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瘟疫】印度近代史上的大瘟疫
印度曾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釋迦牟尼降世的地方。這應是神和上天眷顧的聖土,可是近兩百年來,印度幾乎是人類流行性瘟疫的大本營,霍亂、大流感、鼠疫、天花、瘧疾輪番上陣,造成近五六千萬人死亡。除了人口密度大、貧窮、生態環境差等疾病易於流行的因素外,原始佛教在印度消亡所產生的共業,以及後佛教時代印度人信仰的異化,可能是導致印度地區苦難與困厄的深層原因。
人類集體記憶對霍亂的恐懼僅次於歐洲中世紀黑死病。1817年,霍亂在恆河三角洲流域現身。直到76年後的1893年,人們才發現霍亂疫苗。
恆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作為古印度文明發源地,在印度人的心中享有崇高地位。印度教教徒都相信恆河與天上的聖河相連,因此他們把死者的屍體與骨灰拋到恆河水裡,企盼此舉能將死者帶入天堂。每年的沐浴節,會有數十萬印度教信徒,在恆河與亞穆納河的交匯處河水裡洗浴,相信這會帶來好運,朝聖者們將生飲恆河水看作是生命中的幸事,相信靈魂因此而能得到淨化和昇華。
信徒們不受節制的行為,卻很大程度上污染了恆河水源,恆河水變成了霍亂弧菌滋生的溫床。作為一種地方性疾病,霍亂在印度恆河三角洲早已存在了,這裡和孟加拉灣一帶被稱為「人類霍亂的故鄉」。那1817年的霍亂是如何演變成肆虐全球一百年的世紀病的呢?
研究者們發現,孟加拉邦的溫度終年保持在26℃~ 27℃ 以上,河灣水的酸鹼度、水中含有的鹽分和有機質,適宜於霍亂弧菌的生存和繁殖。逢雨量充沛的夏秋季節,疾病容易爆發。另外,恆河地區還是印度教教徒的朝聖節慶集中區域。比如,北方邦一個地區就有400個節慶地點,每年朝聖人數約1200多萬人,整個東部地區的116個集市就能吸引287,000名朝聖者。
1817年的印度恆河是個暴雨頻發的地帶,病原體本來就容易通過水流傳染,再加上朝聖人口過度的聚集與頻繁流動,促使霍亂在印度孟加拉地帶三個月就傳遍印度,並迅速向全球擴展。此次霍亂導致一百年內全世界六次霍亂大流行。因當時的人們缺乏統計觀念,印度到底因霍亂死了多少人,很難統計,學者們估計約有1500萬~3800萬印度人死於霍亂。
1820年~1824年,霍亂向東傳播到曼谷、馬尼拉、爪哇島和中國東南沿海城市以及日本。同時地中海沿岸和非洲東部毛里求斯等地也未能倖免。1826年,孟加拉再次爆發霍亂,這次劍指俄羅斯聖彼得堡,一路向西蔓延。1831年登陸英國,攻陷歐洲,然後轉入北美洲和南美洲。非洲多地也出現疫情。1837年霍亂消失。後幾次霍亂流行的年代分別為1846~1853、1865~1875、1883~1896以及1899~1920年。
在印度,人口密集的節慶地點、朝聖者們的行走路線則為霍亂的流行提供了重要契機。印度的阿拉哈巴德、哈德瓦、納西克和烏賈因4座城市每隔3年輪流舉行一次全球最盛大的宗教節慶活動——大壺節,每次節慶持續長達4個月之久。1867年4月哈德瓦的大壺節,人數最多時高達300萬。節慶期間,霍亂沿著朝聖路線傳到了印度北部地區,1867年印度約有25萬人感染霍亂,致死率為50%。1891年,哈德瓦大壺節期間,印度霍亂死亡人數達16.9萬人。1894年,阿拉哈巴德大壺節期間,印度霍亂死亡人數達17.8萬人。
在1921年和1924年的霍亂中,印度死亡80萬人。1926~1930年,印度天花造成驚人的疾病災害,死亡50萬人。
1855年,雲南爆發一場重大鼠疫。迅速傳入貴州、廣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後,造成當地10萬多人死亡。1900年傳到美國舊金山,10年內60多個國家的77個港口染疫,後波及到歐洲和非洲,至1959年結束。
1898年,印度孟買糧倉的一位工人出現鼠疫症狀,導致鼠疫大爆發,當年死亡50萬人,前後10年,印度因鼠疫死亡的人數有上千萬。印度鼠疫是由廣東、香港的中國人沿英國人開通的東南亞貿易路徑輸入的。鼠疫流行,孟買城裡的耗子是禍端之一,孟買的老鼠多得隨便找個洞伸手一掏就能掏出一隻。
據統計在這次鼠疫之後的30年裡,又有1250萬印度人死於鼠疫。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是人類記憶中最近的一場全球大瘟疫,全球當時約有一半人感染流感, 5000萬人喪生。
1918年5月29日,一艘運輸船抵達印度孟買。不久,船上就出現了孟買最早的病例,最終造成孟買700萬人死亡。7月傳入加爾各答,8月傳播到旁遮普邦,並最終擴散全國。
由於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時期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末年,關於流感的來源,人們曾經對美國軍營、法國和西班牙都進行過猜測,而當年的媒體和後來的學界對於西班牙大流感的研究多以歐美國家為樣本和研究對象,從而歐美地區聚集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實際上,西班牙大流感在亞洲造成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遠高於歐美。美洲和歐洲只有不到400萬人死亡,而亞洲則有2600萬~3600萬人死亡,其中印度約有1800萬人死於西班牙大流感。而這一死亡數字所指向的實際情形就是,屍體足以將印度所有的江河堵塞。
一個印度人回憶西班牙大流感時的印度:「恆河裡全是屍體。我的妻子也在裡面。沒有足夠的木材火化,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我的家人眨眨眼之間就消失了。」
美國人口統計學家金斯利‧戴維斯,估算出印度在大流感期間喪生的人數大約為2000萬人,占當時總人口的5%。印度在西班牙大流感期間的病死率高於10%,僅次於非洲的18%病死率。
1994年印度爆發的鼠疫實際上並沒有造成過多的死亡人數,但對印度人造成的恐懼卻非同一般。
1994年9月下旬,位於印度古吉拉特邦、阿拉伯海沿岸的港口城市蘇拉特市突然爆發肺鼠疫。這座20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瞬間陷入了極度恐懼之中。9月24日,印度《快報》頭版頭條報導:「蘇拉特每小時死一個人!」
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人滿為患,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疫者。30萬~50萬蘇拉特市民逃往印度的四面八方,使鼠疫與恐慌迅速波及整個印度。不到兩週時間,這種可怕的瘟疫已擴散到印度的7個邦和新德里行政區。首都新德里和東部港口城市加爾各答也出現了肺鼠疫患者,部分城市的學校、商店、機關和工廠被迫關閉停擺。
印度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了這一突發事件。世界各國採取了緊急措施,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等均對與印度之間的航班乘客採取嚴格的隔離檢查;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泰國、韓國相繼中止各國至印度之間的所有航班。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阿曼等印度主要的貿易夥伴也全部中斷航班。各國紛紛從印度撤走外交官和技術人員及僑民。
1994年印度鼠疫最終並沒有造成世界性的大瘟疫,印度死亡人數也非常有限。但瘟疫對印度的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印度的旅遊業、航空業、外貿出口都受到重大損失。
印度人口13億,但國土面積僅為中國的1/3,人口密度較大。印度氣溫濕熱,細菌易於滋生。
此外,印度的衛生環境較差。河流遭到污染,垃圾管理不善,河流當中糞便和垃圾以及工業排放廢水混合在一起,成了人們的生活飲用水。
印度的廁所數量遠趕不上人口數量的需求,底層的人們還習慣於露天的大小便,並不習慣於上廁所,另外,廁所的下排水系統也不盡科學合理。
印度是受宗教影響很深的國家,曾是佛教的發源地。但近現代在印度很少有人信奉佛教了,目前印度人的信仰是多元化的,80%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9.8%的人信伊斯蘭教,2.3%的人信基督宗教,信佛教的只有0.74%,此外還有信錫克教、耆那教、瑣羅亞斯德教等。
佛教、基督教、猶太教等都是人類的正教信仰,凡正教信仰都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傳承過程,主旨是教人向善,明晰善惡有報、生死輪迴的道理,教人行善事,聆聽神的教導,將來會去神的天國世界。信教者內心愈堅定,越有利於提升信眾的內心道德水準,對社會的正面作用也就越大。
印度在佛教消失後的時代,人們的信仰逐漸走向形式主義和異化,注重教派表面的宗教儀式,而忽略了宗教神性的內涵與修行實質。教派之間也紛爭不斷。印度人對信仰的異化也表現得非常嚴重,信什麼的都有。比如有些印度人竟然將老鼠奉為神靈加以祭拜。在印度北方的一座城市裡居然設有鼠神廟,又名卡爾尼‧瑪塔神廟。六百年來,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信徒進廟膜拜。
印度人根據1387年的一個傳說,相信自己的親人死後,靈魂會附體在老鼠身上,然後再轉生成人,因此,敬拜鼠神的人將老鼠視為親人,認為老鼠會給自己帶來好運。鼠神廟裡有成千上萬隻老鼠,人們每天準備新鮮的牛奶給老鼠們喝。印度的鼠神廟成了老鼠的天堂。
在印度人習慣性的觀念裡,並不認為鼠疫和老鼠有什麼關係。印度國家傳染病研究所1989年在2萬隻老鼠血樣中發現3隻陽性,1992年查出135隻陽性,但仍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1994年,印度終於爆發鼠疫。
在印度教中,牛被視為神聖的物種。因此,有關牛的一切,會被有些印度人過度地解讀。《印度時報》2019年9月8日報導,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長喬貝7日在接受新德里電視台採訪時表示,牛尿可以治癌症。但人類現有的科學認為,這一說法沒有根據,恰恰相反過量的牛尿可以導致死亡。
人類的信仰並不是將某種世俗事物人為地神化,並對其實施簡單的形式上的膜拜。信仰是人類關於生命終極意義上的深刻思考與虔誠的實踐。人類的生命來源於神創,人類的終極目標是回歸神、走向神,按照神給人設定的道德標準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行為準則。而將信仰異化後了印度人對人類信仰的主旨與終極意義的理解,已經遠非釋迦牟尼時代所倡導的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不是在信仰神了。
印度這種多元化的靈拜,切斷了傳統道德觀念的傳承,人的觀念與行為不斷地遭到現代前衛思想衝擊,離神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遠。
據2016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都市居民中,36%的受訪者不在乎另一半婚前是否有性行為;事實上,調查還顯示,印度已有28.3%的受訪未婚都市女性不是處女。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對同性戀的態度相當的開放,2018年印度最高法院宣布不再將同性戀列為非法。
目前,印度是全球艾滋病第三大流行區,約有200萬感染人數。印度的衛生環境和印度人的道德內境都走在一條令人堪憂的路上。古人說,瘟疫有眼,印度每年約有一兩萬人死於瘧疾。同時登革熱、鉤端螺旋體病、傷寒、腦炎等病症也是印度頻繁爆發的疾病。
人們都知道佛教傳入東土中國後經歷了「三武一宗」的法難。其實,佛教在其發源地印度也多次經歷了王權、外道的打壓,直至最後消亡。
佛教在印度孔雀王朝三世阿育王時代達到巔峰,阿育王一生建佛舍利塔八萬四千座,布施廣大,這引起了諸多外道的妒忌,加上部分佛教僧侶在世俗名利的衝擊下,無法從內心嚴守持戒,腐化墮落的現象時有發生。阿育王離世後,大將補砂密多羅殺多車王后自立為王,設婆羅門為國教,展開了對佛教的破壞和對佛教徒的屠殺,毀壞的寺院達800多所,出家的弟子被集體屠殺,血流成河,在家的佛教信眾遭囚禁鞭刑。
貴霜王朝的前兩位王和迦膩色迦王曾保護佛教而貶壓婆羅門教,引起了婆羅門教的反對,《大唐西域記》卷三記載:「迦膩色迦王既死之後,圪利多種復自稱王,斥逐僧徒,毀壞佛法。」直到旃那陀(Conanda)王三世時期才停止對佛教徒的打壓。
笈多王朝時,婆羅門教在印度逐漸演變成印度教,而此時的小乘佛教逐漸走入學術化,信眾非常有限。當時北印度匈奴族摩醯邏矩羅王極端仇視佛教,其勢力所至,佛教徒慘遭凌夷。
戒日王朝時的東印度設賞迦王武力西侵之處,佛教遭毀,僧人被坑,設賞迦王還找到佛陀成道處的菩提樹、涅盤處的佛教寺院,放火焚毀,殺戮僧眾。後戒日王打敗設賞迦王,戒日王也由信奉印度教轉信佛教,使得佛教得以延續,在東印度一帶延續了五百年。
但此時的佛教教義逐漸走入瑣屑空談,很多掺入了印度教的東西,與外道合流,違反了不二法門的修行原則。密教的盛行又使得佛教脫離了大眾的信徒。11世紀,阿富汗摩訶末王武力入侵印度,伊斯蘭教滲入,凡異教徒必架火焚之,佛教徒慘遭劫難,要麼改信伊斯蘭教、要麼被殺害。到了12世紀,密教逃入尼泊爾和西藏,佛教在印度就絕跡了。
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有外部王權仇恨打壓、外道嫉妒、伊斯蘭教暴力征伐等原因,也有其內部因由。釋迦牟尼在世時,並沒有將佛法搞成宗教儀式,對眾生都是平等和慈悲的,並持有嚴格的戒律約束。釋迦牟尼涅槃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俗力量的干擾和外道的興起,使得佛教信眾們逐漸忽視了佛陀在世時講法的內涵,創立了眾多的部派門宗,有的甚至融入印度教教義,使佛教逐漸走入學術化、玄學、貴族化、世俗化,後世的僧侶隨意解釋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講法,這樣,佛教漸漸就走向了末法。
其實,從真正修煉的角度來看,宗教的法難對佛陀與佛法本身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佛陀轉生人身,傳佛法於世,目的在於普度眾生。眾生對佛法的詆毀、打壓、不敬和曲解,無論是從外部還是從內部,都將是眾生自己針對佛法所造下的業力,涉及的人群多了,那就成了所有人所造下的共業。
或許有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印度畢竟是佛陀的降生之地,直到現在也是有信仰的國度,為什麼災難還是比較嚴重?筆者認為,印度史上災荒、瘟疫與亂象,無不與上述所說的共業緊密相連。人類自己造下的業債,輪迴轉世中需要償還,國家和民族也需要償還。而印度人當今的信仰,離佛陀親傳佛法時的境況與標準要求都相去甚遠,真正的信仰是一種堅定和專一的修行,而不是趕時髦和走形式,更不是將某種動物奉為神靈,動物怎麼能度得了人類呢?五花八門的靈拜不是真正的信仰,只會招來附體,帶來惑亂。
參考資料:
W.I.貝弗里奇:《最後一次大流感》
麥克尼爾:《瘟疫與人》
杜憲兵:《因信成疫:19世紀的印度朝聖與霍亂流行》
潘尼迦:《印度簡史》
《大唐西域記》
點閱【歷史上的瘟疫】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婧鋮
1817年的霍亂大流行
人類集體記憶對霍亂的恐懼僅次於歐洲中世紀黑死病。1817年,霍亂在恆河三角洲流域現身。直到76年後的1893年,人們才發現霍亂疫苗。
恆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作為古印度文明發源地,在印度人的心中享有崇高地位。印度教教徒都相信恆河與天上的聖河相連,因此他們把死者的屍體與骨灰拋到恆河水裡,企盼此舉能將死者帶入天堂。每年的沐浴節,會有數十萬印度教信徒,在恆河與亞穆納河的交匯處河水裡洗浴,相信這會帶來好運,朝聖者們將生飲恆河水看作是生命中的幸事,相信靈魂因此而能得到淨化和昇華。
信徒們不受節制的行為,卻很大程度上污染了恆河水源,恆河水變成了霍亂弧菌滋生的溫床。作為一種地方性疾病,霍亂在印度恆河三角洲早已存在了,這裡和孟加拉灣一帶被稱為「人類霍亂的故鄉」。那1817年的霍亂是如何演變成肆虐全球一百年的世紀病的呢?
研究者們發現,孟加拉邦的溫度終年保持在26℃~ 27℃ 以上,河灣水的酸鹼度、水中含有的鹽分和有機質,適宜於霍亂弧菌的生存和繁殖。逢雨量充沛的夏秋季節,疾病容易爆發。另外,恆河地區還是印度教教徒的朝聖節慶集中區域。比如,北方邦一個地區就有400個節慶地點,每年朝聖人數約1200多萬人,整個東部地區的116個集市就能吸引287,000名朝聖者。
1817年的印度恆河是個暴雨頻發的地帶,病原體本來就容易通過水流傳染,再加上朝聖人口過度的聚集與頻繁流動,促使霍亂在印度孟加拉地帶三個月就傳遍印度,並迅速向全球擴展。此次霍亂導致一百年內全世界六次霍亂大流行。因當時的人們缺乏統計觀念,印度到底因霍亂死了多少人,很難統計,學者們估計約有1500萬~3800萬印度人死於霍亂。
1820年~1824年,霍亂向東傳播到曼谷、馬尼拉、爪哇島和中國東南沿海城市以及日本。同時地中海沿岸和非洲東部毛里求斯等地也未能倖免。1826年,孟加拉再次爆發霍亂,這次劍指俄羅斯聖彼得堡,一路向西蔓延。1831年登陸英國,攻陷歐洲,然後轉入北美洲和南美洲。非洲多地也出現疫情。1837年霍亂消失。後幾次霍亂流行的年代分別為1846~1853、1865~1875、1883~1896以及1899~1920年。
在印度,人口密集的節慶地點、朝聖者們的行走路線則為霍亂的流行提供了重要契機。印度的阿拉哈巴德、哈德瓦、納西克和烏賈因4座城市每隔3年輪流舉行一次全球最盛大的宗教節慶活動——大壺節,每次節慶持續長達4個月之久。1867年4月哈德瓦的大壺節,人數最多時高達300萬。節慶期間,霍亂沿著朝聖路線傳到了印度北部地區,1867年印度約有25萬人感染霍亂,致死率為50%。1891年,哈德瓦大壺節期間,印度霍亂死亡人數達16.9萬人。1894年,阿拉哈巴德大壺節期間,印度霍亂死亡人數達17.8萬人。
在1921年和1924年的霍亂中,印度死亡80萬人。1926~1930年,印度天花造成驚人的疾病災害,死亡50萬人。
第三次全球鼠疫席捲印度
1855年,雲南爆發一場重大鼠疫。迅速傳入貴州、廣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後,造成當地10萬多人死亡。1900年傳到美國舊金山,10年內60多個國家的77個港口染疫,後波及到歐洲和非洲,至1959年結束。
1898年,印度孟買糧倉的一位工人出現鼠疫症狀,導致鼠疫大爆發,當年死亡50萬人,前後10年,印度因鼠疫死亡的人數有上千萬。印度鼠疫是由廣東、香港的中國人沿英國人開通的東南亞貿易路徑輸入的。鼠疫流行,孟買城裡的耗子是禍端之一,孟買的老鼠多得隨便找個洞伸手一掏就能掏出一隻。
據統計在這次鼠疫之後的30年裡,又有1250萬印度人死於鼠疫。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中的印度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是人類記憶中最近的一場全球大瘟疫,全球當時約有一半人感染流感, 5000萬人喪生。
1918年5月29日,一艘運輸船抵達印度孟買。不久,船上就出現了孟買最早的病例,最終造成孟買700萬人死亡。7月傳入加爾各答,8月傳播到旁遮普邦,並最終擴散全國。
由於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時期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末年,關於流感的來源,人們曾經對美國軍營、法國和西班牙都進行過猜測,而當年的媒體和後來的學界對於西班牙大流感的研究多以歐美國家為樣本和研究對象,從而歐美地區聚集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實際上,西班牙大流感在亞洲造成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遠高於歐美。美洲和歐洲只有不到400萬人死亡,而亞洲則有2600萬~3600萬人死亡,其中印度約有1800萬人死於西班牙大流感。而這一死亡數字所指向的實際情形就是,屍體足以將印度所有的江河堵塞。
一個印度人回憶西班牙大流感時的印度:「恆河裡全是屍體。我的妻子也在裡面。沒有足夠的木材火化,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我的家人眨眨眼之間就消失了。」
美國人口統計學家金斯利‧戴維斯,估算出印度在大流感期間喪生的人數大約為2000萬人,占當時總人口的5%。印度在西班牙大流感期間的病死率高於10%,僅次於非洲的18%病死率。
1994年印度鼠疫
1994年印度爆發的鼠疫實際上並沒有造成過多的死亡人數,但對印度人造成的恐懼卻非同一般。
1994年9月下旬,位於印度古吉拉特邦、阿拉伯海沿岸的港口城市蘇拉特市突然爆發肺鼠疫。這座20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瞬間陷入了極度恐懼之中。9月24日,印度《快報》頭版頭條報導:「蘇拉特每小時死一個人!」
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人滿為患,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疫者。30萬~50萬蘇拉特市民逃往印度的四面八方,使鼠疫與恐慌迅速波及整個印度。不到兩週時間,這種可怕的瘟疫已擴散到印度的7個邦和新德里行政區。首都新德里和東部港口城市加爾各答也出現了肺鼠疫患者,部分城市的學校、商店、機關和工廠被迫關閉停擺。
印度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了這一突發事件。世界各國採取了緊急措施,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等均對與印度之間的航班乘客採取嚴格的隔離檢查;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泰國、韓國相繼中止各國至印度之間的所有航班。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阿曼等印度主要的貿易夥伴也全部中斷航班。各國紛紛從印度撤走外交官和技術人員及僑民。
1994年印度鼠疫最終並沒有造成世界性的大瘟疫,印度死亡人數也非常有限。但瘟疫對印度的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印度的旅遊業、航空業、外貿出口都受到重大損失。
衛生環境堪憂:疾病流行的外在原因
印度人口13億,但國土面積僅為中國的1/3,人口密度較大。印度氣溫濕熱,細菌易於滋生。
此外,印度的衛生環境較差。河流遭到污染,垃圾管理不善,河流當中糞便和垃圾以及工業排放廢水混合在一起,成了人們的生活飲用水。
印度的廁所數量遠趕不上人口數量的需求,底層的人們還習慣於露天的大小便,並不習慣於上廁所,另外,廁所的下排水系統也不盡科學合理。
印度五花八門的靈拜
印度是受宗教影響很深的國家,曾是佛教的發源地。但近現代在印度很少有人信奉佛教了,目前印度人的信仰是多元化的,80%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9.8%的人信伊斯蘭教,2.3%的人信基督宗教,信佛教的只有0.74%,此外還有信錫克教、耆那教、瑣羅亞斯德教等。
佛教、基督教、猶太教等都是人類的正教信仰,凡正教信仰都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傳承過程,主旨是教人向善,明晰善惡有報、生死輪迴的道理,教人行善事,聆聽神的教導,將來會去神的天國世界。信教者內心愈堅定,越有利於提升信眾的內心道德水準,對社會的正面作用也就越大。
印度在佛教消失後的時代,人們的信仰逐漸走向形式主義和異化,注重教派表面的宗教儀式,而忽略了宗教神性的內涵與修行實質。教派之間也紛爭不斷。印度人對信仰的異化也表現得非常嚴重,信什麼的都有。比如有些印度人竟然將老鼠奉為神靈加以祭拜。在印度北方的一座城市裡居然設有鼠神廟,又名卡爾尼‧瑪塔神廟。六百年來,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信徒進廟膜拜。
印度人根據1387年的一個傳說,相信自己的親人死後,靈魂會附體在老鼠身上,然後再轉生成人,因此,敬拜鼠神的人將老鼠視為親人,認為老鼠會給自己帶來好運。鼠神廟裡有成千上萬隻老鼠,人們每天準備新鮮的牛奶給老鼠們喝。印度的鼠神廟成了老鼠的天堂。
在印度人習慣性的觀念裡,並不認為鼠疫和老鼠有什麼關係。印度國家傳染病研究所1989年在2萬隻老鼠血樣中發現3隻陽性,1992年查出135隻陽性,但仍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1994年,印度終於爆發鼠疫。
在印度教中,牛被視為神聖的物種。因此,有關牛的一切,會被有些印度人過度地解讀。《印度時報》2019年9月8日報導,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長喬貝7日在接受新德里電視台採訪時表示,牛尿可以治癌症。但人類現有的科學認為,這一說法沒有根據,恰恰相反過量的牛尿可以導致死亡。
人類的信仰並不是將某種世俗事物人為地神化,並對其實施簡單的形式上的膜拜。信仰是人類關於生命終極意義上的深刻思考與虔誠的實踐。人類的生命來源於神創,人類的終極目標是回歸神、走向神,按照神給人設定的道德標準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行為準則。而將信仰異化後了印度人對人類信仰的主旨與終極意義的理解,已經遠非釋迦牟尼時代所倡導的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不是在信仰神了。
印度前衛觀念離神的要求越來越遠
印度這種多元化的靈拜,切斷了傳統道德觀念的傳承,人的觀念與行為不斷地遭到現代前衛思想衝擊,離神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遠。
據2016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都市居民中,36%的受訪者不在乎另一半婚前是否有性行為;事實上,調查還顯示,印度已有28.3%的受訪未婚都市女性不是處女。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對同性戀的態度相當的開放,2018年印度最高法院宣布不再將同性戀列為非法。
目前,印度是全球艾滋病第三大流行區,約有200萬感染人數。印度的衛生環境和印度人的道德內境都走在一條令人堪憂的路上。古人說,瘟疫有眼,印度每年約有一兩萬人死於瘧疾。同時登革熱、鉤端螺旋體病、傷寒、腦炎等病症也是印度頻繁爆發的疾病。
佛教在印度消失所產生的共業
人們都知道佛教傳入東土中國後經歷了「三武一宗」的法難。其實,佛教在其發源地印度也多次經歷了王權、外道的打壓,直至最後消亡。
佛教在印度孔雀王朝三世阿育王時代達到巔峰,阿育王一生建佛舍利塔八萬四千座,布施廣大,這引起了諸多外道的妒忌,加上部分佛教僧侶在世俗名利的衝擊下,無法從內心嚴守持戒,腐化墮落的現象時有發生。阿育王離世後,大將補砂密多羅殺多車王后自立為王,設婆羅門為國教,展開了對佛教的破壞和對佛教徒的屠殺,毀壞的寺院達800多所,出家的弟子被集體屠殺,血流成河,在家的佛教信眾遭囚禁鞭刑。
貴霜王朝的前兩位王和迦膩色迦王曾保護佛教而貶壓婆羅門教,引起了婆羅門教的反對,《大唐西域記》卷三記載:「迦膩色迦王既死之後,圪利多種復自稱王,斥逐僧徒,毀壞佛法。」直到旃那陀(Conanda)王三世時期才停止對佛教徒的打壓。
笈多王朝時,婆羅門教在印度逐漸演變成印度教,而此時的小乘佛教逐漸走入學術化,信眾非常有限。當時北印度匈奴族摩醯邏矩羅王極端仇視佛教,其勢力所至,佛教徒慘遭凌夷。
戒日王朝時的東印度設賞迦王武力西侵之處,佛教遭毀,僧人被坑,設賞迦王還找到佛陀成道處的菩提樹、涅盤處的佛教寺院,放火焚毀,殺戮僧眾。後戒日王打敗設賞迦王,戒日王也由信奉印度教轉信佛教,使得佛教得以延續,在東印度一帶延續了五百年。
但此時的佛教教義逐漸走入瑣屑空談,很多掺入了印度教的東西,與外道合流,違反了不二法門的修行原則。密教的盛行又使得佛教脫離了大眾的信徒。11世紀,阿富汗摩訶末王武力入侵印度,伊斯蘭教滲入,凡異教徒必架火焚之,佛教徒慘遭劫難,要麼改信伊斯蘭教、要麼被殺害。到了12世紀,密教逃入尼泊爾和西藏,佛教在印度就絕跡了。
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有外部王權仇恨打壓、外道嫉妒、伊斯蘭教暴力征伐等原因,也有其內部因由。釋迦牟尼在世時,並沒有將佛法搞成宗教儀式,對眾生都是平等和慈悲的,並持有嚴格的戒律約束。釋迦牟尼涅槃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俗力量的干擾和外道的興起,使得佛教信眾們逐漸忽視了佛陀在世時講法的內涵,創立了眾多的部派門宗,有的甚至融入印度教教義,使佛教逐漸走入學術化、玄學、貴族化、世俗化,後世的僧侶隨意解釋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講法,這樣,佛教漸漸就走向了末法。
其實,從真正修煉的角度來看,宗教的法難對佛陀與佛法本身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佛陀轉生人身,傳佛法於世,目的在於普度眾生。眾生對佛法的詆毀、打壓、不敬和曲解,無論是從外部還是從內部,都將是眾生自己針對佛法所造下的業力,涉及的人群多了,那就成了所有人所造下的共業。
或許有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印度畢竟是佛陀的降生之地,直到現在也是有信仰的國度,為什麼災難還是比較嚴重?筆者認為,印度史上災荒、瘟疫與亂象,無不與上述所說的共業緊密相連。人類自己造下的業債,輪迴轉世中需要償還,國家和民族也需要償還。而印度人當今的信仰,離佛陀親傳佛法時的境況與標準要求都相去甚遠,真正的信仰是一種堅定和專一的修行,而不是趕時髦和走形式,更不是將某種動物奉為神靈,動物怎麼能度得了人類呢?五花八門的靈拜不是真正的信仰,只會招來附體,帶來惑亂。
參考資料:
傑弗里‧陶貝格爾、大衛‧摩森特:《1918年流感:流感之母》
W.I.貝弗里奇:《最後一次大流感》
麥克尼爾:《瘟疫與人》
杜憲兵:《因信成疫:19世紀的印度朝聖與霍亂流行》
潘尼迦:《印度簡史》
《大唐西域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