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9月22日訊】(香港大紀元記者李思齊採訪報導)中國人仍在為中共「大躍進」時期不遵從自然規律、拍腦袋蠻幹遺留的諸多水利工程問題付代價,總投資31.58億元(約合4.9億美元)的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工程(簡稱宿鴨湖清淤工程)就是其一。旅居德國的著名水利專家王維洛表示,宿鴨湖水庫無法解決泥沙淤積問題,將來清淤還會需要大筆的費用。
宿鴨湖水庫位於中國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羅店鎮東2公里處,是上世紀50年代中共的「三邊工程」,即是靠「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建起來的水庫。宿鴨湖水庫東岸南北土壩全長35.29公里,土壩最高18米,壩頂寬4至7米,蓄水面積239平方公里,攔蓄板橋水庫、薄山水庫等上游來水。
清淤工作開始前,實測宿鴨湖水庫的平均水深不足兩米,淤泥深度平均有一米左右,洩洪閘前的庫區淤泥的深度在2007年時已深達近3米。
具體宿鴨湖水庫中淤泥的淤積總量有多少,中共官方的說法並沒有統一。2018年12月,宿鴨湖管理局副局長董長興稱:水庫的淤積量達到7,710萬立方米;2020年5月,駐馬店市副市長劉曉文告訴《河南日報》:「淤積量近1億立方米,接近一座大型水庫的庫容量。」
宿鴨湖水庫在上世紀90年代及本世紀初還是遠近聞名的「污水湖」,流經駐馬店市區和周邊幾個縣區的河流把沿途的污水帶入宿鴨湖水庫,使「水體發黑發臭」,「很遠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除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外,因為宿鴨湖水庫地處平原,無山區林木呵護,周圍農作物為主,流域面積又達4,498平方公里,因此農村面源污染(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所謂農村面源污染指農村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物,如氮素、磷素、農藥重金屬、禽畜糞便等有機或無機物,通過雨水沖刷、農田排水、地表徑流以及地下滲漏,進入受納水體(河流、湖泊、水庫、海灣)所引起的污染。污染物易吸附在淤泥的泥沙顆粒上,影響水環境和水生態,導致宿鴨湖水庫庫區的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宿鴨湖清淤工程是中國首個大型水庫清淤試點工程,計劃工期是36個月,計劃清淤3,775萬立方米,約為淤積量的49%,擴容5,327立方米。
大紀元就該工程採訪了著名水利專家王維洛。9月16日,王維洛向大紀元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宿鴨湖水庫無法解決泥沙淤積問題。因為上游治理和上游水庫攔截泥沙,可減輕一些泥沙淤積問題,但只是空間的轉換。」
由於宿鴨湖水庫的泥沙淤積問題難解決,王維洛表示將來清淤還會需要大筆的費用。他說:「如果每隔二十年花巨額資金把泥沙挖出來,當然可以解決水庫的泥沙淤積問題。但這裡有經濟效益的問題。挖出來的泥沙如何處理將是更大的問題,如果封閉不嚴,還是要回到水庫。」「水庫中泥沙污染嚴重,必須進行去除污染物質處理,這些措施和費用沒有考慮。」
中國有泥沙問題的水庫遠不止宿鴨湖水庫。王維洛說:「中國許多水庫都有嚴重的泥沙淤積問題,這也是水庫大壩不安全的一個主要原因。三峽工程並沒有解決泥沙淤積問題,只是通過上游大量水庫的攔截,使得問題出現的時間向後推遲了。」
他還點明宿鴨湖工程是中共蠻幹水利工程的例子之一。他說:「宿鴨湖工程、治理淮河工程、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都是中共蠻幹的例子。現在宿鴨湖的擴容工程,是用大量投資去修正過去的錯誤,但這不是正確的措施。」
宿鴨湖水庫「先天不足」
1957年10月,河南水利廳提出「以蓄為主,以小型為主,以社隊自辦為主」(簡稱「三主」方針),即以修建蓄水的、小型水庫為主,並且主要依靠民眾自己來建。同年11月13日,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正式提出「大躍進」口號;1958年,中共發起「大躍進」運動。「大躍進」運動專指1958年至1960年上半年,中共試圖利用人海戰術快速發展,以達到「躍進」目的的社會運動。
宿鴨湖水庫應運而生,從1958年2月底陸續開始,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3月1日全面開工,整個工程6月底基本完工,即主體工程從勘探到完成僅用了100天左右的時間。1958年8月20日,宿鴨湖水庫全面竣工。除政府的施工隊外,駐馬店汝南、平輿、正陽、上蔡、西平等周邊縣區的十多萬民眾被動員來參加了勞動,以便能看到「躍進」的效果。
對於「以蓄為主」修建水庫的做法,時任河南省水利廳總工程師陳惺提出了反對意見,理由是平原地區以蓄為主,重蓄輕排,將會導致澇、漬、鹼三災——地表積水過多,會造成澇災;地下積水過多,易成漬災;地下水位被人為地維持過高,易導致鹽分向地表聚積,形成鹼災。陳惺因此被中共打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被發配幹體力活去了。
1958年3月21日,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宣揚所謂「三主」方針。同年8月29日,中共正式確立「三主」為水利建設的方針。50年代初「蓄洩兼籌」地治理淮河的方針被拋擲腦後,取而代之為「以蓄為主」。
汝河是淮河的主要幹流之一,宿鴨湖水庫的控制流域面積約占汝河全流域面積的61%。由於宿鴨湖水庫是平原水庫,地面坡度約為1/8,000,非常平緩,上游的水進入庫區後,流速遞減導致泥沙大量淤積。並且,為最大化「以蓄為主」,宿鴨湖水庫的選址為低窪地,庫區西部大面積坡地在汛期有大量地表水夾雜泥土進入庫區。目前耗資三十多億的清淤工程無法解決庫區地形和選址問題,因此宿鴨湖水庫是「先天不足」,一開始就難逃泥沙淤積的問題。
駐馬店地區在1957年至1959年期間修建了水庫一百多座,宿鴨湖水庫只是其一而已。那麼這麼多水利工程對該地區的實際影響如何呢?
「腸梗阻」和「癌細胞」
對於「蓄水為主」指導下的水利工程在黃淮平原造成的問題,陳惺在回憶「大躍進」時期的水利建設時,形象地比喻,河道患上了嚴重的「腸梗阻」。
因宿鴨湖水庫不能按設計正常運行,自然就歸屬於病險水庫。病險水庫的官方定義是指實際抗禦洪水標準低於國家標準,或者工程存在較嚴重安全隱患,不能按設計正常運行。《中國國土資源報》曾刊登的文章,把這些病險水庫標識為「具有中國(中共)特色的」,並把它們所潛在的巨大風險比喻為「與人體內的癌細胞無異」。
該文章表示:「在『人定勝天』口號的指引下,病險水庫以平均每年千座的速度增長,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終於完成了『癌細胞』從一個個點擴散到全身(全國)的轉變。」
1949年中共奪取政權時,中國有大型水庫6座,中型水庫17座;50年後,中國的水庫總數「躍進」至84,083座,其中病險水庫達30,413座。75%的大型水庫、近67%的中型水庫,以及80%的小型水庫都修建在中共「大躍進」和「文革」期間,其中大多是些「三邊工程」,質量難以保障。其中小型水庫中病險水庫的比例最高。
據中共水利部公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中共「大躍進」蠻幹水利工程對當下的影響。水利部2021年4月稱:1998年洪災之後,累積為病險水庫安排資金高達一千五百多億元(約合232.5億美元),並且仍有3萬多座安全鑑定到期水庫沒有按時開展鑑定。
「大躍進」仍在繼續
中共在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搞「大躍進」是因為相信「人定勝天」,這一點至今絲毫沒有改變。2021年7月,中共喉舌媒體央視拍攝了24集的專題片《敢教日月換新天》。此專題片的題目來自當年「大躍進」的發起人,中共獨裁者毛澤東在1959年寫的詩,簡而言之就是教天地如何換個樣子,把自己擺在自然規律之上。
目前中共高調稱讚的南水北調工程,如宿鴨湖最初的修建以及目前的清淤都是中共蠻幹工程、實踐「人定勝天」的一部分。王維洛在十年前已專門寫文章,評論過南水北調的危害,認為南水北調工程跨大河流區域的調水距離長,調水量大,「對調出區和調入區的生態環境影響都將十分嚴重」,並且違反了「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最基本原則。
雖然上世紀的「大躍進」已經過去60多年了,但中共的「人定勝天」仍在繼續,中國人也在繼續為此付出代價。就7月的河南鄭州洪水,王維洛於7月24日接受《蕭茗看世界》採訪時表示:河南洪災的主因就是南水北調。
責任編輯:連書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