華水上和海濱別墅。
1989年6月
加州《聖何塞水星報》(San Jose Mercury News)報導:「聯合國高級環境官員諾埃爾‧布朗(Noel Brown)表示,如果到2000年全球變暖仍未扭轉,海平面上升將導致整個國家從地球上消失。」
時任聯合國環境項目北美區主任的布朗說:「沿海洪災和家作物歉收將造成『生態難民』的大量外流,甚至政治混亂。」
2000年3月
英國《獨立報》報導: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氣候研究部門的高級研究科學家戴維‧瓦納(David
Viner)說「如今,下雪正成為過去式」,「孩子們將不知道雪是什麼」,他指出,在幾年內,冬季降雪將成為「一種非常罕見、令人興奮的現象」。
雖然英格蘭南部很少下雪,但幾乎每年冬天都會下雪。
2001年12月
《阿爾伯克基日報》(Albuquerque Journal)報導,美國國會2001年全球變暖報告的合著者喬治‧赫特(George Hurtt)說,「氣候變化可能會在20年內滅絕新英格蘭的楓糖漿產業。」
今天,新英格蘭仍然生產大量的楓糖漿。
2004年2月
據英國《衛報》報導,五角大樓的一份祕密報告預測,到202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核戰爭,歐洲主要城市將沉入海洋,英國陷入「西伯利亞」氣候。
2006年1月
美聯社援引著名的全球變暖倡導者阿爾‧戈爾(Al Gore)的話,寫道:「除非在未來10年內採取嚴厲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世界將走上不歸路」。
2007年11月
時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里(Rajendra Pachauri)表示,今年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定性時刻」。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位官員說:「如果2012年之前沒有行動,那就太晚了。」
2007年11月
加拿大加西新聞社(Canwest)援引極地研究員路易斯‧福捷(Louis Fortier)的話說:「北冰洋最快在2010年或2015年夏天就會無冰——這是一百多年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2007年12月
美聯社的一個標題寫道:《北極海冰在五年內在夏季消失?》。
文章稱,NASA氣候科學家傑伊‧茲沃利(Jay Zwally)表示:「按照這個速度,到2012年夏末,北冰洋可能幾乎無冰。」
2007年12月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到2013年,北極夏季將無冰。」
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市海軍研究生院的一位研究人員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我們對2013年夏季融冰的預測並沒有考慮到2005年和2007年的最後兩個最小值。」
「因此,鑒於這一事實,可以說,也許我們對2013年的預測已經過於保守了。」
2008年3月
據中共官方宣傳喉舌新華社報導,挪威「國際極地年」研究活動的負責人奧拉夫‧奧海姆(Olav Orheim)表示:「如果挪威今年的平均氣溫與2007年持平,北極的冰蓋將全部融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是極有可能的。」
從2007年到2008年,挪威的平均氣溫確實略有上升﹐但冰並未融化。
2008年4月
《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報導稱:「2008年北極可能無冰。」
文章稱,國家冰雪數據中心主任馬克‧塞雷澤(Mark Serreze)表示:「目前甚至在北極,第一次只有這麼薄的冰。」「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懮,即今年北極可能不結冰。」
2008年6月
據《國家地理新聞》(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報道,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大衛‧巴伯(David Barber)說:「實際上,我們預計今年北極可能會(歷史上)首次不結冰。」
2008年6月
美聯社援引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所長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的話說:「在五到十年內,北極的夏天將沒有冰。」
2009年12月
據《今日美國》報導,阿爾‧戈爾稱:「北冰洋最早可能在2014年夏天幾乎無冰。」
2012年9月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稱:「現在就好好享受雪吧……到2020年,雪就會消失。」澳大利亞仍有降雪。事實上,去年的降雪量明顯高於平均水平。
2013年7月
《衛報》報導稱:「科學家稱,兩年後無冰的北極預示著甲烷災難。」
2014年2月
《紐約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在談到美國西部積雪減少時問道,「沒有降雪了?」
過去十年,該地區降雪量總體上沒有明顯下降。
2017年7月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在唐納德‧川普總統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巴黎氣候協定》後﹐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說:「人類正接近全球變暖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川普的決定可能會將地球推過這個臨界點,讓地球變得像金星一樣,溫度高達250攝氏度、硫酸雨頻頻光顧。」
2017年8月
《悉尼先驅晨報》報導:「雪地消退:氣候變化讓澳大利亞的滑雪產業陷入低谷」。但天氣數據顯示,澳大利亞近年來一直降雪正常。
2018年1月
據《福布斯》報導,哈佛大學大氣化學教授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說:「2022年之後,北極地區存在永凍層的可能性基本上為零。」
2019年3月22日,挪威奧斯陸的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生們聚集在議會大廈前,為氣候問題舉行集會,反對他們認為在阻止氣候變化方面做得不夠的政治家。(TOM HANSEN/AFP/Getty Images)
2020年7月
澳大利亞地理雜志的標題寫道:「沒有降雪了嗎?」,氣候變暖會危及澳大利亞壯麗的高山景觀嗎?
無論是2021年還是2022年,澳大利亞都沒有特別缺雪。
2021年12月
《洛杉磯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無雪』的加州可能比你想像的來得更快」的報導。
幾週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央山脈雪地實驗室宣布,加州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降雪量最大的12月。
2022年8月
彭博社報導,「沒有降雪威脅著7,600萬美國人的生活」,指的是預測美國西部無降雪。
幾個月後,內華達山脈迎來了史上第二場大雪。
2023年3月
《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表明,自2007年以來,北極冰層出現了『不可逆轉』的變薄。」
在過去的十年裡,冰層並沒有變薄多少。
自1979年以來,夏季最低氣溫每五至七年就會創下歷史新低。然而,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再沒有新的記錄。
責任編輯: 高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