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外國人眼中的台灣:去玩玩可以,一起做生意就不必了 《商業周刊》

外國人眼中的台灣:去玩玩可以,一起做生意就不必了《商業周刊》   撰文者:黃齊元

上周我連續出國二次,年紀漸大,身體疲憊不堪,實在想好好地休息一下。


以往我會去日本,找個好的溫泉酒店,來個泡湯之旅,但這次由於沒有時間,於是在北投就近找了一個地方,放鬆自己。


結果遠超出我的想像,台灣的休閒旅遊行業has really come a long way,不僅硬體與服務均佳,而且具有多元性、精緻性和文化性,形成迷人的包裝組合,得以吸引本地和外地的遊客。


據觀光局統計,今年來台旅遊人次已達980萬,較去年成長24%,即將提前達成千萬旅客的目標,而且來自不同國家,不僅有中國大陸,還包括日韓、星港和歐美。


英國旅遊服務網路「Skyscanner」選台北為2015年全球十大「新興旅遊地點」,指出台北的特色是傳統文化、自然地貌和美食。


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剛選出世界20個最佳旅遊景點,台灣也入列,特色包括免費無線上網、表演藝術與美食,讚許台灣將「將『台灣製造』原來代表的低品質轉化為國家的驕傲」。


這些評鑑並非觀光局刻意安排的成果,而是來自外國人真心的感受。結論很明顯:台灣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雖然風景不一定最動人,但「軟性指標」在全球名列前茅,世界正在發現台灣的旅遊價值。


這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諷刺,經濟上台灣越來越孤立,僅和全球少數國家有經貿合作協定,但觀光旅遊,台灣在全世界版圖的地位卻逐漸上升。


對香港人來說,台灣是一個新天堂:有文化、美食、物價又便宜;對歐美和其它國家旅客來說,台灣是比香港更多元的選擇,這其中有相對價值,也有絕對價值。
台灣旅遊的核心價值是要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取得平衡。最近享譽全球的台灣廚師江振誠決定回台創業,成立一家利用台灣食材,但卻能滿足國際品味的頂級餐廳。

江振誠表示台灣缺少「把自己的東西,說得國際都懂」的氣度和視野,在外國人面前,不清楚也不在意,以對的姿態演繹台灣。
我在泰國和印尼住過一些頂級的休閒度假酒店,他們一開始就很謹慎定位自己的價值,這是一種「印象」(perception),也是「形象」(image),但台灣還是脫離不了「good but cheap」的形象,未來仍有很大努力空間。
假如台灣服務業價值不能提升,台灣人才勢必持續外流。
柯文哲表示,八年內台北要超越新加坡。但最近新加坡幼兒園華語教師需求大增,開出薪資是台灣的2.5倍,每年徵選三十人赴新加坡工作,我們憑什麼超越別人?
新加坡和台灣簽訂有FTA,貨物協議不談,如果從服務業來看,台灣是大輸家,餐飲旅遊行業一直有許多台灣人遠赴新加坡打工。

上周南韓和越南歷經二年,終於完成FTA實質談判。越南是台灣重要貿易夥伴,也是台灣在東南亞投資最多國家之一,奇怪的是台灣沒有人注意這個新聞,可能經濟部官員都累了、倦了。
朴槿惠說她要將「漢江奇蹟」延續成「湄公河奇蹟」,你有什麼感想?probably none。

展望未來二年,台灣和區域國家簽署FTA的進展相信應不會快,海協會董事長陳德銘表示會 「再等台灣二年」,已點出了兩岸貨貿、服貿可能需要的談判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經濟想要變好,必須從我們的強項開始,也就是觀光旅遊。

你一定有一種朋友,吃、喝、玩、樂你很希望和他共享,他能給你帶來快樂;但若談到正事,成為生意夥伴,你絕對不願和他攪和在一起,因為他會把事情搞砸。台灣就是這樣一個夥伴,that’s fine,至少我們還有某種價值。

任何國家要發展經濟,需要做對三件事情:吸引觀光客、人才和資金。台灣在吸引遊客這方面做得相當不錯,但是後兩項一無所成。引進人才較不容易,不過吸引投資是每個政府的必修課,為何台灣的成績單那麼差?
因為台灣有太多行政障礙,投資規則不透明,對外資不友善。上周台灣財政部以在市場上徵求委託書方式,取得彰化銀行控制權,硬是將原來民間大股東台新金控掃地出門,九年前台新金花了365億元投資彰銀成為第一大股東。
財政部的做法令人不敢置信,一個政府有危機的時候要求外人投資協助其脫困,等到狀況變好就義正辭嚴地將資產收歸國有,未來誰還敢來投資?
中國大陸稱此為「國進民退」,2008年金融海嘯時不少國營企業趁機取得對民企的控制權。
習近平上台後正努力扭轉這個現象,推動「混合所有制」,讓國企引入民間和外來資本,「國退民進」,但台灣卻在走相反的道路。
台新金的前外資大股東新橋資本前董事總經理最近投書亞洲華爾街日報,批評「一個朝令夕改的政府,缺乏信賴保護及誠信原則的政府,如何搞得好經濟?如何讓企業發展?又如何可以吸引外資?」
新橋最後選擇撤資,放棄台灣,他們的意見反映外資對台灣的普遍心聲。
如果你是一個有抱負想進入旅遊業的年輕人,請先到新加坡或其它地區去磨練幾年,提升你的國際競爭力,拉高你的薪資水平,再回來台灣,機會會等你的。
觀光旅遊是台灣少數有前景的行業,現在才剛開始,還有十年榮景。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台灣經濟正逐漸走上香港和新加坡的老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