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彼得原理:組織裡為何充滿蹩腳的管理者?

彼得原理:組織裡為何充滿蹩腳的管理者?


彼得原理.001
美國學者羅倫斯‧彼得(Laurence Peter)在《彼得原理:為何事情總是搞砸了》(The Peter Principle: Why Things Always Go Wrong)中指出,「每個有能力的員工,最後都會升遷到他們能力無法勝任的職務。」也就是說,有能力的員工往往會因為充分勝任現職,而被拔擢出任新職; 之後又因為勝任新職愉快,所以再獲晉升……。因此,每個人(包括你和我)最終都將由可勝任的職位,晉升到無法勝任的職位上。
彼得原理的兩個重要結論是:
(1)在階層組織裡,每個職位到頭來都會被無法勝任其工作的員工所占據;
(2)組織的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晉升到自己無法勝任職務的人」所完成。
依據他的推論,假以時日,組織的職務都有被無法勝任的員工占據的傾向,這也正是為什麼許多組織會出現蹩腳的管理階層,甚至導致「劣幣逐良幣」、影響組織發展的一大原因。
彼得原理九宮格可用上圖來說明彼得原理的發生機率,橫軸代表個人的績效,縱軸代表個人的未來潛能(或領導力)。右上方第「1」格表示,目前工作績效表現傑出,未來也有高度發展潛力,晉升落在此區域的員工,屬於「彼德原理發生低風險區」。依此推論,第「2」「3」格屬於「彼德原理發生中風險區」;第「4」「6」格則屬於「彼德原理發生高風險區」,如果晉升落入這個區域的員工,非常容易發生「升遷不勝任」的情形。
第4格(高績效、低潛能),一旦晉升,最容易「才不勝任」。因此,若要降低彼得原理發生機率,除了「績效」之外,更需要評量其「潛能」。

本文摘自於《經理人月刊》no. 60 林文政教授專欄 晉升的陷阱」一文,全文請點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