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中共「兩會」即將登場,騰訊創辦人馬化騰和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等科技大亨,從出席名單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芯片等科技硬件行業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簡稱兩會)將分別在3月4日和5日召開。兩會將展示習近平在其第三個任期內對權力的掌控程度,預計也將會宣布2023年經濟目標。
目前兩會名單傳達了中共最高層的想法。一方面,北京對民營企業仍然不信任;另一方面,在美國發布禁令切斷中共尖端技術來源的情況下,北京正在改變優先事項,專注於增強硬件科技行業。
在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的隊伍中,有許多來自中國硬件科技行業的高管和工程師,包括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馬化騰和李彥宏既不在人大代表的名單中,也不在政協委員的名單中。馬化騰自2013年以來一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並在2021年北京大力打壓科技企業時,利用這一平台呼籲加強對包括他自己的企業在內互聯網公司的監管。李彥宏曾是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互聯網巨頭對中國未來政策的影響力減弱
彭博社認為,這些互聯網科技大亨的明顯缺席表明,在中共對這些企業發動了為期兩年的監管打壓運動後,目前仍沒有準備好解除對民營企業的束縛。在擔任人大代表時期,這兩人都曾倡導了後來被北京採用的關鍵政策。他們的缺席對外發出信號:中國互聯網巨頭對中國未來政策走向的影響將減弱。
中共中央黨校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訴《金融時報》,對馬化騰和其他人來說,可能是他們的影響力和政治地位下降了,導致他們不能再次當選。
除了馬化騰和李彥宏外,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其他前寵兒,包括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網易創辦人丁磊和搜索引擎搜狗的創辦人王小川,也都不在兩會代表的名單中。
儘管如此,名單中也並非完全排除互聯網名人。58同城創辦人姚勁波仍然是人大代表。
美中科技戰促中共改變優先事項
今年,來自硬件科技產業的新一批代表首次出現在兩會名單上。路透社認為,這表明在華盛頓切斷中共獲得尖端技術的大背景下,北京正在改變優先事項。
隨著美國加大對華貿易制裁和限制,習近平已經在多個場合敦促要加快科學突破,試圖實現在半導體和其它先進技術方面的自給自足。他還下令黨對中國的科技議程進行更多的控制,以指揮對抗美國的科技戰。
美國正在聯合主要盟友限制對華芯片和芯片設備出口,這促使北京加大對半導體行業的投資。中共承諾向中國最大的內存芯片製造商追加19億美元的投資,這可能預示著政府資本的再次湧入。
全國人大代表名單體現了習近平在從半導體和電動汽車到人工智能等戰略領域的野心。名單包括中國最大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的工程師郭會琴;國家支持的華虹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張素心;積極發展電動車的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而AI芯片開發商寒武紀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天石則出現在政協委員的名單上。
其他新的人大代表來自機器人、激光、航空航天公司。
「兩會的新陣容似乎揭示了北京明確的優先事項,即加強其技術能力以實現自給自足並保持與美國的競爭力。」路透社援引香港大學中國法律中心主任張湖月(Angela Zhang)的話說。
「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消費類科技企業在那些生產核心技術的公司面前顯得黯然失色。」
受美國制裁的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訊飛(iFlyTek)董事長劉慶峰也在全國人大代表名單上。
中共在去年二十大已經提拔了一些有技術背景的官員進入24人組成的政治局。比如,政治局委員李干傑是核專家。
儘管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要求「大幅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但中國芯片產業繼續低迷。中國資訊平台「鈦媒體App」2月16日發文指出,據中國企業工商資訊查詢平台「企查查」的數據,去年中國共5746家芯片相關企業被吊銷、註銷,比2021年的3420家驟增68%。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數據庫總監劉佩真曾對大紀元表示,中國芯片企業大規模註銷,第一個原因就是美中科技戰。美國對於中國在半導體方面的各項管制,在去年持續升溫。中國企業即便有來自政府的補貼,在整體的營運上也會出現停擺。
據悉,長江存儲從去年10月初開始減少訂單,這與美國祭出限制中國公司購買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的時間表相一致。去年12月,拜登政府將長江存儲列入實體清單,美國企業被禁止向清單上的公司銷售技術。
「我們部門在1月份開始裁減約10%的員工。」一名在長江存儲工作了大約三年的工程師對《日經新聞》說,「他們還凍結了研究生的招聘。」
責任編輯:林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