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13歲華裔少女登卡內基音樂廳 又獲作曲獎
2023年4月,張梅瀅榮獲加州音樂教師協會(MTAC)評出的學生組作曲獎(Composers Today)。(徐曼沅/大紀元)
【大紀元2023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小孩子不願練琴怎麼辦?」這個問題,大概是所有「家有琴童」的家長們的共同困惑。對於獲2022年紐約黃金古典音樂國際大賽(Golden
Classical Music Award)首獎、並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演奏的13歲華裔少女張梅瀅(Kimberly Zhang)而言,這個答案可能是「陪伴」。
2022年,張梅瀅(中)獲紐約黃金古典音樂國際大賽首獎,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奏並與父母合影。(受訪者提供)
從陪伴女兒練琴到向孩子請教
張家客廳擺滿了張梅瀅參與鋼琴比賽獲得的各類獎杯與榮譽狀。除了鋼琴演奏比賽,近日張梅瀅又榮獲加州音樂教師協會(MTAC)評出的學生組作曲獎(Composers Today),該獎項成立初衷是透過「作曲」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獲獎學生也將在年度音樂教師頒獎大會演奏自己的獲獎作品。
這是張梅瀅第一次嘗試作曲,她說:「我只是想創作出好聽的音樂,讓人感到幸福、開心。」張梅瀅嘗試創作抒情的鋼琴曲,在鋼琴教師黃煐媖的鼓勵和協助下,完成了獲獎曲目「春風」(Spring Breeze)。
張梅瀅在黃煐媖門下習琴近六年,黃煐媖今年也再獲MTAC的當今作曲家大賽(Today’s Composers State
Contest)亞軍,獲獎的「帶來和平的天使」(Angels in
Harmony)是大提琴與鋼琴協奏曲,師生二人同獲殊榮,也將應邀一同參與今年7月2日於北加州 舉辦的年度音樂教師頒獎大會。
2023年4月,張梅瀅(右)與鋼琴老師黃煐媖同獲加州音樂教師協會作曲獎殊榮。(受訪者提供)
張梅瀅的父母是來自緬甸的第一代華裔移民,母親張醒蕾和父親張展鴻都是醫生,兩人都很喜歡音樂。張醒蕾說:「我自己很喜歡鋼琴,所以也希望孩子能享受彈鋼琴的樂趣。」在張梅瀅三歲時,父母就開始為她尋找音樂啟蒙教師。除了鋼琴,張梅瀅也學過小提琴、長笛,最後她選定鋼琴,並堅持練習至今。
2023年4月,張梅瀅(中)感謝父母對其學習音樂的陪伴與支持。(徐曼沅/大紀元)
張醒蕾本人也很喜歡彈鋼琴,女兒小時候都會陪著一起上鋼琴課,回家後兩人一同練習。她說:「我很願意花時間陪梅瀅一起練琴,對我來說,那是生活中的一種放鬆。」儘管工作繁忙,張醒蕾仍抽出時間陪伴女兒練琴;但到了後來,她不得不向女兒學習演奏技巧。
練琴的動力就是興趣
張展鴻則是母女倆最好的後援會和啦啦隊,除了包辦張梅瀅上課接送的所有事務,還得時不時提醒練琴忘我的母女二人該休息了。今年夏天,他們一家三口將參加在台南舉行的第三屆雙鶴國際音樂節,享受音樂並認識台灣文化。
張醒蕾認為培養小孩興趣、讓他們自發主動去學琴才是最持久的方式,她並不贊成「虎媽」式的壓迫訓練,有些小孩每天被迫練琴八小時,那實在太辛苦了,而且那樣也失去了學習音樂的樂趣。夫婦二人並不強迫女兒練琴,而是提供她一個環境和機會。
張醒蕾說:「我們是正面地鼓勵,每次練琴都會陪伴。」因為每次鋼琴課後,小孩都會學到新的技巧,她會幫助孩子注意技巧、記錄變化。她說:「前三四年可能要盯著,但現在她可以自己自發去練琴。」
張展鴻回憶女兒有陣子對練琴很抵觸,有時還會撒嬌哭泣,夫婦倆雖尊重女兒的意願,但還是不斷鼓勵,在鋼琴老師引導和家長配合下,張梅瀅突破了瓶頸,繼續學習鋼琴。
張梅瀅回憶母親曾用金錢鼓勵過自己,每天練琴可以獲得一個25分美金的硬幣。但其實這對自己幫助並不大,金錢並非練習鋼琴的動力。她說:「其實金錢獎勵沒什麼用,就是自己有興趣,想要練習。」張梅瀅善用瑣碎時間練琴,每天放學後至少練琴一小時。儘管隨著年紀增長,課業越來越重,她迄今仍保持著這樣的練琴習慣。
提供全力支持 尊重孩子志趣選擇
張梅瀅的在校成績非常好,常充當小老師輔助同學課業,她的數理能力特別好,將來打算像父母一樣成為醫生,但張梅瀅並不打算放棄學習音樂。她說:「演奏鋼琴讓我更快樂、自信。」張醒蕾發現大多數學習樂器的小孩都很自信,而且善於表現自己,或許不能侃侃而談,但台風言行都很好,不會畏畏縮縮或排斥與人分享交流。
張展鴻與張醒蕾夫婦二人對於女兒獲得作曲獎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本來只是想讓女兒有個嘗試觀摩的機會,但沒想到張梅瀅能獲獎。張醒蕾說:「我們都以女兒為榮,但也不想給她壓力,順從她的喜好,讓其自然發展。」因為父母只是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學習發展,而非強加自己的要求給小孩。
儘管學習音樂得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但張醒蕾說:「我們只是讓梅瀅更輕鬆學習音樂,如果她要走上這條路,也會全力支持。」但若女兒只是將音樂當作一種業餘興趣,陶冶心性、培養音樂素養也很好,父母不會干涉孩子的決定。
責任編輯:呈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