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美論」在台發酵 專家剖析其背後目的
中共抄作疑美論,為其攻台做準備。圖為2022年1月5日,兩架F-16V戰斗機掛實彈從台灣南部的嘉義空軍基地起飛。(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3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採訪報導)台灣社會近期興起一股「反戰疑美」「和中離美」「大國等距」等思潮,引起各界的討論與爭議。學者分析,「疑美論」從歷史、現實層面來看,其論述均不堪一擊,是中共炒作並為其攻台做準備的策略,這股論述會加大台灣在區域安全當中所面臨的風險,使台灣陷入危險境地。
「疑美論」主要是將美國描繪成破壞區域穩定的一方,不只中共官媒強調這個論點,也透過社群網絡對台灣採取認知作戰,搭配台灣特定政治人物推波助瀾,宣稱台美合作恐挑起戰爭、年輕人將上戰場等論調。
「疑美論」的最終目的
國策院資深研究顧問陳文甲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要對台灣動武前,首先會做的是分化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關係。」當美台之間的關係不緊密時,中共就可藉此見縫插針,抵銷台美共同防禦,製造成台灣內部動亂。」
他認為,台灣出現的「疑美論」,除了忽視真正破壞區域穩定始作俑者是中國共產黨之外,在每個面向上也似乎都符合中共對台認知戰的議程。台美之間以及台灣和國際民主陣營之間,正面臨如何更緊密合作對抗這樣的認知操作。
知名歷史學家、台大歷史系教授陳弱水18日在臉書提到,如果「疑美論」占上風,人們真的覺得美國要把台灣推上戰場,這只會弱化台灣與美國的軍事連結,傷害台灣的防衛,最終走向敗亡。
「疑美論從歷史、現實層面來看,都是難以解釋且不堪一擊的」
陳弱水說,為何會質疑七十年來保護台灣、價值與台灣相近的美國,這應該和認知戰的特性有關。認知戰不但提供假消息、製造認知混亂,讓人們迷失方向,在自我懷疑的狀態下接受敵人的說辭,交出自己的利益。
陳文甲分析,依照歷史脈絡來觀察,從1949年到2023年,這74年來要不是美國對台灣國防安全、科技產業、民主法治的幫忙,台灣早就被中共併吞,這是無庸置疑的,所以「疑美論從歷史、現實層面來看,都是難以解釋且不堪一擊的」。
他表示,「如果台灣不靠美國,難道要靠中共嗎?」台海關係從1949年開始就不穩定,且危機四伏,無論是美國的協防介入,中共對台灣併吞意圖,74年來不斷反覆發生,這是不變且客觀的事實,沒有什麼好質疑。
「2027年以前,中共要打台灣很困難」
針對兩岸局勢很危險的論述,陳文甲認為,與其討論中共會否攻打台灣,不如探討什麼樣的條件之下,中共不敢打台灣。要讓中共不敢進犯,台灣必須具備二項條件。
第一項條件是台灣擁有堅實國防力量。第二項條件是美國介入,中共對美國沒有沒有「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Anti-Access/Area Denial)的能力,無法對台輕舉妄動。
「反介入/區域拒止」為軍事術語,就是一旦出現突發事件,當事其中一方迅速在事發區域劃定禁區,阻止第三方武裝干涉的能力。中共解放軍「反介入/區域拒止」的具體手段,就是打擊美軍航母編隊,使其不敢輕易逼近中國周邊海域,包括台灣海峽。陳文甲認為,中共目前無此能力。
陳文甲認為,從這些這些條件來觀察,在2027年以前,中共要打台灣應該很困難。
學者:台灣人民應充分知悉中共侵台的陰謀與手法
為何疑美論在台灣甚囂塵上。陳文甲認為,中共侵犯台灣的意圖從未減輕絲毫,在對台動武之前,就必須分化台美之間關係,製造台灣內部自我懷疑,進而引發台灣內部動亂。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政治與文化評論家宋國城23日向媒體投書表示,「反戰疑美」「和中離美」「大國等距」等思潮,都應稱之為「台灣綏靖主義」。
他表示,「反戰論」對台灣的國家安全具有腐蝕、渙散和解除心理武裝等惡劣影響。因為反戰就是「反對台灣對中共侵略的抵抗」,疑美就是要「逼退美國對台灣的防衛」,其結果就是「簞食壺漿以迎共師」,讓中共「不戰而屈台之兵」,進而對台灣實行完全吞併。
他認為,台灣應對這些綏靖主義進行堅決的「掃毒」工作,指出「反戰疑美論」的謬誤,同時更加徹底、全面地對中共的侵台野心進行「揭謊」,讓台灣人民充分知悉中共侵台的陰謀與手法。才能堅定台灣「反侵略」的決心,保障台灣的安全與命運。
責任編輯:林琮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